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乡土社会视域下乡村振兴的道路选择

来源 :青年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huawuqi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工业与城市优先发展的依附模式下,我国乡村经过近百年的历史嬗变,已从乡土社会步入后乡土社会。随着农业边缘化、社会原子化等发展趋势的逐渐衰落,“熟人社会”的物质载体和文化内核得以在后乡土社会存续。实现乡村振兴,要充分发挥农村和城市两个市场的积极性,一方面要重建乡村共同体,另一方面要实现以农村现代化和乡村特色为导向的农业现代化发展。因此,文化、产业、人口等方面的综合改革和推进成为后乡土社会乡村发展与振兴的关键要素,使农村在自然与人文互嵌与交融、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与融合中增强发展获得感,提升发展能力。
  关键词:后乡土社会;乡村振兴;农村现代化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乡村发展迎来了新一轮历史机遇。乡村振兴战略要求从乡村发展的目标和方向角度调整治理方略,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诸多方面。乡村振兴应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性地位,转变以往政府主导发展的模式,发挥农民建设乡村的积极性,采取恰当的实践路径与策略调控,化解我国城市蓬勃发展与乡村逐渐衰落的“二律背反”矛盾,提升乡村在社会经济发展格局中的地位。
  从乡土社会到后乡土社会转变的历史逻辑
  后乡土社会是指“乡土性特征部分维续的情况下,乡村社会结构所发生的转型”。[1]尽管后乡土社会具有明显的流动性和异质性等特征,但传统乡土社会的村落共同體、情感与道义联系等纽带仍然存在。我国从乡土社会到后乡土社会的转型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进程,通过历史视角能够明晰乡村变迁中各方利益主体力量的博弈,从而实现乡村振兴发展。
  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使乡村地位相对下降
  随着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繁荣,城乡关系在产业革命中逐渐发生转变,不少农村人纷纷来到沿海开放城市发展产业,两千多年来乡村封闭与稳定的环境被打破。建国后,仿照苏联模式形成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国家统一分配粮食,以农村的发展促进城市工业建设,城乡二元体制逐渐建立起来,在重工业优先发展的经济政策下,城市被认为是繁荣富裕,而乡村则成为贫穷与落后的代名词,城乡差距持续拉大。
  我国所实施的政府主导型城镇化模式既促进了城市化的超速发展,也加速了乡村的衰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北上广深等大城市的迅速发展,中国踏上了城镇化的道路,人才、资源纷纷向城市集中,而人口流出的农村逐渐出现老龄化现象,绝大多数农民不再以农业为立命之本,以农业文明为基础的乡村社会形态与治理结构逐渐瓦解,在城市化迅速席卷全球的背景下,乡村的停滞不前与城市的快速发展形成鲜明对比。[2]
  乡村资源在城市本位政策的影响下逐渐流失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迅速推进,城乡关系问题成为不可避免的难题,不同的城乡发展模式对乡村发展空间与走向产生深刻影响。20世纪90年代以来,城市经济快速发展,新生代农民逐渐脱离农业生产,纷纷以农民工的身份涌入到城市中,以期改善生活质量。大量的廉价大劳动力使我国工业长期保持低成本优势,进一步促进城市的繁荣发展,而另一方面,农村青壮年的大量外流却使乡村发展陷入困境,乡村空心化与老龄化现象日益严重。
  西方社会城镇化历程显示,当工业化发展到城乡综合价值平衡时,乡村将迎来振兴的契机。而我国乡村资源的过度流失使城乡资源分布极度不均,乡村由于长期无法积累资本而发展滞缓,难以自我更新。城乡二元体制严重制约着我国农村与农业的发展,农村资源的严重缺失成为乡村无法振兴的重要原因。
  推进后乡土社会乡村振兴的策略选择与实践途径
  在农业边缘化、社会原子化的后乡土社会背景下,要想实现乡村振兴,就要转变政府促进发展的模式,促进乡村自主发展。当前我国国家综合实力显著提升,但全面深化改革仍迫在眉睫,后乡土社会中的乡村振兴必须从产业、人口、文化等多方面进行综合改革和推进,使农村在经济与社会的协同中提升发展能力。
  反思改革开放以来乡村建设的探索与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在“先富带动后富”等策略指导下城市获得优先发展的权利,而乡村始终处于被动地位,虽然乡村经济水平总体上有所提高,但仍与城市有较大差距,这表明城市优先发展而后带动乡村发展的“马太效应”不能如期实现。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这实际上对农村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城乡既有发展格局难以改变,在传统小农经济模式下,无论是依靠加大投入来提高农业单产还是在城市资本占主导地位的乡村市场中创收,都不利于农民增加收益。
  从内生式发展到依附式发展,再到否定依附式发展的种种弊端,我国乡村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乡村社会秩序的重构,需要国家增加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对乡村文化进行重塑和强化,提高乡村在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中的地位,实现乡村社会的整合。因此,国家要注重乡村层面的主体性重建,对农民组织进行有效探索,形成农村服务农民,农民建设农村的良好循环。
  实现乡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结合
  中国传统乡土文化具有深刻的历史渊源,从新文化运动到“五四运动”,具有忧患意识的知识分子聚焦于农业文明,审视乡土文化的重要意义与价值。而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乡土文化从内部逐渐瓦解,种种文化问题逐渐显现。乡土文化虽然基于农耕文明,但其中所包含的思想如中庸观念、“天人合一”的宇宙观等对于处理当今世界冲突和工业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都有重要意义。
  西方学者将市场经济浪潮中社会结构的变迁过程称为“从身份到契约”的转变,[3]“熟人社会”作为物质载体与文化内核仍然存续,乡村振兴有助于推动我国传统乡村向现代化转型,而传统乡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在增强乡村凝聚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4]因此,振兴乡村文化必须坚持保护与创新并举的原则,实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将法治意识、规则意识等融入到乡土文化之中,在尊重农民主体地位与乡村人文风貌的基础上,使乡村文化焕发生机,发挥乡村文化的独特魅力。
  参考文献:
  [1]陆益龙. 后乡土中国的基本问题及其出路[J]. 社会科学研究, 2015, 2010(1):116-123.
