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切事物都是过程的集合体,思想家的思想也是一样。列宁的意识形态教育思想的形成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经历了1893-1905年的萌芽阶段、1905-1917年的形成阶段和1917-1924年的成熟阶段。文章以列宁在各个革命阶段的著作作为依据,遵循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探究列宁富有革命色彩的意识形态教育的思想的发展历程。
【关键词】列宁;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教育
Abstract: all things are the process of aggregation, thinkers thought is the same. The formation of Lenin’s ideology of Ideological Education in the late nineteenth Century to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has experienced the embryonic stage of 1893-1905, the formation stage of 1905-1917 and the maturity stage of 1917-1924. Based on the works of Lenin in different revolutionary stage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development of Lenin’s thought of revolutionary ideology education, guided by the guidance of the theory of marxism.
Key words: Lenin; ideology; ideological education
一、1893-1905年:列寧意识形态教育思想的萌芽阶段
在列宁意识形态教育思想的萌芽阶段,列宁在参与革命活动的过程初步形成了意识形态教育思想的某些层面的内容。其中主要的著作有:《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党人?》(以下简称《人民之友》)、《我们的大臣们在想些什么?》、《民粹主义空想计划的典型》《社会民主党纲领草案及其说明》、《俄国社会民主党人的任务》、《我们的纲领》、《我们运动的迫切任务》、《怎么办?》、《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论政治同教育学的混淆》。列宁在这些著作中的论述开启了意识形态教育思想的萌芽发展阶段。
(一)关于对工人阶级进行意识形态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列宁作为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从信念上说是坚决反对资本主义的,从其思想发展的长远目标上来看是追求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在《人民之友》中,列宁指出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率领一切民主分子去推翻专制制度,引导俄国无产阶级循着公开政治斗争的大道走向胜利的共产主义革命。”在《我们的大臣们在想些什么?》中,列宁阐明对先进代表的工人阶级进行教育的重要性,他说:“你们应当向所有人表明:任何力量都不能阻止工人觉醒!没有知识,工人就无法自卫;有了知识,他们就有了力量。”大臣先生们之所以反对平民和工人接受教育,是因为他们认为工人和平民就应该做好本职工作,不应该去探索新知识和新思想。由此可见当局的统治者是多么害怕和不允许工人们获得知识,一旦工人和知识结合起来,就会产生反政府的行为。在这个阶段,列宁的思想主要是坚持对工人阶级进行意识形态教育工作,坚持这项知识与工人相结合的工作,保证广大工人群众能够经常不断地受到马克思主义熏陶教育,最大限度的把整个工人阶级提高到自觉的社会主义革命分子的水平。
(二)关于意识形态教育的平等性
在《民粹主义空想计划的典型》中,列宁认为:“阶级教育的实质就是:法律上完全平等,所有的公民享有完全平等的权利,有产者享有完全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阶级学校没有等级,只有公民。它对所有学生只有一个要求:要求他们缴纳学费。”在阶级学校和等级学校的认识上,尤沙柯夫先生似乎混淆了等级和阶级的差别,他认为学校制定大纲时要考虑到阶级利益。这似乎不存在一个共同的教育形式,对有产者来说,受教育权的是平等的;而对于无产者来说,他们的受教育权只能是享受穷人的大纲(尤沙柯夫认为阶级学校大纲应该分为富人大纲和穷人大纲)。彻底的阶级学校是以共同形式为前提,而不是区分为富人和穷人两种大纲。
(三)关于意识形态的教育方法
列宁认为最重要的就是“灌输”,灌输理论的形成发展过程与列宁意识形态教育思想、俄国革命的历程、工人阶级革命意识的演变相辅相成,在列宁的论著中逐步阐明。虽然工人革命运动高涨,但因缺乏科学的革命理论和先进的组织领导,工人运动大多数限于工厂、企业,其斗争方式也局限于罢工、捣毁机器等初级形式。
二、1905-1917年:列宁意识形态教育思想的形成发展阶段
