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冲突中培育历史解释素养

来源 :中学历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dujian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治史的过程就是一个解释的过程,史学研究不能终止于唯物史观、时空结合和史料实证,应在它们的基础上,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从不同角度、不同视角,做进一步的解释,因为“所有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解释,即便是对基本事实的陈述也包含了陈述者的主观认识”。[1]笔者认为,培育学生历史解释素养,可以尝试提供同一问题的冲突性解释。同一问题,一时代的解释与他时代的解释也不同,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同一问题的不同解释,在多样解释中开阔视野。仅举两例。
  一、《南京条约》内容的解释
  围绕《南京条约》内容,蒋廷黻、陈旭麓、茅海建等史学大家站在中外文明的碰撞角度都有比较一致的解释。但翻阅清朝历史档案和后世学者的论文专著可知,对于《南京条约》内容的解释,前后多有差异。由于教材编写的滞后性,目前使用的各版本教材对《南京条约》内容的评述采用的是学界较为普遍的看法,且较笼统,不能很好地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培育历史解释素养。笔者认为,不妨可做这样的尝试:
  首先,让学生辨析清政府官员和后世学者对于条约内容的解释。辨析历史解释的含义,这是新课标对学生历史解释素养的最基本要求。当时清政府官员和后世学者对条约内容有代表性的冲突性解释是以下几点,教师可投影相关材料,让学生辨析含义:
  材料一:永存和平
  阅江南钞寄合同(指条约),令人气短,我朝金瓯无缺,忽有此碣跌,至夷妇与大皇帝并书……公然大书特书,千秋万世何以善后。
  (男女并列)这在当时西方和今日世界是很平常的事。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
  材料二:五口通商
  今后若有民、“夷”争讼事件,英方拒不交凶,如前林维喜案,又该如何“戢夷暴而平民心”?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
  五口通商提供了由沿海推向内地的孔道……(西方人)在那里建起国中之国,曾经长期成为近代中国殖民地标记。……由此也打开了中国窗口,使中国人得以见所未见,闻所未闻……五口输入的外国商品,开始冲击中国的自然经济。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领事裁判权
  此后英国商民,如有与内地民人交涉案件,应即明定章程,英商归英国自理,内人由内地惩办,俾免衅端。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
  由领事裁判,这就使一切英国人(后来发展到一切外国人)都在华享有“治外法权”。中国政府不但对于在自己境内胡作非为的外国人无权约束,又承担了保护外人“身家安全”的片面义务,而且使本来只作为外国商务代表的领事,却在中国兼有外交和司法大权,直接干预中国的司法行政。
  ——邓卫中《试论
其他文献
两年前卸任北京四中校长的时候,刘长铭留下一封“致全体教育者的公开信”,这封信包括致校长、致教师、致家长三部分,浓缩了他从教40余年的经验。  在刘长铭的心中,家长一直是最重要的教育者。“家庭教育决定孩子的一生,千万不要认为上名校才是决定一生。”  “永远要保持沟通,家长的言行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别把自己的梦想附加给孩子的未来。”  ……  他的这些家教箴言至今流传甚广。但在现实中,很多家长的
黄河滩区,是指黄河堤坝与黄河水之间的滩涂部分,是黄河河道的组成部分,既是黄河行洪、滞洪、沉沙的场所,也是滩区群众生产生活的基本空间。  在山东省,黄河滩区范围内居住着60余万人。长期以来,黄河滩区受汛期洪水威胁等因素影响,基础设施薄弱,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贫困发生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成为山东省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一块硬骨头。  新中国成立以来,山东黄河滩区陆续实施就地就近筑村台迁建、外迁安置、防洪撤
截至2月3日12时,山东省滨州市新增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11例。  疫情发生以来,滨州市第一时间建立疫情防控应急指挥机制,启动联防联控工作。在本次疫情防控中,京东“ABCDE”技术全面对接滨州,政企合作共同抵御疫情。  多年来,通过发挥自身在技术、供应链、物流等方面的优势,京东形成了由AI(人工智能)、Big Data(大数据)、Cloud(云计算)、Devices(IoT)和Exploratio
笔者查阅资料时,偶然读到曹立群老师的《谁消耗了这么多棉纱?》一文(《历史教学》2016年上半月刊第1期),其认为:“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主要表现是手工棉纺织业日渐衰落,并开始了纺与织分离、耕与织的分离进程。”对于这一说法,笔者心存狐疑,拟结合现行教材及学界观点,从学术史的角度作一辨析,不当之处,敬请诸位同仁斧正。  一、教科书的叙述和学术界的观点  中国自然经济何时开始
追问,就是追根究底地问,是针对第一个问题的再提问。课堂教学中追问权不仅属于老师,也属于学生。长期以来,我们很多老师为了追求课堂的所谓高效,对课堂秩序要求过高,学生被要求在课堂上严守规矩,即便对知识点有所疑问也时常不允许在课堂提问,更不允许在课堂随意打断老师的讲课,这往往使得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不能得到实现,久而久之,他们对课堂的兴趣也减弱,教学效果也就大打折扣了。伴随着新课程改革,有的老师有时也会
学习者外化并表达自己正在形成的知识时,学习效果更好。因为“经过了一番组织安排,经过了自己的去取叙述,这时候这些知识方才可算是你自己的了”[1]。解释能力是“所有能力的基础,又是所有能力的最高表现”[2]。纸笔测试要求学生写下对史事的理解和解释,很强调成文能力。“表达”的成果则是衡量学习效果的依据。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讲多写,细化评价找准改进方向,才能有的放矢。  一、例题与评价工具简析  例题改编自2
大概念、跨单元是当下教学一线研究的热点,这是“课程建设的需要、是高效使用教材的需要、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需要”[1]。新课程标准、统编教材的出台要求历史课堂新一轮的变革,如何在“双新”背景下去落地核心素养,如何在一节课中呈现课改的理念,都是一线老师亟需关注的。单元整体教学能很好地解决这种问题,它符合教学设计理论的要求,也契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
阅读下面短文, 按照句子结构的语法性和上下文连贯的要求, 在空格处填入一个适当的词或使用括号中词语的正确形式填空, 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标号为31~40的相应位置上。(注:题目编号与高考题相同)  记叙文  幽默故事  (1)  短文长度:79个词  难度:易 建议时间:5分钟  Once upon a time,there lived a rich man,but he didn’t know_
【背景材料】  2011年10月30日至11月4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对奥地利进行了国事访问并出席在法国戛纳举行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六次峰会,本次峰会以“新世界、新思维”为主题。胡锦涛主席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六次峰会上发表了题为《合力推动增长合作谋求共赢》的重要讲话,胡锦涛指出,二十国集团应该继续发扬同舟共济、合作共赢的精神,努力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中国努力保持自身经济强劲增长,为促进有关国家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下简称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统编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叙述到: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确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基本政治制度。[1]对此,笔者认为政治协商制度被确立为基本政治制度的提法,并不是出現在1954年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