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国内外的经济形势不容乐观,企业面临的经营压力很大。在这种环境下,企业对于资金的管理更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财务公司资金集中管理中存在得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得对策思考。
关键词:财务公司;资金集中管理;探讨
从财务公司的功能定位和工作目标来讲,其日常的工作就是通过金融手段做好集团内部资金的整合管理,调剂成员单位之间的资金余缺,使集团的闲置资金得到充分运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降低集团整体的财务成本。与统收统支模式、资金结算中心模式相比具有更强的独立性,在业务范围上其又横跨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租赁业等金融子行业,为集团加强资金集中管理、推进产融结合提供了更广阔的想象空间,能够促使集团更好的发挥资金集中管理的效用。实施财务公司这种资金集中管理模式,在成本节约、资金效益提高、促进各业务板块平稳发展以及提升集团整体实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过对财务公司的整体运行内容进行阐述,进一步说明了财务公司模式具有的优势,同时也对财务公司模式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利率市场化对于财务公司的影响进行指明,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优化建议,这也为其他企业集团开展资金集中管理提供一定借鉴意义。
一、财务公司资金集中管理存在得主要问题
(一)支付结算模式有待改进
成员单位通过在财务公司的内部结算账户对外进行款项支付时存在户名和账号不符的问题。在银行的支付报文中,付款人虽然为成员单位,但是付款账号为财务公司在代理行的同业账号,如果发生退款,则无法直接退至成员单位在财务公司的内部结算账户,而只能退至财务公司银行账户,尤其在对海关、税务等单位支付遇到问题时,财务公司必须和成员单位联合对客户进行解释,对成员单位的使用造成了一定的麻烦,常此以往会降低用户体验,对成员单位的资金集中造成不利影响。由于成员单位在财务公司开立的内部结算账户并没有在央行银行结算账户管理系统中备案,使得成员单位无法通过该账户进行外部收款。虽然目前集团要求各成员单位在银行开立收入账户对收入资金进行管理,但此举增加了成员单位账户体系的复杂性和账户核算的工作量,也降低了资金归集的效率,同时增加了财务公司对收入资金以及集团销售对象进行分析的难度。
(二)利率定价能力有待加强
资金集中管理是财务公司生存发展的基础,也是企业集团对内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对外节约融资成本的基础。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深入推进,财务公司不得不面对更加激烈的利率市场竞争。商业银行普遍提高存款资源的吸收成本,迫使财务公司不得不直面争夺存款的激烈竞争,且呈愈演愈烈之势。商业银行依托自身资金池庞大、存款定价可调节性强、理财产品种类多且收益高、针对集团客户的资源配备多等优势,整体具备较强的议价能力。而财务公司可提供的存款产品单一,且缺乏银行理财产品等创新支持,在竞争中处于劣势。目前,虽然通过集团的行政命令以及略带激励且不低于商业银行一般存款利率标准的价格暂时稳定了成员单位的存款,但随着成员单位资金存放的选择性增强以及迫于盈利压力对高收益金融产品的需求与日俱增,使得财务公司成本压力以及进行资金集中的难度大大增加。
(三)信用风险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财务公司作为“依托集团、服务集团”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在进行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面对政策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等。在以上的各种因素中,信用风险是财务公司进行风险管理中的关键的风险因素。信用风险是指财务公司在进行借贷行为过程中,借款人没有按照约定的还款日期足额进行资金的偿還,或者是因为在借款合同期范围和时间内,借款人的信用情况可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进而使得相应的金融产品价值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可能导致债权人一定程度上的经济损失。财务公司的信贷主要对象是集团公司的成员单位为主体,并和外部金融机构之间进行密切的合作,提高了信贷的管理水平。但随着业务的持续发展,公司的信用管理水平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对内部成员单位的授信额度的把握以及对客户的信用跟踪情况无法合理的把握,进而导致其信贷管理水平不足,和商业银行之间存在明显的差距。
