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和新法接生的运用和完善。小儿脐疝的发生已大幅度的下降,但由于一些偏远山村存在家庭成员外出务工,留守人员基本为妇女、老人和儿童。在人力不足的情况下,某些新生儿或幼儿得不到很好照顾,仍然存在发生脐疝甚至合并脐部感染的情况,给婴幼儿和其家庭带来痛苦。本文作者根据十余年临床观察研究,运用吴茱萸、胡椒粉对婴幼儿脐疝进行治疗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吴茱萸;胡椒粉;脐疝;效果观察
1.脐疝的形成
新生儿脐带脱落后,脐部瘢痕是一先天性薄弱处,又因婴幼儿两侧腹肌发育未完全。所以,当宝宝因哭闹过多,咳嗽,腹泻等促使腹腔内压力增高时,便会导致腹腔内脏特别是小肠,连同腹膜一起逐渐向外顶出,形成脐疝。
2.脐疝的形状和特点
脐疝在脐部形成肿物多成半球形,肿物的特点为可复性,即小儿哭闹、咳嗽、直立时肿物饱满增大,肿物触之较坚实。小儿安静或者家长用手按压时,肿物缩小或者回纳入腹腔,并伴有咕咕肠鸣音。
资料和方法
3.1一般资料
200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产科出生并在离院回家后发生脐疝共30例婴幼儿。30例婴幼儿其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28例为足月新生儿,2例为早产低体重儿,年龄:1/2月--2岁,平均年龄为3月。离院时生命体征正常,体格检查正常,反应、活动、进食、排泄尚可。20例睡眠较好,10例睡眠较差,易醒爱哭闹。
3.2材料
中药吴茱萸0.3g(中等大小7颗)胡椒0.5g(中等大小7颗),新鲜米饭7颗,换药用无菌纱布一块,脐带卷一个。
3.3方法
将吴茱萸、胡椒、米饭放于无菌敷料中包好,用中药棒捣碎,整理成一扁平长方形药膏状敷贴。新生儿沐浴后平卧,用0.5%碘伏消毒小儿肚脐,脐带卷围绕小儿肚脐沿躯干一周包扎,将药膏端正放于小儿肚脐上,再将脐带卷包扎完毕,穿好衣服。观察小儿有无烦躁、哭闹明显等,至第二日即可解开脐带卷观察效果,一般突出的肿物会收缩进去,小儿无不适。如果肿物收缩效果不明显,可采用同法再敷药一次,或者间隔两日再敷第三次。
4 结果
30例患儿用吴茱萸、胡椒粉治疗共55次,其中5例1次成功,肿物消失,回纳腹腔;20例敷药2次成功;5例敷药3次,3个患儿成功,2个患儿肿物未回纳腹腔。总的结果为28例脐疝消失、治愈,2例患儿失败,其中1例为早产儿,营养较差,另1例敷药过程中仍然哭闹明显。成功率达93.3%。
5讨论
5.1传统的处理脐疝的方法为局部压迫法,即用硬币或半块乒乓球压迫凸起的肚脐,反复多次进行。此法最大的不便在于随着小儿哭闹及活动时,硬币或兵兵球移位,绷带松弛而失去压力,导致失败。
5.2吴茱萸药理 《本草纲目》记载,该药属温阳药。
【性味、归经】辛、苦、热,归脾、胃、肝经。
【功效】温中止痛,降逆止呕。
应用:用于脘腹冷痛,寒疝疼痛,虚寒久泻。
胡椒药理 《本草纲目》记载,该药属温阳药。
【性味、归经】辛、热,归胃、大肠经。
【功效】温中散寒,止痛。
应用:用于胃寒所致呕吐,腹痛、腹泻,可用本品研末,外贴脐肚。
米饭:起粘附作用。
5.3 该法注意事项:
5.3.1 包裹松紧适宜,过紧则影响小儿呼吸及进食,导致小儿哭闹,增加腹压,影响疗效;过松则敷料脱落。
5.3.2 有脐部感染时,一定要先清除掉脐部分泌物,在脐部涂擦0.5%碘伏后再敷药。
5.3.3 治疗期间,小儿皮肤保持清洁、干燥,无污染,如有大、小便浸湿衣物绷带,应当立即更换,防止包裹处皮肤发红、感染;保证小儿舒适及正常睡眠,尽量减少哭闹;产妇禁食辛辣,多进流质,保证奶水充足,小儿增加喂水次数及饮水量,防止大便过于结燥。
