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开展村级小学教师“轮训”的几点建议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00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村级小学是基础教育体系中最基层的学校组织,广大村小教师在工作、生活、学习条件相对较差的情况下,以自己的辛勤劳动,支撑着整个农村基础教育体系的正常运转。因此,村小教师队伍素质的高低、专业化水平的程度,直接影响着一个地区、一个区域乃至整个基础教育的教育质量。加强对村小教师的培训,提高村小教师的学科专业水平、提升村小教师专业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尽管各地的教育行政部门都制定了针对农村教师的培训规划(以四川省为例: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十一五”教师培训规划中就有针对农村教师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行动计划”、“农村村小教师专业发展绿色行动计划”),不同程度地开展了一些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但是,鉴于贫困边远山区村级小学点多、面广、条件差,村小教师群体年龄老化、任教学科多、工作任务繁重的特殊性,如何对村级小学教师实施更为有效更有针对性的全员培训,这是我们在开展教师继续教育的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依托乡、镇中心校运用“轮训”的方式(根据村级小学教师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差异,采用分层次、分阶段的培训方式对村级小学教师实施校本培训)对村级小学教师实施全员培训,既能降低培训成本、减少工学矛盾,又能充分利用校本资源、实施校本研修,增强培训的针对性,提高培训的质量,应该说这种培训方式是符合西部贫困地区教育发展实际、教师专业发展现状的。
  从基层学校“轮训”工作开展的情况来看,实际的成效与理想的设计尚有很大的差距。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除了地域的差异、村级小学校点分散、村小教师的来源多样(公办教师、代课教师、就地临聘的教师)及素质的差异(目前叙永县的村小教师有1080人,占全县教师总数的四分之一,教师的来源有三类:受过正规师范教育、未接受师范教育的初中生、高中生)、接受培训程度上的差异(很少接受县及其以上培训的村小教师约占整个村小教师群体的30%左右、完全没有接受县及其以上培训的村小教师约占整个村小教师群体的70%左右,同时村小教师在乡中心校接受的培训学习实效性也不大)之外,还有学习资源的匮乏、乡镇中心校在对村级小学教师实施“轮训”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等诸多因素,都使得“轮训”这种方式在村小教师发展过程中的实际成效大为降低;并非是“轮训”这种方式存在问题,主要是基层学校在运用这种方式培训村小教师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认识上的、管理上的、技术操作层面的)。
  “轮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乡镇中心校在制定培训计划的时候对计划的作用认识不够到位,工作做得不够细致,制定的培训目标过于宏观化,采用的措施过于粗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缺乏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培训过程中往往是从中心校教师(至多是从片区完小教师)的实际需要出发开展培训活动。因此,所有的培训活动多半出现这样一种现象:片区活动热热闹闹、个别化的研究冷冷清清;校本教研的主题缺乏针对性、形式呆板、方法经年不变、应付检查式的教研活动价值不大;中心校开展的示范课、研究课“模式化、包装化”的倾向较为严重。这样的培训对村小教师来讲如同隔靴捎痒,脱离实际的培训造成愿望与效果背离,教师缺乏参训的积极性、主动性。
  鉴于上述存在的问题,为了体现“轮训”在促进村小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必须要解决“轮训”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的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充分考虑“轮训”的可操作性、实效性,坚持走内涵发展的道路,用好有限的培训资源,使“轮训”真正成为村级小学教师成长的“助推器”。
