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素中见丰富,浑然中见运思

来源 :阳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63hs63s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久闻仲立大名,因为工作的关系,我与他又有了一面之缘。他内敛、勤奋、钟爱艺术,给我留下的强烈印象是涉猎广泛,丰富多彩。
  首先,他是一位山水、人物、花鸟兼及书法的全能型书画家。每读仲立的山水画,我总不禁惊诧其行笔之沉、之苍、之雄;其运墨之浑、之润、之势,充满画面的流动感。流动的墨色、流动的线条、流动的色彩,连同那流动的云烟交融汇聚成一股股跳动的气韵,这气韵又构成不可遏制的律动感,并互相对峙、纠缠、透叠、顾盼、衔接,最后又复归于平和、隽永、含蓄,于荒率自然中透露出宁静淡泊,并不断幻化出无数幽远奇特、意趣盎然的艺术境界。对古法他下过苦功夫研习,对自然景观他有独到的观察与感受,还有一股持久不懈的创造激情。在艺术实践中,他终于领悟了中国绘画艺术的合理内核和独特本质,并在这一内核中注入时代的情感和现实的内容。而凭借于感受自然之美的直觉,他在古法基础上或加或减,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绘画语言和表现风格。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国画)

  在当代山水画各种风格流派构成的极为丰富多彩的格局中,对画家来说,最难的莫过于风格的独创、面貌的独特;对评论家来说,能把风格谈得具体切实,也不是件容易的事。目前,我还找不到一个简要确切的词语对仲立山水画的风格作定位性的概括,其原因在于画家以心感物、神随心运,迁想妙得处表现手法的丰富。看他的作品,有高远、深远的构图,也有近距离的刻画,空间层次繁复,有很强的叙述性。画家善于在平常的荒山土坡中强调质地和结构的显现,使山石土地既有深厚密实之苍润,又有篱笆小院的清幽和秀丽。在这些作品中,我们看到严谨结构下的意象的充实,由细笔勾画到渴笔皴擦,再积点、积墨而成的山体、石壁、林木,墨气满纸,苍茫雄浑,因而获得遒劲生动、气象万千的效果。一方面反映着当地景色的风貌特征,一方面又在笔下被重构、再造。它们既保持着实地景物的生动与多样,又超载了客观物象的具体形貌局限,而成为画家的心中之象。
  其次,仲立的山水画语言不仅表现在水墨语言的丰富多彩,还表现在他对设色山水语言的突破。仔细赏析他的画作后,我不得不惊叹他笔端所创造的艺术境界及对传统的绘画形式所作的推陈出新的努力。他的画作,以开放的心态将传统画法与写意山水的笔墨表现相融相合,降低了色彩饱和度与对比度,使画面设色淡而深沉,艳而清雅;排列有序的画法带给画面以沉静和描绘性,笔墨则带来活泼和概括,表现了画家整体把握的能力。上述种种,表现了对传统的深入理解与认识,也表现为对传统的改装与重组。
  在我看来,中国山水画的前途主要还得寄望于有笔有墨的种种探索。那些把创新和笔墨对立起来的种种言论观念,和一些传统画家在死守笔墨而拒绝创造的摹古作风有关,也和那些从西画领域进入国画界的革新家们不熟悉、不理解、不能把握笔墨有关。只是重复某种固定的笔墨方法固然没有出息,而完全不懂笔墨、绕开笔墨的创新,则很难得到中国画的精髓。新时期有成就的水墨新人,无论是画山水还是画人物、花鸟,几乎都对笔墨下过功夫,掌握了不少方法,且能活用,用出了自己的味道。这不仅指笔墨的外张力、重力,也包括笔墨的内聚力、穿透力。仲立的绘画给人一种苍润之美、逸宕之美,还有一种“大音希声、大气风神”的迷离之美。这与他的多年努力积累的丰厚学养和笔墨功力有关,更与他对生活的重新组织、发挥记忆和想象力有关,是画家智慧灵感、审美情趣、文化修养、生活阅历、精神气质和绘画技能等诸方面的综合体现。


五音六律十三微(国画)

