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气韵和“岩彩”色质

来源 :中华儿女·书画名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232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受访时间:2013年11月
  受访地点:上岛咖啡
  受访人:梁 健
  采访人:山 己
  SHMJ:是什么样的契机让你接触到“岩彩”绘画?
  梁健:一直以来我都在画“水墨”,记得在天津美院读研究生的时候有一次临摹“敦煌壁画”的课程,2008年我就和几个同学来到敦煌考察了半个月时间,当在现场观看“敦煌壁画”的一刹那我就被彻底打动了。以前接触“敦煌壁画”是在画册、媒体、文艺作品中,当真正融入到现场去感受它特别震撼。古代的壁画如“敦煌壁画”“法海寺壁画”“永乐宫壁画”都有非常相似的一点——可使用的颜色都特别有限。虽然观看它的第一感觉往往是非常的繁复,实际上它所使用到的颜色仅仅3、4种而已——石青、石绿、墨、赭石。画家通过对色彩的布局,安排,搭配从而衍生出了丰富的变化。传统壁画中所使用的颜色能够做到上千年不变色,现在人们所看到的都是几百年甚至一千年以前的作品,依然栩栩如生。可以说,在敦煌考察的时候我就对“岩彩”产生了特别大的兴趣。
  SHMJ:从“岩彩”进入你的视野,再到经过实践和接触,你对于“岩彩”的认识产生过怎样的变化?
  梁健:最早对于它的认识相对比较简单,当时我只想掌握“岩彩”调胶的方法,在经过壁画的临摹和学习之后,发现“岩彩画”并不像当初我认为的那样简单和平面。它本身具有相当复杂的层次,肌理,技法和意境……尤其是画底的制作特别讲究,也是整个作品的一环节,甚至说一幅作品的成败有50%的因素与画底有关系。
  当今画家群里有相当一部分人从新开始关注“岩彩”材料,借助它进行创作,那些作品题材紧扣当代,表现形式融入壁画的视觉因素,我觉得这是特别有意思的尝试;另一方面起到了文化传承的目的。传统壁画虽然精彩,后人是否仅仅停留在临摹、复制的阶段呢?我之所以尝试“岩彩”,第一是责任感的驱使,我毕竟是一名画家,需要在前人的基础之上思考我的创作;其次,“岩彩”与我个人所要表达的欲求相吻合,我需要借助“岩彩”材料及它的表现手段探索个人语言的可能性。
  SHMJ:你是传统“水墨画”出身,惯有“以墨为雅,以色为俗”传统,接触“岩彩”后你是如何调整自己的思考方式和绘画习惯?
  梁健:以前确实是这样,我在天津美术学院一呆就是七年。前五、六年里只单纯的接触“水墨”,还是受到“文人画”的影响比较深,没有更多的去考虑色彩的介入。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个人的视野仅仅的宽阔起来,开始思考能否在“水墨”的基础上找到新的可能性。刚才咱们也谈到了这一点,我幸运的接触到“敦煌壁画”,就是这样的机会让我与“岩彩”结缘。从关注“岩彩”作品,关注“岩彩”的文章,“岩彩画”艺术家,直到实践,这个过程我酝酿了很长时间。
  从本科到研究生我的作品并不像任何一个人,本科四年级的时候曾经画过摩托车系列的作品,并且带着这个题材参加了“成都双年展”。那个时候,天津市还没有禁止摩托车行驶,大街小巷里能看到好多的摩托车,在我看来这些摩托车和人一样,有表情、有器官……发动机像是“心脏”,各种管子就像是人的“血管”一样,很有意思。同样的,我观察电脑里的“集成电路”能让我联想到人们生活的城市,坐在飞机上鸟瞰城市也像是在看一块“集成电路”。类似这样的经验准换,或者经验错位让我产生特殊的感受,这样酝酿了大概一年时间才动笔。据我所知此类的题材国内画家涉足的很少,也没有任何的参考,只能亲自去尝试这个题材。本科毕业展的时候,老师说我的这批作品有可能获毕业奖,结果展览的时候我什么奖都没有获。一般国画系毕业展“山水”“花鸟”“人物”各设一个奖项,到了我这儿却没法归类,作品反响也是两极的,有一部分人特别喜欢,一部分人特别反感,这和观看者的观看习惯有关系。传统中国画所涉及的题材莫非是梅兰竹菊、渔樵耕读……突然看到有人画摩托车确实有点扎眼,但是反过来想一想我仅仅换了一个题材而已,所用的材料、技法传统中都有。古人生活在农耕的环境中,当下人生活在工业环境里,视觉经验势必大不一样,我画的题材是我身边真正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承载着个人真实体验在其中。
  SHMJ:回到“岩彩”话题上来,我想知道现阶段你是怎样处理“岩彩”本身的质感和你所要表达的主题之间的关系呢?
