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地方政府为了当地经济的发展,通过融资平台筹集所需资金,各地方政府积极搭建地方性融资平台,举债运营以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随之出现了平台自身系统性风险过大、负债率过高等问题,其债务风险也随之凸显。本文就政府融资平台举债风险存在的问题,运用博弈理论方法构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举债风险评价模型,为地方政府化解政府融资平台债举债风险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地方政府;举债;风险评价
一、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举债风险的现状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是指地方政府为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由地方政府出资设立的企业,目的是获取资金,发展当地经济,弥补财政投资的不足,为了取得资金进行举债,对地方政府形成了负债效应。改革开放近30 多年,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与地方政府高额举债如影随形。为了绕开政策障碍以及现行体制障碍,打破巨额投资与有限预算资金之间的缺口,建立了以经营、债务偿还、建设、融资于一体的创新性、地方性的融资平台,该平台能够代替地方政府进行间接或者直接融资,从而促使地方政府有效的实现了融资市场化。
从地方政府实际应对金融危机的成效看,融资平台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地方政府缓解了资金紧张的问题,但是由于融资额度较大、融资成本较高、融资期限较短等,导致平台公司的债务风险日益提高,并逐步传导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和金融机构信贷风险,最终危害社会经济的增长和发展。
融资平台举债和投资行为有三方面特征,一是在信息披露与投资者保护不充分的背景下,融资平台的举债信用主要来自财政信用,若没有财政信用,融资平台凭因其资产负债率较高、盈利能力不强的财务状况通常难以大规模举债。二是融资平台举债和投资如基础设施项目增加了物质资本存量,有利于提高产出水平。三是地方政府官员追求的政绩动机强化了融资平台的举债意愿。
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举债风险评价
本文从博弈理论的角度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举债风险进行评价。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基本立场是搞好当地经济建设和发展民生,可以通过融资平台举债。政府通过组建融资平台,直接或间接向金融机构融资,这一过程可以看作是地方政府与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博弈过程。一方面,地方政府急于发展当地经济,有限的财政拨款无法满足高速的经济发展,政府会想方设法通过融资平台获取资金支持。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向政府融资平台提供资金以获得收益,本身就承担着很高的风险。本模型是基于地方政府的角度,为地方政府如何更好的避免债务风险提供依据。
对于金融机构来讲,作为资金的提供者,一般情况下无法了解政府对融资平台的担保违约意愿,往往会造成双方的信息不对称。一方面,金融机构会考虑风险最低条件下以获取最大化利润。另一方面,金融机构通过债务来为政府提供资金,政府投资的项目能否为金融机构带来丰厚的收益还是给金融机构债务带来风险存在非常大的不确定性。本文通过博弈方法评价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举债风险。
模型假定:
1.金融机构决定是否贷款给地方政府融资平台。
2.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决策是否按期偿还本金和利息。
3.地方政府担保的隐性担保作用,融资平台未顺利还款时,政府的隐性担保作用是否会失效。
4.如果地方政府有很强烈的资金需求,一定会想举债融资,造成金融机构贷款负债风险。
m代表金融机构的规模,r代表政府举债的利率,ra代表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投资项目的收益,rb代表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自身未能顺利还款,但政府提供了隐性担保的不平等收益,与政府担保有关。
假设某个地方政府有很強烈的融资意愿,会利用融资平台举债融资。金融机构会根据自身的规模来决定是否贷款给政府通过融资平台举债融资。如果金融机构贷款则支付的总额为:Pmr,其中P为金融机构发放贷款的价格,如果不贷款则支付总额为0,而Pmr>0,金融机构肯定会选择贷款给当地政府。那么模型就会有两个最优策略(mr,mra)和(mr,mrb)。当ra 根据上述的博弈模型分析可以看出,金融机构选择通过融资平台贷款给地方政府要大于不贷款,不过不贷款其总价格就是0,贷款的话肯定会得到收益但也可能产生信贷信用风险。ra是政府投资所带来的回报,回报越高,金融机构收益也越高,债务风险也会越低。政府的投资一般都是经济效益小于社会效益,rb就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自身未能顺利还款,但政府提供了担保。融资平台是地方政府融资的工具,金融机构在贷款时,一般都会选择政府承诺,地方政府这个隐性的担保会降低信用贷款风险,所以金融机构一般都会通过融资平台来贷款给当地政府,也就是银行会选择(mr,mrb)。
三、结论