  任何一种培训形式有效性的发挥必须具备对教师学习需求的准确分析,对症下药、为教师提供适宜的“校本化”学习材料,有一个行之有效的长效机制作保障等条件。否则,再先进的培训手段也是于事无补的。在开展村小教师“轮训”的过程中,首先要做好的工作是搞好调查研究,认真分析村小教师的发展现状,准确把握村小教师的培训需求。作为乡镇中心校来讲,要摸透村小的基本情况,运用“问题树”的分析方法对村小教师的教学技能现状作出准确的分析,对村小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归纳,对村小教师源自于教学情境中的困惑、问题、典型的教学冲突事件进行选择、整理,在此基础上对村小教师的培训进行定位,制定两年或三年培训规划、年度执行计划。尤其是年度培训计划的制定,必须本着基于村小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的原则来考虑问题,体现“目标化、微观化、精细化”的要求,在一个学年内,集中优势力量重点解决一个或者几个教学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待一个培训周期(两至三年)结束以后,将这些培训的内容进行“资源化”的整合,使之成为有效的学习资源,帮助村小教师形成较为系统的认知结构,并在学习、实践、反思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合理的专业能力结构。采用“小步递进”的实施方式,思路清晰、目标明确、工作实在,对村小教师的培训才能收到预期的成效。
  第二、管理方式的变革。村级小学因其特殊性的存在,中心校对村小教师的教学管理采用“同步管理”的方式脱离了村小教师的教学实际、生活实际(村小教师多是包班教学,有的校点还是复式教学,教学管理上的很多问题比如在教学“六认真”上,显然不能与中心校教师同等对待),运用“一刀切”的办法将村小教师与中心校、片区完小教师一视同仁,不利于村小教师的发展。所以,在管理方式上应对现有的管理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和功能建设,将原有的管理方式转变为“分层管理、分步实施”:依据中心校所辖村小各自的发展水平实施教学管理、教师管理,逐步实现个性化的管理。
  在教师管理上,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应“以人为本”,用科学的发展观系统地谋划学校的发展、思考教师的成长,要采取措施切实减轻村小教师过重的工作负担,让村小教师从各种评比、检查、考核、填写各种名目繁多的表册的繁杂事务中解脱出来,给予村小教师更多的人文关怀,为村小教师营造宽松、和谐的校本学习环境,帮助村小教师克服“惰性意识”,超越“自我原谅”的不良心态。中心校应通过建立完善的学习制度(集体学习制度、个体自修制度、基于教育信息化条件的学习研修制度),对话交流制度(师徒结对、专题研讨、课例观摩、校际交流),课题研究制度(基于村小教师发展的微型课题研究活动制度),村小教师教研联谊制度。采取案例学习、集体备课等措施,运用校级集中展示课、常规课堂学习交流课、课改年级实验研讨课等形式多样的校本教研形式为村小教师创造良好的环境,并充分发挥乡镇中心校学习辅导组的指导、引领作用,实现教师的有效学习,增强村小教师的学习意识,培养村小教师的学习能力,逐步提高村小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为了便于对村小教师实施“分层培训”,中心校应根据村小教师群体发展情况分层次建立村小教师专业成长档案,为每一个村小教师建立“读书学习卡”。建立综合性、发展性的评价方案:从课外学习及其成果(学习评价)、课堂教学的效能(教学评价)、教育教学的成效(综合评价)三个方面,运用“生评、校评、自评”三结合的评价方法,全面地客观地评价村小教师的专业成长情况。避免以学生考试分数论教师工作的好坏,保护村小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的自主性、自觉性、主动性,以实现对村小教师成长的动态管理。
  在教学管理上,乡镇中心校可依据所属片区村小的发展情况确定管理方式:对示范村小(确定的标准:距离中心校或片区完小较近、有一至六年级的教学规模)的管理,可采用中心校的管理方式来进行(以UNDP403项目乡两河中心校为例:全乡有村小校点12间,对这些村小校点可采用“以点带面”的方式进行管理,即:中心校片区确定镇国村小为示范建设的校点、乐郎片区确定关坝村小、金华片区确定尖山村小、大林片区确定太平村小为示范建设的校点),对条件差的村小在常规管理上,可采用中心校行政领导“联片督导制”,利用“月报表”的方式对所属村小进行过程的监管,特别是教学业务的过程管理应该与中心校及片区完小的校本培训结合在一起,“点、面”结合,实现对村小教师的培训和学习、成长的有效管理。
  第三、在培训方式的选择、培训内容的确立上,应结合村小教师的发展实际,切忌“一锅煮”,努力向“个性化”方面发展。
  具体工作中应处理好三个“结合”:开展村小教师的“轮训”与区域内教师的交流、学习制度相结合,立足于中心校的校本学习、研修与村小教师的自修学习相结合,立足于片区完小的校本培训与村小教师基于教育、教学的自我培训相结合。
  在“轮训”的实施过程中,应解决好校本研修开展的层次性问题,特别是为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常规型问题、疑难型问题、实施型问题而开展的日常研修活动的层次性问题,应做好、做实“三级研修”:确定主题、全体教师参与的校级研修,以课例展示、专题研究、教学剖析、经验交流等内容为主的学科教研组内的研修,以问题研讨、“琢磨”课为主要内容的教师自主研修。在“三级研修”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中心校应注意从两个方面(研究问题的确立、研究问题的方法,备课、说课、听课的方法)指导好村小教师开展的自主研修活动。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深化“两课活动”(实践课、考核课)的开展,在充分发挥中心校、片区完小的培训能力的前提下,从教学技能的“四化”(深化、强化、精化、优化)要求出发,对处于不同能力层次的村小教师开展技能训练。
