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众所周知,数学一直都是小学课程之中的重要科目,通过数学教学可以培养儿童的基础能力,并为儿童后续学习以及发展奠定有效基础。本文以西师版“小数的初步认识”内容为例,对新时期数学教学的策略展开探究,希望能对实际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数的初步认识;生活;过程;发展
引言:如今新课标已指出,数学课程除了要考虑自身特征之外,同时还需遵循儿童具有的心理规律,并且强调要把儿童具有的生活经验当作出发点,促使儿童亲身经历把实际问题逐渐抽象成相应的数学模型的过程,促使儿童可以借助所学知识对实际问题加以解决。所以,数学教师在教学期间需要对生活、过程以及发展加以关注,有效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促使其能力不断提升。
一、关注生活
众所周知,数学知识源自现实生活,同时在实际生活当中有着重要应用。尽管儿童年龄比较小,然而并非对数学知识一无所知,儿童只是对多数知识非常熟悉,然而无法透彻理解。所以要求数学教师在课堂之上结合具体教学内容,把儿童具有的生活经验、实际认知能力以及已学知识当作依据,对教材当中隐含的一些生活元素进行充分挖掘,设置趣味性的生活情境,借此来对新知识进行导入。这样可以促使儿童非常自然的走进数学,并且主动对数学知识进行学习以及探究,在知识探究当中产生兴趣以及积极情感。
比如,进行“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期间,数学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唱歌比赛,借助这个生活情境来对新课内容进行导入。如课堂之上,教师可进行如下导入:同学们在电视上都看到过一些歌唱比赛[1]。比赛期间,很多评委会按照参赛者实际水平进行打分。现在小红在参加一次歌唱比赛期间,5位评委分别打分是:9.7、10、9.45、9、9.2,同学们是否见过这些数呢?大家能否对这五个数进行分类?这时,一些儿童会将9.7、9.45、9、9.2这四个数分成一类,把10分成一类;还有一些儿童会把9.7、9.45、9.2三个数分成一类,把9、10分成一类。之后,教师可继续提问:同学们是否可以说一下具体分类理由?这样一来,可以顺利导入“小数”这个概念。其实,在儿童生活当中,经常可以看到歌唱比赛或者其他一些评分比赛。在这些情境当中,儿童可以对小数产生感性认识,了解小数具体表现形式、特征以及构成部分,同时可以进行小数读写。课堂之上,数学教师通过生活情境对新课进行导入,可以让儿童在熟悉情境之中渐渐走进小数世界,并且联想到体温、身高以及体重测量期间都会用到小数。这样一来,除了能够培养儿童用数学的目光观察现实生活,培养其问题分析能力之外,同时还能让儿童对数学学习的价值加以深刻体会。
二、关注过程
当前,新课标已指出,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期间,需要让儿童亲身经历知识形成过程,促使儿童对数学知识进行主动探究。这样才可让儿童对数学知识进行有效理解以及扎实掌握。所以,教学期间,数学教师需激发儿童探究生活的欲望,促使其历经知识具体形成过程。比如,进行“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期间,数学教师可让儿童在动脑、动手以及动口当中对小数进行认识以及理解,并且经历小数概念具体构建过程。课堂之上,教师可提出以下问题:同学们,刚才我们对平时家中一些和小数有关的信息进行了了解,在信息当中,涉及到40W的灯泡和桌面适宜距离为0.5米,按照大家的经验,知道0.5米是多长吗?针对这个问题,有些儿童会说0.5米就是1米一半,有些儿童会说0.5米是5分米。这时,数学教师可以对儿童回答进行肯定,之后拿出事先准备好的1米长的纸条,让儿童想办法对0.5米这个长度进行表示。在此期间,数学教师可以让儿童进行交流讨论。之后,教师可让一名儿童回答问题,把这根纸条对折,所得长度就是0.5米。在此之后,教师可以让儿童思考0.1米是多长。有了之前的经验,儿童很快就会想到:把0.5米平均分成5份,那么每一份表示的就是0.1米,其实就是把1米长的纸条平均分成10份,其中一份为0.1米。此时,教师可顺势提出问题:这样一来,大家是否可以把0.1米转化为分数呢?针对这个问题,儿童可以快速回答出米。在此期间,数学教师对教学资源以及儿童认知经验加以充分利用,通过折纸条这个活动,可以让儿童在折叠、讨论、观察以及交流当中对0.5米和0.1米进行认识,建立起分数和小数间的联系,促使儿童对小数意义加以理解。儿童在经历知识形成过程当中可以感悟数学,进而对数学知识进行掌握[2]。