地方融资平台大量举债,阻碍了融资平台的健康发展,制约了融资平台市场化运营。需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平台风险,积极推动平台市场化,地方预算改革需加快步伐,形成标准化的监管模式,在中央协调下,促进资金盈余与资金匮乏地区的合作,共创发展。
参考文献:
[1]路军伟,林细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及其风险成因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2010,(08):31 -37
作者简介:
汪靖宜(1982-),会计师,硕士,主要从事财务、审计工作。
关键词:地方政府;举债;风险评价
一、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举债风险的现状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是指地方政府为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由地方政府出资设立的企业,目的是获取资金,发展当地经济,弥补财政投资的不足,为了取得资金进行举债,对地方政府形成了负债效应。改革开放近30 多年,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与地方政府高额举债如影随形。为了绕开政策障碍以及现行体制障碍,打破巨额投资与有限预算资金之间的缺口,建立了以经营、债务偿还、建设、融资于一体的创新性、地方性的融资平台,该平台能够代替地方政府进行间接或者直接融资,从而促使地方政府有效的实现了融资市场化。
从地方政府实际应对金融危机的成效看,融资平台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地方政府缓解了资金紧张的问题,但是由于融资额度较大、融资成本较高、融资期限较短等,导致平台公司的债务风险日益提高,并逐步传导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和金融机构信贷风险,最终危害社会经济的增长和发展。
融资平台举债和投资行为有三方面特征,一是在信息披露与投资者保护不充分的背景下,融资平台的举债信用主要来自财政信用,若没有财政信用,融资平台凭因其资产负债率较高、盈利能力不强的财务状况通常难以大规模举债。二是融资平台举债和投资如基础设施项目增加了物质资本存量,有利于提高产出水平。三是地方政府官员追求的政绩动机强化了融资平台的举债意愿。
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举债风险评价
本文从博弈理论的角度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举债风险进行评价。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基本立场是搞好当地经济建设和发展民生,可以通过融资平台举债。政府通过组建融资平台,直接或间接向金融机构融资,这一过程可以看作是地方政府与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博弈过程。一方面,地方政府急于发展当地经济,有限的财政拨款无法满足高速的经济发展,政府会想方设法通过融资平台获取资金支持。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向政府融资平台提供资金以获得收益,本身就承担着很高的风险。本模型是基于地方政府的角度,为地方政府如何更好的避免债务风险提供依据。
对于金融机构来讲,作为资金的提供者,一般情况下无法了解政府对融资平台的担保违约意愿,往往会造成双方的信息不对称。一方面,金融机构会考虑风险最低条件下以获取最大化利润。另一方面,金融机构通过债务来为政府提供资金,政府投资的项目能否为金融机构带来丰厚的收益还是给金融机构债务带来风险存在非常大的不确定性。本文通过博弈方法评价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举债风险。
模型假定:
1.金融机构决定是否贷款给地方政府融资平台。
2.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决策是否按期偿还本金和利息。
3.地方政府担保的隐性担保作用,融资平台未顺利还款时,政府的隐性担保作用是否会失效。
4.如果地方政府有很强烈的资金需求,一定会想举债融资,造成金融机构贷款负债风险。
m代表金融机构的规模,r代表政府举债的利率,ra代表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投资项目的收益,rb代表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自身未能顺利还款,但政府提供了隐性担保的不平等收益,与政府担保有关。
假设某个地方政府有很強烈的融资意愿,会利用融资平台举债融资。金融机构会根据自身的规模来决定是否贷款给政府通过融资平台举债融资。如果金融机构贷款则支付的总额为:Pmr,其中P为金融机构发放贷款的价格,如果不贷款则支付总额为0,而Pmr>0,金融机构肯定会选择贷款给当地政府。那么模型就会有两个最优策略(mr,mra)和(mr,mrb)。当ra
三、结论
地方融资平台大量举债,阻碍了融资平台的健康发展,制约了融资平台市场化运营。需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平台风险,积极推动平台市场化,地方预算改革需加快步伐,形成标准化的监管模式,在中央协调下,促进资金盈余与资金匮乏地区的合作,共创发展。
参考文献:
[1]路军伟,林细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及其风险成因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2010,(08):31 -37
作者简介:
汪靖宜(1982-),会计师,硕士,主要从事财务、审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