  梁健:从敦煌回来以后一直在想这个问题,“岩彩”是矿物质颜色,由于技术上的发展革新分为了“细颗粒”和“粗颗粒”,而且还分水干色……我个人还是认为有颗粒的材质更能体现“岩彩”本身的质感,也能将它最有优势的特性发挥出来。“岩彩”与“水墨”的结合我也做了些尝试,在最初的尝试中将“水墨”作为底子,因为矿物质颜色的覆盖力比较强,应该处在物理层面的偏上一层,作品最终传达出来的效果兼具“水墨”气韵和“岩彩”色质。
  SHMJ:你谈到古代“岩彩”色相的单调,现在画家们是否解决了色相选择上的局限?
  梁健:目前画家们所使用的“岩彩”色相特别丰富,色相分类达到2000种之多,所以色相的丰富性为画家们的创作提供了优势条件。举个例子,“石绿”这个颜色可以分为很多种,不同颗粒的粗细程度不一样,它随着颗粒大小的变化,在“色彩明度”上呈现出深浅的不同,在“色性”上出现冷暖微妙的反差。目前“岩彩”具备很丰富的中间色提供给使用者,即使是这样,画家在绘画的过程中还会根据具体情况调和色彩,这完全是根据画面的需要了。矿物质色不同于普通锡管颜料,它主要通过一层层的叠加寻找丰富的变化,最终呈现出来的视觉质感特别高级。毕竟是纯天然的矿物质颗粒,锡管颜料完全达不到它的色彩冲击力与稳定性。化学合成的颜料容易产生氧化反应以及受到光线的破坏,矿物质色大部分都很稳定,当然其中小部分也会被氧化。敦煌壁画中的许多人物面部呈现黑色,就是氧化反应导致的结果,这要看画家怎样去选用颜色了,都用稳定性比较高的颜色上千年也不会有变化。
  SHMJ:通过材质,形式的研究对于你的创作有哪些促进,最深的体会是什么?   梁健:最为明显的是在色彩方面的变化,这种提升是对色彩本身的处理认识上,并不单单局限在矿物质色的使用上。现阶段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怎样更融洽的将“水墨”“岩彩”有机的组织起来,这确实需要一些时间探索和归纳。张大千的“泼墨”“泼彩”在我看来就是这方面的尝试,他画山水就是先“泼墨”然后“泼彩”,他用的色彩就是矿物质色,前辈们已经做过了类似的尝试。近几年我另一个创作主题是“拴马庄”。“拴马庄”是石头的,矿物质颜色本身也是石头,二者本质是相通的,材质上的互通运用是可以建立的,对于“岩彩”学习的出发点也在这里。这并不说明我将要搁置“水墨”,“水墨”还应该是我作品里的基础因素,并同其他因素产生互动。
  SHMJ:作为一名教师你的个人创作和钻研,是否会渗透到你的教学当中?