二、完善财务公司资金集中管理得对策思考
(一)加强结算模式的内部优化和外部创新
财务公司作为企业集团控股的、“依托集团、服务集团”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最贴近企业集团和实体经济;既是金融机构又是集团成员单位;既连接集团内部各企业又连接内、外部市场;既与金融市场对接又接受集团领导为集团内实体企业发展提供支持。同时,财务公司能够对金融机构进行股权投资,能够以此为契机拓展成为集团的金融管理平台,实现资源整合,促进集团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财务公司是推动集团产融结合的最优选择。一是完善核心业务系统的结算模块,将财务公司网银系统与银行的对外信息管理进行接口,实现财务公司网银生成的收款人账号和开户行清算号信息向银行对外支付系统的直接传输,改变财务公司人工处理的状况,减少中间环节,同时财务公司须加强头寸管理,确定优选的汇付渠道,提高自动化水平;二是加强硬件设施建设,通过对现有的线路进行适当的改造,并强化和外部金融机构的接口管理,提高财务公司内部的信息处理能力,确保资金集中管理中的信息数据传递的及时有效。
(二)完善内部利率定价机制
在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下,财务公司如何合理的进行利率定价管理,不仅仅影响到财务公司的自身业务发展,更对企业集团的整体战略产生影响。虽然利率市场化条件下,集团企业整体利率水平变化不大,但各个成员企业之间将受到利率定价的影响,对集团企业的整体战略将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财务公司应不断适应金融环境的变化,结合利率市场化给财务公司经营带来的变化,通过利率定价政策的不断调整,来推动财务公司的全面发展。财务公司在经营过程中,自身的资产规模和信贷资金总量和外部金融机构无法进行比拟,这就要求财务公司需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和要求,强化内部服务能力和水平的提升,不断的通过内部市场发展机制的调整,逐步细化市场客户管理的内容,进而为客户提供全面和高效的金融服务。同时,实施以客户为单位的定价策略,建立科学的利率定价机制,进一步增强财务公司管理集团资金的能力,提高对集团的金融服务能力,优化自身资产负债结构,实现集团利益最大化。财务公司主要是通过集团企业为依托,并成为推动集团企业全面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财务公司在对内部成员单位进行利率定价的过程中,需要充分的去考虑到集团企业的内部经营政策和整体的经营发展战略的需求。并按照市场化的条件进行自身的经营政策调整,特别是需要根据市场化的要求进行自身的定价处理。这样就能满足集团内部管理的需求,又能适应财务公司自身利率市场化的特征要求。进而保持自身的经营弹性和市场的主动性。在满足集团公司内部信贷资金的整体调整要求的过程中,积极的发挥财务公司的利率市场调节作用,合理的反映出内部成员单位的正常资金需求,和进行资金的有效供给,通过利率杠杆可以积极有效的进行资金资源在集团内部的合理配置。
(三)推行信贷客户贷后再评价体系
由于财务公司主要是服务于集团公司内部,其进行信贷管理的实施也基于集团企业内部进行的。这种内部管理行为可能导致对信用管理重视程度不高,难以适应利率市场化对信用风险带来的影响。通过建立起信贷客户评价机制,推动利率市场化对财务公司信用风险的管理水平。信贷客户贷后再评价体系由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构成,以定量指标为主,定性指标为辅,定性指标对定量指标进行修正。定量指标:通过计算客户资产负债率、主营业务利润率、利润增长率等一系列反映客户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销售能力的指标,并根据计算结果情况进行有效的客户细分,并根据数据对比和评分,进行相应的客户信用情况的定量评价。
参考文献:
[1]江春,刘春华.关于进一步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思考[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2,(07).
[2]李慧.基于内部资本市场理论的我国集团财务公司功能研究[J].云南社会科学,2013,(04).
[3]杜胜利.国际财务公司的发展趋势与海尔财务公司的发展模式[J].会计研究,2015,(05).
[4]吴豪.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资金集中管理模式研究[J].广西金融研究,2016,(11).