在这一时期,俄国经历了1905年革命的运动,又经历了革命失败后的低谷时期。在沙俄境内发生了范围广泛的人民革命运动。这些革命运动总的说是自发的,是社会各阶层对沙皇专制政府不满情绪的大爆发。由于列宁看到了俄国的工人、农民在革命活动中表现出彻底的革命性后,就决定对俄国的意识形态教育道路进行重新规划。面对日益猖獗的唯心主义思潮,列宁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者,他在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础上创造性的提出了“一国胜利”学说,探索并领导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列宁的主要著作有:《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社会民主党对农民运动的态度》、《社会政党和非党的革命性》、《反对抵制》、《马克思主义和修正主义》、《论工人政党对宗教的态度》(简称三个来源)、《革命的教训》、《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1915年的《社会主义与战争》、《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
(一)关于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教育任务的阐述 从1883年普列汉夫的“劳动解放社”到1898年俄国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马克思主义在俄国工农阶级中得到进一步地传播。1904年《前进报》创办标志着布尔什维克与孟什维克已经分裂为两个独立的政治派别,列宁旗帜鲜明地指出只有无产阶级才是革命的领导者,才能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条件下将社会主义革命进行到底。关于意识形态教育工作和组织工人运动方面的问题,列宁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是否将武装起义作为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否为建立革命队伍而奋斗。在《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中列宁认为“对于一个战斗着的政党来说,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能不能教会革命一些东西?我们能不能利用我们的社会民主主义学说的正确性,利用我们同无产阶级这个唯一彻底革命的阶级的联系,来给革命刻上无产阶级的标记……”列宁强调在无产阶级革命中要取得革命的胜利,就必须在意识形态领域坚持马克思主义与革命运动结合起来,无产阶级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掌握领导权,积极引导工农群众通过暴力革命走向彻底的胜利。在列宁意识形态教育思想的形成过程中,武装斗争是意识形态教育的主要任务,也是其意识形态教育思想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
(二)关于意识形态教育内容的阐述
无产阶级不自觉地承担着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和西方帝国主义侵略的重要使命,继民主革命之后,革命任务还没有完成,还需要将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运动,实现社会主义的理想状态。如列宁在《社会民主党对农民运动的态度》中强调:“那时我们还要斗争,仍然要斗争,在新的战场上联合另一些同盟者去斗争”在工人运动的斗争史上,列宁主张二次革命论和不断革命论辩证统一的两步走策略,坚决反对产生阶级的这种阶级社会的存在。马克思主义就是这样一种学说,为消灭阶级,指导工人运动而产生。如列宁在《三个来源》中说“全部官方的和自由派的科学都这样或那样地为雇佣奴隶制辩护,而马克思主义则对这种奴隶制宣布了无情的战争。”正是因为这样,资产阶级不断的想要瓦解这个思想武器,反革命势力就不断的歪曲马克思主义。为了反击各种反动思潮捍卫马克思主义,列宁在精神上武装工农群众引导他们积极地参与革命斗争。针对俄国宗教盛行的现象,列宁在革命的发展中坚决同宗教作斗争,坚决打击阶级敌人的破坏活动,并在人民群众中进行无神论教育,加强科学的世界观教育。列宁在革命活动中揭露宗教的丑陋本质, 指出:“现代所有的宗教和教会、各式各样的宗教团体,都是资产阶级反动派用来捍卫剥削制度、麻醉工人阶级的机构。”列宁提出科学世界观教育:“同宗教作斗争不应局限于抽象的思想宣传,而应把这一斗争同目的在于消灭宗教的社会根源的阶级运动的具体实践联系起来。”1917年俄国爆发二月革命,沙皇政府被推翻,俄国出现了一种无政府状态的局面。在一系列的历史活动过程中,列宁放弃了革命和平过渡的思想主张。在《革命的教训》中揭露孟什维克党在革命意识上的妥协性,把工农群众渴望的自由、和平、面包和土地作为布尔什维克党的追求,促使革命发展为真正的民主的革命。
三、1917-1924年:列宁意识形态教育思想的成熟阶段
在这一时期,为了积极应对国内外的紧张局势,列宁继续开展意识形态教育实践活动,形成了丰富的意识形态思想。在十月革命的胜利后,布尔什维克党的历史任务发生了改变,俄国面临着严峻的国际国内环境,一方面要及时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另一方面要结束国际间的战争,为恢复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提供良好的环境。广大农民群众、无产阶级分子落后的意识需要不断的改进;既要反对官僚主义,又要粉碎帝国主义的阴谋。共产党人开始发动全体劳动人民来完成革命的建设任务和建设一个区别于资产主义社会的国家。列宁十分关注国民教育问题,在广大农村地区逐渐开展扫盲運动,强调教育的政治功能—不识字就不能有政治。这一时期列宁的著作主要有:《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在全俄国际主义者教师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在全俄教育工作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俄共(布)纲领》、《青年团任务》、《论我们报纸的性质》。这些著作对列宁意识形态教育思想很多层面的内容都有进一步的论及,展示了在新的形势和任务下列宁思想演进和发展进程。
