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班的幼儿,即将面对人生第一次重大转变:从幼儿园一个无拘无束的环境进入到秩序性很强的小学生活。小学生活的特殊性需要每一个孩子具有很强的自我安排和约束能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那什么是自我管理呢?自我管理应该是在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中让幼儿自主地参与生活管理,通过每个幼儿之间的相互监督、相互提醒、相互帮助,实现共同教育,共同提高。
进入大班的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各方面的能力都有显著地提高,比如集体意识、竞争意识等。但在平时的观察中发现他们的责任意识和自我约束、安排的能力还较为薄弱。尤其在区域游戏这种自主性的游戏中,更能明显体现。
一、大班幼儿区域游戏现状分析
(一)游戏选择看似自主实则盲目
每一次区域游戏的开展,虽然一直坚持幼儿自主选择区域,但是往往发现这样的现象:幼儿进到自己选的区域中,不知道干什么,花费太多时间在区域中东摸西看;进区前的目的不明确,盲目性大。
(二)游戏过程看似主动实则被动
在大班幼儿的区域游戏中,时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有些幼儿很安静,往往却是游戏的组织者和策划者;有些幼儿很忙碌,但却是被动的执行者。这里有一个案例,能很确切地解释两类幼儿不同的行为表现:今天建构区的主题是“各种各样的桥”,明明、兰兰都选择了建构区。兰兰进去以后,先认真地看了老师提供的不同样式桥的图片,然后停下来想了一想。而明明进去以后,则是把所有的积木都翻了一遍,边翻边说:“哈哈,这些积木都是我的啦!”看着安静的兰兰拿取了一个长方体的积木,他连忙问道:“兰兰,你拿这个积木做什么?”“我要搭一座立交桥。”“立交桥?不错,我帮你拿积木吧!”于是,明明负责拿积木,兰兰来搭桥。这样的案例在区域游戏中很常见,因为孩子的个体差异性,所以在游戏中会有不同的行为表现。该如何让幼儿被动的游戏行为转变为有目的的主动行为,值得每一位教师去思考。
二、对大班幼儿区域游戏中自我管理的指导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所以区域游戏更是幼儿园一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区域游戏的自主性较强,在游戏中老师是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更是观察者,干预较少。这样一个自主的游戏环境,更能给幼儿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提供充分机会。作为老师,该怎样巧妙指导幼儿进行自我管理呢?结合本班幼儿的特点,我尝试了以下方法:
(一)创设有利于幼儿自主管理的环境
环境是幼儿最好的老师,所以在班级区域游戏环境的创设上,教师需要花费一些心思,比如每个区域设置一名“管理员”(如图四),负责本区域幼儿的游戏常规;还有设置一些让幼儿一眼就能读懂进区人数(图一)、该如何摆放图书(图二)的标识;除此以外有些标记还可以和教育活动结合,如图三柜体上空白的数字5,不仅起到材料摆放和柜子一一对应,而且还能巩固幼儿对相邻数的理解。
巧妙地设计标识,避免了教师一遍又一遍地叮咛和指导,最大化地发挥了环境的引导和教育作用。
(二)游戏前,静“一分钟”
对待班级幼儿进区盲目性较大这一现象,可采用进区前静“一分钟”的方法,即:进区之前,引导幼儿先静静地想一分钟:我今天玩什么、怎么玩?幼儿对于“怎么玩”可能考虑的较少,但是“一分钟”的时间,足够让他明确自己今天想玩的是什么。这样的静“一分钟”使幼儿在头脑中初步建构了一个大概的游戏计划,避免了进区后东摸西看,在材料选择上不知该如何取舍的现象出现。
(三)游戏中,写“一分钟”
写什么?计划卡!大班的幼儿已经可以自主制定计划,所以在游戏中不妨让他们为今天的游戏做个计划,这对他即将要开展的游戏行为起到一个很好的导向作用。如:下图五是幼儿在搭建之前的计划,图六是幼儿最后的作品。可以看出:幼儿最终的作品和搭建之前的计划并不相同,但是主题是一致的,只是最终呈现的作品更丰富。这样的方法,也具有带动作用,使那些在游戏过程中较为被动的幼儿也会渐渐模仿较为主动的幼儿,为自己的游戏任务做个计划。
下图七是游戏后的写“一分钟”,这更是责任感的一个体现,“小护士”的任务是把今天来“体检中心”的体检者的体检信息记录下来。在这个记录的过程中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责任,有服务他人的意识。
游戏中的写“一分钟”,可在游戏刚刚开始前,也可以在游戏结束后。写“一分钟”意义在于让幼儿对今天的游戏有一个计划和总结,使自己的游戏行为更有目的性,便于更好地管理和控制自己的游戏行为。
