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8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8-000-01
摘 要 在竞技运动越来越激烈的运动时期,对每项运动的要求以及身体各方面的机能要求也在增加;然而核心力量训练可以提高核心部位的力量以及控制身体稳定平衡的作用,通过文献资料法来综述核心力量训练的应用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表明,通过合理的核心力量训练能使运动员核心肌群力量得以协调发展。
关键词 核心力量 训练方法
随着人类学科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类对运动领域也逐渐的加深了研究。使人体运动更倾向于科学性、合理性,人体运动都以发展人体健康为中心来锻炼身体;其中核心力量训练则是被广泛应用与竞技领域和医疗康复领域。核心力量训练在目标、方法和手段上非常强调力量的链接和传递。重视力量柔韧和协调能力的结合;核心肌肉群在身体作用中担负着稳定身体重心、传导力量等,也是动作发力过程的重要环节,提高核心部位的稳定性是有利于肢体力量有效传递的。
当代,常用的核心训练的模式和方法,其内在的供能特征还不清晰。其他核心力量训练在运动速度、肌肉的协调用力还有节奏上缺乏研究以及实践检验,并不能满足竞技专项的发展要求。其中技能类项目核心力量训练发展快速力量、力量耐力、最大力量等方面尚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方法。
一、核心区域
核心是指膈肌—盆底肌间的区域,即“腰椎—骨盆—髋关节”构成的关节组织联合体,囊括附骨骼、肌腱、肌肉与韧带等组织,核心是核心区域的简称[1]。
二、核心力量训练
核心力量训练其概念始于人体脊柱的解剖和生理特征,而所谓“核心”是指人体躯干的中间环节,主要区域包括肩关节以下,髋关节形成的一个整体,包括29块肌肉。在四肢活动过程中,核心部位对力量传递起着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并对各种运动的姿势以及运动技能和技术动作的实施起着稳定和支持作用[2]。
三、核心力量的发展
核心力量是一种稳定人体核心部位,控制重心运动、传递上下肢力量为主要目的的力量能力,是人体运动的一个“发力源”,核心力量训练在中国的发展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一)萌芽时期
1.对核心力量训练的功能理解模糊;2.对核心力量的训练方法认识不清;3.缺乏核心力量训练的指导人员。
(二)成长阶段
1.对核心力量训练的进一步细化;2.核心力量训练工作更具有程序化;3.核心力量训练在国家运动队的广泛应用。
核心力量训练是在不稳定条件下进行训练,尤其注重核心部位的小肌群的训练,以培养运动员在运动中核心稳定性的控制能力,它对增强各种力量之间的传递、各大小肌肉群的传递协调和整合运动技能的特点,体现了全身多维度的整体性,多肌群同时参与运动的新理念。
四、不需要借助任何器材的单人训练
主要有仰桥、腿臂交叉两头起、卧挺髋、单臂俯卧撑控腹等。
五、利用简单的器械进行的训练
主要有瑜伽球、杠铃、哑铃等辅助器材帮助训练。(一)利用综合型器材进行的训练;(二)各种普拉提练习形成(利用大脑思想意念去控制身体的动作);(三)两个人共同参与的练习;(四)在同伴的协同帮助下进行的练习;(五)眼睛睁开和闭合状态下的多种站立练习。董德龙,王卫星,梁建平为运动技术完成提供稳定支持,传递与控制人体近远端肌肉用力,降低运动能量消耗及提高运动效率及预防运动损伤,核心力量与振动力量是功能性力量的范畴及训练形式,生理基础与训练指向相同,核心力量与传统力量训练优势互补,依据运动项目与训练任务科学安排两者负荷比例及时序;核心力量训练遵循专项化,动态非稳定性等要求,训练内容与方式需要科学缜密的设计与验证。
六、结论
现在的竞赛项目训练中已逐渐重视运动员的核心力量,加强了对运动员核心区的锻炼。竞技体育的不断进步发展,从而推进了对训练方法手段革新的需求,其中核心力量训练就是在科学理论指导下的新兴训练方法。但是现在的核心力量训练不完善有许多竞技项目的训练要求还不能达到;对核心力量训练方法的研究也才起步,有许多具体训练方法未曾发现并加以研究。核心力量训练方法还有很多值得研究并实践的地方。
参考文献:
[1] 张春合,蔡端伟.功能性力量训练的理性思考——基于专项竞技能力形成的视角[J].体育学刊.2013.20(1).
[2] 魏小芳,刘勰,姜宏斌.核心力量训练的理论探析——科学训练方法新视域[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3.8(39).
[3] 黎涌明,于洪军,资薇,曹春梅,陈小平.论核心力量及其在竞技体育中的训练——起源、问题、发展[J].体育科学.2008.28(4).