  梁健:当然会,这件事情也在我的酝酿中了。目前我教授的科目是“中国画”,“岩彩画”的训练在目前的高校里非常少见,我个人了解到的情况是中央美院设有“岩彩”的课程,主要是胡明哲老师负责;中国美院的“岩彩”课程是王雄飞老师负责,他还在中国美院建立了“岩彩研究所”;天津美院也有“岩彩”的课程,但是没有列入教学课程设置。假如它可以单独成为一门课程设置,进入到一个专业设置中去,就能让更广泛的人有机会认识接触到它。“岩彩”是一种古老的材料,它在唐代的时候就已经被画家们运用的非常娴熟了,只不过是元代以后“文人绘画”的出现,使得色彩因素在传统绘画中被边缘化了。我们现在所为之努力的说夸张一点是在“复兴岩彩绘画”,说实在的我们仅仅是把这个文化延续下来而已。
  SHMJ:当代的“岩彩”定义与传统的“重彩”有什么不同?
  梁健:到现在为止这也是备受争议的话题,有些人认为“岩彩”应该归到“重彩”中去,但是有些人则不这样认为。实际上二者使用的材质都是类似的,我认为“岩彩”的纯粹性更高一些,就是矿物质色,而“重彩”当中不仅仅是矿物质色,还有蛋彩色、墨等等,它是多种材料结合的绘画。
  SHMJ:最早活跃于“岩彩”领域的画家们都有留学日本的经历,他们把“岩彩”重新介绍到国内来,对于“岩彩”的推广以及作品的创作付出着不遗余力的努力。
  梁健:日本的“岩彩画”也称为“日本画”,最早是从中国传过去的“唐绘”,日本一直保留着色彩的传统,之后来又收到“西画”的影响在原有的基础之上进行了改进,促成了咱们现在所看到的“日本画”的样貌。20世纪80年代中国有一批画家、访问学者来到日本学习“日本画”并且接触到矿物质色的运用,学成回国后继续推动“岩彩”艺术。如今,时代发展的趋势是文化多元化,随着时间的发展中国绘画的形态也应该有所变化,经过“文人画”之后色彩方面也要复苏起来了,另外还有异域文化的影响,也在慢慢的促成绘画的演变。“岩彩”的意义不仅仅关乎创作者个人造诣的提高,它背后还有更深层面的文化意义。“岩彩”的适用领域不单单在“国画”领域,还可以引渡到“水彩”中去,也许还有更广泛的领域能给予“岩彩”更大的施展空间也未可知……
其他文献
21世纪以来,中国艺术已进入了宽阔发展的时期,也是中国画宽阔发展的时期。山水画也不例外,经过上世纪80年代艺术观念的解放和艺术空气宽容的历程,至90年代,中国艺术家的思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开始了多方面的思考和探索,引起了风格、语言、形态的个性化取向,出现了真正多元化的面貌。这种状况在新世纪的中国山水画领域结出了丰富多彩的成果,出现了空前繁盛的局面。不仅在80、90年代初步进行的各种探索日渐成熟
期刊
部队美术是中国美术史的一部分,这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特殊性而带来的一个新的现象。从北伐时期开始,部队美术就已逐渐超出了军队内部的鼓动的意义,而与革命和先进的思想发生了联系。特别是我们在以梁鼎铭为代表的一些北伐历史画家的创作中可以明确地看到这种现象,并通过延安美术的进一步升华一直延伸到新中国。但新中国的部队美术是在普及的大背景下展开的,因此部队美术一般称之为“士兵美术”,即它是以突出部队美术作为“工
期刊
“古画画意不画形”,所谓的“意”也即象外之意。追求“形意之辩”,是中国古代哲学,也是古代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意趣。历代山水画家无不通过一种“立象尽意”,同时又“得意忘象”的二律背反方式,获得那被庄子称作“象惘”的大道虚空本体。在刘明的山水画中,我也清晰地看到了同样的“得意”的心路历程,作为一位当代的青年山水画家,刘明在继承古圣先贤山水画之“古意”的同时,以自身之笔墨表现所处时代的精神,最终达到二者兼顾