5.3.4 皮肤患湿疹等暂不用此法,待湿疹治疗好后密切观察使用。
5.3.5 失败者建议待幼儿2-4岁时到正规医院行脐环修补术治疗。
5.4 此法操作简单,易于掌握,可减少护理工作量;此法费用低廉,可减少经济负担。
【关键词】吴茱萸;胡椒粉;脐疝;效果观察
1.脐疝的形成
新生儿脐带脱落后,脐部瘢痕是一先天性薄弱处,又因婴幼儿两侧腹肌发育未完全。所以,当宝宝因哭闹过多,咳嗽,腹泻等促使腹腔内压力增高时,便会导致腹腔内脏特别是小肠,连同腹膜一起逐渐向外顶出,形成脐疝。
2.脐疝的形状和特点
脐疝在脐部形成肿物多成半球形,肿物的特点为可复性,即小儿哭闹、咳嗽、直立时肿物饱满增大,肿物触之较坚实。小儿安静或者家长用手按压时,肿物缩小或者回纳入腹腔,并伴有咕咕肠鸣音。
资料和方法
3.1一般资料
200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产科出生并在离院回家后发生脐疝共30例婴幼儿。30例婴幼儿其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28例为足月新生儿,2例为早产低体重儿,年龄:1/2月--2岁,平均年龄为3月。离院时生命体征正常,体格检查正常,反应、活动、进食、排泄尚可。20例睡眠较好,10例睡眠较差,易醒爱哭闹。
3.2材料
中药吴茱萸0.3g(中等大小7颗)胡椒0.5g(中等大小7颗),新鲜米饭7颗,换药用无菌纱布一块,脐带卷一个。
3.3方法
将吴茱萸、胡椒、米饭放于无菌敷料中包好,用中药棒捣碎,整理成一扁平长方形药膏状敷贴。新生儿沐浴后平卧,用0.5%碘伏消毒小儿肚脐,脐带卷围绕小儿肚脐沿躯干一周包扎,将药膏端正放于小儿肚脐上,再将脐带卷包扎完毕,穿好衣服。观察小儿有无烦躁、哭闹明显等,至第二日即可解开脐带卷观察效果,一般突出的肿物会收缩进去,小儿无不适。如果肿物收缩效果不明显,可采用同法再敷药一次,或者间隔两日再敷第三次。
4 结果
30例患儿用吴茱萸、胡椒粉治疗共55次,其中5例1次成功,肿物消失,回纳腹腔;20例敷药2次成功;5例敷药3次,3个患儿成功,2个患儿肿物未回纳腹腔。总的结果为28例脐疝消失、治愈,2例患儿失败,其中1例为早产儿,营养较差,另1例敷药过程中仍然哭闹明显。成功率达93.3%。
5讨论
5.1传统的处理脐疝的方法为局部压迫法,即用硬币或半块乒乓球压迫凸起的肚脐,反复多次进行。此法最大的不便在于随着小儿哭闹及活动时,硬币或兵兵球移位,绷带松弛而失去压力,导致失败。
5.2吴茱萸药理 《本草纲目》记载,该药属温阳药。
【性味、归经】辛、苦、热,归脾、胃、肝经。
【功效】温中止痛,降逆止呕。
应用:用于脘腹冷痛,寒疝疼痛,虚寒久泻。
胡椒药理 《本草纲目》记载,该药属温阳药。
【性味、归经】辛、热,归胃、大肠经。
【功效】温中散寒,止痛。
应用:用于胃寒所致呕吐,腹痛、腹泻,可用本品研末,外贴脐肚。
米饭:起粘附作用。
5.3 该法注意事项:
5.3.1 包裹松紧适宜,过紧则影响小儿呼吸及进食,导致小儿哭闹,增加腹压,影响疗效;过松则敷料脱落。
5.3.2 有脐部感染时,一定要先清除掉脐部分泌物,在脐部涂擦0.5%碘伏后再敷药。
5.3.3 治疗期间,小儿皮肤保持清洁、干燥,无污染,如有大、小便浸湿衣物绷带,应当立即更换,防止包裹处皮肤发红、感染;保证小儿舒适及正常睡眠,尽量减少哭闹;产妇禁食辛辣,多进流质,保证奶水充足,小儿增加喂水次数及饮水量,防止大便过于结燥。
5.3.4 皮肤患湿疹等暂不用此法,待湿疹治疗好后密切观察使用。
5.3.5 失败者建议待幼儿2-4岁时到正规医院行脐环修补术治疗。
5.4 此法操作简单,易于掌握,可减少护理工作量;此法费用低廉,可减少经济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