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青年教师,我连续听了很多英语课。在各级各类的优秀课评比和公开课中,发现有些英语课堂一味追求“有趣热闹”,看似成功,但是大量热闹的活动使学生的注意力长时间处于分散状态,静不下心来聆听和观察,结果造成学习内容的跑偏与肤浅。新课标指出:“小学英语教学要注重语言实践,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英语课程中,应努力倡导学生的积极参与,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建构知识,提高语言能力,而且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探究等活动方式,完成任务和实现目标”。所以很多教师在课堂中设计了许多实践活动,但并非所有的活动教学都能取得理想效果。看着孩子们在课堂上人声鼎沸,我感到孩子们真正自由地学习英语了,但他们的知识和能力并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提高。如果这些看似自由的活动没有经过精心的设计,那么其效果就会与教师教学设计大相径庭,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一、课堂要做到形散神不散
记得有一位老师上有关形状的课时,领唱了一首“touch your hands”,场面非常热闹,师生边唱边演,气氛空前活跃,可是这首歌跟教学内容毫无联系。又如,在教学中,有部分老师为了体现课程的“活动性”,一节课安排了很多的活动,活动一个接一个,形式力求新颖有趣,学生确实乐在其中,可是一节课下来,学生光顾着玩了,学到的语言知识少得可怜。有不少活动是为了活动而活动,空有皮囊而缺少真正的精神,对教学目标没有多大的意义,出现了活动表面化、形式化的倾向。
活动要有明确的交流目的,真实的交流意义和具体的操作要求。教学时不光要考虑课堂组织形式,更要关注隐性的知识目标的实现。在设计课堂活动时,要有明确的指向目标,如有的活动可以用来调节课堂气氛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的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单词。有的可以使学生更顺畅地表达语言,有的可以使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和方法。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也是归属,教学活动应该以有效实现教学目标为目标。活动是老师引领学生走向目标的重要途径。没有目标的活动是盲目的,偏离目标的活动是低效的。除此之外,教师还要预设学生在活动后掌握了什么。
二、“形”要为“神”服务
一位老师在Hobbies上完后,让学生介绍一下亲戚的兴趣爱好,课堂上出现了一片沉默。教师随即转变方向,说道:“请大家利用课后时间多了解家人和亲戚,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喜好。”到了第二天,学生一改昨天的沉默,热烈地讨论起来,并在教师的鼓励下不断发言,遇到不会表达的立即向老师请教,不光说父母、祖父母、叔叔、阿姨,连家中的宠物狗的喜好都表达出来了。气氛非常热烈,教学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英语课中开展活动教学,活动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活动是多维的,有课堂中的表演活动,也有走出课堂外的实践活动,具体形式包括讨论交流、资料收集、现场调查、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操作性和实践性的活动、教学游戏、参观访问等。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主题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活动方式。小学生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所以就更需要老师将教学内容通过教学艺术加工成活动或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激发潜能,在不知不觉中学到知识。
三、神形兼备,全体参与
活动要面向全体学生,力求人人参与,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活动的主体。在教学中,我们常常看到教师设计的一些活动,往往只有部分学生参加,很多学生都是观众。
一位老师在教完“At a snack bar”这一课后,设计了一个关于去小吃店的情景对话:让一位学生做售货员,三位学生做顾客,来操练新学的购物用语和食品类单词。虽然老师要求其他同学“Listen carefully”,但仍有一部分学生不知道该做什么。
英语新课程标准强调面向全体学生,要促进所有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活动作为教学的一种手段,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体现学生全员的参与性和合作性。要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让他们体会成功的乐趣和承受挫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如果活动经常只有部分学生参加,就会产生一些后果:一些学生没有机会参加,活动实际上成为了部分学生的专利。由此,活动体验、活动感受也只是部分学生所拥有的,活动展示所带来的成功感也只有部分学生能感受到。而且,从面向全体学生的角度看,教师在一定程度上不自觉地剥夺了部分学生参加学习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因此,在开展活动时,教师要创造条件,力求让全体学生参与,让每个学生都能经历活动过程,在活动中确有所得。
四、“神形”和谐,自由发展
例如:在教学职业类内容时,设计一个游戏,让学生猜:What’s his /her job?出现老师的几位家人或朋友。可以预先复习学生所猜的职业范围boss,manager,lawyer等,要求学生问得快,猜得快。在规定的时间内,谁猜得越快、谁的得分就越高。有了这样的规定,就会加快游戏活动的节奏,使语言的实践活动频率得到提高。因为组织这类游戏的目的不是让学生猜不中,而是让他们在猜一猜的学习活动中积极地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发展听、说技巧,同时在活动中享受成功的乐趣,这样也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让他们体会成功的乐趣。活动结束的那个瞬间,也是学生比较兴奋的瞬间,因为他们往往有很多发现,想要和别人分享。