  在对村小教师实施技能训练的过程中,要做到“两发挥”即:发挥中心校及片区完小教研组的集体备课作用,将这两级教研组建设成为促进村小教师成长的学习型教研组;发挥中心校骨干教师的作用,开展以骨干教师为领引的以解决村小教师教学实际的“微型研究活动”,促进村主任教师的快速成长,以改善村小教师的结构,逐步优化村小教师队伍,切实解决村级小学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教师队伍素质较差的问题。
  第四、在学习资源建设方面,应从整合的理念出发,对现有的可供教师学习的材料进行“校本化”的处理。
  具体的方法:从村小教师的教学技能需求出发,对中心校下载的远程教育学习资源,教师培训机构配发的学习资料光盘进行筛选,并对适合村小教师学习的内容进行解读,改造成培训村小教师的学习材料,实现“农远项目(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的优质远程教育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化。
  将乡镇中心校骨干教师的优秀课例,按照微格研究的方式,进行解析,并制作成学习光盘,以供村小教师学习、借鉴。
  将立足于村小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困境而开展的校本教研内容,对村小教师开展校本学习的成果(教学论文或经验文章、学习笔记、教后记之类的反思材料)进行“文本化”的整理。
  对中心校、片区完小两级学科教研组开展集体备课的内容进行“教材化”的处理,即对集体备课基础上形成的教学设计方案,按村小教师在教学设计、课堂监控、课后自我评价几方面存在的“缺失”及村小学生的学力情况进行“适应性”的加工,使其成为帮助村小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实施课堂教学、课后自我反思的参考资料。
  对村小教师在课堂教学情境中遇到的问题、处理教学突发事件的成功经验、失误进行“案例化”的提升。
  以上的学习与资源建设途径的最终目的是:解决村小教师在专业成长的过程中“学什么?”的问题,这是在开展村小教师“轮训”过程中的一个难点。因此,在整个培训过程中必须要聚焦于村小教师的学习需要,挖掘现有资源的潜力,统整各类资源的优势,建设多样性、适宜性、本土性的学习资源,解决制约提高村小教师培训质量的瓶颈。
  总之,开展对村小教师的“轮训”,必须要兼顾村小教师的生存状态、专业成长的生态文化环境、学习成长的人文环境,让村小教师获得与中心校教师均等的学习机会,分享优质学习资源,搭建起促进村小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促进教师队伍整体优化,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作者单位:646400四川省叙永县教师进修学校)
其他文献
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背井离乡外出务工。子女大都由的爷爷、奶奶抚养,或寄养在亲戚朋友家中,于是在农村出现了一个特有的群落——乡村留守子女。我们把这些孩子称为农村“留守儿童”。    一、我国留守儿童的基本状况    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是由乡村到城市的流动,因此,留守儿童也主要分布在农村地区。在全部留守儿童中,农村留守儿童所占比例高达86.5%,农村留守儿童占居绝对多数。    二、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
期刊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教学观念的更新。教学的方式方法也须改革,否则无法达到预期的教育教学效果。  过去是以抽象理论的说教为主,往往成了空头的说教。一节课下来,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头昏脑涨,条条框框的理论知识只是被动地机械记忆。学生毫无兴趣,更谈不上激情。真是老师苦,学生累。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大胆进行教学改革,教师要敢于向传统的模式挑战。构建崭新的开放型的教学模式。如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培养学生
期刊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阔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因而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一代新人发挥作用。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育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因而当务之急,就是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
