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11月7日,“字新闻”的创立者王左中右用一个“新”字解释了这件两岸关系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件。“新”字上面的拼音是“xi”+“九”,寓意习近平和马英九相约新加坡,即当天的“习马会”。
这一天,新加坡香格里拉大酒店岛厅,历史在这里聚焦。下午三时许,两岸领导人习近平、马英九相向而行,双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六百多名记者见证了这一时长超过一分钟,跨越了66年的“世纪握手”。细心的媒体发现,这次足有一分多钟的历史性握手过程中,两人不约而同地微转身,握手环场,让酒店大堂的各个方向都能拍摄到两人握手的正面照片,共同记录这个历史性时刻。
随之,“习马会”的一些关键细节陆续披露。
现场布置十分讲究,一面黄色巨幅背景,摆设有棕榈树和兰花。
据微信公号“政事儿”了解,采用黄色背景是应大陆方面的要求。习近平、马英九会面时,两人多次强调,两岸同胞都是炎黄子孙。采用黄色背景,契合这个主题——两岸同根。而且,炎黄子孙的母亲河是黄河。
至于棕榈树和兰花,棕榈树的话语是:和平、希望和胜利。兰花的花语中外略有不同,中国兰花的花语是“美好、高洁、贤德”,外国兰花的花语是“热烈、友谊、自信”,这些“花语”也非常契合2008年以来两岸和平发展的历程,更寓意了两岸和平美好的未来。
而微信公号“编前会”则将66家报纸封面聚焦跨越66年握手做了全面呈现,在这些报纸封面中,“先生”“兄弟”“一家人”成为了关键词。
在会面现场的媒体发回报道称,习近平、马英九走入会场落座后、致辞前,习近平微笑询问:“马先生,我们可以(开始)了吧”。
正式致辞时,习近平以“尊敬的马英九先生”开场。约4分半钟后,他说:“我先讲这些,谢谢马先生,谢谢大家!”
马英九随后致辞,也以“习先生”开头,5分钟的开场白,他共5次提到“习先生”。
据悉,习近平、马英九以先生互称对方,这是双方之前商定的。国台办主任张志军曾介绍说:此次会面双方以两岸领导人身份和名义举行、见面时互称“先生”,是经双方商定的。这是在两岸政治分歧尚未彻底解决的情况下根据一个中国原则作出的务实安排,体现了搁置争议、相互尊重的精神。
习近平在致辞中讲道:“两岸关系66年的发展历程表明,不管两岸同胞经历多少风雨,有过多长时间的隔绝,没有任何力量能把我们分开。因为我们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同胞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
而马英九则在致辞中提出维系两岸和平繁荣现状的五点主张:第一,巩固“九二共识”,维持和平现状;第二,降低敌对状态,和平处理争端;第三,扩大两岸交流,增进互利共赢;第四,设置两岸热线,处理急要问题;第五,两岸共同合作,致力振兴中华。
跨越66年的握手之后,是习近平和马英九近一个小时的闭门会谈。这一个小时中,他们都直面了哪些难题,也有媒体做了梳理:避免让制度分歧干扰两岸合作;从“副职热线”提升为“正职热线”;双方可通过协商作出合情合理的涉外活动安排;双方可抓紧商谈互设办事机构;欢迎台湾以适当方式加入亚投行;邀请访问“要一步步来”。
关于“习马会”的意义,更是各大媒体解读的热点。
华夏经纬网在题为《“习马会”展现“先生”的破局能力》的文章中这样写道:“坦率而言,自2005年连战访问大陆展开破冰之旅以来,曾经被广泛期待的两岸领导人直接会晤,在马英九执政的尾声突然以一种最为令人意想不到的方式成为现实,的确令人意外,但是这也恰恰反映了自习近平主席执政以来,中国共产党新一代执政者,敢于破冰的领袖魄力与道路自信。”
文章还称,“习马会”的历史性成局,绝不仅仅是两岸关系的里程碑,它还突出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新一代领袖的强烈个性以及中国作为一个崛起中大国的强大破局能力、做局能力。
《新京报》社论也对“习马会”的历史性意义做了三重分析:首先在于总结了两岸交往的历史经验,共同书写了两岸关系的最大公约数;还在于发出了台海事务作为中国内部事务,应当由两岸中国人共同解决的信号;还在于开辟了两岸良性互动的新空间。
不过,“习马会”举行之时,正值台湾选举升温的敏感时间点。有人认为,“习马会”旨在影响台湾的选情走向,这种研判过于狭隘。如国台办主任张志军在两岸领导人会面后的记者会所言,大陆不介入台湾选举。大陆关心的是推动两岸关系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看重的是两岸关系过去66年历程给人们的启迪。
当然,“习马会”的全部意义,还需要时间来释放,还需要未来去注解。但是,“习马会”已经定锚了两岸关系发展方式和发展方向。未来无论台岛政情如何变化,都需要考量,是遵循过去7年已经得到验证的和平发展之路还是改弦易辙,更有利于台岛未来与台海和平。就此而言,“习马会”必将产生超越现实政治的深远影响。
