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问题教学是历史课堂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是落实知识与能力,启发学生思维,进行情感教育,推动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问题设置应强调学生能力与思维的培养;注重层面性,体现出问题的难易度和问题间的梯度;注重开放性,鼓励学生的发散思维;注意问题的数量和质量,启发学生进行全面深入地思考,学会质疑。
【关键词】历史教学;问题设置
长期以来,本校历史教学存在这样的“困境”。一是基于生情,教学始终以灌输知识为主,学生无法将知识转变为理智的力量。在近年全国卷高考的命题中,开放性、能力性、思维性的题目大幅增加,学生将无法适应。二是高中教材重背景重特点重评价,理论性极强,轻过程,轻感性体验,部分学生认为枯燥而毫无兴趣。
普通农村中学乃至城市的二级达标以下学校的学生基础知识与能力普遍较差,而全国卷高考的知识范围、能力要求、思维素养要求很高。推动探究式学习,实施问题教学,进行先学后教模式的探索显得十分必要。“学贵有疑,小疑则小开,大疑则大进”,宋代学者朱熹高度肯定了问题和思考在教育中重要性。问题教学是历史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手段,更是教学成功的基础。本文主要介绍关于问题设置的一些个人体会,以供大家探讨。
一、问题设置应强调学生能力与思维的培养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问题教学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有的提问流于形式,缺乏师生间深层次的交流;有的问题设置没有深度,学生只需照本宣科。教师应根据校情、生情,设计难易适当,具有启发性、探究性的问题,使“提出设问-阅读材料-小组研讨-展示成果-教师点评”这一教学程序贯穿课堂始终。教学应切实以学生为主导,注重学生从感性体验到理性思考地升华,培养全面的能力与思维。
问题设置应注重学生分析、归纳、比较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基础知识看起来平淡无奇,要设置问题启发学生思考,给予思维的训练。进行某一知识点原因、特点、影响、实质等分析,对同类知识点或同类历史现象进行归纳总结并予以阐释,注意两个或多个知识点间的比较,特别是时间上的纵向比较和空间上的横向比较,总结其异同点。
问题设置应注重创新思维和批判思维的培养。学生以探索和创造的精神进行学习在历史课堂中十分必要,学生需要对某一历史事件进行全面的思考,并能够独立提出自己有创见的新颖观点,而不是为他人观点所左右。这要求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注意:让学生积累足够的历史知识作为创新思维的依据;设计问题必须注意新角度、新意境,注意史学研究的新动态、新成果,把全球史观、现代史观等新史观的应用于问题设置中。
二、问题设置应注重层面性,体现出问题的难易度和问题间的梯度
设计问题要考虑满足全体学生的需要。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心理需要,课堂要争取让每位学生都有参与机会、都有思维训练和任务。同时,问题设置要难易适度、切入点适当、难易有梯度,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避免太难影响学生主动性,又要注意问题的思维含量,是否具备思考价值。问题设计应体现出多层面性,除了知识立意、能力立意这一低层次目标,还应渗透情感立意这一高层次目标。问题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内心体验与感受,给予充分的关爱与尊重。问题的结果往往不是最重要的,学生的学习、思考过程本身才是目的。
以高中历史必修1《辛亥革命》为例,教学目标为掌握辛亥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辛亥革命的意义与局限。教学内容庞杂,思维难度大。笔者设计了以下三个问题将课堂串联起来:1.资产阶级革命派有哪些革命活动?你认为导致中国资产阶级的救国道路由改良走向革命的原因有哪些?2.武昌起义爆发后,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反应如何?请阐述袁世凯能够篡夺革命果实的诸多原因?3.“辛亥革命成功了”“辛亥革命失败了”,这两种观点你支持哪一个,请说明理由。前两问侧重“了解史实-分析归纳现象-阐释历史”,体现知识立意和能力立意,强调透过历史现象分析历史事物本质。第三问侧重“阐释历史-探讨历史”,体现能力立意和情感立意。层次要求由低到高依次提出,符合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水平,也符合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要求。
三、问题设置应注重开放性,鼓励学生的发散思维
好的问题应该是能够激发和维持学生主动探索、进行发散思维的问题。反对没有思考价值,缺乏启发性的低水平问题,反对乒乓球式问答或条件反射式问答,如只是用简单的基本史实来问学生,“是不是”或“对不对”“能不能”等。这种问题学生不用思考就可以答出。表面上教师层层设问,课堂活跃。但学生思维层次低,素质得不到发展。
开放性的问题最能鼓励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思考。以“通商口岸”的学习为例,设问“有观点认为,通商口岸是旧中国通向西方工业文明的窗口,它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也有观点认为,通商口岸是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产物,是旧中国屈辱的标志。你如何看待通商口岸,请结合史实加以说明。”此类开放性问题,无须教师太多引导就能引发学生的热烈讨论,课堂活跃且引发学生的深刻思考,锻炼了学生思维,学会以唯物史观、现代化史观、文明史观等视角来全面分析历史事件。
四、问题设置的数量要适当,避免“满堂问”
听课中常见一堂课有15个以上的问题,学生被诸多的问题牵着走,没有足够的时间可以思考,往往只能“不假思索”地回答。这并不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它事实上仍以教师为主体。因为这样的教学中,学生没有自己的见解,要按照老师的回答才是正确的,老师并没有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和时间。久而久之,学生不会深入地思考,思维被束缚。一堂课,能够真正解决6-10个问题已经很好。没有留出足够的时间学生如何进行分析、阅读、归纳、表达,如何提出自己的质疑。
总之,“要把知识的果实放在让学生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位置。”课堂设问的关键是要让学生“跳”起来,通过深入而客观地思考获得并不是唯一的答案,学会思考,学会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见解。这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真正喜悦,课堂教学才会真正高效。
