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研究认为,传统的体育手段定义混淆了与体育之间的区别,以致出现了以体育手段代替体育的问题。通过对体育手段的分析探讨,得出广义体育的核心手段是为了实现体育目的的身体运动。体育运动技术则是身体运动的高级形式。体育教学、体育运动训练、体育锻炼、体育竞赛和体育游戏不仅是实现我国体育目的的基本途径,还是体育的基本手段。
关键词:体育手段;体育运动训练;体育游戏;运动技术
1、关于体育手段的界定
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媒介,以谋求个体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直接目的,并以培养完善的社会公民为终极目标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或教育过程。体育手段则是指为实现体育健康目标、强身健体、娱乐身心、促进人的社会化而采取的各种身体活动内容和方法的总称。随着社会的进步,特别是科技和体育科学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的需要,许多更科学更利于发挥人们机能、潜力的体育手段不断被创造出来,使体育手段更加系统化和多样化。
2、关于体育手段的分类
由于体育手段的内容多种多样,本人认为,只有采用多层次、多特征的分类,才能适应体育实践中的多种要求。按高、中、低三个层次分类,较为符合实际。
2.1高层分类
高层次分类是从体育手段的总体上,按其性质来进行分类。首先,以身体运动为基本特征的各种体育运动为第一类。它在体育手段中占有独特的重要地位,在实现体育目的上起着决定性作用;其次,以身心调理为基本特征的各种体育活动为第二类。这类活动,如各种内养功、松静功、垂钓等,可加强精、气、神的锻炼和养护,通过意、气、形的综合锻炼,调整高级神经活动,可达到自我整体的调整;第三,以自然力的锻炼和生活制度的制约为第三类。这类体育手段,主要利用空气、日光、水等自然因素锻炼,如果与第一二类手段配合,将会大大提高实现体育目的的效果。
2.2中间层分类
按体育运动各项目的不同作用进行分类。(1)健身强体性的手段。包括发展身体的各种运动,如走、跑、跳、投掷,基本体操和器械体操,各种球类运动等,都可以用做强身健体的手段。(2)保健医疗性的手段。如各种医疗体操、太极拳运动、保健按摩等,都是很受欢迎的保健医疗性手段。(3)健美性的手段。健美是在健的基础上的美,所以大多数体育手段都可运用,其针对性很强的手段有艺术体操、体育舞蹈、游泳、健美操等。(4)竞技性的手段。如田径、竞技体操、各种球类、水上运动项目及重竞技项目等。这些手段竞赛性强、强度大,要求有较高的技艺。(5)娱乐性的手段。这类手段是富有趣味性、轻松愉快的身体活动,达到积极性休息的目的。以上五类中的具体内容,只是一般划分,并无严格的区分界线,在运用手段时应具有灵活性。
2.3低层次分类
低层次的分类,是根据各种身体运动的特征来进行分类。(1)按基本活动技能分类。可以把身体运动分为各种姿势的走、跳跃、投掷、攀登等项目。(2)按身体素质分类。可把身体运动分为速度性、灵敏性、力量性、耐力性、柔韧性运动等。(3)按人体结构分类。可分成上肢、下肢、头部、腰部、全身运动等。(4)按运动项目的技术结构分类。它以各种运动项目作为分类的前提和基础,将该运动项目所包括的各个身体运动按其技术结构的特点进行分类。如篮球运动可分为:脚步移动、传接球、投篮、运球、抢篮板球等。
3、关于体育手段的选择
