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鲁迅先生:我昨天才知道——但过去的事不必再说了。我不是基督徒,却幸而尚能担受得起,也不想责谁——大家都是可怜的人间......以后请不要再到后边院子里来。没有别的话。愿你安心、自重。 七月二十八日,作人。”
1923年7月19日,鲁迅收到了一封周作人的绝交书,在八道湾聚居3年多的两兄弟突然反目。兄弟阋墙,得有多大的火气,但信里分明都隐忍着,绝不出恶声,只道是“大家都是可怜的人间”。鲁迅收到信也并未马上火起,日记中有言:“上午启孟自持信来,后邀欲问之,不至。”还是想解释解释,但终至不克,两兄弟遂互道“珍重”,各走一边了。
我爱读民国文人的书信,大都写得那么谦恭有礼,温良善意,有股子沁人心脾的老味儿。我觉得这才是“诗三百”的语言,这才是“子曰”的口气,这才是苏黄李杜之间的惺惺相惜。
我前些年在老城区住的时候,有一位老邻居,是位京剧票友,程派青衣。老人衣衫古朴整洁,个头矮胖却气宇轩昂。他不读晚报,不遛鸟,不与楼下的老头老太们多来往,显得有些落落寡合。
其实老人很热情,很讲究礼节。每次跟他打招呼,必笑脸、拱手、点头、弯腰,一连串的“回见回见”。某次,他问我在哪里做事,我说在某某杂志社。哦,他说,原来在报馆上班,在旧社会,这可是个好差事。我纠正说,不是报馆,是杂志社。但老人就是不改,往后再见到,依然说“去报馆啊”或“报馆下班了”。
老人经常将老票友们召集到家里来开堂会。雨丝飘洒,空气润洁,一段沉郁顿挫的西皮二六悠然飘来:“春秋亭外风雨暴,何处悲声破寂寥。隔帘只见一花轿,想必是新婚渡鹊桥……” 七十多岁的人了,唱起来依然那么妖娆妩媚,温婉圆润。
不知从何时起,我们的语言变得粗鄙简陋,坚硬板结,充满杀伐之气和好斗冲动。“改造”、“肃反”、“批判”、“斗争”、“纸老虎”、“你死我活”、“水深火热”……在这些意识形态语汇的影响下,我们的网络语言也变得暴戾粗野,传统的古典素养消失殆尽。当我们的周围到处充斥着粗鄙的语言时,那才端的是一个“可怜的人间”。
乔治·斯坦纳发现,经纳粹一劫,德语变得粗鄙了,陌生了,“翻开日报、杂志......去看一场新的德剧,你会发现,这不再是歌德、海涅还有尼采他们使用的德语。甚至不是托马斯·曼的语言。德语成了噪音。人们仍在用德语交流,但却创造不出交流的意义。”
斯坦纳在考察了德语的命运后说:“当语言从道德生活和感情生活的底部斩断,当语言随着陈词滥调、未经省察的定义和残余的语词而僵化,政治暴行和谎言将会怎样改变一门语言。”
一种语言要重新复活,需要接续上古典传统的源头活水,更需要这个社会的精英人士,尤其是诗人和作家们将被污染的语言重新洗净、擦亮。
在“一战”和“二战”之间,德语曾有过一段短时的复兴,被称为现代德语精神的“黄金十年”。那十年间,里尔克为德语奉献出了《杜伊诺哀歌》,布莱希特为德语恢复了路德似的简洁风格,托马斯·曼为德语融入了古典地中海传统的柔软、明亮和优雅,卡夫卡则贡献出了《城堡》......
正是这些文学精华,使德语在西方二十世纪初的文学浪潮中丝毫没有落伍。在那次浪潮中,西方涌现出了福克纳、海明威、乔伊斯、艾略特、劳伦斯、普鲁斯特......
1923年7月19日,鲁迅收到了一封周作人的绝交书,在八道湾聚居3年多的两兄弟突然反目。兄弟阋墙,得有多大的火气,但信里分明都隐忍着,绝不出恶声,只道是“大家都是可怜的人间”。鲁迅收到信也并未马上火起,日记中有言:“上午启孟自持信来,后邀欲问之,不至。”还是想解释解释,但终至不克,两兄弟遂互道“珍重”,各走一边了。
我爱读民国文人的书信,大都写得那么谦恭有礼,温良善意,有股子沁人心脾的老味儿。我觉得这才是“诗三百”的语言,这才是“子曰”的口气,这才是苏黄李杜之间的惺惺相惜。
我前些年在老城区住的时候,有一位老邻居,是位京剧票友,程派青衣。老人衣衫古朴整洁,个头矮胖却气宇轩昂。他不读晚报,不遛鸟,不与楼下的老头老太们多来往,显得有些落落寡合。
其实老人很热情,很讲究礼节。每次跟他打招呼,必笑脸、拱手、点头、弯腰,一连串的“回见回见”。某次,他问我在哪里做事,我说在某某杂志社。哦,他说,原来在报馆上班,在旧社会,这可是个好差事。我纠正说,不是报馆,是杂志社。但老人就是不改,往后再见到,依然说“去报馆啊”或“报馆下班了”。
老人经常将老票友们召集到家里来开堂会。雨丝飘洒,空气润洁,一段沉郁顿挫的西皮二六悠然飘来:“春秋亭外风雨暴,何处悲声破寂寥。隔帘只见一花轿,想必是新婚渡鹊桥……” 七十多岁的人了,唱起来依然那么妖娆妩媚,温婉圆润。
不知从何时起,我们的语言变得粗鄙简陋,坚硬板结,充满杀伐之气和好斗冲动。“改造”、“肃反”、“批判”、“斗争”、“纸老虎”、“你死我活”、“水深火热”……在这些意识形态语汇的影响下,我们的网络语言也变得暴戾粗野,传统的古典素养消失殆尽。当我们的周围到处充斥着粗鄙的语言时,那才端的是一个“可怜的人间”。
乔治·斯坦纳发现,经纳粹一劫,德语变得粗鄙了,陌生了,“翻开日报、杂志......去看一场新的德剧,你会发现,这不再是歌德、海涅还有尼采他们使用的德语。甚至不是托马斯·曼的语言。德语成了噪音。人们仍在用德语交流,但却创造不出交流的意义。”
斯坦纳在考察了德语的命运后说:“当语言从道德生活和感情生活的底部斩断,当语言随着陈词滥调、未经省察的定义和残余的语词而僵化,政治暴行和谎言将会怎样改变一门语言。”
一种语言要重新复活,需要接续上古典传统的源头活水,更需要这个社会的精英人士,尤其是诗人和作家们将被污染的语言重新洗净、擦亮。
在“一战”和“二战”之间,德语曾有过一段短时的复兴,被称为现代德语精神的“黄金十年”。那十年间,里尔克为德语奉献出了《杜伊诺哀歌》,布莱希特为德语恢复了路德似的简洁风格,托马斯·曼为德语融入了古典地中海传统的柔软、明亮和优雅,卡夫卡则贡献出了《城堡》......
正是这些文学精华,使德语在西方二十世纪初的文学浪潮中丝毫没有落伍。在那次浪潮中,西方涌现出了福克纳、海明威、乔伊斯、艾略特、劳伦斯、普鲁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