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悟味长

来源 :阅读与鉴赏(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c_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许多老师都有这样一种感觉:一个学生语文素养的好坏取决于这个学生对语文悟性的高低。林语堂曾说:“一个人读书,首先要寻求思想之味,而且他也能够获得书中的味。”“悟”就是要帮助学生从书本中寻觅理味、趣味、情味、艺术味,乃至人生之味。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悟性,笔者认为有以下三点。
  
  一、语文中的悟,读应该是基础
  
  正如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那么,怎样读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呢?这就要求老师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了。如何才能让学生读出滋味,读出情味,读出韵味来呢?笔者认为以下有层次的读的基本教学流程可以借鉴。
  1.读准读顺,以字求悟。当学生们刚接触课文时,即进行初读时,首先要求学生们轻声读,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进而要求学生们默读,语文这门学科成绩的好坏,并非一日之功,它需要循序渐进的积累,这就要求学生在此时尽量做到字斟句酌,以“字”求悟。这个阶段要求正确地读,流利地读,初步概括课文大意,把握主要内容。比如对于成语“委曲求全”还是“委屈求全”的理解,就要求学生要深入理解本成语的来历,即《汉书·严彭祖传》:何可委曲从俗,苟求富贵乎!还有它的意义:曲意迁就,勉强迁就,以求保全,也指为了顾全大局而让步。这样细心研读,收效一定会事半功倍。
  2.精心品读,以句求悟。学生们经过初读后,就进入了品读阶段。老师在这个阶段,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领悟作者是用怎样的语言文字和结构方式来表达课文的内容和情感。品读建立在品词析句的基础上,即以“句”求悟。只有品出词句的内涵和情味,才能读出感情来。这个阶段要求有感情地读。例如我在教《背影》这课时,以“情”为切入口,要求学生在诵读中体味出文章中所蕴含的父子深情——父亲爱儿子,儿子理解怀念父亲。在学生感悟文章真情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品味生活,感悟亲情,这样,便于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主题,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心生活、感悟亲情的生活习惯,激发学生宽容仁爱、勤奋学习的热情。
  3.熟读成诵,整体感悟。在这个阶段,老师一方面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充实自己的语库,即在语文课堂上,能“借”读向积累词语、组词造句、谋篇作文渗透沟通,自然发展学生的语言。另一方面引导学生熟读成诵,体悟作者的语言风格。再比如我们上面提到的《背影》教学中,引导学生体悟作者平实中见真情的语言风格。作者善于在叙事和描写中抓住最能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语言或动作,用平易朴实的语言去表达人物的真情实感。
  
  二、语文中的悟,疑应该是催化剂
  
  学习重在思考,思考又源于疑问。郑板桥言:“书从疑处翻成悟,文到穷时自有神。”一个“疑”字,直让读书人实现从“疑”到“悟”的演变升华。所以,如何调动学生积极发问的思想,培养学生自觉设疑的习惯,教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质疑的质量,对语文的悟性提高,这一点又尤为重要。以下是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质疑的方法,以求与同仁商榷。
  一是抓住课文的基本内容进行质疑;二是抓住单元内容进行质疑;三是抓住课文内容的外延进行质疑。这三个方面的质疑也是英特尔未来教育中提到的框架问题,即“基本问题”、“单元问题”、“内容问题”。它们层层递进,嵌套落实到问题的本质。充分分解问题,将问题剖析得更透彻、更具体、更全面,使问题的提出更具有实际意义。如关于《记念刘和珍君》这一课,我们可用以上三个方面给学生进行提问。基本问题:感知课文内容,分析课文分几个部分?它们的主要意思是什么?单元问题:1.领会文章是怎样通过具体事件和细节描写等方法刻画人物形象的?2.从哪些句子中体现出作者对记叙、议论、抒情三种表达方式综合的写作方法?3.第二部分的语句的深刻含义是什么?内容问题:1.本文的写作背景是什么?2.叙述刘和珍的简介。3.女师大事件是什么?4.鲁迅的主要作品都有哪些?这样层层递进地给学生提出框架式问题,有利于学生有目的、有方向地对课文作全面理解,准确地把握教学要求。
  