三、关注发展
实际上,数学教学具有的根本目的就是学以致用。当儿童对所学知识进行掌握以后,要求其可以借助所学知识对一些实际问题加以解决。对实际问题加以解决期间,多数儿童思维十分活跃,可以深切感受现实生活当中随处都可看到数学知识,从而对数学魅力加以体会。例如,进行“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期间,数学教师可以设计一个超市招聘收银员的活动,给出一些商品价格,让儿童进行换算。如钢笔价格为5元5角=( )元,铅笔5角=( )元。同时,教师还可给出一些商品价格,让儿童准确读出是几元几角,如格尺0.5元,书包20.6元,橡皮0.9元。这样一来,可以让儿童对所学知识进行灵活运用,同时对其问题解决能力加以有效培养[3]。
结束语:综上可知,在实际教学期间,数学教师需对现实生活、教学过程以及儿童发展加以关注,让儿童在不同生活情境當中对数学知识进行理解以及掌握,让儿童经历数学化的具体过程,对数学奥秘加以体会,有效发展儿童的数学能力,这对儿童后续学习以及未来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华燕.精选一课,精设一刻——以“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为例[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4):93.
[2]杨足清.基于学生的教学设计,促进儿童的数感发展——以“小数的初步认识”为例[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0):120.
[3]周仁科.推理,让学习触及数学本质——以“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为例[J].小学数学教育,2019(09):19-21.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数的初步认识;生活;过程;发展
引言:如今新课标已指出,数学课程除了要考虑自身特征之外,同时还需遵循儿童具有的心理规律,并且强调要把儿童具有的生活经验当作出发点,促使儿童亲身经历把实际问题逐渐抽象成相应的数学模型的过程,促使儿童可以借助所学知识对实际问题加以解决。所以,数学教师在教学期间需要对生活、过程以及发展加以关注,有效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促使其能力不断提升。
一、关注生活
众所周知,数学知识源自现实生活,同时在实际生活当中有着重要应用。尽管儿童年龄比较小,然而并非对数学知识一无所知,儿童只是对多数知识非常熟悉,然而无法透彻理解。所以要求数学教师在课堂之上结合具体教学内容,把儿童具有的生活经验、实际认知能力以及已学知识当作依据,对教材当中隐含的一些生活元素进行充分挖掘,设置趣味性的生活情境,借此来对新知识进行导入。这样可以促使儿童非常自然的走进数学,并且主动对数学知识进行学习以及探究,在知识探究当中产生兴趣以及积极情感。
比如,进行“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期间,数学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唱歌比赛,借助这个生活情境来对新课内容进行导入。如课堂之上,教师可进行如下导入:同学们在电视上都看到过一些歌唱比赛[1]。比赛期间,很多评委会按照参赛者实际水平进行打分。现在小红在参加一次歌唱比赛期间,5位评委分别打分是:9.7、10、9.45、9、9.2,同学们是否见过这些数呢?大家能否对这五个数进行分类?这时,一些儿童会将9.7、9.45、9、9.2这四个数分成一类,把10分成一类;还有一些儿童会把9.7、9.45、9.2三个数分成一类,把9、10分成一类。之后,教师可继续提问:同学们是否可以说一下具体分类理由?这样一来,可以顺利导入“小数”这个概念。其实,在儿童生活当中,经常可以看到歌唱比赛或者其他一些评分比赛。在这些情境当中,儿童可以对小数产生感性认识,了解小数具体表现形式、特征以及构成部分,同时可以进行小数读写。课堂之上,数学教师通过生活情境对新课进行导入,可以让儿童在熟悉情境之中渐渐走进小数世界,并且联想到体温、身高以及体重测量期间都会用到小数。这样一来,除了能够培养儿童用数学的目光观察现实生活,培养其问题分析能力之外,同时还能让儿童对数学学习的价值加以深刻体会。