期刊
教育教学的成功,除了精明强干的领导、良好的教学环境和配套齐全的设备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是否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决定于每一个老师,是否都用全身心的热情,投身到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怎样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呢?我想应该在以下几方面作出努力。  第一、要充分发扬民主。让老师发扬民主,有利于充分发挥老师的积极性。所以,学校首先应该决策民主,制订教学计划和教学制度、做重大事情时,先普遍征求老师们的意见,再经过
期刊
在班主任工作中,师生之间情感如何,直接关系到教育目的的实现和教育效果的好坏。在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所提出的要求,所灌输的思想,要转化成为学生自己的要求和思想,需要有情感的过滤和催化,也就是说一种要求和意见,如果被学生认作是老师出于关怀和爱护,那么较严格的要求,也会对学生产生肯定的倾向而愉快地接受;相反,一个不太高的要求,如果被学生认作是教师在有意作难或不怀好意,就会引起抵触情绪,甚
期刊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是字、词、句的综合训练。通过写作既能培养学生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能力,又能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所以说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是一项整体系统工程,应从低年级入手,从一年级起,就注意培养学生看图说话、写话,观察事物说话、写话等能力,使学生有一个良好的起步。    一、学拼音与练说话相结合,借助拼音,训练说话    面对
期刊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好之”则会有兴趣,而兴趣又是学习中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就没有内驱力,学习就没有效果,所以培养学生的好学精神,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实践证明:任何创新和发现,都是从对新知识产生强烈的欲望,在情感上燃烧起对新知识追根究底的浓厚学习兴趣时开始的。学生学习的兴趣越浓,自主学习、深入钻研的积极性就越高,不断创新的动力就越大。因此,要提高学生的素
期刊
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常常出现师生之间关系紧张的现象。有的互相指责、谩骂,有的拳脚相向,甚至出现对质公堂,由师生关系变为仇人。这些情况,虽然与学生的不守纪律有一定关系,但在很大程度上,我们老师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教学方法简单,文化知识欠缺,或者兼而有之等,无不影响师生之间的关系。怎样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呢?我想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努力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  学生尊重老师,很大程度上是尊
期刊
与后进生谈话,是班主任帮助学生改正错误,积极上进的有效手段,也是了解学生真实想法和心理活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但与学生谈话应注意几点。    一、场所要适合   有的班主任喜欢在教室门口,有的喜欢把学生叫到办公室谈话,这未尝不可,但注意不要让其他学生围观,谈话的声音也不要太大,以免其他老师掺和进来,因为学生担心自己犯错误的事会被更多的同学、老师知道,在这种心理下和老师谈心,不会说真心话,谈话就达
期刊
校园文化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育人环境的重要领域。它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明显的促进、导向、约束、规范、教育功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师生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心理人格、生活方式、知识技能等。学校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的细胞,社会文化以其强大的攻势渗透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而今的中学校园,处处体现着浓浓的文化气息:教室里书声朗朗,舞台上歌声嘹亮,球场上激情与汗水飞扬,足球、篮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