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摆脱的贫穷

来源 :读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lovio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你每个月都花钱买一些生活非必需品的时候,以大众的标准来看,你不是一个贫穷的人。这个时候,在心理层面上,我们与“穷人”划清了界限。
  的确,我们并不贫穷,受过良好的教育,见多识广,但事实真的如此吗?我们与穷人的差别到底是什么?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阿比吉特·班纳吉、埃丝特·迪弗洛两位教授在合著的《贫穷的本质:我们为什么摆脱不了贫穷》一书中说,穷人所陷入的困境与我们其他人的困扰似乎是一样的——缺乏信息、信念不坚定、拖延。
  难道你不相信?不妨诚实地回答以下几个问题吧。
  1.你准备如何花掉上个月的奖金?囤积更多的大米和鸡蛋,买一瓶好酒,还是为万圣节舞会置办一身行头?
  2.你每年在哪种医疗方面的开销更大?是急性短期病的就诊,还是长期慢性病的预防,抑或是定期的、优质的体检和保健?
  3.如果没有社保养老金,如果没有义务教育,你会为自己储蓄更多的钱养老,还是投资在孩子的教育上?
  4.如果你所在的公司突然降薪,你该怎么做?在本职岗位上多干活、找更多兼职,还是联络亲友以防有一天需要借钱?
  5.今年2万元的年终奖你打算怎么花?攒下来,有朝一日买一套500万元的房子,还是去欧洲玩一趟?
  面对这些问题,你是不是皱起了眉,要好好想一想?
  2019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这本书的两位作者,以表彰他们“在减轻全球贫困方面的实验性做法”。
  两位作者通过对全球贫困人口最集中的18个国家和地区的调查,从穷人的日常生活、教育、健康、创业、援助等多个方面入手,尝试探寻贫穷真正的根源。与此同时,他们对关于贫穷的一些流行观点进行了反思。
  贫穷是什么?是吃不饱吗?是看不起病吗?是上不起学吗?

贫穷是因为吃不饱吗


  一种强大的直觉告诉我们,穷人买不起足够的食物,使得他们生产力低下,生活贫困。
  书中有这样一个例子。帕克住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市下面的一个小村庄中,年过四十。他大多数体力活儿干不了,想从事那些技术含量高的工作,又缺乏经验。由于吃不饱,他整个人都虚弱沮丧、贫困潦倒。
  然而,这并非真实的全貌。书中对18个国家的穷人生活的调查数据显示,食品消费只占农村极度贫困人口总消费的36%~79%,占城市贫困人口消费的53%~74%。
  大多数人能吃饱饭,那些穷人并没有挨饿。
  而我们常常停留在一个美好的设想里:如果穷人有更多的钱买粮食,就能干更多的农活,创造更大的价值,他们未来的生活会更好……
  然而,对于这种充满机遇的想象,穷人是存疑的。
  像帕克这样的穷人,只要有了多余可支配的钱财,他们就会购买那些没有营养的糖果、油乎乎的面包,或者升级家里仅有的电视机,甚至在村里办一场铺张的葬礼。
  在穷人的生活中,显然很多东西比食物更重要——让自己的生活少点儿乏味,在当下把日子过得愉快一些,才能排解生活中太大的压力和太多的欲望。

贫穷是因为没钱看病吗


  恰恰相反,他们不但关心健康,而且还为此投入大量的资源,只是把钱花在了别的地方。
  书中提到,在疟疾高发的非洲贫困地区,从疫苗到蚊帐,都是一些低成本却可以挽救生命的东西。救援组织甚至会为当地人免费发放这些物品,但很少有人会自发采取这样的预防性措施。
  在赞比亚,由于国际人口服务组织的努力,氯的价格很便宜。一个六口之家能够买到足够的氯漂用于净化生活用水,这样他们就不会因水传播而患上痢疾。不过,只有10%的家庭使用氯漂。在印度,據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称,在5岁以下的儿童痢疾患者中,只有1/3服用了口服补液。
  这些方法简单、廉价,如果恰当地使用,就能够节省大量资源。但穷人常常把钱花在昂贵的治疗,而不是廉价的预防上。
  为什么穷人对健康很重视,却对预防性的服务,尤其是医学为之发明的那些便宜有效的成果置之不理?
  首先,单纯的经济理性表明,费用一旦支付或“沉没”,将不会对使用产生任何影响。恰恰是由于某物品是廉价的,人们便有可能认为它没有价值。
  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对几乎没什么信息来源的穷人来说,他们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做出选择。如果大多数人连基本的高中生理知识都不具备,他们就没理由去相信医生的能力与专长,因而他们的决定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无的放矢。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作者称为“时间矛盾”所带来的拖延行为。贫穷的家长可能完全相信接种的好处——但这些好处只能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实现,费用却需要在今天支付。如果人们不真正了解接种的好处,那么“时间矛盾”就足以让他们无限期地延迟决定。
  正如作者所言,穷人所陷入的困境,与我们其他人的困扰似乎是一样的——缺乏信息、信念不坚定、拖延。
  即使在预防性措施十分廉价的情况下,如果关于其好处的信息不完善,再加上人们固有的习惯,他们愿意为之付出的努力、投入的金钱都会受到限制。
  这个时候你会不会在想:我们刚出生就接种了疫苗,但有没有获得一个清晰的解释——为什么接种疫苗如此重要,为什么需要完成整个接种疗程呢?

