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官上任能否烧“三把火”

来源 :中华儿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che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说官场有什么游戏规则的话,不管是潜规则也好,还是显规则也好,“新官上任三把火”应该算得上是主要的游戏规则之一吧!据说,这个游戏规则的发明者,还是堪称为官者楷模的诸葛亮哩!既然是已经约定俗成的游戏规则,并且它的发明者又有这么大的来头,为何还要提出该不该“烧三把火”的问题来呢?这是因为近些年来,官场在“烧火”的问题上,出现了一些问题,其中有两个比较突出:一是一些新官上任“乱烧火”,弄得劳民伤财,怨声载道;二是一些新官上任“不烧火”,按部就班,得过且过。
  新官上任为何要烧“三把火”?当官必须“烧火”,就如和尚必须“撞钟”那样。上任之初,先“烧三把火”,既可打开局面,站稳脚跟,吸引眼球,树立威信,也可报答上司和选民的知遇之恩。
  新官上任三把火,这“三把火”该烧。但在烧之前,至少有两个问题必须搞清楚一是这火为谁而烧?是为百姓,还是为自己?在火为谁而烧的问题上,大体分为三类。一类是烧火的出发点纯粹是为百姓着想,急百姓之所急,烧百姓之欲烧;一类是主观为自己,客观为百姓而烧;还有一类就是这火纯粹是为自己而烧。如果这火是为百姓而烧,并且如“冬天里的一把火”,烧得百姓心里暖烘烘的,这火该烧。但如果这火是为自己而烧,并且烧得百姓叫苦不迭,那就大可不必烧了。二是要搞清楚怎样去烧。选准烧的对象,掌握烧的火候,注意烧的方法,该“爆炒”的“爆炒”,该“煲汤”的“煲汤”。
  


  但为官一任,仅“烧三把火”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不间断的“烧”下去,今年烧什么,明年烧什么,要有个通盘的考虑,并且要有个长远的规划,不能今天东边烧一下,明天西边烧一下,不能看到别人烧什么,我也跟着烧什么。不能贪大求洋,要立足本地实际。烧火之前,要摸一摸坛子里有多少米,不能做无米之炊,更不能卵吃寅粮。要做到薪火相传,一届接着一届烧,使这个“火”越烧越好,越烧越旺。
  新官上任三把火,问题不在该不该烧,而在有些新官上任伊始,便猴急猴急的,乱烧,狂烧。既没弄清风向,也不熟悉火情,更不会掌握火候,就高呼“举某某之力”,东一把,西一把地燃起了熊熊大火。这种新官上任“乱烧火”的例子,在现实生活中并不鲜见。据媒体报道,只有15万人口的内蒙古自治区某市,先后在该市的城南、城北、城西建了三个大广场,总面积高达90多万平方米,人均占有广场面积达6平方米之多,的确创造出了个“中国之最”。是否“世界之最”,目前还没人考证过。这“三把火”烧出来的结果是,把该市的财政烧出了一个大窟窿。为了填补这个大窟窿,只得将当地丰富的煤炭资源以极优惠的条件转让给了外地的企业去开采,本地原本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顷刻间便化为乌有。什么可持续发展,什么科学发展观,什么环境友好型社会,什么资源节约型社会,早被这“三把火”给烧没了。
  新官上任不烧火的也不在少数。烧火多少也有点风险吧!我不烧火就不会有风险,好不容易弄了个位置,先保住再说。任期不是有三五年么,过几年再烧也不迟。再说,眼下干部的提拔重用,不光是靠“烧火”就能够得来的。肯烧火,会烧火,火烧得百姓满意的官不一定会得到提拔重用,不烧火的官不一定不被提拔重用。既然如此,我为何还要花那个力气去烧火呢?有那个力气何不去“洗浴”一下?如果能跟上司一起去多“洗浴”,并且“洗”得领导满意,说不定比那些整天埋头烧火的人提拔得要快得多哩!
  动机纯粹,对象准确,火候得当,百姓叫好的火,不仅要烧三把,而且要多烧。动机不纯,对象盲目,火候不当,百姓叫苦的火,别说烧三把,最好一把也不烧。
  不烧火总比乱烧火要强点儿。大家说呢?