体育手段的选择是否合理,对调动锻炼者的积极性,使之坚持经常并取得良好的锻炼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早在我国氏族社会的尧舜时期,就已出现了阴康氏发明的以消除内涝与潮湿所引起的肢体浮肿病等为医疗目的的“消肿舞”。进入奴隶社会的殷商时期产生了养生思想。有了健康长寿的追求,古代导引术、行气、按摩等应运而生。与导引养生术并行发展的还有武艺。进入封建社会,各种强身健体的活动更是璀璨纷呈,如战国时期的蹴鞠,汉代的“五禽戏”,宋代的“八段锦”,明代的“太极拳”等。
近代西方竞技体育传入我国,也成为被广泛采用的健身手段。在西方,崇尚体育锻炼的古希腊人早在公元前700多年前就将健身和健美结合起来进行锻炼。苏格拉底认为,力量与肉体的美只有通过身体锻炼才能达到。中世纪欧洲的封建领主对其子弟进行骑士教育。18世纪末期,英国的户外运动和德国、瑞典体操均成为近代体育中健身、娱乐的内容和手段[1]。
4、体育手段选择原则
4.1根据人体发展规律,按照增强体质需要选择
体育手段传统的体育观念认为“生命在于运动”,人们普遍认为运动就能健康,其实不然,运动对人体的作用不是绝对的。美国运动生理学教授劳伦斯认为,运动不一定就是对健康有利的。认为运动就可以健康,这是一种错误观念。运动实际上是消耗体力,可能伤害身体。例如,运动中的碎死现象足可以说明这个问题的严重性。这也说明不是一切身体运动都能拿来做为体育手段,运动要讲究科学方法才能促进身体发展。
4.2要从个人的实际出发
如必须考虑年龄、性别、生活条件、健康状况和体育基础等,做到因人因地因时制宜。根据运动者个人和年龄特点选择体育手段。从人的生理年龄来看,20岁以内的人笼统上讲基本属于发育期。这一时期从生理上讲同化过程占优势,因此,要选择那些动作简单,以发展基本活动能力为主的走、跑、跳、投的基本动作。随着年龄的增长再增加动作的难度。20-40岁之间的人属于成熟期,
从生理上讲同化和异化过程处于平衡状态,也可以说是人一生中生命力最旺盛时期。由于工作和家庭的影响,时间场地的限制,体质开始下降。这部分人可以利用分散的时间去打羽毛球、乒乓球,练广播操等简单的运动项目。40-60岁之间的人已进人衰退期,从生理上讲异化作用占优势,身体各器官的功能开始下降。适当的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延缓衰老时间,一部分老年人有了固定的内容、时间和地点并有意识地参加体育锻炼,但大部分人还是把体育锻炼当成一种娱乐、消遣。老年人选择体育手段,心率要控制在130次/分以内。并考虑季节的特点,如夏天气候炎热,最好在阴凉通风环境下进行锻炼;冬季气候寒冷,可选择慢跑、散步等运动项目[2]。
5、关于影响身体运动效果的因素
身体运动是人们有目的的身体活动,身体运动过程要符合体育锻炼的客观规律才有可能收到增强体质的良好效果,违背客观规律的运动过程,不但无益,反而有害。因此,身体运动效果的取得是相对的、有条件的,而不是绝对的。
5.1适当的运动负荷。运动量是可以通过运动的强度、密度和时间来衡量。需要从运动后人体内部生理、生化反应来观察运动负荷的大小,常用的一般方法有三种:首先观察生理反应,如面色变化、汗出量、呼吸频率等来判断运动负荷量是否合适。其次考查运动后的反应,如食欲、睡眠、身体疲劳程度以及清晨的基础心率等。最后测定锻炼过程中和锻炼后的心率变化。
5.2适宜的间歇时间。体育锻炼过程是消耗体力的过程,锻炼后的间歇过程才是增强体质的过程。在此期间体内被消耗的物质得到恢复,而且补充得比原来还要多,为“超量恢复”,这就是锻炼所期望的结果。这种恢复有一定的时间间隔,间歇时间的长短需要因人而异。
5.3经常、持久地锻炼。每次身体运动对人体的良好作用,只能保持一定的时间,因此,人们只有经常的、持久的体育锻炼,才能把每一次锻炼效果积累起来才能使体质不断增强。
总之,体育手段是体育实施过程中的关键,是连接增强体质的主观愿望和客观现实的桥梁。因此,我们必须重视体育手段研究,以行之有效的体育手段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卢元镇.体育社会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李祥.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4)