(一)关于新时期意识形态教育的目的
新时期意识形态教育的目的,不在局限于对工人进行意识形态教育,而是启发无产阶级要为社会主义建设而服务。为了维护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无产阶级政党及工农群众的革命重心要与革命的发展进程保持一致,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为培养社主义的接班人而奋斗。毋庸置疑意识形态教育作为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一种实践活动,其目的提高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实践能力,即“培养能够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一代人”,这一代人是意识形态教育的重点对象,他们是社会主义取得最终胜利的主力军和建设者,为取得进一步的成就奠定基础。列宁指出,社会主义建设要“特别注意加强和巩固劳动者的同志纪律并从各方面提高他们的主动性和责任心”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就需要坚持不懈地耐心地重新教育群众”。
(二)在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容
列宁认为随着时代任务的变化也应做出相应的调整。“现在,老一套的政治鼓动,即政治空谈,占的篇幅太多了,而新生活的建设,建设中的种种事实,占的篇幅太少了”,无产阶级革命是需要我们参与的实践活动,而不是空谈各种社会思潮的利弊优劣,政治上的空谈和资本家的剥削仅仅是形式不一样,其本质都是让贫苦群众继续处于水生火热之中。我们应该“多谈些经济,少来一些政治空谈”[11]。只有经济水平不断攀升上来,才能充分展现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生命力,为人民的幸福生活创造安定的环境。此外,列宁还对意识形态教育的原则、主体作了一些新的论述,在苏维埃政权的统治下,旧的教育环境发生变化,新的实际、新的情况层出不穷,列宁根据新的实际需要,组建意识形态教育的专门领导机构,对意识形态教育的主体组织形式进行了新的探索。在实践中不断反思意识形态教育取得成就和失败之处的经验与教训,为我国现阶段的意识形态教育提供借鉴,也充分证明了教育的艰巨性、复杂性、长期性,等等。
参考文献:
[1]列宁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1
[2]列宁全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68
作者简介:朱丽,1991年1月,女,汉族,贵州贵阳贵州师范大学2014级在读硕士研究生,专业: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关键词】列宁;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教育
Abstract: all things are the process of aggregation, thinkers thought is the same. The formation of Lenin’s ideology of Ideological Education in the late nineteenth Century to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has experienced the embryonic stage of 1893-1905, the formation stage of 1905-1917 and the maturity stage of 1917-1924. Based on the works of Lenin in different revolutionary stage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development of Lenin’s thought of revolutionary ideology education, guided by the guidance of the theory of marxism.
Key words: Lenin; ideology; ideological education
一、1893-1905年:列寧意识形态教育思想的萌芽阶段
在列宁意识形态教育思想的萌芽阶段,列宁在参与革命活动的过程初步形成了意识形态教育思想的某些层面的内容。其中主要的著作有:《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党人?》(以下简称《人民之友》)、《我们的大臣们在想些什么?》、《民粹主义空想计划的典型》《社会民主党纲领草案及其说明》、《俄国社会民主党人的任务》、《我们的纲领》、《我们运动的迫切任务》、《怎么办?》、《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论政治同教育学的混淆》。列宁在这些著作中的论述开启了意识形态教育思想的萌芽发展阶段。