贫穷是因为追求老有所依吗


  在生孩子与教育方面,贫穷的父母在做选择时更像是下赌注:我要把哪个更有潜质的孩子送去读书,培养成才,让他过得不错之后再给我们养老送终?剩下的孩子如何尽早地干活,以贴补家用?
  如果被孤注一掷的那个孩子发生了意外,这对孩子的父母来说就是一个巨大的“风险”。   生育更多的孩子会让自己更穷,但似乎可以抵抗“风险”——多一个能给自己养老的人选。
  對很多贫穷的父母来说,孩子就是他们经济上的未来:一种保障政策、一款存储产品,也是某种福利彩票,这些东西统统被装进了一个袋子。
  而富裕国家的很多父母并不需要考虑这些,他们有可以确保他们安度晚年的社会保险、退休金……
  回到开头的那些问题,面临同样的境遇,我们很可能做出“贫穷”的选择。对物质生活富足和精神生活丰富的追求是共通的,每个人都会优先为当下买单。既然这样,喜欢“默认选项”的穷人又怎么会从长计议?

贫穷可以摆脱吗


  储蓄、创业、买保险、贷款,这些能在多大程度上帮助穷人摆脱穷困呢?
  农户遭遇天灾,零工失业,建筑工被拖欠工资……穷人的生活会面临更多的风险。但在抵御风险时,穷人所能做的选择往往都不够好。
  工资降低了,工人抢活儿只会增加竞争,使得工资进一步下降。找各种兼职,则往往缺乏效率,由于求职者没有专业的积累,容易错失更好的工作机会。
  在紧要关头向亲友求助,但这种方法往往在“挨饿时”还能奏效,一旦需要“一大笔医疗费用”,就会吃闭门羹。
  那穷人为什么不买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对保险机构来说,管理和监督这些客户的信誉问题成本高,收益又小。
  储蓄有用吗?一分一厘地存钱的确有用,然而事实是,穷人并不愿意多存钱。一个客观因素是银行不喜欢小额账户——管理成本过高。但真正作祟的是存款时存款人的心理。
  书中提到一个案例,肯尼亚的农民深信当年多用化肥,就可以增加第二年的收益,然而如果没有免费化肥,他们根本没有钱买用于下一个种植周期的化肥。这里作者再次提到了“时间矛盾”:人们更愿意用今天已有的钱先买下想要的东西(糖、酒、小饰品),再把明天才能挣来的钱花在更合理的地方(支付学费,购买蚊帐、化肥)。
  钱总是被优先花在更有心理诱惑的地方,所以缺乏自控力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事实上,穷人和富人都有可能经不住诱惑,但其后果对穷人来说明显更严重。富人更容易满足“受到诱惑的自己”,无须担心一笔在高级餐厅的消费就花光自己辛苦挣来的工资。
  但无论是穷人还是富人,要做存多少钱的决定都是艰难的,这些决定需要考虑未来。而对穷人来说,有关未来的想象大多并不愉快,“你永远买不起那台冰箱,还是吃顿好的吧”。
  存款的行为关键取决于对未来的预期,这在心理层面上是一个解决办法。摆脱贫穷,首要步骤是对长期目标进行思考,并习惯为此做出短期牺牲。
  不妨做个小调节,当你想要的一切都太遥远时,你很难感受到压力,那就把目标设置得近一些,这或许是个有效的方法。

