体育锻炼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概述

来源 :当代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wangtou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年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随着生理机能的不断衰退,他们所承受的健康压力、社会压力、生活压力、心理压力与日俱增,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峻。大量研究表明,体育锻炼是一种低经济支出、低风险和低副作用的有效改善心理健康的手段。
  1 老年运动与抑郁情绪
  抑郁是一种不良的情绪反应,临床特点表现为悲观、悲伤、失助感、低自尊和绝望,以及轻微疲劳、易怒、优柔寡断、交往回避、厌世。许多人认为抑郁是老年人最主要的精神问题。有学者对患有膝关节炎及抑郁症的439名老年人进行有氧及抗阻力练习,通过3个月、9个月、18个月的试验比较,随着有氧练习时间的延长,抑郁程度降低,而抗阻力练习没有效果。多数研究表明,体育锻炼可以降低老年人的抑郁程度,也有研究表明,锻炼之后,老年人的抑郁分数没有改变。这也许与选择的被测试者的状况、所采用的锻炼手段不同有关。
  锻炼方式、身体负荷、频次、时间安排、组织形式等均是影响研究结果的重要因素。大量研究证明,有规律地参加体育锻炼有助于提升个体心理健康水平,即有助于减少消极反应(比如抑郁和焦虑)及增强积极反应(比如精力充沛、自我效能、身体健康等)。有研究表明,健身运动比放松训练或从事快乐活动降低抑郁的效果更好,但是与心理疗法、行为干预和社会交往效果相同。对于老年人来说,由于健身运动花费少并能带来身心健康效果,有效降低抑郁水平,因此它可以作为传统抑郁疗法的有效替代或补充。
  2 老年运动与焦虑
  焦虑是一种对当前或预计的潜在威胁反映出的恐惧和不安的情绪状态,可分为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两种。状态焦虑指因为特定情境引起的暂时的不安状态;特质焦虑指一种一般性的人格特点或特质,它表现为一种多少比较持续的担心和不安。有学者对174名老年人的研究发现,身体活动可降低状态焦虑。也有人对36名老年女性进行12周高中等强度的力量练习研究,结果表明:中等强度练习能够显著降低特质性焦虑,并且提出对于久坐的女性,中等强度的练习比高强度的练习更有益于心理健康。他们的研究显示体育锻炼对焦虑的降低作用不依赖于身体功能和体质量的改善。
  研究者对社区50-70岁的中老年人(共115人,均为无经常锻炼史者,其中男性51人,女性64人)进行研究,先完成对研究对象的太极推手的教学,4个月后对研究对象进行锻炼前、后的两次心理学研究指标测试。结果发现,太极推手这种中小强度的有氧运动对降低中老年人的焦虑水平有显著效果,尤其对女性中老年人功效更显著。另有研究发现,进行每周5次、每次3遍、持续6个月的“健身气功·五禽戏”锻炼对降低中老年人的焦虑水平也效果颇佳。
  3 老年运动与心境
  心境是指具有感染力的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是人在某一段时间内心理活动的基本背景。它具有弥漫性,不是关于某种事物的特定体验,而是以同样的态度体验、对待一切事物。某种心境产生后,就影响着人的全部生活。它使人的言语、行动、思想和所接触的事物都染上了微弱的情绪色调。保持良好的主导心境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心理学家或精神病学家均认为健身运动是改变心境最有效的技巧。
  各项研究指出,不同年龄的人参加不同项目的体育锻炼心境变化有所不同,心境的变化大多具有积极意义,但性别对心境变化无明显影响。老年人在参加体育锻炼后其心境都趋向积极方面转化。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老年人在体育活动过程中的心境变化比青年人在体育活动过程中的心境变化更趋向持久。在锻炼方式和强度方面,重复性、有节奏的运动有利于改善心境,因为这类锻炼方式不需要参加者投入太多的注意力,参加者常将注意力集中于孤芳自赏和脑力恢复上,而这种注意力的集中对心境的调节有积极意义。
  4 老年运动与主观幸福感
  主观幸福感是人们根据自定的标准对自身在一段时间内情感反应的评估和生活满意感的认知评价后而产生的一种积极心理体验。它由感情成分(正性情感和负性情感)和认知成分(一般生活满意感和特殊生活满意感)组成,既可以反映心理健康水平,也可以衡量生活质量和心理发展的状态。
  健身运动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以1974年出现的一项健身运动与健康成年人的主观幸福感总貌关系的研究为标志。从此,运动心理学的这一领域的调查和试验研究陆续出现。国内外学者的一些相关研究表明,健身运动对主观幸福感存在积极的影响,甚至有调查结果支持健身运动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我国学者以体育舞蹈、太极拳和门球作为刺激变量,对183名老年人进行17周的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参与健身运动与不参与健身运动的老年人的幸福感有显著的差异,参加健身运动的老年人的幸福感明显高于不参与者,而且在幸福的四个维度上,即正性情感、负性情感、正性体验和负性体验上,也出现了相同的结果。
  基金来源:健康老龄化视角下柳州市老年人体育活动现状及對策研究,柳州城市职业学院2021年度学院科研项目(项目编号:2021KYB07)。
  (作者单位:柳州城市职业学院)