【关键词】历史教学;问题设置
长期以来,本校历史教学存在这样的“困境”。一是基于生情,教学始终以灌输知识为主,学生无法将知识转变为理智的力量。在近年全国卷高考的命题中,开放性、能力性、思维性的题目大幅增加,学生将无法适应。二是高中教材重背景重特点重评价,理论性极强,轻过程,轻感性体验,部分学生认为枯燥而毫无兴趣。
普通农村中学乃至城市的二级达标以下学校的学生基础知识与能力普遍较差,而全国卷高考的知识范围、能力要求、思维素养要求很高。推动探究式学习,实施问题教学,进行先学后教模式的探索显得十分必要。“学贵有疑,小疑则小开,大疑则大进”,宋代学者朱熹高度肯定了问题和思考在教育中重要性。问题教学是历史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手段,更是教学成功的基础。本文主要介绍关于问题设置的一些个人体会,以供大家探讨。
一、问题设置应强调学生能力与思维的培养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问题教学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有的提问流于形式,缺乏师生间深层次的交流;有的问题设置没有深度,学生只需照本宣科。教师应根据校情、生情,设计难易适当,具有启发性、探究性的问题,使“提出设问-阅读材料-小组研讨-展示成果-教师点评”这一教学程序贯穿课堂始终。教学应切实以学生为主导,注重学生从感性体验到理性思考地升华,培养全面的能力与思维。
问题设置应注重学生分析、归纳、比较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基础知识看起来平淡无奇,要设置问题启发学生思考,给予思维的训练。进行某一知识点原因、特点、影响、实质等分析,对同类知识点或同类历史现象进行归纳总结并予以阐释,注意两个或多个知识点间的比较,特别是时间上的纵向比较和空间上的横向比较,总结其异同点。
问题设置应注重创新思维和批判思维的培养。学生以探索和创造的精神进行学习在历史课堂中十分必要,学生需要对某一历史事件进行全面的思考,并能够独立提出自己有创见的新颖观点,而不是为他人观点所左右。这要求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注意:让学生积累足够的历史知识作为创新思维的依据;设计问题必须注意新角度、新意境,注意史学研究的新动态、新成果,把全球史观、现代史观等新史观的应用于问题设置中。
二、问题设置应注重层面性,体现出问题的难易度和问题间的梯度
设计问题要考虑满足全体学生的需要。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心理需要,课堂要争取让每位学生都有参与机会、都有思维训练和任务。同时,问题设置要难易适度、切入点适当、难易有梯度,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避免太难影响学生主动性,又要注意问题的思维含量,是否具备思考价值。问题设计应体现出多层面性,除了知识立意、能力立意这一低层次目标,还应渗透情感立意这一高层次目标。问题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内心体验与感受,给予充分的关爱与尊重。问题的结果往往不是最重要的,学生的学习、思考过程本身才是目的。
以高中历史必修1《辛亥革命》为例,教学目标为掌握辛亥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辛亥革命的意义与局限。教学内容庞杂,思维难度大。笔者设计了以下三个问题将课堂串联起来:1.资产阶级革命派有哪些革命活动?你认为导致中国资产阶级的救国道路由改良走向革命的原因有哪些?2.武昌起义爆发后,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反应如何?请阐述袁世凯能够篡夺革命果实的诸多原因?3.“辛亥革命成功了”“辛亥革命失败了”,这两种观点你支持哪一个,请说明理由。前两问侧重“了解史实-分析归纳现象-阐释历史”,体现知识立意和能力立意,强调透过历史现象分析历史事物本质。第三问侧重“阐释历史-探讨历史”,体现能力立意和情感立意。层次要求由低到高依次提出,符合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水平,也符合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要求。
三、问题设置应注重开放性,鼓励学生的发散思维
好的问题应该是能够激发和维持学生主动探索、进行发散思维的问题。反对没有思考价值,缺乏启发性的低水平问题,反对乒乓球式问答或条件反射式问答,如只是用简单的基本史实来问学生,“是不是”或“对不对”“能不能”等。这种问题学生不用思考就可以答出。表面上教师层层设问,课堂活跃。但学生思维层次低,素质得不到发展。
开放性的问题最能鼓励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思考。以“通商口岸”的学习为例,设问“有观点认为,通商口岸是旧中国通向西方工业文明的窗口,它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也有观点认为,通商口岸是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产物,是旧中国屈辱的标志。你如何看待通商口岸,请结合史实加以说明。”此类开放性问题,无须教师太多引导就能引发学生的热烈讨论,课堂活跃且引发学生的深刻思考,锻炼了学生思维,学会以唯物史观、现代化史观、文明史观等视角来全面分析历史事件。
四、问题设置的数量要适当,避免“满堂问”
听课中常见一堂课有15个以上的问题,学生被诸多的问题牵着走,没有足够的时间可以思考,往往只能“不假思索”地回答。这并不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它事实上仍以教师为主体。因为这样的教学中,学生没有自己的见解,要按照老师的回答才是正确的,老师并没有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和时间。久而久之,学生不会深入地思考,思维被束缚。一堂课,能够真正解决6-10个问题已经很好。没有留出足够的时间学生如何进行分析、阅读、归纳、表达,如何提出自己的质疑。
总之,“要把知识的果实放在让学生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位置。”课堂设问的关键是要让学生“跳”起来,通过深入而客观地思考获得并不是唯一的答案,学会思考,学会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见解。这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真正喜悦,课堂教学才会真正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