(一)关于对工人阶级进行意识形态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列宁作为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从信念上说是坚决反对资本主义的,从其思想发展的长远目标上来看是追求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在《人民之友》中,列宁指出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率领一切民主分子去推翻专制制度,引导俄国无产阶级循着公开政治斗争的大道走向胜利的共产主义革命。”在《我们的大臣们在想些什么?》中,列宁阐明对先进代表的工人阶级进行教育的重要性,他说:“你们应当向所有人表明:任何力量都不能阻止工人觉醒!没有知识,工人就无法自卫;有了知识,他们就有了力量。”大臣先生们之所以反对平民和工人接受教育,是因为他们认为工人和平民就应该做好本职工作,不应该去探索新知识和新思想。由此可见当局的统治者是多么害怕和不允许工人们获得知识,一旦工人和知识结合起来,就会产生反政府的行为。在这个阶段,列宁的思想主要是坚持对工人阶级进行意识形态教育工作,坚持这项知识与工人相结合的工作,保证广大工人群众能够经常不断地受到马克思主义熏陶教育,最大限度的把整个工人阶级提高到自觉的社会主义革命分子的水平。
(二)关于意识形态教育的平等性
在《民粹主义空想计划的典型》中,列宁认为:“阶级教育的实质就是:法律上完全平等,所有的公民享有完全平等的权利,有产者享有完全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阶级学校没有等级,只有公民。它对所有学生只有一个要求:要求他们缴纳学费。”在阶级学校和等级学校的认识上,尤沙柯夫先生似乎混淆了等级和阶级的差别,他认为学校制定大纲时要考虑到阶级利益。这似乎不存在一个共同的教育形式,对有产者来说,受教育权的是平等的;而对于无产者来说,他们的受教育权只能是享受穷人的大纲(尤沙柯夫认为阶级学校大纲应该分为富人大纲和穷人大纲)。彻底的阶级学校是以共同形式为前提,而不是区分为富人和穷人两种大纲。
(三)关于意识形态的教育方法
列宁认为最重要的就是“灌输”,灌输理论的形成发展过程与列宁意识形态教育思想、俄国革命的历程、工人阶级革命意识的演变相辅相成,在列宁的论著中逐步阐明。虽然工人革命运动高涨,但因缺乏科学的革命理论和先进的组织领导,工人运动大多数限于工厂、企业,其斗争方式也局限于罢工、捣毁机器等初级形式。
二、1905-1917年:列宁意识形态教育思想的形成发展阶段
在这一时期,俄国经历了1905年革命的运动,又经历了革命失败后的低谷时期。在沙俄境内发生了范围广泛的人民革命运动。这些革命运动总的说是自发的,是社会各阶层对沙皇专制政府不满情绪的大爆发。由于列宁看到了俄国的工人、农民在革命活动中表现出彻底的革命性后,就决定对俄国的意识形态教育道路进行重新规划。面对日益猖獗的唯心主义思潮,列宁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者,他在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础上创造性的提出了“一国胜利”学说,探索并领导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列宁的主要著作有:《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社会民主党对农民运动的态度》、《社会政党和非党的革命性》、《反对抵制》、《马克思主义和修正主义》、《论工人政党对宗教的态度》(简称三个来源)、《革命的教训》、《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1915年的《社会主义与战争》、《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
(一)关于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教育任务的阐述 从1883年普列汉夫的“劳动解放社”到1898年俄国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马克思主义在俄国工农阶级中得到进一步地传播。1904年《前进报》创办标志着布尔什维克与孟什维克已经分裂为两个独立的政治派别,列宁旗帜鲜明地指出只有无产阶级才是革命的领导者,才能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条件下将社会主义革命进行到底。关于意识形态教育工作和组织工人运动方面的问题,列宁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是否将武装起义作为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否为建立革命队伍而奋斗。在《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中列宁认为“对于一个战斗着的政党来说,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能不能教会革命一些东西?我们能不能利用我们的社会民主主义学说的正确性,利用我们同无产阶级这个唯一彻底革命的阶级的联系,来给革命刻上无产阶级的标记……”列宁强调在无产阶级革命中要取得革命的胜利,就必须在意识形态领域坚持马克思主义与革命运动结合起来,无产阶级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掌握领导权,积极引导工农群众通过暴力革命走向彻底的胜利。在列宁意识形态教育思想的形成过程中,武装斗争是意识形态教育的主要任务,也是其意识形态教育思想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
(二)关于意识形态教育内容的阐述