  山水画创作虽然表现的是自然景物,但它已经不是自然景物的写生记录,而是客观景象与思想情感的融合为一,是画家创作的理想体现和心中丘壑。仲立的山水作品几乎都留下了满纸笔痕墨迹,除其笔法苍茫、墨气厚重、点线刚劲以及峭拔雄浑的特点之外,还以其透明感与纵深感引发人对空间、目的的神思遐想。朴素中见丰富,浑然中见运思,我们的视点不由随着画面的指引渐次消失在寂寥空旷的远方与不可知的山峦起伏之中。这自然包孕着画家文化心理与审美的选择,也是画家自身的精神图景的折射。
  最后,就仲立的笔墨意味与取向而言,他不取“唯美”一路,而追求朴拙的真率风格,返璞归真,回归自然,舍弃藻饰,不尚浮华,注重自然从容的本色流露,注重生命情感与形式语言的合一性产生的节奏、韵律。显然,画家仲立更钟情于素朴无华的笔墨表达,使人油然地滋生亲切感。
  艺术简历
  仲 立:1963年10月出生,安徽淮北人。先后毕业于北京画院山水高研班、中国人民大学书法硕士研究生班。中国煤矿美术家协会会员,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武术家书画协会副主席,北京画院王文芳山水创作室画家。就职于安徽淮北矿业。
  自幼酷爱绘画艺术,师从王文芳、王明明、纪清远、郭石夫、王培东、郑晓华等诸位老师。主张继承传统、融会中西,在专心山水画创作研究的同时兼习人物、花鸟。其作品散见于国家级专业报刊,多次入选全国大展并举办个展,出版有多部作品集。
其他文献
11月4日,第十一届中国摄影艺术节开幕式暨金像奖颁奖典礼在北京怀柔区举行。中国煤矿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安全生产报》摄影记者张兆增凭借三十多年对摄影艺术的不懈追求与煤炭行业发展的忠实纪录,名列“纪录摄影类”获奖人名单中,成为第十一届中国摄影金像奖获得者。  中国摄影金像奖是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中国摄影家协会联合主办的摄影领域全国性最高个人成就奖。经第十一届中国摄影金像奖评委会认真评选,最终从
期刊
夕阳下,轿车驶出了草原的花海草浪,以箭的速度射向梦中的沙漠。  我急于与夜晚的沙漠相见,谁知车在一个小镇上却停下了,换上了一辆八面漏风的破吉普车,司机也换了——由蒙古族歌手巴音换成了一个叫布和的老司机,他带上一副破手套,拉着我们摇摇晃晃上路了。  原来,轿车是无法开进沙漠的。只有吉普车和越野车是沙漠真正的征服者。月光下的魅惑  来之前,我问巴音要去的这片沙漠叫什么,他用生硬的汉语答非所问:沙漠,就
期刊
家在河南义马、工作在青海一个煤矿的王晓峰,与我同名同姓,但与我素未谋面,只有不多的文字联系,前不久他嘱我为他的《矿区笔记》系列小说写一篇评论,我一口答应。以前对河南王晓峰知之不多,但感觉颇好,皆因为与我同名同姓的缘故,无端地多了一份好感和亲情,我称他为“自家兄弟”。还感觉他有一伙朋友,常喝点儿小酒。就因为他也叫王晓峰的缘故,我也就不假思索地答应为他写文章。自家兄弟说深了说浅了,说重了说轻了,他不会
期刊
一  一片葳蕤的故事  长在遥远的竹林  太阳鸟和月亮鸟轮番歌唱  渴望 一个高度  抑或一个轮回  一个轮回的誓言  秋花落下  秋风渐起  二  人消瘦 空山依旧  窗外的天 陷入深蓝  无语品茶 静对孤影  视野里的春天在眼角阑珊  湖之极处  布谷鸟不厌其烦  悲鸣或呼喊  不代表誓言  三  我走在雨中 回家  温馨只在梦中流淌  一句话纠结一个固定的时刻  叶落之后就无法回归原点了吗 
期刊
一  人生之书,黑色的封面下面  总是暗藏着一抹明亮的底色  被时光的重锤锻打成  一把闪烁冰冷清辉的双刃剑  插在每一个人的心口上  欢乐和痛苦,微笑和哭泣同在  翻过一页,就像走到一个岔口  孤独和迷茫,踯躅和彷徨  又叠加一层沧桑的况味  二  在这个纷繁的人世间行走  从叶子内心抵达花朵的歌唱  从异乡到故乡  我追随河流的方向  一路跌跌撞撞  鲜血淋漓的双脚  搁浅在光芒四射的海岸  
期刊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员工学习创新工作室,一个小小的不起眼的地方。然而,它却承载着企业创新创效的重任,成为职工成长成才、发挥聪明才智和展示自我的大舞台。  这一“小”一“大”,折射出员工学习创新工作室在企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几年来,河南神火集团以创新创效为着力点,深入开展员工学习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以此为平台,充分发挥技术骨干人才的示范引领作用,激发广
期刊
我的纪实摄影,力求融汇两种内容和价值:记录社会、佐证历史和捕捉经典的、戏剧化的生活瞬间。前一个像罗伯特·弗兰克的《美国人》,将镜头对准自然万物、芸芸众生,镜头里全是历史信息供后人解读;后一个像亨利·卡蒂埃·布列松提出的“决定性瞬间”,框取了生活意义和美的价值交织至顶点生成的历史性的、决定性的、经典的时刻。  社会生活是意义森林,哪一束光照耀的叶片最亮眼?布列松认为,“决定性瞬间”是意义生成瞬间,是
期刊
胡斌对书法产生兴趣源于其父亲的影响,小学三年级时他就描摹字帖。当同龄的小伙伴都玩骑马打仗的游戏时,他却猫在家里学写毛笔字。上初中的时候,他用小楷写了一篇作文,这让毕业于复旦大学的语文老师刮目相看,使得胡斌在书法方面的艺术天赋得以展现。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学习书法的热情日渐高涨,怡然自得,常常忘了妻子交办的事,忘了接孩子,愤怒的妻子曾把他的毛笔架都扔了。但这丝毫没有阻挡住胡斌练书法的热情,时间长了,无
期刊
艺术集评  煤矿书画家陈彦丰在中央美术学院学习时便表现出对草书的兴趣和敏感,学习结束后,他不断努力,同时也在调整着自己的方向。几年中,他从对古典草书的追求转变为对结构变化的关注,用笔方式也有了较大改变。  我一直认为,不仅是书法,在人的一生中精神生活必须有若干次质的变化,否则不可能上升到某种理想的高度。从陈彦丰这种转变中,可以看出他改变自己的强烈欲望和可能性。这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保证。  艺术的精
期刊
结缘于春联  1980年,我出生于大别山革命老区安徽金寨县的农村。祖父、祖母都没有文化,父亲兄弟四人也都没有读完小学,整个家庭差不多是个文化沙漠。在山区农村,过春节能写“对子”就算是文化人了。从我刚上学起,祖父就不停地唠叨,要我好好写字,将来春节好写“对子”。因此,我写字一直是班上比较好的,初二时我就能写春联。尽管写得很稚嫩,却也让祖父从此在村里挺直了腰杆,因为家里有了读书人,写春联这个“大事”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