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参与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由此而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身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其本质上是对教学的一种反省认识活动。实践 反思:成长,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关键词] 教师成长;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包括: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课后反思三大部分。从过程控制论的角度讲,课堂组织教学过程的结束只是过程实施的一个环节,还需进行即时的总结提高——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就是教师授课结束后,对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和回顾,将经验、才识、自我体验和评价记录在案的过程。写教学反思能够帮助教师迅速反馈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信息,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捕捉教学灵感,反思教学设计不足之处,是促进教师教学水平迅速提高的重要途径。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也要求教者必须进行教后思考:适时妥当的进行教学行为的保持、调整、修正或改头换面。因为课堂情景的生成性,教学对象的能动性,教学主体的能动性三者是有机的整体相互作用。
有效教学要求在教案上必须出现教学反思,但有许多教师却不会写教学反思。笔者认为,这并不难,事实上教学反思这部分就是教学评价过程的具体实施,也是教学过程经验的具体体现。教学反思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
首先,要在课前对自己所设计的预案进行前瞻性的再审视,看教学思路有无调整和补充的需要。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关注的是教学后的反思,忽视了教学前的反思,实际上教员在教学前对自己的教案及课程的设计思路进行反思,不仅是教员对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的再查漏补缺吸收和内化的过程,更是教师重视备课过程,体现“以学生为本”这一理念的具体体现。
其次,在课中要根据反馈的教学信息及时进行反思,依靠教学机智灵活机动地调整教学策略,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所使用的方法、手段以及目标达成的效果,捕捉教学中的灵感,及时调整组织教学方法,做到教学灵活,巧妙调空,使课堂效果达到最佳。
再次,在课后作全面或重点的反思,用自己的语言把教学过程中生成的体验、体会进行概括和追问,形成自己的见解和观点。有教学经验的教师,在课堂教学结束后肯定要及时进行自我思考:教学设计、教学组织、教态、语言组织、教学方法、教学引导、提问方式、教学效果等方面的问题。不仅要如此,还要帮助学生进行学习后总结、归纳思考、提升为主的学习后的反思。孔子讲得好:“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虽是针对学习才来说的,对于教者也恰如其分。教而不思就会教条,程式化,生产线化,致使课堂教学枯燥且乏味,无活力,对教者个人进步也难以取得质的飞跃。
教学反思程度的深浅决定着教师成长的速度,促成和体现了教学相长作用,有什么样的思考评价,就会有与这相适应的内容和结果。教学反思具有引导教者自己朝自我教学设计、目标及理想前进的功效和能力。例如:我在教学“探究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一节时,设置了一连串的问题,学生通过画图,折纸的方法进行合作交流,自己参与其中指导,师生通过做、议等合作方式,获得了"SSS"、“SAS”、“ASA”、“AAS”四种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方法,从而较好的培养了学生的动脑、动手操作和探究合作的能力,所以说教学反思对于每位教师来说都具有一定的导向功能。
教学反思是教师自觉地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审视、梳理,再认识再思考以达到目的的过程。即具体体现教学后记的撰写,是教者明确在教学过程中“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提升效果。故教学反思是教学过程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
反思不是局限、终止于“课后记”“教学随笔”“反思日记”,还应该构建更大的平台:撰写教学案例、教学叙事,建立教学成长档案,形成有一定指导价值的教学论文。这样既记录了个人成长的历程,又能让教学反思的成果得到显现,然后用自己在反思中所产生的新观点来指导新的教学,让自己新的观点在新一轮教学实践中得到验证。最终又对“检验”的情况进行反思,进行前后对照、分析、归纳,使得教师能够有意识地、经常地将反思成果与教育理论应用于实践,学习反思的过程也是教师不断进步的过程。它可以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探索教材内容的崭新表达方式,构建师生互动机制及学生学习的新方式。长此以往,教师会逐步成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者型教师。