摘 要 在竞技运动越来越激烈的运动时期,对每项运动的要求以及身体各方面的机能要求也在增加;然而核心力量训练可以提高核心部位的力量以及控制身体稳定平衡的作用,通过文献资料法来综述核心力量训练的应用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表明,通过合理的核心力量训练能使运动员核心肌群力量得以协调发展。
关键词 核心力量 训练方法
随着人类学科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类对运动领域也逐渐的加深了研究。使人体运动更倾向于科学性、合理性,人体运动都以发展人体健康为中心来锻炼身体;其中核心力量训练则是被广泛应用与竞技领域和医疗康复领域。核心力量训练在目标、方法和手段上非常强调力量的链接和传递。重视力量柔韧和协调能力的结合;核心肌肉群在身体作用中担负着稳定身体重心、传导力量等,也是动作发力过程的重要环节,提高核心部位的稳定性是有利于肢体力量有效传递的。
当代,常用的核心训练的模式和方法,其内在的供能特征还不清晰。其他核心力量训练在运动速度、肌肉的协调用力还有节奏上缺乏研究以及实践检验,并不能满足竞技专项的发展要求。其中技能类项目核心力量训练发展快速力量、力量耐力、最大力量等方面尚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方法。
一、核心区域
核心是指膈肌—盆底肌间的区域,即“腰椎—骨盆—髋关节”构成的关节组织联合体,囊括附骨骼、肌腱、肌肉与韧带等组织,核心是核心区域的简称[1]。
二、核心力量训练
核心力量训练其概念始于人体脊柱的解剖和生理特征,而所谓“核心”是指人体躯干的中间环节,主要区域包括肩关节以下,髋关节形成的一个整体,包括29块肌肉。在四肢活动过程中,核心部位对力量传递起着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并对各种运动的姿势以及运动技能和技术动作的实施起着稳定和支持作用[2]。
三、核心力量的发展
核心力量是一种稳定人体核心部位,控制重心运动、传递上下肢力量为主要目的的力量能力,是人体运动的一个“发力源”,核心力量训练在中国的发展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一)萌芽时期
1.对核心力量训练的功能理解模糊;2.对核心力量的训练方法认识不清;3.缺乏核心力量训练的指导人员。
(二)成长阶段
1.对核心力量训练的进一步细化;2.核心力量训练工作更具有程序化;3.核心力量训练在国家运动队的广泛应用。
核心力量训练是在不稳定条件下进行训练,尤其注重核心部位的小肌群的训练,以培养运动员在运动中核心稳定性的控制能力,它对增强各种力量之间的传递、各大小肌肉群的传递协调和整合运动技能的特点,体现了全身多维度的整体性,多肌群同时参与运动的新理念。
四、不需要借助任何器材的单人训练
主要有仰桥、腿臂交叉两头起、卧挺髋、单臂俯卧撑控腹等。
五、利用简单的器械进行的训练
主要有瑜伽球、杠铃、哑铃等辅助器材帮助训练。(一)利用综合型器材进行的训练;(二)各种普拉提练习形成(利用大脑思想意念去控制身体的动作);(三)两个人共同参与的练习;(四)在同伴的协同帮助下进行的练习;(五)眼睛睁开和闭合状态下的多种站立练习。董德龙,王卫星,梁建平为运动技术完成提供稳定支持,传递与控制人体近远端肌肉用力,降低运动能量消耗及提高运动效率及预防运动损伤,核心力量与振动力量是功能性力量的范畴及训练形式,生理基础与训练指向相同,核心力量与传统力量训练优势互补,依据运动项目与训练任务科学安排两者负荷比例及时序;核心力量训练遵循专项化,动态非稳定性等要求,训练内容与方式需要科学缜密的设计与验证。
六、结论
现在的竞赛项目训练中已逐渐重视运动员的核心力量,加强了对运动员核心区的锻炼。竞技体育的不断进步发展,从而推进了对训练方法手段革新的需求,其中核心力量训练就是在科学理论指导下的新兴训练方法。但是现在的核心力量训练不完善有许多竞技项目的训练要求还不能达到;对核心力量训练方法的研究也才起步,有许多具体训练方法未曾发现并加以研究。核心力量训练方法还有很多值得研究并实践的地方。
参考文献:
[1] 张春合,蔡端伟.功能性力量训练的理性思考——基于专项竞技能力形成的视角[J].体育学刊.2013.20(1).
[2] 魏小芳,刘勰,姜宏斌.核心力量训练的理论探析——科学训练方法新视域[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3.8(39).
[3] 黎涌明,于洪军,资薇,曹春梅,陈小平.论核心力量及其在竞技体育中的训练——起源、问题、发展[J].体育科学.200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