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标指出:教学过程不是单一的教授理论化的、体系化的书本知识,而是立足于“以人为本”这一发展观念的复合型教学,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努力。[1]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要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以更好的实现新课改教学目标。本文从高中物理教学实践出发,对实效性教学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高中物理; 课堂教学; 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227-01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已牢记在每一位教师的心中,为此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既要师生互动起来,又要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提高课堂的实效,就是在课堂40分钟获得最大的效益,让每一位学生都收益,达成教学目标即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也有不同的收益,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的主阵地,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态度和程度决定了课堂实效,做为教师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就是要实现学生在课堂上思维总量的最大化。这就要求教师要对一节课的教学过程做一个较好的统筹安排,高瞻远瞩。而在教学中,做为教师往往忽略课堂教学中的开头和结尾及提问等教学环节,因此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就要努力做到:
一、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提高课堂实效性
1.1有效课堂教学的关键在于备课。备好一堂课首先必须吃透课程标准、熟读教材、充分了解学生。其次要考虑让每个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所得,既要备教法,又要备学法,教法必须服务于学法,学法指导必须根据学生的特点,有的放矢。一堂课分几个步骤,每个步骤有分那几个环节,哪些环节比较重要,哪些环节属低效无效环节,一定做到心中有数,灵活增删,精心设计。在确定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科学的教学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突出知识重点和中心环节,要有解决重点难点的措施,必须是省时、有力、有效;精心设计具有一定梯度和具有启发性的思考题或讨论题,须做到有代表性,难易适中,必须保证学生有充分的考虑和讨论时间。
1.2课堂提问应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课堂教学中有针对性的提出问题、设疑,能激发学生学习旺盛的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的观察、思维、想象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有利于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便于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提问的有效性,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要提高课堂教学提问的有效性。
二、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主人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使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为了增强学生自习的能力,对一部分内容可采用以下方法,教师先用黑板、投影仪等教学媒体器具展示教学目标,为学生确定具体的学习诱因,学生在目标导引下,自读教材,教师针对目标提出系列程序性导读问题后,进行巡视、答疑、辅差。这种自学既是认知性的学习,也是情感性学习,较一般性泛读不同,具有明确的目标性,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明显提高,思维活动的局限减少,其记忆能力、理解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对学习材料的分解、编码、重组时精力集中,阅读速度加快,识记知识较多。学生对照目标自学,领会教材内涵,在阅读过程中教师提醒学生努力做到“三到”,即手到、眼到、心到,也就是说,动手算,动眼看,用脑思。
三、创设问题情景,提高学生的思维度
新课程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培养目标,这就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在促进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还要获得能力的迁移和思维的发展,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观,要求学生在学习时,不仅对知识进行识记,更要求理解知识,学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加深对事物的领悟。[2]因此,高效的课堂应当是思维的激发、培育和生长的场所,提高课堂效率应在提高学生的思维度上下功夫。
问题是思维的源泉,更是思维的动力。学习过程就是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习过程总是在一定的情景中产生和发展的,通过实验、模型、图表、文字材料、课堂讨论及利用多媒体等途径将那些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用途的迁移性强的知识点及在知识发现和发展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学习策略和解决问题的思路等静态的资源,创设成对学生能力的发展和情感的培养具有较高价值的动态的问题情景,有利于形成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情感和氛围,使学生原有的知识与需掌握的新知识之间发生强烈的认知冲突,从而激活学生积极思维的动机和才智,引发学生探求问题的欲望和行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充分利用学科特点,真正突出“实验”的重要地位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观察分析能力,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任务。
首先要做好分组实验:我在带着仪器进課堂时,学生总是想摸一摸、动一动,体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和参与意识,于是我想怎样才能利用好孩子们的这点宝贵的东西,把他们的这份热情变成学习的动力呢?我便尽量把一些演示实验变成分组实验,即使无法做分组实验的,我也尽量让学生动手演示。如:光在固体、液体、气体中沿直线传播的实验,很多老师都是做演示实验,我便买来了很多果冻,有烟的蚊香,然后配上适量滴入牛奶的清水、等让学生做了分组实验,效果非常好,学生不仅自己得出了光沿直线传播的结论,甚至还出乎我预料的连折射现象也做出来了。
其次,利用演示实验,进一步增强其教学效果。利用教材中很多有趣的演示实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如大气压强中的“硬纸片托一杯水”“饮料喝不到了”“马德堡半球实验”“托里拆利实验”,浮力中的“鸡蛋浮沉实验”“模拟潜水艇”,还有流体压强中“吹不出去的乒乓球”电磁学中的“奥斯特实验”等等,学生很投入的观察实验,自然就很容易地记住了实验现象并且很愉快地去思考物理规律。
五、在探究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
探究式学习虽然是以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为主的学习方法,但是也绝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要找准自己的定位,虽不是学习的主体,但也是教学过程中的引导学、指导者和促进者。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应该深入挖掘教材,分析探究课题过程,明确探究要素,提高学生探究能力。对于探究各个要素的掌握不可能在一节课中全部完成,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情有计划、有步骤的逐一实现。[3]比如,在“牛顿第二定律探究性实验”中,沙桶和沙子的质量一定要小于车的质量,但是这一条件学生只有在学习《牛顿第二定律》之后才能理解,因此,教师要在实验之前就将此信息告知学生,才能使得实验顺利进行。
总之,在如何提高物理课堂的实效性方面还有很多研究的空间,只要我们不断挖掘,会有更多的经验总结出来。我们要不断的,在实践中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在实践中提高物理课堂教学质量,让课堂充满笑声与活力。
参考文献
[1] 张铝明.论物理教学中有效教学的构建.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7(12):2~3.
[2]钱剑波.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教学.教师教育,2007(10):22~24.