从这个意义上看,教学反思是最有效的教师专业成长的方式之一,是教师由“教书匠”成为“教育家”的必经之路。
[关键词] 教师成长;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包括: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课后反思三大部分。从过程控制论的角度讲,课堂组织教学过程的结束只是过程实施的一个环节,还需进行即时的总结提高——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就是教师授课结束后,对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和回顾,将经验、才识、自我体验和评价记录在案的过程。写教学反思能够帮助教师迅速反馈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信息,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捕捉教学灵感,反思教学设计不足之处,是促进教师教学水平迅速提高的重要途径。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也要求教者必须进行教后思考:适时妥当的进行教学行为的保持、调整、修正或改头换面。因为课堂情景的生成性,教学对象的能动性,教学主体的能动性三者是有机的整体相互作用。
有效教学要求在教案上必须出现教学反思,但有许多教师却不会写教学反思。笔者认为,这并不难,事实上教学反思这部分就是教学评价过程的具体实施,也是教学过程经验的具体体现。教学反思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
首先,要在课前对自己所设计的预案进行前瞻性的再审视,看教学思路有无调整和补充的需要。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关注的是教学后的反思,忽视了教学前的反思,实际上教员在教学前对自己的教案及课程的设计思路进行反思,不仅是教员对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的再查漏补缺吸收和内化的过程,更是教师重视备课过程,体现“以学生为本”这一理念的具体体现。
其次,在课中要根据反馈的教学信息及时进行反思,依靠教学机智灵活机动地调整教学策略,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所使用的方法、手段以及目标达成的效果,捕捉教学中的灵感,及时调整组织教学方法,做到教学灵活,巧妙调空,使课堂效果达到最佳。
再次,在课后作全面或重点的反思,用自己的语言把教学过程中生成的体验、体会进行概括和追问,形成自己的见解和观点。有教学经验的教师,在课堂教学结束后肯定要及时进行自我思考:教学设计、教学组织、教态、语言组织、教学方法、教学引导、提问方式、教学效果等方面的问题。不仅要如此,还要帮助学生进行学习后总结、归纳思考、提升为主的学习后的反思。孔子讲得好:“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虽是针对学习才来说的,对于教者也恰如其分。教而不思就会教条,程式化,生产线化,致使课堂教学枯燥且乏味,无活力,对教者个人进步也难以取得质的飞跃。
教学反思程度的深浅决定着教师成长的速度,促成和体现了教学相长作用,有什么样的思考评价,就会有与这相适应的内容和结果。教学反思具有引导教者自己朝自我教学设计、目标及理想前进的功效和能力。例如:我在教学“探究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一节时,设置了一连串的问题,学生通过画图,折纸的方法进行合作交流,自己参与其中指导,师生通过做、议等合作方式,获得了"SSS"、“SAS”、“ASA”、“AAS”四种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方法,从而较好的培养了学生的动脑、动手操作和探究合作的能力,所以说教学反思对于每位教师来说都具有一定的导向功能。
教学反思是教师自觉地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审视、梳理,再认识再思考以达到目的的过程。即具体体现教学后记的撰写,是教者明确在教学过程中“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提升效果。故教学反思是教学过程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
反思不是局限、终止于“课后记”“教学随笔”“反思日记”,还应该构建更大的平台:撰写教学案例、教学叙事,建立教学成长档案,形成有一定指导价值的教学论文。这样既记录了个人成长的历程,又能让教学反思的成果得到显现,然后用自己在反思中所产生的新观点来指导新的教学,让自己新的观点在新一轮教学实践中得到验证。最终又对“检验”的情况进行反思,进行前后对照、分析、归纳,使得教师能够有意识地、经常地将反思成果与教育理论应用于实践,学习反思的过程也是教师不断进步的过程。它可以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探索教材内容的崭新表达方式,构建师生互动机制及学生学习的新方式。长此以往,教师会逐步成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者型教师。
从这个意义上看,教学反思是最有效的教师专业成长的方式之一,是教师由“教书匠”成为“教育家”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