  [2]李佳. 乡土社会变局与乡村文化再生产[J]. 中国农村观察, 2012(4):70-75.
  [3]哈贝马斯, 曹卫东. 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 学林出版社, 1999.
  [4]贺雪峰, 仝志辉. 论村庄社会关联--兼论村庄秩序的社会基础[J]. 中国社会科学, 2002(3):124-134.
其他文献
摘要:近年来,从在读大学生中征集新兵是新形势下建设现代化、信息化军队的重大战略决策。随着近年来一系列相关优惠政策出台,应征入伍和退役复学大学生人数逐年上升,大学校园诞生了退役复学大学生的特殊群体。高校加强退役复学大学生教育管理,一方面能促进他们健康成长、成才,另一方面能激励更多优秀学子为实现“强军梦”做出贡献。因此,加强退役复学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是高校当前亟需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退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近年来的迅猛发展,不光在经济上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同时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上也日益开放,对很多事情的接受度越来越高,其中非婚同居这一情况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被大众接受和实行,成为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但是同居这种社会常见现象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尤其是其中的法律问题,需要通过完善相关的法律来解决非婚同居中的法律问题。  关键词:非婚同居、非婚生子女、社会隐患、法理学分析  一、非婚同居的特点  非
期刊
摘要:江户时期由町人阶级(以工商业为主的剥削阶级)兴起的主流文化思潮对日本的大众艺术,浮世绘以及歌舞伎有重大影响。物质得到了满足,人们就开始追求精神世界的享受。町人阶级的需求促进了浮世绘以及歌舞伎的产生。  关键词:町人阶级 町人文化 浮世绘 歌舞伎  町人文化的崛起及成为主流的原因  赵德宇先生谈及江户文化对近现代文化的影响时,首先提到的就是町人文化。町人文化的崛起源自于町人阶级社会地位的提高。
期刊
摘要:煤炭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干部队伍建设和经济的发展。在新时代如何构建“双优化”体系,就是要以“素质优良、结构互补、群体向优、精干高效”为目标,以中层领导班子建设为核心,以中层管理人员队伍建设为基础,以学习强国和素质能力建设为重点,以选拔任用、素质提升、考核评价、管理监督为链环,着重抓好中层管理人员队伍建设,为企业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关键词:煤炭企业;干部队伍;
期刊
摘要:《天边外》戏剧于1920年首次上演。《天边外》在文学史上的意义大于在文学上的意义,这标志着从彼时起,美国开始拥有自己的、独立而完整的舞台戏剧发展事业。本文主要从主人公的性格和心理出发,针对外倾文化特质作一个系统阐述。  关键词:罗伯特 露斯 外倾文化  正文  钱穆先生将西方文化的特质,归结为外倾型文化,即将所有磨难、痛苦和希望全部归结于自己以外的环境,等待着外部力量的救赎。作品《天边外》就
期刊
摘要:企业党建政工工作的开展,是关系基层党组织工作能效的重要环节,能够保障企业在党的领导下健康稳定发展。本文将结合新时期党建政工工作要求,探讨企业政工工作的开展思路,分别从深化认识、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创新工作思维及内容、加强监督管理、加强员工教育培训几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在探索企业党建政工新思路的同时,切实提高认识,转变工作理念,促进企业政工工作再上新台阶。  关键词:企业管理;党建政工;新思路 
期刊
摘要:最高人民法院所发布的指导性案件,其有效地反映了司法公正和司法效率,实现了法律效力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对统一司法尺度、提高审判质量和效率、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文中行政法第88号指导案例的重心指向了行政行为的程序问题,行政程序正当是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必须予以重视的内容。程序正当关系到行政行为的效率、法律权威以及司法公正,该指导案例的发布肯定了程序正当原则在司法实践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行政行
期刊
摘要: 本文主要运用文献法、逻辑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研究中国竞技能力的现状,包括从竞技能力概述、竞技能力理论发展现状、竞技能力系统对训练和比赛的应用情况、研究不足与对策以及可持续发展路径五大热点议题进行述评,全面概述国内学者对竞技能力研究的热点议题。  关键词:竞技能力;研究现状;思考  1核心期刊发文计量统计  中国期刊网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检索自2000年以来体育类核心期刊共发表关于竞技能力理论
期刊
一、创造社的简介  1921年1月4日,周作人、郑振铎、沈雁冰、郭绍虞、朱希祖、瞿世瑛、蒋百里、孙伏园、耿济之、王统照、叶绍钧、许地山等十二人在北京成立以“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为宗旨的文学研究会。作为响应,1921年6月上旬,留学日本的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张资平、田汉、郑伯奇等人于日本东京成立创造社。  二、创造社的主要代表  郭沫若的诗集《女神》,郁达夫的小说《沉沦
期刊
摘要:金融危机后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弊端逐渐暴露,一定程度上动摇了美元、欧元和英镑的统治地位,随着中国经济贸易水平的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与日俱增,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人民币作为跨境贸易及投资结算和计价货币,这是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起点和基础。中国目前己与30多个国家签订双边互换协议,通过边境贸易、区域货币合作、人民币对外直接投资、香港人民币离岸中心的辐射作用,人民币的使用规模和流通范围不断扩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