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受访时间:2013年11月
受访地点:上岛咖啡
受访人:梁 健
采访人:山 己
SHMJ:是什么样的契机让你接触到“岩彩”绘画?
梁健:一直以来我都在画“水墨”,记得在天津美院读研究生的时候有一次临摹“敦煌壁画”的课程,2008年我就和几个同学来到敦煌考察了半个月时间,当在现场观看“敦煌壁画”的一刹那我就被彻底打动了。以前接触“敦煌壁画”是在画册、媒体、文艺作品中,当真正融入到现场去感受它特别震撼。古代的壁画如“敦煌壁画”“法海寺壁画”“永乐宫壁画”都有非常相似的一点——可使用的颜色都特别有限。虽然观看它的第一感觉往往是非常的繁复,实际上它所使用到的颜色仅仅3、4种而已——石青、石绿、墨、赭石。画家通过对色彩的布局,安排,搭配从而衍生出了丰富的变化。传统壁画中所使用的颜色能够做到上千年不变色,现在人们所看到的都是几百年甚至一千年以前的作品,依然栩栩如生。可以说,在敦煌考察的时候我就对“岩彩”产生了特别大的兴趣。
SHMJ:从“岩彩”进入你的视野,再到经过实践和接触,你对于“岩彩”的认识产生过怎样的变化?
梁健:最早对于它的认识相对比较简单,当时我只想掌握“岩彩”调胶的方法,在经过壁画的临摹和学习之后,发现“岩彩画”并不像当初我认为的那样简单和平面。它本身具有相当复杂的层次,肌理,技法和意境……尤其是画底的制作特别讲究,也是整个作品的一环节,甚至说一幅作品的成败有50%的因素与画底有关系。
当今画家群里有相当一部分人从新开始关注“岩彩”材料,借助它进行创作,那些作品题材紧扣当代,表现形式融入壁画的视觉因素,我觉得这是特别有意思的尝试;另一方面起到了文化传承的目的。传统壁画虽然精彩,后人是否仅仅停留在临摹、复制的阶段呢?我之所以尝试“岩彩”,第一是责任感的驱使,我毕竟是一名画家,需要在前人的基础之上思考我的创作;其次,“岩彩”与我个人所要表达的欲求相吻合,我需要借助“岩彩”材料及它的表现手段探索个人语言的可能性。
SHMJ:你是传统“水墨画”出身,惯有“以墨为雅,以色为俗”传统,接触“岩彩”后你是如何调整自己的思考方式和绘画习惯?
梁健:以前确实是这样,我在天津美术学院一呆就是七年。前五、六年里只单纯的接触“水墨”,还是受到“文人画”的影响比较深,没有更多的去考虑色彩的介入。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个人的视野仅仅的宽阔起来,开始思考能否在“水墨”的基础上找到新的可能性。刚才咱们也谈到了这一点,我幸运的接触到“敦煌壁画”,就是这样的机会让我与“岩彩”结缘。从关注“岩彩”作品,关注“岩彩”的文章,“岩彩画”艺术家,直到实践,这个过程我酝酿了很长时间。
从本科到研究生我的作品并不像任何一个人,本科四年级的时候曾经画过摩托车系列的作品,并且带着这个题材参加了“成都双年展”。那个时候,天津市还没有禁止摩托车行驶,大街小巷里能看到好多的摩托车,在我看来这些摩托车和人一样,有表情、有器官……发动机像是“心脏”,各种管子就像是人的“血管”一样,很有意思。同样的,我观察电脑里的“集成电路”能让我联想到人们生活的城市,坐在飞机上鸟瞰城市也像是在看一块“集成电路”。类似这样的经验准换,或者经验错位让我产生特殊的感受,这样酝酿了大概一年时间才动笔。据我所知此类的题材国内画家涉足的很少,也没有任何的参考,只能亲自去尝试这个题材。本科毕业展的时候,老师说我的这批作品有可能获毕业奖,结果展览的时候我什么奖都没有获。一般国画系毕业展“山水”“花鸟”“人物”各设一个奖项,到了我这儿却没法归类,作品反响也是两极的,有一部分人特别喜欢,一部分人特别反感,这和观看者的观看习惯有关系。传统中国画所涉及的题材莫非是梅兰竹菊、渔樵耕读……突然看到有人画摩托车确实有点扎眼,但是反过来想一想我仅仅换了一个题材而已,所用的材料、技法传统中都有。古人生活在农耕的环境中,当下人生活在工业环境里,视觉经验势必大不一样,我画的题材是我身边真正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承载着个人真实体验在其中。
SHMJ:回到“岩彩”话题上来,我想知道现阶段你是怎样处理“岩彩”本身的质感和你所要表达的主题之间的关系呢?