作者简介:
郭建英(1969-),女,辽宁省丹东市,中级经济师,学士,研究方向:经济、财务、资金管理。
关键词:财务公司;资金集中管理;探讨
从财务公司的功能定位和工作目标来讲,其日常的工作就是通过金融手段做好集团内部资金的整合管理,调剂成员单位之间的资金余缺,使集团的闲置资金得到充分运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降低集团整体的财务成本。与统收统支模式、资金结算中心模式相比具有更强的独立性,在业务范围上其又横跨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租赁业等金融子行业,为集团加强资金集中管理、推进产融结合提供了更广阔的想象空间,能够促使集团更好的发挥资金集中管理的效用。实施财务公司这种资金集中管理模式,在成本节约、资金效益提高、促进各业务板块平稳发展以及提升集团整体实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过对财务公司的整体运行内容进行阐述,进一步说明了财务公司模式具有的优势,同时也对财务公司模式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利率市场化对于财务公司的影响进行指明,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优化建议,这也为其他企业集团开展资金集中管理提供一定借鉴意义。
一、财务公司资金集中管理存在得主要问题
(一)支付结算模式有待改进
成员单位通过在财务公司的内部结算账户对外进行款项支付时存在户名和账号不符的问题。在银行的支付报文中,付款人虽然为成员单位,但是付款账号为财务公司在代理行的同业账号,如果发生退款,则无法直接退至成员单位在财务公司的内部结算账户,而只能退至财务公司银行账户,尤其在对海关、税务等单位支付遇到问题时,财务公司必须和成员单位联合对客户进行解释,对成员单位的使用造成了一定的麻烦,常此以往会降低用户体验,对成员单位的资金集中造成不利影响。由于成员单位在财务公司开立的内部结算账户并没有在央行银行结算账户管理系统中备案,使得成员单位无法通过该账户进行外部收款。虽然目前集团要求各成员单位在银行开立收入账户对收入资金进行管理,但此举增加了成员单位账户体系的复杂性和账户核算的工作量,也降低了资金归集的效率,同时增加了财务公司对收入资金以及集团销售对象进行分析的难度。
(二)利率定价能力有待加强
资金集中管理是财务公司生存发展的基础,也是企业集团对内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对外节约融资成本的基础。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深入推进,财务公司不得不面对更加激烈的利率市场竞争。商业银行普遍提高存款资源的吸收成本,迫使财务公司不得不直面争夺存款的激烈竞争,且呈愈演愈烈之势。商业银行依托自身资金池庞大、存款定价可调节性强、理财产品种类多且收益高、针对集团客户的资源配备多等优势,整体具备较强的议价能力。而财务公司可提供的存款产品单一,且缺乏银行理财产品等创新支持,在竞争中处于劣势。目前,虽然通过集团的行政命令以及略带激励且不低于商业银行一般存款利率标准的价格暂时稳定了成员单位的存款,但随着成员单位资金存放的选择性增强以及迫于盈利压力对高收益金融产品的需求与日俱增,使得财务公司成本压力以及进行资金集中的难度大大增加。
(三)信用风险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财务公司作为“依托集团、服务集团”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在进行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面对政策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等。在以上的各种因素中,信用风险是财务公司进行风险管理中的关键的风险因素。信用风险是指财务公司在进行借贷行为过程中,借款人没有按照约定的还款日期足额进行资金的偿還,或者是因为在借款合同期范围和时间内,借款人的信用情况可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进而使得相应的金融产品价值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可能导致债权人一定程度上的经济损失。财务公司的信贷主要对象是集团公司的成员单位为主体,并和外部金融机构之间进行密切的合作,提高了信贷的管理水平。但随着业务的持续发展,公司的信用管理水平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对内部成员单位的授信额度的把握以及对客户的信用跟踪情况无法合理的把握,进而导致其信贷管理水平不足,和商业银行之间存在明显的差距。
二、完善财务公司资金集中管理得对策思考