  三、语文中的悟,写应该是升华
  
  叶圣陶先生说:“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语文教学,说到底,就是这么回事:教会学生读书和作文,使学生在读和写的实践中学习和掌握汉语。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我觉得应做好如下几点:
  1.指导学生会读书,多读书。我们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大量的阅读对积累写作材料的帮助。学生们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才懂得如何去写作,才能根据自己的实际写作水平,借鉴其他人写作的经验,不断地注意词汇量和语法等积累,这样写起东西来就比较得心应手了。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应针对学生实际情况,以范文为例,认真分析基本的写作套路。如一篇文章如何确立题目,如何选材,如何运用语言准确表达中心思想,如何分段,如何前后呼应、开头和结尾相衔接,如何画龙点睛、耐人寻味,如何紧紧把握时代脉搏、引起读者共鸣,如何详写,如何略写等等。从而改变学生提笔无话可说,无话乱说的状况。老师还应该引导学生积极阅读适合他们年龄、社会阅历的各种书籍。诗歌、寓言、童话、小说,甚至漫画等等,阅读的内容和范围不作限制,越广泛越好。最后建议学生准备一个记录本,遇到好的名言佳句就摘录下来,像背书似的牢记在脑海里,随时积累写作素材。这样,不但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感染学生,还使学生会学习、能分析、增长见识,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2.培养学生会模仿,善迁移。学生仅仅靠多读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迁移运用。因此强调学生对所读之书还要进行熟读精思,融会贯通,积累材料,让它成为自己写作的“源头活水”,学会迁移,并运用到作文中去。我们教师可结合学生的特点,让学生进行适当的模仿,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又能收到明显的效果。因此,我认为可积极提倡模仿和借鉴范文,培养好文风。即使刚模仿时比较机械,也可适当加以肯定。例如我们在学习了《威尼斯》这课后,让学生们知道了作者朱自清是以游踪为顺序,移步换景,写出了这座水上城市迷人的魅力后,让学生们以同样的方法写一篇以《我的母校》为题的游记,从而初步掌握了这一写作方法。
  3.鼓励学生勤练笔,敢写作。所谓熟能生巧,多练笔,多写作,自然就会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至少会觉得有东西可写。写了之后再敢于改进失败之处,这样就会知道应该怎样去写作,自然也会提高写作水平。平时,我每教一篇范文,总是留出15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们或写出本节课的心得体会,或写出本文的写作方法,或写出对本文作者的认识等等,并常常告诫他们“不要怕写得不好,就怕懒得动笔”。他们的习作哪怕是有一点点的进步,我都会送上肯定的微笑。日复一日,他们的写作源头也越来越宽广,有时竟“语”意未尽,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总之,我们教师要善于在把握整个教学过程中做好引导作用,循循善诱,注重学生的悟性,语文素养的提高也就水到渠成。
其他文献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课文李商隐的《锦瑟》一诗,其主旨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怀人、咏物、悼亡、自伤身世、寄托君臣遇合、诗集自序开宗明义、政治寓意等诸说,面对扑朔迷离的
传统语文教学中课堂是老师的舞台,老师在台上不厌其烦地动情表演,学生则是被动的听众,真正的局外人。他们不得不听已经明白了的内容,听被强行肢解的结构划分,听味同嚼蜡的语法分析
贾政基本上是个正派的读书人。他“一切为的是光宗耀祖”,因此重视读书上进,一心想当子侄们的表率,于是“少不得规以正路”,结果是沉溺书中,消解了审视现实的敏锐,“只解打躬作揖,终日臣坐,形同泥塑”,使得他才思枯竭,人生意趣全无,“反弄出书呆子来”。当然他也从中吸取了一些精华。他珍惜祖宗的功业荣誉,谨遵儒家的传统规范,清廉自守,以身作则,因此他的家教家风,与宁府、长房是有泾渭之别的。在巡视大观园时,他虽
鉴赏古典诗歌作品,可以品其句,味其境,动其心。品读词句是对诗歌局部的把握,体会意境和理解主题是对诗歌整体的把握。  鉴赏诗歌需有一个整体意识,因此,把握诗歌的意境和主题尤为重要。而要体会意境和理解主题,不可不知意象。意象、意境和主题三者之间的关系:意象是意境的组成部分,服务于主题;意境取决于主题,决定选择的意象;主题需要意象和意境去表现。在这三者中,意象是基础。意象是指表达思想情感的艺术形象,是形
《我在美国教中学》是方帆先生在美国的教育观察手记,在这本书中方先生以一个前沿教育者的视角,通过教育叙事的方式,向我们读者,特别是国内教育界的人,介绍了美国教育的众生像。虽
在社会的高速运转中,教育的重要性逐渐显露了出来。除了人们对于教育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之外,国家对高职高专教育的重视程度也随之提高了。职业教育一直都是国家教育体系的一大
英语写作虽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却是最为薄弱的一环,学习者的英语写作存在诸多问题。在网络环境下,学习者可以利用网络的开放性,充分调动个人的主动性,避免网络环境中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
有人把考试作文比喻为“带镣铐的舞蹈”,说的是学生考场作文受到诸多的限制。教师为了走捷径,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也大都采用命题作文的形式,一下子捆住了学生的手脚。学生在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