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童话阅读指导的有效策略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c_07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童话是少年儿童较早接触的的一种文学体裁,也是他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样式。让孩子爱读童话,读懂童话,挖掘童话故事中无尽的“宝藏”是一件任重道远的事情。
  一、品味——初步的体验
  1、品人物
  在《稻草人》这篇童话中,毫无疑问主人公便是稻草人,因此笔者直接出示了故事中介绍稻草人的句子。从语句中我们就可以了解到故事主人公就是一个普普通通、无人问津,站在田间地头为主人驱赶鸟雀的稻草人。叶老为何会选择一个稻草人成为这篇童话的主人公呢,这又是一个怎样的稻草人?悬念一设,学生的阅读兴趣陡然上升,开始跟着稻草人走进故事。
  学生读完故事后,大致能了解到主人公是一个有责任心、有爱心、愿意帮助人但是却无能为力的稻草人。有了对主人公的准确定位,笔者乘势提问:稻草人有助人之心,可为什么没有助人之力?因为童话的幻想虽然是异想天开的,但童话作者在写飞禽走兽、草木虫鱼的时候,一定要符合飞禽走兽、草木虫鱼的生活逻辑。所以借此笔者告诉学生童话的幻想天马行空,但并不是毫无边界的。
  2、品情节
  《稻草人》按照故事的发展和主要内容的变换,可以划分成四个情节,即:飞蛾在稻田产子导致老太太的农田绝收;渔妇为了生计辛苦捕鱼而无力照顾自己的孩子;鲫鱼在船板上艰难的跳动求生;被出卖的的女人绝望中走向死亡。毫无疑问,这四个都是令人唏嘘的悲剧情节,课堂上只需抓住一个情节进行分析,授学生以“渔”,其余的三个情节他们就能做到举一反三。
  3、品语言
  稻草人面对可怜的渔妇时有这样的反应:他恨不得自己去作柴,给孩子煮茶喝;恨不得自己去作褥,给孩子一些温暖;又恨不得夺下小肉虫的脏物,给渔妇煮粥吃。这是一个排比句,读起来不但上口,而且更能突出渔妇的可怜。作者借稻草人的心理活动,写出了一个正常人该有的情感和态度。虽是想象但合情合理。
  二、想象——兴趣的激发
  童话文本的本质是想象,童话故事就是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夸张创造出来的。想象力在小学生的世界里具有不可缺少且无与伦比的重要作用。孩子最爱的就是天马行空的想象,给他们一次凭借自己的想象力创作童话的机会,定会激发他们对童话的兴趣。笔者在《稻草人》的阅读指导中,运用了代入想象和内容想象两种训练学生想象力的方法。
  1、代入想象
  《稻草人》最后一句话“大家跑过来问,劝她,看见稻草人倒在田地中间。”笔者设计让学生想象假如你就是倒在地上的稻草人,此时此刻你会想些什么?在学生思考时,大屏幕出示一张张图片——老妇手捧枯萎的秧苗哭泣;渔妇一脸无奈地抱着病恹恹的儿子;鲫鱼死在了木桶里面;自尽女人的尸体漂浮在河面上。一张张图片给了学生视觉上的极大冲击,感受到了稻草人内心无穷的悲哀。
  2、内容想象
  在品味“渔妇为了生计辛苦捕鱼而无力照顾自己的孩子”这个情节时,笔者请学生想象渔妇和孩子在平时过着怎样艰苦的生活。于是有的学生想象渔妇衣食住行的简陋;有的想象渔妇独自养家的辛劳;有的想象渔妇家庭生活的悲惨……打开了学生思想的栅栏,他们的想象别具一格,甚至让笔者喜出望外。
  三、感悟——情感的升华
  1、在表演中感悟
  童话故事的情节跌宕起伏,其细腻的情感往往能抓住学生的心。在童话阅读指导时创建精彩的场景,让学生在表演中获得与生活相关的体验尤为重要。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童话的理解,也锻炼了表达能力。而感悟文学内涵的过程也丰富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内心的情感世界。
  在课上,笔者请两位学生演一演渔妇和她的孩子,他们之间有一段隔空的对话,虽然简短却令人心酸。在表演的过程中,学生倾入了情感,将病床上孩子呼喊母亲的虚弱和无力以及母亲的愁闷和无奈演绎得淋漓尽致。通过表演,学生的怜悯之心和善良之情得以触动,为接下去理解旧社会劳动人民生活的困苦这一故事创作背景埋下伏笔。
  2、在朗读中感悟
  童话语言虽然是通俗易懂,但是仍然需要依靠朗读表现出来。因此,我们在进行童话教学时,应把教学重点放在朗读指导上,除范读、齐读、个别读外,还要指导学生学会分角色朗读,在表演中读。让学生在读中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在读中走进美妙的童话世界,从而获得审美的体验,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有所知、有所感、有所悟。让学生反复读稻草人因为帮不了渔妇而内心自责的语句,让学生体会稻草人的善良和渔妇的无助,走进童话的意境,体悟作者的思想情感,实现学生与文本的心灵对碰。
  3、在引导下感悟
  某些童话故事的创作与作者当时的心情或所处的环境有所关联,甚至是反映现实社会。我们要真正读懂这样的童话,就得知道这些童话创作的背景,而这需要教师课外做好功课,课内加以引导。
  《稻草人》是叶圣陶创作于1922年的童话,当时的中国内忧外患,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饱受沧伤,故事以一个稻草人的视角,描述了当时社会的阴暗面,并通过稻草人的心理活动,表达人性,希望唤起其中忠诚、善良、同情等美好的元素。学生了解故事的写作背景,使他们更加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也从稻草人身上学到了不少做人美好品质。
其他文献
孙宝强 男 1995年生,河北保定人。2013年就读于河北美术学院传媒学院 现为史学卿工作室学生  作品介绍:  作品1:《沟通》  作品说明:以繁体汉字沟通为基础,加入了现代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锁屏界面,寓意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方式。  作品2:《去旅行》  作品说明:整体风格清新、可爱,加入了旅行的元素来体现欢快愉悦的感情。纤细的字体更显活泼,轻松。  作品尺寸:210mm*297mm  指
期刊
