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音乐与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两者在新时代的融合,可以促进基础教育质量的提升,进而培育小學生的核心素养。从歌唱教学和音乐欣赏两个方面对新媒体环境下音乐和文学知识的融合教学进行研究,以期让文艺和时代的发展相适应,更好地服务基础教育。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音乐教学;文学知识;融合
世界上诸多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哲学家都和音乐有着很深的渊源,他们在音乐上表现出的兴趣和技能充分说明了音乐启智。而我们认识音乐的途径除了旋律本身,还有文字的配合,它们组成的一个个语意单位让对音乐理解和学习变得更加“诗情画意”。
因而又有“文学开蒙”的说法。进入到新媒体时代后,音乐和文学都呈现出一种快餐化的趋势,启智和开蒙的质量也大幅下降,如何利用好新媒体的优势,让小学生通过享受高质量的文艺培育核心素养,成为一个具有深远价值的议题。
一、歌唱教学与文学知识的融合
(一)吐字归音的训练
“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语言表现文学主题,传递文学之美。唱歌则是用音乐的形式去挖掘和表现文学中蕴含的意义和美感,借此引起观众的共鸣。但是音乐和文学知识都是比较抽象的事物,它们的结合必须有一个具象的载体。所以学生歌唱时候咬字一定要清晰就成为一个可以操作且具体的要求。咬字需要做到“出头清”“引腹正”“归韵准”。这虽然是歌唱的技法,但是与语言的发音原理是一致的。所以教师在进行歌唱训练时,必须通过练习哼鸣、闭口音、开口音等,来训练学生找准发音位置,为声音和文字的结合打好基本功。当下有很多声乐训练视频,利用多媒体设备,教师可以播放给学生,让学生随堂练习,以声情并茂的形式丰富基础训练,这是歌唱与文学结合的第一步。
(二)韵律节拍的训练
诗乐同源,两者的发展历史是可以合为一体的。这一点从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已经充分体现出来了。后来被称为中国文学史上两颗耀眼明珠的唐诗与宋词,也是配合着音乐演唱出来的。它们重视格律,唱时既可委婉连绵,又可节奏铿锵,是音韵、格律教学的最佳载体,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演唱和朗诵中,把音乐和文学的学习融合在一起,这是符合小学生认知规律的。但是,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完成新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小学阶段必背的75首古诗词的节律教学,显然是不现实的,只有通过借助新媒体中数不胜数的公众号、音频播放软件等,才能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提升教学效果。以《七律·长征》为例,让学生先通过“听”得到感性印象,然后在曲谱上对照音频,画出节奏和强弱,这种自主学习和课堂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性,进而通过自学自悟迁移到其他诗词的学习上,使学生掌握诗词的节律知识。
二、欣赏教学与文学知识的融合
(一)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
一部音乐作品的诞生,凝结的不仅是创作者的情感,还是对创作时代的反映。例如《土耳其进行曲》并没有土耳其风格,创作者破除了当时的创作俗套,用新颖别致的方式成就了这首的经典曲子;《百鸟朝凤》反映的是河南、山东、河北、安徽等地的民风民俗和日常生活;《灵钟隐声》由古诗《枫桥夜泊》改编而来……可以说,任何一部音乐作品背后包含的因素都是极为丰富的。这些因素可以反映客观现实,也能体现艺术加工的精妙。教师完全可以让学生利用互联网等信息渠道去搜集相关的资料,然后到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以此深化音乐的形象,感受音乐之外的魅力。这一点尤其适用于对古风古曲进行理解,例如音乐课本中的《江雪》《江南好》等,都是古诗改编的音乐,它们的意境优美,蕴含的文学知识丰富,还被今人改编成了浓郁的“中国风”流行歌曲,如果教师能够以古连今,诗乐相和,必然会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
(二)深化作品的主题思想
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大部分音乐场景在课堂上是无法还原的。但是它们和学生的真实生活距离较远,不做一些技术处理,仅凭学生的思维很难“感同身受”。这时,我们就需要使用新媒体技术拉近学生和作品的距离,让学生走进历史也走进艺术,揭示文学创作的源泉。例如《长征组歌》《黄河大合唱》等,都是反映抗日战争的作品,细览我国的文学发展轨迹,抗日战争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内容,很多作家也从中涌现了出来,利用新媒体播放战争岁月的留下的影像,发动学生去收集有关战争的资料,生成个人对真正的情感感受,然后写成观后感,在课堂上交流,在这个基础上欣赏歌曲,才能达到启智开蒙、升华情感的教育目标。
文学和音乐都是我们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新媒体的到来拓宽了文学和音乐的内容和含义,也让学生的参与程度变得更深。因此,音乐教师有责任将音乐和文学链接起来,整合两者相通相融之处,在技术手段的辅助下,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基础教育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杨彩霞.新课标下中小学音乐教师音乐文学素养培育路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6.
[2]王琴.文学与音乐完美交织:诗词意境之小学音乐教学指导[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6).