其他文献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增强中华文化认同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极为重要。文化认同是身份认同、情感归属的重要前提,是中华民族增强凝聚力的重要保障。  对任何国家而言,文化认同都是最基本、最深层次的认同,是一种身份的构建和归属,反映了民族共同体对自己身份识别和情感依托的集体意识。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是形成各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心理基础和情感纽带,是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
1 田径运动训练常见的运动损伤  田径是一项综合性运动,包含了四十多项的运动大项。田径运动的创伤并不少见,创伤的性质和程度也各不相同,拉伤、脚踝骨折等较为常见。田径运动员在赛跑时出现的运动损伤比较少见,短跑中常会遇到外伤有大腿后部屈肌拉伤、足踝腱鞘炎、跟腱纤维撕裂、断裂或跟腱腱围炎。赛跑时由于急停而引起的髂骨前上棘的断裂、踝关节与膝关节扭伤、母趾种子种子骨骨折等。有时也可以因为起跑坑未垫平而致伤。
期刊
GOOD TEACHER  夏彩梅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县第三民族实验小学语文教师,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届名师,夏彩梅工作室主持人,所执教的《掌声》获国家级优秀录像课,《日月潭》获省级优课,连续两次被评为湖北省课题实验“先进教师”“先进个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先进教师”、网络教研“先进个人”。  语文的本真是什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回归语文本真?这是许多语文教师的困惑,也是夏彩梅名师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运行,提升学生体育课积极性对提高学生运动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随着国家对小学体育课程的不断重视,以学定教教学理念的制定对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程的热爱与积极性发挥着重要作用。以学定教教学理念就是以现阶段学生为主体进行体育课程教育,教师会根据学生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实时反映;进行以学定教。以学定教教学理念的施行要求教师以尊重学生自身差异性为前提,增强学生自身身体素
期刊
1 摔跤运动员体能训练的重要性  1.1 确保取得好成绩  在摔跤比赛中,除了摔跤技巧的应用之外,最重要的一项因素便是对运动员体能素质的考察。只有拥有良好的体能素质才可能确保运动员的技术得到充分发挥,所以,为了满足自由式摔跤运动的需要,使运动员在体能对抗当中不至于处在劣势,便需要采取科学的措施进行体能锻炼,以此激发运动员的各项身体机能,增强体能持久性,并且在持续不断的锻炼当中提高运动员的身体协调性
期刊
本文从职业足球俱乐部估值角度出发,分析了三种不同的估值方法的影响因素,并针对这些影响因素对中国职业足球俱乐部管理创新提出建议。研究表明,收入在各种估值方法中均作为最重要影响因素存在,俱乐部管理创新的首要任务是提升收入。此外,优化薪资结构、重视青训培养、重视商业开发、创新营销模式也有助于提升俱乐部价值,缓解财务压力,实现职业足球俱乐部良性、健康发展。  职业足球在中国起步较晚,俱乐部管理模式相较于发
随着教育的深化改革,小学体育老师的教学有了新的任务,老师不仅要重视学生成绩的提升,还要重视学生心理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抗挫力,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课堂中,体育老师既要锻炼学生的身體,还要培养学生的抗挫力。  当下的小学生大都生活在良好的家庭环境里,许多学生都是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基本上没吃过苦,遇到一点挫折就会知难而退,学生的抗挫能力低下。如果学生一直处于这种状态,不利
期刊
1 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定义及基本组成  具体而言,职业素养,即为素质修养的集合,旨在从动态的角度强调人们对某一职业本身具备的能力与素质的描述。而高职教学的素养表现在教育实践中其对高职学生的关注力的养成与提升。一般而言,高职职业素养可以分为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创造能力等在内的专业素养和包括道德文化素养、思想政治素养、身心健康素养等在内的非专业素养。与全日制的本科学校相比,高职学生的学习能力相对较弱
期刊
羽毛球是我国传统的体育优势项目之一,也是各类国际重要赛事的比赛项目。羽毛球作为竞赛性体育项目来说,对于参与竞赛的选手在技能、战术、心理、体能等方面均有非常高的要求。多球训练是羽毛球训练的重要方法之一,它是通过在单位时间内,采取反复多次地不断击球训练来加强运动员的训练密度以及训练强度,便于建立准确的应激反应基本动作,提高技能。该文对羽毛球训练中的多球训练的概念、作用等方面进行简单介绍,探索羽毛球训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