(一)加强结算模式的内部优化和外部创新
财务公司作为企业集团控股的、“依托集团、服务集团”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最贴近企业集团和实体经济;既是金融机构又是集团成员单位;既连接集团内部各企业又连接内、外部市场;既与金融市场对接又接受集团领导为集团内实体企业发展提供支持。同时,财务公司能够对金融机构进行股权投资,能够以此为契机拓展成为集团的金融管理平台,实现资源整合,促进集团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财务公司是推动集团产融结合的最优选择。一是完善核心业务系统的结算模块,将财务公司网银系统与银行的对外信息管理进行接口,实现财务公司网银生成的收款人账号和开户行清算号信息向银行对外支付系统的直接传输,改变财务公司人工处理的状况,减少中间环节,同时财务公司须加强头寸管理,确定优选的汇付渠道,提高自动化水平;二是加强硬件设施建设,通过对现有的线路进行适当的改造,并强化和外部金融机构的接口管理,提高财务公司内部的信息处理能力,确保资金集中管理中的信息数据传递的及时有效。
(二)完善内部利率定价机制
在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下,财务公司如何合理的进行利率定价管理,不仅仅影响到财务公司的自身业务发展,更对企业集团的整体战略产生影响。虽然利率市场化条件下,集团企业整体利率水平变化不大,但各个成员企业之间将受到利率定价的影响,对集团企业的整体战略将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财务公司应不断适应金融环境的变化,结合利率市场化给财务公司经营带来的变化,通过利率定价政策的不断调整,来推动财务公司的全面发展。财务公司在经营过程中,自身的资产规模和信贷资金总量和外部金融机构无法进行比拟,这就要求财务公司需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和要求,强化内部服务能力和水平的提升,不断的通过内部市场发展机制的调整,逐步细化市场客户管理的内容,进而为客户提供全面和高效的金融服务。同时,实施以客户为单位的定价策略,建立科学的利率定价机制,进一步增强财务公司管理集团资金的能力,提高对集团的金融服务能力,优化自身资产负债结构,实现集团利益最大化。财务公司主要是通过集团企业为依托,并成为推动集团企业全面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财务公司在对内部成员单位进行利率定价的过程中,需要充分的去考虑到集团企业的内部经营政策和整体的经营发展战略的需求。并按照市场化的条件进行自身的经营政策调整,特别是需要根据市场化的要求进行自身的定价处理。这样就能满足集团内部管理的需求,又能适应财务公司自身利率市场化的特征要求。进而保持自身的经营弹性和市场的主动性。在满足集团公司内部信贷资金的整体调整要求的过程中,积极的发挥财务公司的利率市场调节作用,合理的反映出内部成员单位的正常资金需求,和进行资金的有效供给,通过利率杠杆可以积极有效的进行资金资源在集团内部的合理配置。
(三)推行信贷客户贷后再评价体系
由于财务公司主要是服务于集团公司内部,其进行信贷管理的实施也基于集团企业内部进行的。这种内部管理行为可能导致对信用管理重视程度不高,难以适应利率市场化对信用风险带来的影响。通过建立起信贷客户评价机制,推动利率市场化对财务公司信用风险的管理水平。信贷客户贷后再评价体系由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构成,以定量指标为主,定性指标为辅,定性指标对定量指标进行修正。定量指标:通过计算客户资产负债率、主营业务利润率、利润增长率等一系列反映客户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销售能力的指标,并根据计算结果情况进行有效的客户细分,并根据数据对比和评分,进行相应的客户信用情况的定量评价。
参考文献:
[1]江春,刘春华.关于进一步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思考[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2,(07).
[2]李慧.基于内部资本市场理论的我国集团财务公司功能研究[J].云南社会科学,2013,(04).
[3]杜胜利.国际财务公司的发展趋势与海尔财务公司的发展模式[J].会计研究,2015,(05).
[4]吴豪.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资金集中管理模式研究[J].广西金融研究,2016,(11).
作者简介:
郭建英(1969-),女,辽宁省丹东市,中级经济师,学士,研究方向:经济、财务、资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