[3] 邹晓明.对高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探究程度的思考[J].物理教学探讨,2005,9
【关键词】高中物理; 课堂教学; 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227-01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已牢记在每一位教师的心中,为此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既要师生互动起来,又要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提高课堂的实效,就是在课堂40分钟获得最大的效益,让每一位学生都收益,达成教学目标即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也有不同的收益,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的主阵地,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态度和程度决定了课堂实效,做为教师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就是要实现学生在课堂上思维总量的最大化。这就要求教师要对一节课的教学过程做一个较好的统筹安排,高瞻远瞩。而在教学中,做为教师往往忽略课堂教学中的开头和结尾及提问等教学环节,因此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就要努力做到:
一、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提高课堂实效性
1.1有效课堂教学的关键在于备课。备好一堂课首先必须吃透课程标准、熟读教材、充分了解学生。其次要考虑让每个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所得,既要备教法,又要备学法,教法必须服务于学法,学法指导必须根据学生的特点,有的放矢。一堂课分几个步骤,每个步骤有分那几个环节,哪些环节比较重要,哪些环节属低效无效环节,一定做到心中有数,灵活增删,精心设计。在确定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科学的教学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突出知识重点和中心环节,要有解决重点难点的措施,必须是省时、有力、有效;精心设计具有一定梯度和具有启发性的思考题或讨论题,须做到有代表性,难易适中,必须保证学生有充分的考虑和讨论时间。
1.2课堂提问应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课堂教学中有针对性的提出问题、设疑,能激发学生学习旺盛的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的观察、思维、想象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有利于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便于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提问的有效性,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要提高课堂教学提问的有效性。
二、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主人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使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为了增强学生自习的能力,对一部分内容可采用以下方法,教师先用黑板、投影仪等教学媒体器具展示教学目标,为学生确定具体的学习诱因,学生在目标导引下,自读教材,教师针对目标提出系列程序性导读问题后,进行巡视、答疑、辅差。这种自学既是认知性的学习,也是情感性学习,较一般性泛读不同,具有明确的目标性,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明显提高,思维活动的局限减少,其记忆能力、理解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对学习材料的分解、编码、重组时精力集中,阅读速度加快,识记知识较多。学生对照目标自学,领会教材内涵,在阅读过程中教师提醒学生努力做到“三到”,即手到、眼到、心到,也就是说,动手算,动眼看,用脑思。
三、创设问题情景,提高学生的思维度
新课程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培养目标,这就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在促进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还要获得能力的迁移和思维的发展,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观,要求学生在学习时,不仅对知识进行识记,更要求理解知识,学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加深对事物的领悟。[2]因此,高效的课堂应当是思维的激发、培育和生长的场所,提高课堂效率应在提高学生的思维度上下功夫。
问题是思维的源泉,更是思维的动力。学习过程就是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习过程总是在一定的情景中产生和发展的,通过实验、模型、图表、文字材料、课堂讨论及利用多媒体等途径将那些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用途的迁移性强的知识点及在知识发现和发展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学习策略和解决问题的思路等静态的资源,创设成对学生能力的发展和情感的培养具有较高价值的动态的问题情景,有利于形成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情感和氛围,使学生原有的知识与需掌握的新知识之间发生强烈的认知冲突,从而激活学生积极思维的动机和才智,引发学生探求问题的欲望和行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充分利用学科特点,真正突出“实验”的重要地位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观察分析能力,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任务。
首先要做好分组实验:我在带着仪器进課堂时,学生总是想摸一摸、动一动,体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和参与意识,于是我想怎样才能利用好孩子们的这点宝贵的东西,把他们的这份热情变成学习的动力呢?我便尽量把一些演示实验变成分组实验,即使无法做分组实验的,我也尽量让学生动手演示。如:光在固体、液体、气体中沿直线传播的实验,很多老师都是做演示实验,我便买来了很多果冻,有烟的蚊香,然后配上适量滴入牛奶的清水、等让学生做了分组实验,效果非常好,学生不仅自己得出了光沿直线传播的结论,甚至还出乎我预料的连折射现象也做出来了。
其次,利用演示实验,进一步增强其教学效果。利用教材中很多有趣的演示实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如大气压强中的“硬纸片托一杯水”“饮料喝不到了”“马德堡半球实验”“托里拆利实验”,浮力中的“鸡蛋浮沉实验”“模拟潜水艇”,还有流体压强中“吹不出去的乒乓球”电磁学中的“奥斯特实验”等等,学生很投入的观察实验,自然就很容易地记住了实验现象并且很愉快地去思考物理规律。
五、在探究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
探究式学习虽然是以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为主的学习方法,但是也绝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要找准自己的定位,虽不是学习的主体,但也是教学过程中的引导学、指导者和促进者。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应该深入挖掘教材,分析探究课题过程,明确探究要素,提高学生探究能力。对于探究各个要素的掌握不可能在一节课中全部完成,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情有计划、有步骤的逐一实现。[3]比如,在“牛顿第二定律探究性实验”中,沙桶和沙子的质量一定要小于车的质量,但是这一条件学生只有在学习《牛顿第二定律》之后才能理解,因此,教师要在实验之前就将此信息告知学生,才能使得实验顺利进行。
总之,在如何提高物理课堂的实效性方面还有很多研究的空间,只要我们不断挖掘,会有更多的经验总结出来。我们要不断的,在实践中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在实践中提高物理课堂教学质量,让课堂充满笑声与活力。
参考文献
[1] 张铝明.论物理教学中有效教学的构建.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7(12):2~3.
[2]钱剑波.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教学.教师教育,2007(10):22~24.
[3] 邹晓明.对高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探究程度的思考[J].物理教学探讨,20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