这一天,新加坡香格里拉大酒店岛厅,历史在这里聚焦。下午三时许,两岸领导人习近平、马英九相向而行,双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六百多名记者见证了这一时长超过一分钟,跨越了66年的“世纪握手”。细心的媒体发现,这次足有一分多钟的历史性握手过程中,两人不约而同地微转身,握手环场,让酒店大堂的各个方向都能拍摄到两人握手的正面照片,共同记录这个历史性时刻。
随之,“习马会”的一些关键细节陆续披露。
现场布置十分讲究,一面黄色巨幅背景,摆设有棕榈树和兰花。
据微信公号“政事儿”了解,采用黄色背景是应大陆方面的要求。习近平、马英九会面时,两人多次强调,两岸同胞都是炎黄子孙。采用黄色背景,契合这个主题——两岸同根。而且,炎黄子孙的母亲河是黄河。
至于棕榈树和兰花,棕榈树的话语是:和平、希望和胜利。兰花的花语中外略有不同,中国兰花的花语是“美好、高洁、贤德”,外国兰花的花语是“热烈、友谊、自信”,这些“花语”也非常契合2008年以来两岸和平发展的历程,更寓意了两岸和平美好的未来。
而微信公号“编前会”则将66家报纸封面聚焦跨越66年握手做了全面呈现,在这些报纸封面中,“先生”“兄弟”“一家人”成为了关键词。
在会面现场的媒体发回报道称,习近平、马英九走入会场落座后、致辞前,习近平微笑询问:“马先生,我们可以(开始)了吧”。
正式致辞时,习近平以“尊敬的马英九先生”开场。约4分半钟后,他说:“我先讲这些,谢谢马先生,谢谢大家!”
马英九随后致辞,也以“习先生”开头,5分钟的开场白,他共5次提到“习先生”。
据悉,习近平、马英九以先生互称对方,这是双方之前商定的。国台办主任张志军曾介绍说:此次会面双方以两岸领导人身份和名义举行、见面时互称“先生”,是经双方商定的。这是在两岸政治分歧尚未彻底解决的情况下根据一个中国原则作出的务实安排,体现了搁置争议、相互尊重的精神。
习近平在致辞中讲道:“两岸关系66年的发展历程表明,不管两岸同胞经历多少风雨,有过多长时间的隔绝,没有任何力量能把我们分开。因为我们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同胞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
而马英九则在致辞中提出维系两岸和平繁荣现状的五点主张:第一,巩固“九二共识”,维持和平现状;第二,降低敌对状态,和平处理争端;第三,扩大两岸交流,增进互利共赢;第四,设置两岸热线,处理急要问题;第五,两岸共同合作,致力振兴中华。
跨越66年的握手之后,是习近平和马英九近一个小时的闭门会谈。这一个小时中,他们都直面了哪些难题,也有媒体做了梳理:避免让制度分歧干扰两岸合作;从“副职热线”提升为“正职热线”;双方可通过协商作出合情合理的涉外活动安排;双方可抓紧商谈互设办事机构;欢迎台湾以适当方式加入亚投行;邀请访问“要一步步来”。
关于“习马会”的意义,更是各大媒体解读的热点。
华夏经纬网在题为《“习马会”展现“先生”的破局能力》的文章中这样写道:“坦率而言,自2005年连战访问大陆展开破冰之旅以来,曾经被广泛期待的两岸领导人直接会晤,在马英九执政的尾声突然以一种最为令人意想不到的方式成为现实,的确令人意外,但是这也恰恰反映了自习近平主席执政以来,中国共产党新一代执政者,敢于破冰的领袖魄力与道路自信。”
文章还称,“习马会”的历史性成局,绝不仅仅是两岸关系的里程碑,它还突出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新一代领袖的强烈个性以及中国作为一个崛起中大国的强大破局能力、做局能力。
《新京报》社论也对“习马会”的历史性意义做了三重分析:首先在于总结了两岸交往的历史经验,共同书写了两岸关系的最大公约数;还在于发出了台海事务作为中国内部事务,应当由两岸中国人共同解决的信号;还在于开辟了两岸良性互动的新空间。
不过,“习马会”举行之时,正值台湾选举升温的敏感时间点。有人认为,“习马会”旨在影响台湾的选情走向,这种研判过于狭隘。如国台办主任张志军在两岸领导人会面后的记者会所言,大陆不介入台湾选举。大陆关心的是推动两岸关系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看重的是两岸关系过去66年历程给人们的启迪。
当然,“习马会”的全部意义,还需要时间来释放,还需要未来去注解。但是,“习马会”已经定锚了两岸关系发展方式和发展方向。未来无论台岛政情如何变化,都需要考量,是遵循过去7年已经得到验证的和平发展之路还是改弦易辙,更有利于台岛未来与台海和平。就此而言,“习马会”必将产生超越现实政治的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