区域游戏是幼儿园主要的游戏之一。通过区域游戏,培养幼儿自我管理能力,需要老师结合环境和游戏本身进行巧妙的设计,让无声的环境变得有声。在游戏中及时强化幼儿自我管理的行为,游戏后鼓励幼儿将游戏中的自我管理行为迁移到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来,以小见大,让自我管理的这种意识和习惯真正成为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基础。
进入大班的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各方面的能力都有显著地提高,比如集体意识、竞争意识等。但在平时的观察中发现他们的责任意识和自我约束、安排的能力还较为薄弱。尤其在区域游戏这种自主性的游戏中,更能明显体现。
一、大班幼儿区域游戏现状分析
(一)游戏选择看似自主实则盲目
每一次区域游戏的开展,虽然一直坚持幼儿自主选择区域,但是往往发现这样的现象:幼儿进到自己选的区域中,不知道干什么,花费太多时间在区域中东摸西看;进区前的目的不明确,盲目性大。
(二)游戏过程看似主动实则被动
在大班幼儿的区域游戏中,时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有些幼儿很安静,往往却是游戏的组织者和策划者;有些幼儿很忙碌,但却是被动的执行者。这里有一个案例,能很确切地解释两类幼儿不同的行为表现:今天建构区的主题是“各种各样的桥”,明明、兰兰都选择了建构区。兰兰进去以后,先认真地看了老师提供的不同样式桥的图片,然后停下来想了一想。而明明进去以后,则是把所有的积木都翻了一遍,边翻边说:“哈哈,这些积木都是我的啦!”看着安静的兰兰拿取了一个长方体的积木,他连忙问道:“兰兰,你拿这个积木做什么?”“我要搭一座立交桥。”“立交桥?不错,我帮你拿积木吧!”于是,明明负责拿积木,兰兰来搭桥。这样的案例在区域游戏中很常见,因为孩子的个体差异性,所以在游戏中会有不同的行为表现。该如何让幼儿被动的游戏行为转变为有目的的主动行为,值得每一位教师去思考。
二、对大班幼儿区域游戏中自我管理的指导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所以区域游戏更是幼儿园一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区域游戏的自主性较强,在游戏中老师是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更是观察者,干预较少。这样一个自主的游戏环境,更能给幼儿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提供充分机会。作为老师,该怎样巧妙指导幼儿进行自我管理呢?结合本班幼儿的特点,我尝试了以下方法:
(一)创设有利于幼儿自主管理的环境
环境是幼儿最好的老师,所以在班级区域游戏环境的创设上,教师需要花费一些心思,比如每个区域设置一名“管理员”(如图四),负责本区域幼儿的游戏常规;还有设置一些让幼儿一眼就能读懂进区人数(图一)、该如何摆放图书(图二)的标识;除此以外有些标记还可以和教育活动结合,如图三柜体上空白的数字5,不仅起到材料摆放和柜子一一对应,而且还能巩固幼儿对相邻数的理解。
巧妙地设计标识,避免了教师一遍又一遍地叮咛和指导,最大化地发挥了环境的引导和教育作用。
(二)游戏前,静“一分钟”
对待班级幼儿进区盲目性较大这一现象,可采用进区前静“一分钟”的方法,即:进区之前,引导幼儿先静静地想一分钟:我今天玩什么、怎么玩?幼儿对于“怎么玩”可能考虑的较少,但是“一分钟”的时间,足够让他明确自己今天想玩的是什么。这样的静“一分钟”使幼儿在头脑中初步建构了一个大概的游戏计划,避免了进区后东摸西看,在材料选择上不知该如何取舍的现象出现。
(三)游戏中,写“一分钟”
写什么?计划卡!大班的幼儿已经可以自主制定计划,所以在游戏中不妨让他们为今天的游戏做个计划,这对他即将要开展的游戏行为起到一个很好的导向作用。如:下图五是幼儿在搭建之前的计划,图六是幼儿最后的作品。可以看出:幼儿最终的作品和搭建之前的计划并不相同,但是主题是一致的,只是最终呈现的作品更丰富。这样的方法,也具有带动作用,使那些在游戏过程中较为被动的幼儿也会渐渐模仿较为主动的幼儿,为自己的游戏任务做个计划。
下图七是游戏后的写“一分钟”,这更是责任感的一个体现,“小护士”的任务是把今天来“体检中心”的体检者的体检信息记录下来。在这个记录的过程中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责任,有服务他人的意识。
游戏中的写“一分钟”,可在游戏刚刚开始前,也可以在游戏结束后。写“一分钟”意义在于让幼儿对今天的游戏有一个计划和总结,使自己的游戏行为更有目的性,便于更好地管理和控制自己的游戏行为。
区域游戏是幼儿园主要的游戏之一。通过区域游戏,培养幼儿自我管理能力,需要老师结合环境和游戏本身进行巧妙的设计,让无声的环境变得有声。在游戏中及时强化幼儿自我管理的行为,游戏后鼓励幼儿将游戏中的自我管理行为迁移到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来,以小见大,让自我管理的这种意识和习惯真正成为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