[3]马瑜慧.新媒体在音乐教育过程中的应用现状和策略分析[J].艺术评鉴,2017(1).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音乐教学;文学知识;融合
世界上诸多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哲学家都和音乐有着很深的渊源,他们在音乐上表现出的兴趣和技能充分说明了音乐启智。而我们认识音乐的途径除了旋律本身,还有文字的配合,它们组成的一个个语意单位让对音乐理解和学习变得更加“诗情画意”。
因而又有“文学开蒙”的说法。进入到新媒体时代后,音乐和文学都呈现出一种快餐化的趋势,启智和开蒙的质量也大幅下降,如何利用好新媒体的优势,让小学生通过享受高质量的文艺培育核心素养,成为一个具有深远价值的议题。
一、歌唱教学与文学知识的融合
(一)吐字归音的训练
“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语言表现文学主题,传递文学之美。唱歌则是用音乐的形式去挖掘和表现文学中蕴含的意义和美感,借此引起观众的共鸣。但是音乐和文学知识都是比较抽象的事物,它们的结合必须有一个具象的载体。所以学生歌唱时候咬字一定要清晰就成为一个可以操作且具体的要求。咬字需要做到“出头清”“引腹正”“归韵准”。这虽然是歌唱的技法,但是与语言的发音原理是一致的。所以教师在进行歌唱训练时,必须通过练习哼鸣、闭口音、开口音等,来训练学生找准发音位置,为声音和文字的结合打好基本功。当下有很多声乐训练视频,利用多媒体设备,教师可以播放给学生,让学生随堂练习,以声情并茂的形式丰富基础训练,这是歌唱与文学结合的第一步。
(二)韵律节拍的训练
诗乐同源,两者的发展历史是可以合为一体的。这一点从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已经充分体现出来了。后来被称为中国文学史上两颗耀眼明珠的唐诗与宋词,也是配合着音乐演唱出来的。它们重视格律,唱时既可委婉连绵,又可节奏铿锵,是音韵、格律教学的最佳载体,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演唱和朗诵中,把音乐和文学的学习融合在一起,这是符合小学生认知规律的。但是,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完成新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小学阶段必背的75首古诗词的节律教学,显然是不现实的,只有通过借助新媒体中数不胜数的公众号、音频播放软件等,才能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提升教学效果。以《七律·长征》为例,让学生先通过“听”得到感性印象,然后在曲谱上对照音频,画出节奏和强弱,这种自主学习和课堂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性,进而通过自学自悟迁移到其他诗词的学习上,使学生掌握诗词的节律知识。
二、欣赏教学与文学知识的融合
(一)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
一部音乐作品的诞生,凝结的不仅是创作者的情感,还是对创作时代的反映。例如《土耳其进行曲》并没有土耳其风格,创作者破除了当时的创作俗套,用新颖别致的方式成就了这首的经典曲子;《百鸟朝凤》反映的是河南、山东、河北、安徽等地的民风民俗和日常生活;《灵钟隐声》由古诗《枫桥夜泊》改编而来……可以说,任何一部音乐作品背后包含的因素都是极为丰富的。这些因素可以反映客观现实,也能体现艺术加工的精妙。教师完全可以让学生利用互联网等信息渠道去搜集相关的资料,然后到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以此深化音乐的形象,感受音乐之外的魅力。这一点尤其适用于对古风古曲进行理解,例如音乐课本中的《江雪》《江南好》等,都是古诗改编的音乐,它们的意境优美,蕴含的文学知识丰富,还被今人改编成了浓郁的“中国风”流行歌曲,如果教师能够以古连今,诗乐相和,必然会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
(二)深化作品的主题思想
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大部分音乐场景在课堂上是无法还原的。但是它们和学生的真实生活距离较远,不做一些技术处理,仅凭学生的思维很难“感同身受”。这时,我们就需要使用新媒体技术拉近学生和作品的距离,让学生走进历史也走进艺术,揭示文学创作的源泉。例如《长征组歌》《黄河大合唱》等,都是反映抗日战争的作品,细览我国的文学发展轨迹,抗日战争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内容,很多作家也从中涌现了出来,利用新媒体播放战争岁月的留下的影像,发动学生去收集有关战争的资料,生成个人对真正的情感感受,然后写成观后感,在课堂上交流,在这个基础上欣赏歌曲,才能达到启智开蒙、升华情感的教育目标。
文学和音乐都是我们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新媒体的到来拓宽了文学和音乐的内容和含义,也让学生的参与程度变得更深。因此,音乐教师有责任将音乐和文学链接起来,整合两者相通相融之处,在技术手段的辅助下,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基础教育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杨彩霞.新课标下中小学音乐教师音乐文学素养培育路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6.
[2]王琴.文学与音乐完美交织:诗词意境之小学音乐教学指导[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6).
[3]马瑜慧.新媒体在音乐教育过程中的应用现状和策略分析[J].艺术评鉴,2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