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音乐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一条必不可少的途径,而音乐欣赏又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高中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已是当前新课程标准下音乐教学改革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从音乐欣赏的作用出发,谈到如何来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关键词音乐欣赏 审美能力 感受能力 创新能力 创新思维 高尚品德
在当今科学技术和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音乐教育在促进人的发展和推动社会进步方面,更加显示出它所具有的独特的功能和作用。音乐欣赏又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审美活动,它是以音响的听觉感知,情感体验,想象联想,理解认识结合的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一、音乐欣赏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所起的主要作用
(一)通过聆听作品,提高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作品具有感染力。对学生进行音乐形象的情感想象,理解音乐是音乐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聆听作品是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较好的方式。无论是欣赏雄壮激昂的进行曲,还是婉转悠扬的抒情曲,学生都能从音乐的旋律、节奏、速度、音色、力度等音乐要素中得到一定的感受和熏陶。如欣赏贝多芬《月光奏鸣曲》第一乐章,学生很容易就能从旋律中听出优美,笔者一般都会反问学生是什么原因让这首乐曲带给我们这种感受?学生也不难从乐曲中体会到流畅的旋律,平稳的节奏,适中的速度和力度等。而这些也正是构成优美的的基本表现特征。再如欣赏歌剧《阿依达》中的《大进行曲》这是埃及军队凯旋欢庆胜利时所奏的一首乐曲,从它的配器、节奏、力度中我们体会到了壮美。通过两首乐曲的聆听和比较,使学生理解了速度在作品中的作用,感受到了优美和壮美的不同,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通过记忆音乐主题,提高音乐感受能力。
主题音乐是乐曲的核心,是乐思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要求。内涵十分丰富,对主题音乐没有深切的审美体验和感受力就难以准确理解和认识作品,在赏析音乐主题时,可采取谈一谈主题情绪,唱一唱主题旋律,体会它们的旋律美,当主题形象确定后再认真听,让学生脑海中树立起清晰的、深刻的、完美的艺术形象。如在欣赏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时,笔者会让学生唱一唱主题音乐,感受下优美、抒情、委婉如歌的主题音乐所描绘的意境:夕阳西下,泛舟江上,策鼓齐鸣的动人景象,再听全曲,让学生体会主题的六次变奏,通过变奏手法描绘“傍晚” 、“小舟” 、“策鼓”等江上秀丽晚景,让学生从音乐中领略了江南水乡的风姿,提高了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
(三)通过欣赏,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是当前各科的共同任务,音乐教育又是培养学生想象力,自我表现力以及创造力的有效途径,欣赏是思维的载体,通过欣赏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音乐有着特殊表情达意的方式,它有着独特的艺术特征,它的表现性,模糊性和世界性决定了它与人的想象力发展有着必然的联系,欣赏音乐就是一个进行联想和想象的心理过程,对启发学生想象力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四)通过音乐欣赏,培养高尚品德。
古今中外许多伟人和教育家都十分重视“乐教”的德育功能,荀况曾说:“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受人深,其移风易俗,帮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实践表明,欣赏好的作品有助于学生的理想与信念的形成,并对其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在欣赏课中,如欣赏抗战时期的优秀作品《黄河大合唱》等以抗日救亡为主题的作品,让学生了解抗战这一历史,激发学生对日本军国主义的愤恨。
二、音乐欣赏具有上述的作用,该如何来提高呢
(一)要有明确学习音乐的目的,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进入高中阶段的学生,有相当一部分同学音乐方面的培养是空白的,很多学生以学好考试科目为主要的目的和理想,所以对于其他的则是可学可不学。而有的学生则抱怨根本听不懂,基础太差等,针对这些学生,我都会在一开始告诉他们:当今的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充满挑战的社会,只有很好的接受来自四面八方的知识与信息,并加以改造和利用,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素质对人而言至关重要,学习音乐的目的不是让我们去当歌唱家,当演奏家,而是培养一种兴趣和爱好。告诉学生音乐是没有国界的语言,它也是人类的第二语言。
(二)借助音响造型艺术的手段,开启和感知音乐。
所谓音乐欣赏即聆听者对作品认识与审美的心理过程,通过音响、聆听、识别、断定、比较、整理归类,对所听的进行思考,对未听到的进行想象。很多音乐是作曲家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很多声音来源于客观世界,作曲家只不过是对这些声音逆行艺术的加工,让它充满活力、生机,而通过音响传递给那些能体验这活力与生机的人,使他无论是从外部还是从内部都表现一种美的享受和精神的陶冶。对学生而言,应该让他们熟悉这些声音,努力寻求这些触感的声音。例如:欣赏《伏尔加船夫曲》,音响一出来时就可以感到声音是从很远的地方飘过来,从音响的效果上看,男低音的演唱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当时帝俄时代纤夫们的痛苦心声。让学生多感受音乐,多启发和帮助他们感受音乐,使他们头脑中认为音乐很难懂,听不懂,对音乐的陌生感和神秘感渐渐消失,让他们积极的探讨音乐的奥秘,从此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爱好,那么,音乐殿堂的大门终会向他们打开的。
(三)让学生懂得些音乐语言。
音乐欣赏要了解音乐的语言,就犹如能用文字表达内心的感受,光知道感受,情感的抒发和宣泄但说不出道道来,理不出头绪来那也只是孤芳自赏。因此我们要教会学生一些音乐的语言。音乐语言如何表达呢?旋律、节奏、节拍、速度、音色、结构、和声、织体等都是他们的表现要素和表现手段,音乐之所以会让我们为之一惊,正是因为有这些要素和表现手段在其中充当主要角色。