以上事例只是活动教学的一个缩影,但不管采取哪种方法进行活动教学,都应当遵循活动教学中活动的三个原则:适宜性、实际性和实效性。由于小学英语教学的特殊性,它需要教师设置情景、采用小学生喜闻乐见、乐于接受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自由的英语课堂中快乐地学习。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一、课堂要做到形散神不散
记得有一位老师上有关形状的课时,领唱了一首“touch your hands”,场面非常热闹,师生边唱边演,气氛空前活跃,可是这首歌跟教学内容毫无联系。又如,在教学中,有部分老师为了体现课程的“活动性”,一节课安排了很多的活动,活动一个接一个,形式力求新颖有趣,学生确实乐在其中,可是一节课下来,学生光顾着玩了,学到的语言知识少得可怜。有不少活动是为了活动而活动,空有皮囊而缺少真正的精神,对教学目标没有多大的意义,出现了活动表面化、形式化的倾向。
活动要有明确的交流目的,真实的交流意义和具体的操作要求。教学时不光要考虑课堂组织形式,更要关注隐性的知识目标的实现。在设计课堂活动时,要有明确的指向目标,如有的活动可以用来调节课堂气氛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的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单词。有的可以使学生更顺畅地表达语言,有的可以使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和方法。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也是归属,教学活动应该以有效实现教学目标为目标。活动是老师引领学生走向目标的重要途径。没有目标的活动是盲目的,偏离目标的活动是低效的。除此之外,教师还要预设学生在活动后掌握了什么。
二、“形”要为“神”服务
一位老师在Hobbies上完后,让学生介绍一下亲戚的兴趣爱好,课堂上出现了一片沉默。教师随即转变方向,说道:“请大家利用课后时间多了解家人和亲戚,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喜好。”到了第二天,学生一改昨天的沉默,热烈地讨论起来,并在教师的鼓励下不断发言,遇到不会表达的立即向老师请教,不光说父母、祖父母、叔叔、阿姨,连家中的宠物狗的喜好都表达出来了。气氛非常热烈,教学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英语课中开展活动教学,活动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活动是多维的,有课堂中的表演活动,也有走出课堂外的实践活动,具体形式包括讨论交流、资料收集、现场调查、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操作性和实践性的活动、教学游戏、参观访问等。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主题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活动方式。小学生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所以就更需要老师将教学内容通过教学艺术加工成活动或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激发潜能,在不知不觉中学到知识。
三、神形兼备,全体参与
活动要面向全体学生,力求人人参与,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活动的主体。在教学中,我们常常看到教师设计的一些活动,往往只有部分学生参加,很多学生都是观众。
一位老师在教完“At a snack bar”这一课后,设计了一个关于去小吃店的情景对话:让一位学生做售货员,三位学生做顾客,来操练新学的购物用语和食品类单词。虽然老师要求其他同学“Listen carefully”,但仍有一部分学生不知道该做什么。
英语新课程标准强调面向全体学生,要促进所有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活动作为教学的一种手段,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体现学生全员的参与性和合作性。要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让他们体会成功的乐趣和承受挫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如果活动经常只有部分学生参加,就会产生一些后果:一些学生没有机会参加,活动实际上成为了部分学生的专利。由此,活动体验、活动感受也只是部分学生所拥有的,活动展示所带来的成功感也只有部分学生能感受到。而且,从面向全体学生的角度看,教师在一定程度上不自觉地剥夺了部分学生参加学习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因此,在开展活动时,教师要创造条件,力求让全体学生参与,让每个学生都能经历活动过程,在活动中确有所得。
四、“神形”和谐,自由发展
例如:在教学职业类内容时,设计一个游戏,让学生猜:What’s his /her job?出现老师的几位家人或朋友。可以预先复习学生所猜的职业范围boss,manager,lawyer等,要求学生问得快,猜得快。在规定的时间内,谁猜得越快、谁的得分就越高。有了这样的规定,就会加快游戏活动的节奏,使语言的实践活动频率得到提高。因为组织这类游戏的目的不是让学生猜不中,而是让他们在猜一猜的学习活动中积极地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发展听、说技巧,同时在活动中享受成功的乐趣,这样也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让他们体会成功的乐趣。活动结束的那个瞬间,也是学生比较兴奋的瞬间,因为他们往往有很多发现,想要和别人分享。
以上事例只是活动教学的一个缩影,但不管采取哪种方法进行活动教学,都应当遵循活动教学中活动的三个原则:适宜性、实际性和实效性。由于小学英语教学的特殊性,它需要教师设置情景、采用小学生喜闻乐见、乐于接受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自由的英语课堂中快乐地学习。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