梁健:从敦煌回来以后一直在想这个问题,“岩彩”是矿物质颜色,由于技术上的发展革新分为了“细颗粒”和“粗颗粒”,而且还分水干色……我个人还是认为有颗粒的材质更能体现“岩彩”本身的质感,也能将它最有优势的特性发挥出来。“岩彩”与“水墨”的结合我也做了些尝试,在最初的尝试中将“水墨”作为底子,因为矿物质颜色的覆盖力比较强,应该处在物理层面的偏上一层,作品最终传达出来的效果兼具“水墨”气韵和“岩彩”色质。
SHMJ:你谈到古代“岩彩”色相的单调,现在画家们是否解决了色相选择上的局限?
梁健:目前画家们所使用的“岩彩”色相特别丰富,色相分类达到2000种之多,所以色相的丰富性为画家们的创作提供了优势条件。举个例子,“石绿”这个颜色可以分为很多种,不同颗粒的粗细程度不一样,它随着颗粒大小的变化,在“色彩明度”上呈现出深浅的不同,在“色性”上出现冷暖微妙的反差。目前“岩彩”具备很丰富的中间色提供给使用者,即使是这样,画家在绘画的过程中还会根据具体情况调和色彩,这完全是根据画面的需要了。矿物质色不同于普通锡管颜料,它主要通过一层层的叠加寻找丰富的变化,最终呈现出来的视觉质感特别高级。毕竟是纯天然的矿物质颗粒,锡管颜料完全达不到它的色彩冲击力与稳定性。化学合成的颜料容易产生氧化反应以及受到光线的破坏,矿物质色大部分都很稳定,当然其中小部分也会被氧化。敦煌壁画中的许多人物面部呈现黑色,就是氧化反应导致的结果,这要看画家怎样去选用颜色了,都用稳定性比较高的颜色上千年也不会有变化。
SHMJ:通过材质,形式的研究对于你的创作有哪些促进,最深的体会是什么? 梁健:最为明显的是在色彩方面的变化,这种提升是对色彩本身的处理认识上,并不单单局限在矿物质色的使用上。现阶段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怎样更融洽的将“水墨”“岩彩”有机的组织起来,这确实需要一些时间探索和归纳。张大千的“泼墨”“泼彩”在我看来就是这方面的尝试,他画山水就是先“泼墨”然后“泼彩”,他用的色彩就是矿物质色,前辈们已经做过了类似的尝试。近几年我另一个创作主题是“拴马庄”。“拴马庄”是石头的,矿物质颜色本身也是石头,二者本质是相通的,材质上的互通运用是可以建立的,对于“岩彩”学习的出发点也在这里。这并不说明我将要搁置“水墨”,“水墨”还应该是我作品里的基础因素,并同其他因素产生互动。
SHMJ:作为一名教师你的个人创作和钻研,是否会渗透到你的教学当中?