期刊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东海舰队,我有幸拜访了画家石照东先生。他为人随和、诚恳、庄重、健谈,在他画室的墙上,还悬挂着许多笔墨未干的大幅作品,他既是一位军人,又是一位职业的艺术工作者,我们从他的目光中和作品里,不难看出他朴实而刚正的个性。  石照东先生1958年出生于浙江“中国书画艺术之乡”的浦江,从小就与书画结下了不解之缘。1979年他毕业于鲁迅艺术学院,1983年又考入上海戏曲学院舞台美术专科继续深造。
期刊
张明川是海军画家,是在中国山水画界很有影响力的画家,是擅于将山水画创作放进军事主题的画家。  与张明川相识近三十年成了老朋友,在我这个山水画外行眼里看张明川,会有多处不准,但是,对于他在艺术追求上的一些大关系我还是可以把握一二的。明川内秀,大块头的体魄生长着“灵心妙手”,是一位不惜力极其稳健勤奋的艺术创作的“爬坡者”。在他几十年的“爬坡”运动中,越来越凸显着他的力厚功深、才情横溢。  在明川“爬坡
期刊
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它是那种能深刻表现宇宙生机、世界实相和人生真谛的艺术化境,也就是说意境产生自意象而又超越于意象,旨在追求“景外之景”、“象外之象”的韵致,最终是心灵的反映。  作为一位青年山水画家,刘明有着对“意境”的仔细体味和把握,善于用虚实结合的方法,构造他梦幻般的山水世界,他极为重视个人的主观感受,将宇宙、山川、太空等作为作品的表现题材,追求古朴清新、雅意天成的笔墨形式,并带有明显地经过
期刊
受访时间:2013年11月  受访地点:上岛咖啡  受访人:王俊标  采访人:李 恺  SHMJ:你一直以来坚持“工笔画”创作,“工笔”与“岩彩”有着历史的渊源,对于这样的讲法您是否赞同?  王俊标:正如你所说的,“工笔”是我非常喜爱的绘画形式,不管临摹也好,创作也好,我的作品里“工笔语言”是比较明确的。我曾经临摹过很多传统的东西,现代的东西,而最早知道“岩彩”是通过书籍,但是真正实践它的机会却很
期刊
绘画是从“看”出发的艺术。在图像及其发达的当下,如何在无处不在的形象包围中,重新确立绘画的价值是摆在艺术家面前的问题。传统的写实与写意人物画难以激起人们阅读的兴趣从根本上是因为其只关注如何具体去画而漠视了如何去看的智慧,由此造成了与外界的隔阂,绘画成为一种样式。  没有预设答案,从认真对待“看”开始,一些年轻人物画家为我们展现了新的人物画图景。强调“镜像”的观照方式,注重幻象与像罔的表达是他们的特
期刊
受访时间:2013年11月  受访地点:上岛咖啡  受访人:杨志滨  采访人:山 己  杨志滨:我通过一段时间对于“岩彩”进行研究,感觉收获是比较大的。传统的“岩彩画”当中也非常重视线条的运用,同时还有平面化的处理方式,画面的意境。在我看来,“年画”同“岩彩”之间的气场上是相通的,如果非要用语言表述出来是很困难的事情,虽然“年画”被国家列为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则重点放在了如何刻板,印刷
期刊
青绿山水于工笔中自成一格,观其妙者,应既展工笔整饬,复得江山悠旷,此犹艺道两端,不可偏废。制线造境,非技法谙娴者不能擅场,而巧似衍度极易流于妍好,俚气顿滋,故惟有艺巧而格高者堪称佳构。艺巧毋庸多论,格高尚待诠解。以鄙管见,青绿品格之高下全赖醇雅古意之有无。  学兄浦均,淮夷人,朴茂有古风,去岁入研究院同室问学。曾负笈金陵七载,从教数年。浦兄研习工笔山水有年,居随园时笔底状貌初具。游踪写生,驻足忖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