关键词:体育手段;体育运动训练;体育游戏;运动技术
1、关于体育手段的界定
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媒介,以谋求个体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直接目的,并以培养完善的社会公民为终极目标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或教育过程。体育手段则是指为实现体育健康目标、强身健体、娱乐身心、促进人的社会化而采取的各种身体活动内容和方法的总称。随着社会的进步,特别是科技和体育科学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的需要,许多更科学更利于发挥人们机能、潜力的体育手段不断被创造出来,使体育手段更加系统化和多样化。
2、关于体育手段的分类
由于体育手段的内容多种多样,本人认为,只有采用多层次、多特征的分类,才能适应体育实践中的多种要求。按高、中、低三个层次分类,较为符合实际。
2.1高层分类
高层次分类是从体育手段的总体上,按其性质来进行分类。首先,以身体运动为基本特征的各种体育运动为第一类。它在体育手段中占有独特的重要地位,在实现体育目的上起着决定性作用;其次,以身心调理为基本特征的各种体育活动为第二类。这类活动,如各种内养功、松静功、垂钓等,可加强精、气、神的锻炼和养护,通过意、气、形的综合锻炼,调整高级神经活动,可达到自我整体的调整;第三,以自然力的锻炼和生活制度的制约为第三类。这类体育手段,主要利用空气、日光、水等自然因素锻炼,如果与第一二类手段配合,将会大大提高实现体育目的的效果。
2.2中间层分类
按体育运动各项目的不同作用进行分类。(1)健身强体性的手段。包括发展身体的各种运动,如走、跑、跳、投掷,基本体操和器械体操,各种球类运动等,都可以用做强身健体的手段。(2)保健医疗性的手段。如各种医疗体操、太极拳运动、保健按摩等,都是很受欢迎的保健医疗性手段。(3)健美性的手段。健美是在健的基础上的美,所以大多数体育手段都可运用,其针对性很强的手段有艺术体操、体育舞蹈、游泳、健美操等。(4)竞技性的手段。如田径、竞技体操、各种球类、水上运动项目及重竞技项目等。这些手段竞赛性强、强度大,要求有较高的技艺。(5)娱乐性的手段。这类手段是富有趣味性、轻松愉快的身体活动,达到积极性休息的目的。以上五类中的具体内容,只是一般划分,并无严格的区分界线,在运用手段时应具有灵活性。
2.3低层次分类
低层次的分类,是根据各种身体运动的特征来进行分类。(1)按基本活动技能分类。可以把身体运动分为各种姿势的走、跳跃、投掷、攀登等项目。(2)按身体素质分类。可把身体运动分为速度性、灵敏性、力量性、耐力性、柔韧性运动等。(3)按人体结构分类。可分成上肢、下肢、头部、腰部、全身运动等。(4)按运动项目的技术结构分类。它以各种运动项目作为分类的前提和基础,将该运动项目所包括的各个身体运动按其技术结构的特点进行分类。如篮球运动可分为:脚步移动、传接球、投篮、运球、抢篮板球等。
3、关于体育手段的选择
体育手段的选择是否合理,对调动锻炼者的积极性,使之坚持经常并取得良好的锻炼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早在我国氏族社会的尧舜时期,就已出现了阴康氏发明的以消除内涝与潮湿所引起的肢体浮肿病等为医疗目的的“消肿舞”。进入奴隶社会的殷商时期产生了养生思想。有了健康长寿的追求,古代导引术、行气、按摩等应运而生。与导引养生术并行发展的还有武艺。进入封建社会,各种强身健体的活动更是璀璨纷呈,如战国时期的蹴鞠,汉代的“五禽戏”,宋代的“八段锦”,明代的“太极拳”等。