无产阶级不自觉地承担着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和西方帝国主义侵略的重要使命,继民主革命之后,革命任务还没有完成,还需要将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运动,实现社会主义的理想状态。如列宁在《社会民主党对农民运动的态度》中强调:“那时我们还要斗争,仍然要斗争,在新的战场上联合另一些同盟者去斗争”在工人运动的斗争史上,列宁主张二次革命论和不断革命论辩证统一的两步走策略,坚决反对产生阶级的这种阶级社会的存在。马克思主义就是这样一种学说,为消灭阶级,指导工人运动而产生。如列宁在《三个来源》中说“全部官方的和自由派的科学都这样或那样地为雇佣奴隶制辩护,而马克思主义则对这种奴隶制宣布了无情的战争。”正是因为这样,资产阶级不断的想要瓦解这个思想武器,反革命势力就不断的歪曲马克思主义。为了反击各种反动思潮捍卫马克思主义,列宁在精神上武装工农群众引导他们积极地参与革命斗争。针对俄国宗教盛行的现象,列宁在革命的发展中坚决同宗教作斗争,坚决打击阶级敌人的破坏活动,并在人民群众中进行无神论教育,加强科学的世界观教育。列宁在革命活动中揭露宗教的丑陋本质, 指出:“现代所有的宗教和教会、各式各样的宗教团体,都是资产阶级反动派用来捍卫剥削制度、麻醉工人阶级的机构。”列宁提出科学世界观教育:“同宗教作斗争不应局限于抽象的思想宣传,而应把这一斗争同目的在于消灭宗教的社会根源的阶级运动的具体实践联系起来。”1917年俄国爆发二月革命,沙皇政府被推翻,俄国出现了一种无政府状态的局面。在一系列的历史活动过程中,列宁放弃了革命和平过渡的思想主张。在《革命的教训》中揭露孟什维克党在革命意识上的妥协性,把工农群众渴望的自由、和平、面包和土地作为布尔什维克党的追求,促使革命发展为真正的民主的革命。
三、1917-1924年:列宁意识形态教育思想的成熟阶段
在这一时期,为了积极应对国内外的紧张局势,列宁继续开展意识形态教育实践活动,形成了丰富的意识形态思想。在十月革命的胜利后,布尔什维克党的历史任务发生了改变,俄国面临着严峻的国际国内环境,一方面要及时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另一方面要结束国际间的战争,为恢复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提供良好的环境。广大农民群众、无产阶级分子落后的意识需要不断的改进;既要反对官僚主义,又要粉碎帝国主义的阴谋。共产党人开始发动全体劳动人民来完成革命的建设任务和建设一个区别于资产主义社会的国家。列宁十分关注国民教育问题,在广大农村地区逐渐开展扫盲運动,强调教育的政治功能—不识字就不能有政治。这一时期列宁的著作主要有:《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在全俄国际主义者教师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在全俄教育工作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俄共(布)纲领》、《青年团任务》、《论我们报纸的性质》。这些著作对列宁意识形态教育思想很多层面的内容都有进一步的论及,展示了在新的形势和任务下列宁思想演进和发展进程。
(一)关于新时期意识形态教育的目的
新时期意识形态教育的目的,不在局限于对工人进行意识形态教育,而是启发无产阶级要为社会主义建设而服务。为了维护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无产阶级政党及工农群众的革命重心要与革命的发展进程保持一致,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为培养社主义的接班人而奋斗。毋庸置疑意识形态教育作为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一种实践活动,其目的提高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实践能力,即“培养能够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一代人”,这一代人是意识形态教育的重点对象,他们是社会主义取得最终胜利的主力军和建设者,为取得进一步的成就奠定基础。列宁指出,社会主义建设要“特别注意加强和巩固劳动者的同志纪律并从各方面提高他们的主动性和责任心”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就需要坚持不懈地耐心地重新教育群众”。
(二)在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容
列宁认为随着时代任务的变化也应做出相应的调整。“现在,老一套的政治鼓动,即政治空谈,占的篇幅太多了,而新生活的建设,建设中的种种事实,占的篇幅太少了”,无产阶级革命是需要我们参与的实践活动,而不是空谈各种社会思潮的利弊优劣,政治上的空谈和资本家的剥削仅仅是形式不一样,其本质都是让贫苦群众继续处于水生火热之中。我们应该“多谈些经济,少来一些政治空谈”[11]。只有经济水平不断攀升上来,才能充分展现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生命力,为人民的幸福生活创造安定的环境。此外,列宁还对意识形态教育的原则、主体作了一些新的论述,在苏维埃政权的统治下,旧的教育环境发生变化,新的实际、新的情况层出不穷,列宁根据新的实际需要,组建意识形态教育的专门领导机构,对意识形态教育的主体组织形式进行了新的探索。在实践中不断反思意识形态教育取得成就和失败之处的经验与教训,为我国现阶段的意识形态教育提供借鉴,也充分证明了教育的艰巨性、复杂性、长期性,等等。
参考文献:
[1]列宁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1
[2]列宁全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68
作者简介:朱丽,1991年1月,女,汉族,贵州贵阳贵州师范大学2014级在读硕士研究生,专业: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