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对《弟子规》教学的初步看法
《弟子规》在现代的教学过程中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其教育理念、教育宗旨及教学方法都需要一线教师不断的摸索和改进。通过“中国经典诵读科研小组”的详细介绍,以及在园领导的深层引导下,并且通过“中国快乐亲子诵读网”的查询,才知道《弟子规》是一部以学规的形式对儿童进行学习指导和品行教育的启蒙读物。全书以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的忠孝思想为纲,从“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五个方面,依次讲解了如何对待父母、兄弟、长辈,如何为人处世,如何读书学习、修养品德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求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
《弟子规》是文化精髓,其文化宗旨源源流长,为了孩子们成为社会的栋梁,教育者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孩子的年龄特点出发,帮助孩子们学习经典文化,继承并发扬其精神。
二、在当前《弟子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方法对策
针对当前《弟子规》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现根据我个人的实践,进行如下汇总,整理出适合的应对方法。
第一,究竟该如何保持幼儿学习《弟子规》的兴趣,并内化到自己的行为中呢?我认为,可采用以下做法:
1.自然學习法
采用活泼愉快、唱儿歌的方式,让幼儿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自然的诵读。同时配合图片,相关的录像,让孩子更直观、形象地理解《弟子规》的内在含义。
2.角色扮演法
《弟子规》是用真情来教的,教学要创设情境,只是一味地诵读是不适合学前儿童的。儿童的认知因素影响到他们的行为,其中角色扮演能力和道德判断能力的作用最为明显。教幼儿学习《弟子规》的最好办法是游戏,特别是角色扮演。讲到“出必告,反必面”时,我们班上的两位老师就通过扮演母亲和孩子,让孩子们观看。孩子们在观看之后,就明白“出必告,反必面”的含义了,从而学到了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
3.行为强化法
结合日常生活实际和身边发生的有关事件进行学习,通过游戏活动等形式让幼儿不断强化,巩固以形成的习惯,并能进行灵活运用。如孩子们多贪恋各种玩具,每当家长来园接孩子时,时常会出现家长千呼万唤而孩子却不欲理睬的情形。在这样的情况下,通常我会提醒孩子们:“《弟子规》告诉我们父母呼唤时应该怎样做?”于是孩子们会一齐喊出“父母呼,应勿缓。”贪玩的孩子听到这句话,即便有些不情愿,也会很快离开座位,跑到父母身边,乖乖地跟父母离园。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的这一被动行为逐渐转变为主动行为。
第二,在开展家长工作这方面,我们也经历了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起初,我总是担心家长是否可以顺利的接受,并且能否积极的配合教师工作,更好的让孩子理解并掌握经典文化之精髓。在《弟子规》教学的开展初期,不少家长反映有难度,因为他们工作很紧张,和孩子一起诵读的时间也很短,也不知道如何诵读,读多少,更不知道该如何配合老师完成《弟子规》的教学目标。根据这一现象,我组织了小便条活动,每天我都会有选择的发给幼儿一个小便条,上面写着“妈妈,请陪我读第二页《弟子规》”,这样家长不用花费太多的时间,只要按要求认真陪孩子诵读就可以了。随着家长们的加入,我们又开展了每周十分钟活动,在每周五家长接孩子时,有一半的孩子家长在教室内停留十分钟,在这十分钟里,老师、家长和孩子静静的诵读《弟子规》,充分的让家长感受到亲子学习的重要性,也增加了亲子感情。
第三,注重教学细节,提高教学质量。在以往的观摩活动中,我们经常见到教师出示的字条是白纸黑字,孩子们看了都没有兴趣,吸引力不够强,于是我想,字条如何更吸引孩子的眼球呢?一番思考之后,我选择彩色卡纸,并剪出各种幼儿喜欢的形状,如苹果、梨、香蕉、桃子,或者小汽车、花朵等。果然,当我在活动中出示这种字条时,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了。这就是把握细节的作用,充分的细节准备,可以对教学目标的实现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第四,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贯穿《弟子规》,提高幼儿的素质。为了让幼儿真正的理解《弟子规》的精髓,我将《弟子规》深化到幼儿的生活当中。在盥洗室的墙壁上,我们挂有“便溺回 辄净手”,在水池的小镜子前写着“冠必正 钮必结”,每天进餐时,老师都会朗诵“对饮食 勿拣择 食适可 勿过则”。并在日常教育中提醒幼儿“路遇长 疾趋揖”“长者先 幼者后”等礼貌行为。在生活中贯穿《弟子规》教学,从生活的点点滴滴规范了幼儿行为,提高了幼儿素质。
三、结论
了家长的配合以及上述的教学方法相结合,我相信《弟子规》课程能够在幼儿教学起到积极的作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告诉孩子们在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应该树立什么样的目标,还能告诉我们,在碰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应该如何对待自己,如何对待别人。最后它能告诉我们,中华民族历史、古老的智慧、做人的道理……