近代西方竞技体育传入我国,也成为被广泛采用的健身手段。在西方,崇尚体育锻炼的古希腊人早在公元前700多年前就将健身和健美结合起来进行锻炼。苏格拉底认为,力量与肉体的美只有通过身体锻炼才能达到。中世纪欧洲的封建领主对其子弟进行骑士教育。18世纪末期,英国的户外运动和德国、瑞典体操均成为近代体育中健身、娱乐的内容和手段[1]。
4、体育手段选择原则
4.1根据人体发展规律,按照增强体质需要选择
体育手段传统的体育观念认为“生命在于运动”,人们普遍认为运动就能健康,其实不然,运动对人体的作用不是绝对的。美国运动生理学教授劳伦斯认为,运动不一定就是对健康有利的。认为运动就可以健康,这是一种错误观念。运动实际上是消耗体力,可能伤害身体。例如,运动中的碎死现象足可以说明这个问题的严重性。这也说明不是一切身体运动都能拿来做为体育手段,运动要讲究科学方法才能促进身体发展。
4.2要从个人的实际出发
如必须考虑年龄、性别、生活条件、健康状况和体育基础等,做到因人因地因时制宜。根据运动者个人和年龄特点选择体育手段。从人的生理年龄来看,20岁以内的人笼统上讲基本属于发育期。这一时期从生理上讲同化过程占优势,因此,要选择那些动作简单,以发展基本活动能力为主的走、跑、跳、投的基本动作。随着年龄的增长再增加动作的难度。20-40岁之间的人属于成熟期,
从生理上讲同化和异化过程处于平衡状态,也可以说是人一生中生命力最旺盛时期。由于工作和家庭的影响,时间场地的限制,体质开始下降。这部分人可以利用分散的时间去打羽毛球、乒乓球,练广播操等简单的运动项目。40-60岁之间的人已进人衰退期,从生理上讲异化作用占优势,身体各器官的功能开始下降。适当的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延缓衰老时间,一部分老年人有了固定的内容、时间和地点并有意识地参加体育锻炼,但大部分人还是把体育锻炼当成一种娱乐、消遣。老年人选择体育手段,心率要控制在130次/分以内。并考虑季节的特点,如夏天气候炎热,最好在阴凉通风环境下进行锻炼;冬季气候寒冷,可选择慢跑、散步等运动项目[2]。
5、关于影响身体运动效果的因素
身体运动是人们有目的的身体活动,身体运动过程要符合体育锻炼的客观规律才有可能收到增强体质的良好效果,违背客观规律的运动过程,不但无益,反而有害。因此,身体运动效果的取得是相对的、有条件的,而不是绝对的。
5.1适当的运动负荷。运动量是可以通过运动的强度、密度和时间来衡量。需要从运动后人体内部生理、生化反应来观察运动负荷的大小,常用的一般方法有三种:首先观察生理反应,如面色变化、汗出量、呼吸频率等来判断运动负荷量是否合适。其次考查运动后的反应,如食欲、睡眠、身体疲劳程度以及清晨的基础心率等。最后测定锻炼过程中和锻炼后的心率变化。
5.2适宜的间歇时间。体育锻炼过程是消耗体力的过程,锻炼后的间歇过程才是增强体质的过程。在此期间体内被消耗的物质得到恢复,而且补充得比原来还要多,为“超量恢复”,这就是锻炼所期望的结果。这种恢复有一定的时间间隔,间歇时间的长短需要因人而异。
5.3经常、持久地锻炼。每次身体运动对人体的良好作用,只能保持一定的时间,因此,人们只有经常的、持久的体育锻炼,才能把每一次锻炼效果积累起来才能使体质不断增强。
总之,体育手段是体育实施过程中的关键,是连接增强体质的主观愿望和客观现实的桥梁。因此,我们必须重视体育手段研究,以行之有效的体育手段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卢元镇.体育社会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李祥.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