李永霞 女 1980年生,河北新乐人,2015年获得河北师范大学美术学硕士学位 现任职于河北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学院教师  作品名称:和谐世界,国际一家  作品类别:招贴设计  尺寸:210*197MM  作品介绍:海报设计以“和谐世界,国际一家”为主题,从保护水和树木两方面阐述了这一主题。保护环境不光是部分人的活动,要靠全世界人民共同来努力,海报主色以红、蓝为基调,非常醒目,意在引起人们的注意,
期刊
在“以学生为本”的语文新课程中,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要大胆的把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热情鼓励学生在民主和谐宽松的氛围内,小组合作主体参与的课堂中去探索,自己去思考理解,使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生动活泼的展示个性,释放思想,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  一、自主阅读领悟  课堂上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时,要尊重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性差异,给学生充分时间去阅读,促使每一位学生表达真情实感,给预
期刊
诵读教学是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的一种重要教学形式,它适应汉语的特点,在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方面,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是其他教学方法无法替代的。新的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应培养学生适应现代社会发展所需要的语文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朗读古诗文的兴趣,通过大量诵读古诗文,并背诵一定数量的文言名篇,来提高学生阅读古诗词和文言文的能力,同时感受文言文的文学、艺术魅力,并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提高自
期刊
古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是我国文学作品中一枝奇葩,它以优美的语言,音调和谐,句式整齐,朗朗上口,易读易记,深的广大读者的喜爱。  让学生从小诵读古诗词,不仅有利于发展语言,提高智力,而且还能陶冶情操,可小学生理解能力差,如何才能让小学生把古诗词熟读成咏呢?  我认为在古诗文教学中,应该遵循“读”的教学原则,让学生多读、多背、多诵,自读自悟,,细细品味古诗词的韵律美、意境美、情感美、哲理美。不需要“
期刊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不仅是“教书匠”,而且是学生心灵的引导者。心理健康是教师素质的核心要素,也是教师整体素质提高和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基础与保障。如果教师自身缺乏健康心理,何以能够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心理不健康的教师对学生身心造成的危害,某种意义上远远超过其教学能力低下对学生学业所产生的影响,心理不健康的教师只会源源不断地“制造出”心理不健全的学生,教师心理健康是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的必要前提。我们
期刊
王敖 河北美术学院 2014级学生  作品名称:安徽民居(1-2)  作品类别:速写  指导老师:李永霞  尺寸:297*420MM  作品说明:此作品为安徽写生时作,安徽建筑特点就是白墙青瓦马头墙。这两幅速写表现的就是徽派建筑中最具代表性的民居,几所民居与周围环境结合起来,疏密有致,张弛有度,让我忍不住把他们记录下来。
期刊
有头悬梁锥刺股的奋发,于是就有了那一种“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境界。无论那时拾掇的是沉重的竹简还是轻柔的丝帛,但只有一个不争的事实,废寝忘食,用近乎苛刻的方式磨砺形神,以皓首穷经来追求着人生的终极理想。孙敬恨己身易懈怠,常误读诗书,感淮阴易逝,华年不来,于是悬发于梁,苦读不舍昼夜,据《太平御览》之《楚国先贤传》记载:“孙敬好学,时欲寤寐,悬头至屋梁以自课。”不知拔去多青丝华发,终于学富五车,游学天下,
期刊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歇动力。因此,在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转变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这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是十分重要的。  一、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意识,是创造的前提,有了创新意识,才能抓住创新机会,启动创新思维,产生创新方法,从而获得创新成果。把创造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创造性的学习中提高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
期刊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学生能力的培养,如果没有兴趣和主动性,如何培养能力呢?因此,学习兴趣的培养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一、激发学习兴趣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青少年心理特点需要思想品德课必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具有好动、善疑、形象思维能力、注意力不易持久的特点。在这一年龄阶段,他们能掌握些基本的抽象概念。不过在掌握复杂的抽象概念时,他们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