其他文献
为了三秦大地的天更蓝水更清,他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率领全省环保队伍忠实地践行科学发展观;为了解决影响群众身心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他不计得失,隐姓埋名,不时出现在执法第一线;为了寻求符合陕西省情的环保之路,他大胆创新,积极探索;为了倡导新的生活方式,他身体力行……他,就是陕西省环境保护厅厅长何发理。    从林学专家到环保行家    1977年,何发理从西北农学院园艺系毕业,被分配到陕西省林业厅。凭
期刊
2009年12月2日和12月4日,对于中国科学家来说,不啻是两个重要的日子,两年一度的增补院士工作宣告结束,新院士名单正式向社会公布。中国工程院增选了48名新院士,中国科学院增选了35名新院士,与上一届(2007年)增补相比,人数的增加和平均年龄的大幅降低,成为本届院士增补的最大亮点。至此,我国2009年新院士的评选工作尘埃落定。    从学部委员到院士——中国式院士的演变流程    院士是我国科
期刊
东北人民解放军三下江南、朝鲜停战谈判签字的背后、周恩来的万隆传奇、毛泽东畅游长江、邓小平亮相联合国特别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内情、华国锋平淡而不失传奇的佳话……历史学家用笔书写着历史,而红色新闻摄影家钱嗣杰则亲历着传奇,用相机真实记录着历史,那一张张新闻老照片承载着诸多特殊年月的风云。自本期起,我们节选即将由新华出版社重磅推出的《新闻老照片的背后——红墙摄影家镜头中的共和国往事》一书的部分精彩
期刊
1996年初,顾海良被调到国家教委工作。时任国家教委主任朱开轩问:“你的特长主要是哪方面?”顾海良笑着作答:“我没有什么特长,不过值得骄傲的是我有着特殊的经历,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硕士生、博士生,我都教过。在中国,我只知道吕叔湘先生有我这样的经历。这是我一辈子的荣耀。”朱开轩含笑称赞他的传奇经历。  2001年底,顾海良调任武汉大学。临行时,时任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对他说:“武大不缺教授,你不是作
期刊
2001年12月13日,顾海良从北京到武汉就任武汉大学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次年8月,任武汉大学党委书记。  作为党委书记的顾海良做思想政治工作细致入微。“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需要采取交互式、讨论式的对话,要让他们从你的表达中感受到他们自我成长,成才所需要的东西,把你的需要变成大学生‘我的需要’。”如今,作为校长的顾海良有着深邃而长远的战略眼光,瞄准世界一流名校而努力着。  大学特色,是大学的制度
期刊
在武大中文系79级的同学中,我应该算是毕业后际遇起伏较大的一个。回首毕业后走过的20多年,我认为,大学4年我们学得最多的是知识,而在工作与生活中,更重要的是智慧。    300个字改变命运    从大学到社会的第一重转换,是从“地图世界”到“实践世界”。也就是说,从“象牙塔”的人生转化为实践中的磨炼成长。这个阶段并不简单,往往充满挣扎与痛苦。而我迈出的第一步,是从摔了一个大跟斗开始。  我可能属于
期刊
“再过20年,我们再相会,举杯赞英雄,光荣属于谁……”上世纪80年代,这一首流行于青年中的歌曲,让大学校园里多少莘莘学子激情澎湃,热血沸腾。如今过去的不是20年,而是30年。那个年头的大学生们,无疑都进入了中年。30年,他们的人生都经历了什么样的历程,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7本期《中华儿女》就将目光聚焦在这样一个群体身上。  1978年12月18日,当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时,各地的莘莘学子正在备战
期刊
2009年8月11日,温家宝总理会见新当选并获任命的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三任行政长官崔世安时,引用《左传》引逸周书“慎始而敬终,终以不困”来勉励崔世安。  “慎始而敬终,终以不困。”温总理引用经典勉励崔世安,显得那么亲切、自然;告诫是那么精准、到位。就像一位兄长亲切地嘱咐兄弟,听了让人心动、温暖……  “慎始而敬终,终以不困”,意思是谨慎地开始,不怠慢地终结,就不会有窘迫之患。  温总理借古喻今,借古
期刊
过节回老家,听说一个不久前发生在邻县的悲剧,不禁心头一沉:年仅19岁的河南省郑州新密市实验高级中学高三学生李金川在学校服毒自杀,经抢救无效死亡。一个正值豆蔻年华的高中生,却以这种极端的方式离开这个世界,着实令人嘘唏不已——  这个以全市前50名的成绩考入重点中学的孩子,曾是父母的骄傲与希望。在父亲眼里,他是个懂事的孩子,从小乖巧听话,学习也好,一直在班级名列前茅,得的奖状贴了家里整整一面墙。在同学
期刊
“武汉大学现有的本科生有多少?研究生又有多少?”2004年3月9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来到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湖北代表团参加政府工作报告的审议时,侧过头来亲切地向时任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顾海良询问。  顾海良一阵激动。早在几天前,他就听说总书记要来参加讨论,特意作了认真而充分的准备。武汉大学地处我国中部,大学生就业相对沿海地区要困难一些,作为高校代表的顾海良觉得很有必要当面向总书记谈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