一个人素质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音乐欣赏也是这样,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水平,有计划、合理的安排欣赏内容,从浅到深,从易到难,从小型到大型,随着曲目的积累,学生的欣赏水平就会得到不断的提高。
关键词音乐欣赏 审美能力 感受能力 创新能力 创新思维 高尚品德
在当今科学技术和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音乐教育在促进人的发展和推动社会进步方面,更加显示出它所具有的独特的功能和作用。音乐欣赏又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审美活动,它是以音响的听觉感知,情感体验,想象联想,理解认识结合的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一、音乐欣赏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所起的主要作用
(一)通过聆听作品,提高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作品具有感染力。对学生进行音乐形象的情感想象,理解音乐是音乐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聆听作品是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较好的方式。无论是欣赏雄壮激昂的进行曲,还是婉转悠扬的抒情曲,学生都能从音乐的旋律、节奏、速度、音色、力度等音乐要素中得到一定的感受和熏陶。如欣赏贝多芬《月光奏鸣曲》第一乐章,学生很容易就能从旋律中听出优美,笔者一般都会反问学生是什么原因让这首乐曲带给我们这种感受?学生也不难从乐曲中体会到流畅的旋律,平稳的节奏,适中的速度和力度等。而这些也正是构成优美的的基本表现特征。再如欣赏歌剧《阿依达》中的《大进行曲》这是埃及军队凯旋欢庆胜利时所奏的一首乐曲,从它的配器、节奏、力度中我们体会到了壮美。通过两首乐曲的聆听和比较,使学生理解了速度在作品中的作用,感受到了优美和壮美的不同,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通过记忆音乐主题,提高音乐感受能力。
主题音乐是乐曲的核心,是乐思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要求。内涵十分丰富,对主题音乐没有深切的审美体验和感受力就难以准确理解和认识作品,在赏析音乐主题时,可采取谈一谈主题情绪,唱一唱主题旋律,体会它们的旋律美,当主题形象确定后再认真听,让学生脑海中树立起清晰的、深刻的、完美的艺术形象。如在欣赏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时,笔者会让学生唱一唱主题音乐,感受下优美、抒情、委婉如歌的主题音乐所描绘的意境:夕阳西下,泛舟江上,策鼓齐鸣的动人景象,再听全曲,让学生体会主题的六次变奏,通过变奏手法描绘“傍晚” 、“小舟” 、“策鼓”等江上秀丽晚景,让学生从音乐中领略了江南水乡的风姿,提高了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
(三)通过欣赏,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是当前各科的共同任务,音乐教育又是培养学生想象力,自我表现力以及创造力的有效途径,欣赏是思维的载体,通过欣赏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音乐有着特殊表情达意的方式,它有着独特的艺术特征,它的表现性,模糊性和世界性决定了它与人的想象力发展有着必然的联系,欣赏音乐就是一个进行联想和想象的心理过程,对启发学生想象力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四)通过音乐欣赏,培养高尚品德。
古今中外许多伟人和教育家都十分重视“乐教”的德育功能,荀况曾说:“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受人深,其移风易俗,帮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实践表明,欣赏好的作品有助于学生的理想与信念的形成,并对其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在欣赏课中,如欣赏抗战时期的优秀作品《黄河大合唱》等以抗日救亡为主题的作品,让学生了解抗战这一历史,激发学生对日本军国主义的愤恨。
二、音乐欣赏具有上述的作用,该如何来提高呢
(一)要有明确学习音乐的目的,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进入高中阶段的学生,有相当一部分同学音乐方面的培养是空白的,很多学生以学好考试科目为主要的目的和理想,所以对于其他的则是可学可不学。而有的学生则抱怨根本听不懂,基础太差等,针对这些学生,我都会在一开始告诉他们:当今的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充满挑战的社会,只有很好的接受来自四面八方的知识与信息,并加以改造和利用,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素质对人而言至关重要,学习音乐的目的不是让我们去当歌唱家,当演奏家,而是培养一种兴趣和爱好。告诉学生音乐是没有国界的语言,它也是人类的第二语言。
(二)借助音响造型艺术的手段,开启和感知音乐。
所谓音乐欣赏即聆听者对作品认识与审美的心理过程,通过音响、聆听、识别、断定、比较、整理归类,对所听的进行思考,对未听到的进行想象。很多音乐是作曲家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很多声音来源于客观世界,作曲家只不过是对这些声音逆行艺术的加工,让它充满活力、生机,而通过音响传递给那些能体验这活力与生机的人,使他无论是从外部还是从内部都表现一种美的享受和精神的陶冶。对学生而言,应该让他们熟悉这些声音,努力寻求这些触感的声音。例如:欣赏《伏尔加船夫曲》,音响一出来时就可以感到声音是从很远的地方飘过来,从音响的效果上看,男低音的演唱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当时帝俄时代纤夫们的痛苦心声。让学生多感受音乐,多启发和帮助他们感受音乐,使他们头脑中认为音乐很难懂,听不懂,对音乐的陌生感和神秘感渐渐消失,让他们积极的探讨音乐的奥秘,从此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爱好,那么,音乐殿堂的大门终会向他们打开的。
(三)让学生懂得些音乐语言。
音乐欣赏要了解音乐的语言,就犹如能用文字表达内心的感受,光知道感受,情感的抒发和宣泄但说不出道道来,理不出头绪来那也只是孤芳自赏。因此我们要教会学生一些音乐的语言。音乐语言如何表达呢?旋律、节奏、节拍、速度、音色、结构、和声、织体等都是他们的表现要素和表现手段,音乐之所以会让我们为之一惊,正是因为有这些要素和表现手段在其中充当主要角色。
一个人素质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音乐欣赏也是这样,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水平,有计划、合理的安排欣赏内容,从浅到深,从易到难,从小型到大型,随着曲目的积累,学生的欣赏水平就会得到不断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