梁健:当然会,这件事情也在我的酝酿中了。目前我教授的科目是“中国画”,“岩彩画”的训练在目前的高校里非常少见,我个人了解到的情况是中央美院设有“岩彩”的课程,主要是胡明哲老师负责;中国美院的“岩彩”课程是王雄飞老师负责,他还在中国美院建立了“岩彩研究所”;天津美院也有“岩彩”的课程,但是没有列入教学课程设置。假如它可以单独成为一门课程设置,进入到一个专业设置中去,就能让更广泛的人有机会认识接触到它。“岩彩”是一种古老的材料,它在唐代的时候就已经被画家们运用的非常娴熟了,只不过是元代以后“文人绘画”的出现,使得色彩因素在传统绘画中被边缘化了。我们现在所为之努力的说夸张一点是在“复兴岩彩绘画”,说实在的我们仅仅是把这个文化延续下来而已。
SHMJ:当代的“岩彩”定义与传统的“重彩”有什么不同?
梁健:到现在为止这也是备受争议的话题,有些人认为“岩彩”应该归到“重彩”中去,但是有些人则不这样认为。实际上二者使用的材质都是类似的,我认为“岩彩”的纯粹性更高一些,就是矿物质色,而“重彩”当中不仅仅是矿物质色,还有蛋彩色、墨等等,它是多种材料结合的绘画。
SHMJ:最早活跃于“岩彩”领域的画家们都有留学日本的经历,他们把“岩彩”重新介绍到国内来,对于“岩彩”的推广以及作品的创作付出着不遗余力的努力。
梁健:日本的“岩彩画”也称为“日本画”,最早是从中国传过去的“唐绘”,日本一直保留着色彩的传统,之后来又收到“西画”的影响在原有的基础之上进行了改进,促成了咱们现在所看到的“日本画”的样貌。20世纪80年代中国有一批画家、访问学者来到日本学习“日本画”并且接触到矿物质色的运用,学成回国后继续推动“岩彩”艺术。如今,时代发展的趋势是文化多元化,随着时间的发展中国绘画的形态也应该有所变化,经过“文人画”之后色彩方面也要复苏起来了,另外还有异域文化的影响,也在慢慢的促成绘画的演变。“岩彩”的意义不仅仅关乎创作者个人造诣的提高,它背后还有更深层面的文化意义。“岩彩”的适用领域不单单在“国画”领域,还可以引渡到“水彩”中去,也许还有更广泛的领域能给予“岩彩”更大的施展空间也未可知……
受访地点:上岛咖啡
受访人:梁 健
采访人:山 己
SHMJ:是什么样的契机让你接触到“岩彩”绘画?
梁健:一直以来我都在画“水墨”,记得在天津美院读研究生的时候有一次临摹“敦煌壁画”的课程,2008年我就和几个同学来到敦煌考察了半个月时间,当在现场观看“敦煌壁画”的一刹那我就被彻底打动了。以前接触“敦煌壁画”是在画册、媒体、文艺作品中,当真正融入到现场去感受它特别震撼。古代的壁画如“敦煌壁画”“法海寺壁画”“永乐宫壁画”都有非常相似的一点——可使用的颜色都特别有限。虽然观看它的第一感觉往往是非常的繁复,实际上它所使用到的颜色仅仅3、4种而已——石青、石绿、墨、赭石。画家通过对色彩的布局,安排,搭配从而衍生出了丰富的变化。传统壁画中所使用的颜色能够做到上千年不变色,现在人们所看到的都是几百年甚至一千年以前的作品,依然栩栩如生。可以说,在敦煌考察的时候我就对“岩彩”产生了特别大的兴趣。
SHMJ:从“岩彩”进入你的视野,再到经过实践和接触,你对于“岩彩”的认识产生过怎样的变化?
梁健:最早对于它的认识相对比较简单,当时我只想掌握“岩彩”调胶的方法,在经过壁画的临摹和学习之后,发现“岩彩画”并不像当初我认为的那样简单和平面。它本身具有相当复杂的层次,肌理,技法和意境……尤其是画底的制作特别讲究,也是整个作品的一环节,甚至说一幅作品的成败有50%的因素与画底有关系。
当今画家群里有相当一部分人从新开始关注“岩彩”材料,借助它进行创作,那些作品题材紧扣当代,表现形式融入壁画的视觉因素,我觉得这是特别有意思的尝试;另一方面起到了文化传承的目的。传统壁画虽然精彩,后人是否仅仅停留在临摹、复制的阶段呢?我之所以尝试“岩彩”,第一是责任感的驱使,我毕竟是一名画家,需要在前人的基础之上思考我的创作;其次,“岩彩”与我个人所要表达的欲求相吻合,我需要借助“岩彩”材料及它的表现手段探索个人语言的可能性。
SHMJ:你是传统“水墨画”出身,惯有“以墨为雅,以色为俗”传统,接触“岩彩”后你是如何调整自己的思考方式和绘画习惯?