《弟子规》在现代的教学过程中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其教育理念、教育宗旨及教学方法都需要一线教师不断的摸索和改进。通过“中国经典诵读科研小组”的详细介绍,以及在园领导的深层引导下,并且通过“中国快乐亲子诵读网”的查询,才知道《弟子规》是一部以学规的形式对儿童进行学习指导和品行教育的启蒙读物。全书以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的忠孝思想为纲,从“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五个方面,依次讲解了如何对待父母、兄弟、长辈,如何为人处世,如何读书学习、修养品德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求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
《弟子规》是文化精髓,其文化宗旨源源流长,为了孩子们成为社会的栋梁,教育者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孩子的年龄特点出发,帮助孩子们学习经典文化,继承并发扬其精神。
二、在当前《弟子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方法对策
针对当前《弟子规》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现根据我个人的实践,进行如下汇总,整理出适合的应对方法。
第一,究竟该如何保持幼儿学习《弟子规》的兴趣,并内化到自己的行为中呢?我认为,可采用以下做法:
1.自然學习法
采用活泼愉快、唱儿歌的方式,让幼儿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自然的诵读。同时配合图片,相关的录像,让孩子更直观、形象地理解《弟子规》的内在含义。
2.角色扮演法
《弟子规》是用真情来教的,教学要创设情境,只是一味地诵读是不适合学前儿童的。儿童的认知因素影响到他们的行为,其中角色扮演能力和道德判断能力的作用最为明显。教幼儿学习《弟子规》的最好办法是游戏,特别是角色扮演。讲到“出必告,反必面”时,我们班上的两位老师就通过扮演母亲和孩子,让孩子们观看。孩子们在观看之后,就明白“出必告,反必面”的含义了,从而学到了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
3.行为强化法
结合日常生活实际和身边发生的有关事件进行学习,通过游戏活动等形式让幼儿不断强化,巩固以形成的习惯,并能进行灵活运用。如孩子们多贪恋各种玩具,每当家长来园接孩子时,时常会出现家长千呼万唤而孩子却不欲理睬的情形。在这样的情况下,通常我会提醒孩子们:“《弟子规》告诉我们父母呼唤时应该怎样做?”于是孩子们会一齐喊出“父母呼,应勿缓。”贪玩的孩子听到这句话,即便有些不情愿,也会很快离开座位,跑到父母身边,乖乖地跟父母离园。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的这一被动行为逐渐转变为主动行为。
第二,在开展家长工作这方面,我们也经历了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起初,我总是担心家长是否可以顺利的接受,并且能否积极的配合教师工作,更好的让孩子理解并掌握经典文化之精髓。在《弟子规》教学的开展初期,不少家长反映有难度,因为他们工作很紧张,和孩子一起诵读的时间也很短,也不知道如何诵读,读多少,更不知道该如何配合老师完成《弟子规》的教学目标。根据这一现象,我组织了小便条活动,每天我都会有选择的发给幼儿一个小便条,上面写着“妈妈,请陪我读第二页《弟子规》”,这样家长不用花费太多的时间,只要按要求认真陪孩子诵读就可以了。随着家长们的加入,我们又开展了每周十分钟活动,在每周五家长接孩子时,有一半的孩子家长在教室内停留十分钟,在这十分钟里,老师、家长和孩子静静的诵读《弟子规》,充分的让家长感受到亲子学习的重要性,也增加了亲子感情。
第三,注重教学细节,提高教学质量。在以往的观摩活动中,我们经常见到教师出示的字条是白纸黑字,孩子们看了都没有兴趣,吸引力不够强,于是我想,字条如何更吸引孩子的眼球呢?一番思考之后,我选择彩色卡纸,并剪出各种幼儿喜欢的形状,如苹果、梨、香蕉、桃子,或者小汽车、花朵等。果然,当我在活动中出示这种字条时,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了。这就是把握细节的作用,充分的细节准备,可以对教学目标的实现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第四,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贯穿《弟子规》,提高幼儿的素质。为了让幼儿真正的理解《弟子规》的精髓,我将《弟子规》深化到幼儿的生活当中。在盥洗室的墙壁上,我们挂有“便溺回 辄净手”,在水池的小镜子前写着“冠必正 钮必结”,每天进餐时,老师都会朗诵“对饮食 勿拣择 食适可 勿过则”。并在日常教育中提醒幼儿“路遇长 疾趋揖”“长者先 幼者后”等礼貌行为。在生活中贯穿《弟子规》教学,从生活的点点滴滴规范了幼儿行为,提高了幼儿素质。
三、结论
了家长的配合以及上述的教学方法相结合,我相信《弟子规》课程能够在幼儿教学起到积极的作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告诉孩子们在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应该树立什么样的目标,还能告诉我们,在碰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应该如何对待自己,如何对待别人。最后它能告诉我们,中华民族历史、古老的智慧、做人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