二、关注过程
当前,新课标已指出,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期间,需要让儿童亲身经历知识形成过程,促使儿童对数学知识进行主动探究。这样才可让儿童对数学知识进行有效理解以及扎实掌握。所以,教学期间,数学教师需激发儿童探究生活的欲望,促使其历经知识具体形成过程。比如,进行“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期间,数学教师可让儿童在动脑、动手以及动口当中对小数进行认识以及理解,并且经历小数概念具体构建过程。课堂之上,教师可提出以下问题:同学们,刚才我们对平时家中一些和小数有关的信息进行了了解,在信息当中,涉及到40W的灯泡和桌面适宜距离为0.5米,按照大家的经验,知道0.5米是多长吗?针对这个问题,有些儿童会说0.5米就是1米一半,有些儿童会说0.5米是5分米。这时,数学教师可以对儿童回答进行肯定,之后拿出事先准备好的1米长的纸条,让儿童想办法对0.5米这个长度进行表示。在此期间,数学教师可以让儿童进行交流讨论。之后,教师可让一名儿童回答问题,把这根纸条对折,所得长度就是0.5米。在此之后,教师可以让儿童思考0.1米是多长。有了之前的经验,儿童很快就会想到:把0.5米平均分成5份,那么每一份表示的就是0.1米,其实就是把1米长的纸条平均分成10份,其中一份为0.1米。此时,教师可顺势提出问题:这样一来,大家是否可以把0.1米转化为分数呢?针对这个问题,儿童可以快速回答出米。在此期间,数学教师对教学资源以及儿童认知经验加以充分利用,通过折纸条这个活动,可以让儿童在折叠、讨论、观察以及交流当中对0.5米和0.1米进行认识,建立起分数和小数间的联系,促使儿童对小数意义加以理解。儿童在经历知识形成过程当中可以感悟数学,进而对数学知识进行掌握[2]。
三、关注发展
实际上,数学教学具有的根本目的就是学以致用。当儿童对所学知识进行掌握以后,要求其可以借助所学知识对一些实际问题加以解决。对实际问题加以解决期间,多数儿童思维十分活跃,可以深切感受现实生活当中随处都可看到数学知识,从而对数学魅力加以体会。例如,进行“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期间,数学教师可以设计一个超市招聘收银员的活动,给出一些商品价格,让儿童进行换算。如钢笔价格为5元5角=( )元,铅笔5角=( )元。同时,教师还可给出一些商品价格,让儿童准确读出是几元几角,如格尺0.5元,书包20.6元,橡皮0.9元。这样一来,可以让儿童对所学知识进行灵活运用,同时对其问题解决能力加以有效培养[3]。
结束语:综上可知,在实际教学期间,数学教师需对现实生活、教学过程以及儿童发展加以关注,让儿童在不同生活情境當中对数学知识进行理解以及掌握,让儿童经历数学化的具体过程,对数学奥秘加以体会,有效发展儿童的数学能力,这对儿童后续学习以及未来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华燕.精选一课,精设一刻——以“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为例[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4):93.
[2]杨足清.基于学生的教学设计,促进儿童的数感发展——以“小数的初步认识”为例[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0):120.
[3]周仁科.推理,让学习触及数学本质——以“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为例[J].小学数学教育,2019(09):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