梁健:以前确实是这样,我在天津美术学院一呆就是七年。前五、六年里只单纯的接触“水墨”,还是受到“文人画”的影响比较深,没有更多的去考虑色彩的介入。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个人的视野仅仅的宽阔起来,开始思考能否在“水墨”的基础上找到新的可能性。刚才咱们也谈到了这一点,我幸运的接触到“敦煌壁画”,就是这样的机会让我与“岩彩”结缘。从关注“岩彩”作品,关注“岩彩”的文章,“岩彩画”艺术家,直到实践,这个过程我酝酿了很长时间。
从本科到研究生我的作品并不像任何一个人,本科四年级的时候曾经画过摩托车系列的作品,并且带着这个题材参加了“成都双年展”。那个时候,天津市还没有禁止摩托车行驶,大街小巷里能看到好多的摩托车,在我看来这些摩托车和人一样,有表情、有器官……发动机像是“心脏”,各种管子就像是人的“血管”一样,很有意思。同样的,我观察电脑里的“集成电路”能让我联想到人们生活的城市,坐在飞机上鸟瞰城市也像是在看一块“集成电路”。类似这样的经验准换,或者经验错位让我产生特殊的感受,这样酝酿了大概一年时间才动笔。据我所知此类的题材国内画家涉足的很少,也没有任何的参考,只能亲自去尝试这个题材。本科毕业展的时候,老师说我的这批作品有可能获毕业奖,结果展览的时候我什么奖都没有获。一般国画系毕业展“山水”“花鸟”“人物”各设一个奖项,到了我这儿却没法归类,作品反响也是两极的,有一部分人特别喜欢,一部分人特别反感,这和观看者的观看习惯有关系。传统中国画所涉及的题材莫非是梅兰竹菊、渔樵耕读……突然看到有人画摩托车确实有点扎眼,但是反过来想一想我仅仅换了一个题材而已,所用的材料、技法传统中都有。古人生活在农耕的环境中,当下人生活在工业环境里,视觉经验势必大不一样,我画的题材是我身边真正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承载着个人真实体验在其中。
SHMJ:回到“岩彩”话题上来,我想知道现阶段你是怎样处理“岩彩”本身的质感和你所要表达的主题之间的关系呢?
梁健:从敦煌回来以后一直在想这个问题,“岩彩”是矿物质颜色,由于技术上的发展革新分为了“细颗粒”和“粗颗粒”,而且还分水干色……我个人还是认为有颗粒的材质更能体现“岩彩”本身的质感,也能将它最有优势的特性发挥出来。“岩彩”与“水墨”的结合我也做了些尝试,在最初的尝试中将“水墨”作为底子,因为矿物质颜色的覆盖力比较强,应该处在物理层面的偏上一层,作品最终传达出来的效果兼具“水墨”气韵和“岩彩”色质。
SHMJ:你谈到古代“岩彩”色相的单调,现在画家们是否解决了色相选择上的局限?
梁健:目前画家们所使用的“岩彩”色相特别丰富,色相分类达到2000种之多,所以色相的丰富性为画家们的创作提供了优势条件。举个例子,“石绿”这个颜色可以分为很多种,不同颗粒的粗细程度不一样,它随着颗粒大小的变化,在“色彩明度”上呈现出深浅的不同,在“色性”上出现冷暖微妙的反差。目前“岩彩”具备很丰富的中间色提供给使用者,即使是这样,画家在绘画的过程中还会根据具体情况调和色彩,这完全是根据画面的需要了。矿物质色不同于普通锡管颜料,它主要通过一层层的叠加寻找丰富的变化,最终呈现出来的视觉质感特别高级。毕竟是纯天然的矿物质颗粒,锡管颜料完全达不到它的色彩冲击力与稳定性。化学合成的颜料容易产生氧化反应以及受到光线的破坏,矿物质色大部分都很稳定,当然其中小部分也会被氧化。敦煌壁画中的许多人物面部呈现黑色,就是氧化反应导致的结果,这要看画家怎样去选用颜色了,都用稳定性比较高的颜色上千年也不会有变化。
SHMJ:通过材质,形式的研究对于你的创作有哪些促进,最深的体会是什么? 梁健:最为明显的是在色彩方面的变化,这种提升是对色彩本身的处理认识上,并不单单局限在矿物质色的使用上。现阶段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怎样更融洽的将“水墨”“岩彩”有机的组织起来,这确实需要一些时间探索和归纳。张大千的“泼墨”“泼彩”在我看来就是这方面的尝试,他画山水就是先“泼墨”然后“泼彩”,他用的色彩就是矿物质色,前辈们已经做过了类似的尝试。近几年我另一个创作主题是“拴马庄”。“拴马庄”是石头的,矿物质颜色本身也是石头,二者本质是相通的,材质上的互通运用是可以建立的,对于“岩彩”学习的出发点也在这里。这并不说明我将要搁置“水墨”,“水墨”还应该是我作品里的基础因素,并同其他因素产生互动。
SHMJ:作为一名教师你的个人创作和钻研,是否会渗透到你的教学当中?
梁健:当然会,这件事情也在我的酝酿中了。目前我教授的科目是“中国画”,“岩彩画”的训练在目前的高校里非常少见,我个人了解到的情况是中央美院设有“岩彩”的课程,主要是胡明哲老师负责;中国美院的“岩彩”课程是王雄飞老师负责,他还在中国美院建立了“岩彩研究所”;天津美院也有“岩彩”的课程,但是没有列入教学课程设置。假如它可以单独成为一门课程设置,进入到一个专业设置中去,就能让更广泛的人有机会认识接触到它。“岩彩”是一种古老的材料,它在唐代的时候就已经被画家们运用的非常娴熟了,只不过是元代以后“文人绘画”的出现,使得色彩因素在传统绘画中被边缘化了。我们现在所为之努力的说夸张一点是在“复兴岩彩绘画”,说实在的我们仅仅是把这个文化延续下来而已。
SHMJ:当代的“岩彩”定义与传统的“重彩”有什么不同?
梁健:到现在为止这也是备受争议的话题,有些人认为“岩彩”应该归到“重彩”中去,但是有些人则不这样认为。实际上二者使用的材质都是类似的,我认为“岩彩”的纯粹性更高一些,就是矿物质色,而“重彩”当中不仅仅是矿物质色,还有蛋彩色、墨等等,它是多种材料结合的绘画。
SHMJ:最早活跃于“岩彩”领域的画家们都有留学日本的经历,他们把“岩彩”重新介绍到国内来,对于“岩彩”的推广以及作品的创作付出着不遗余力的努力。
梁健:日本的“岩彩画”也称为“日本画”,最早是从中国传过去的“唐绘”,日本一直保留着色彩的传统,之后来又收到“西画”的影响在原有的基础之上进行了改进,促成了咱们现在所看到的“日本画”的样貌。20世纪80年代中国有一批画家、访问学者来到日本学习“日本画”并且接触到矿物质色的运用,学成回国后继续推动“岩彩”艺术。如今,时代发展的趋势是文化多元化,随着时间的发展中国绘画的形态也应该有所变化,经过“文人画”之后色彩方面也要复苏起来了,另外还有异域文化的影响,也在慢慢的促成绘画的演变。“岩彩”的意义不仅仅关乎创作者个人造诣的提高,它背后还有更深层面的文化意义。“岩彩”的适用领域不单单在“国画”领域,还可以引渡到“水彩”中去,也许还有更广泛的领域能给予“岩彩”更大的施展空间也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