创业是条出路吗


  事实上,穷人并不是没有所谓的“企业家精神”,他们精力充沛、勤奋,愿意白手起家。但一切似乎对他们并不有利,没有足够的资金,很难获取正式的保险和银行服务,从而拥有廉价的金融渠道。
  但有了这些真能解决问题吗?并非如此。穷人的生意都是小生意,小卖部的老板、裁缝店的师傅、菜摊老板……这种生意的性质决定了他们没法获得更高的利润,没法飞速发展。
  做大买卖,从而摆脱贫穷,需要的是站在某种新产品的前沿地带,不断地扩大经营规模。做小买卖的老板不会投入更多的钱,客观上他们很难拿到贷款,主观上也不愿冒风险。他们会全力以赴地赚取每一分钱,收益优先花在当下的生活上。
  好的选择是什么?
  一份好工作。
  书中提到在印度乌代布尔,绝大多数地区的家庭贫困潦倒,但只有一处村庄,村民骑着摩托,孩子们穿着整洁的校服……
  原来,村子附近有一家锌工厂,每个家庭都有成员在这里工作,拿着稳定、可观的工资。这家工厂开启了一个人力资本投入的良性循环——引领村民就业,村民投入更多的医疗和教育成本,让下一代能找到更好的工作。
  这种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改变:人们的生活观念、对未来支出的配置、贷款变得更容易,更重要的是,也赋予了人们足够的心理空间——稳定、踏实。
  这座村庄无疑是幸运的,可现实中大多数好的工作机会都在城市,所以搬家成为改变生活水平的首要步骤——农村人口要迁徙到城市。
  所以,为了创造更多稳定就业的机会,城市与村镇的工业基础都需要有实质性的改善——城市有居所,工作进入村镇。
  (青 江摘自《看天下》2020年第1期,王 青图)
其他文献
《扮作花神的萨斯基亚》1634年  如果为青春画一幅肖像,会是什么模样?  早在17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晚期的杰出画家伦勃朗用几乎一年一幅的自画像回答了这个问题。他沉迷于戏剧性的光线,推崇质朴厚重的风格。与其他热爱游历的艺术家不同,伦勃朗一生没有离开过故土荷兰,却凭借高超的艺术造诣声名远播。  在大量的自画像和为亲人、爱人、友人绘制的肖像画中,伦勃朗的人生叙事逐渐明朗。可是,他的一生依然过于传奇,仍
期刊
今天,物理学家之所以会孜孜不倦地探寻能够一统天下的万有理论,也是出于与牛顿相同的愿景,即希望能够发现可以作为人类已知的、宇宙各方面基础的秩序,并让宇宙的每个组成部分都各归其位,将它们放在适当的位置上。科学家赫胥黎有一句名言:“科学的最大悲剧是,一个丑陋的事实往往会杀死一个美丽的假说。”他的意思是,优雅的理论是科学的目标,当某个事物与优雅的理论相悖,或令理论复杂化时,科学便会遭遇最大的悲剧。  然而
期刊
据说,古时有三位勇者。  一位是北宫黝。该先生受不得一点儿委屈,“不受于褐宽博,亦不受于万乘之君”,别管你是布衣百姓还是大国君主,惹了他,他就跟你翻脸;“恶声至,必反之”,怎么骂过来的,怎么原样骂回去,或者索性拔刀相向。  北宫黝大概是个侠客,闲下来也许还写点儿杂文。另一位勇者孟施舍可能是武士或将军,他的勇比较简便:不管对方是小股来袭还是大军压境,一概“视不胜,犹胜也”,不管是否打得过,先打了再说
期刊
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变化的世界,或者一个网络化的世界。  不过,网络化并不等于互联网化,互联网只是一种工具。考察历史,人类社会的网络一直存在,从过去的书信到电子邮件,从火车到飞机,从电报到电话,变化的是工具,网络的本质并没有变。即使当下无处不在的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也只是加速了人类的网络化而已。  《人类网络》这本书,就从不同层面审视了看不见的人类网络。作者马修·杰克逊是斯坦福大学经济学教授、美国
期刊
静物·花〔日〕永山裕子水彩  这是鸟儿们回来的日子  静物·花 〔日〕永山裕子 水彩  这是鸟儿们回来的日子——  零零落落——一只或两只——  仿佛是依依不舍。  这是天空重新明亮的日子——  似乎六月的魔术未曾离去——  荡漾着蓝色和金色。  你的诡诈不可能瞒过蜜蜂——  但你这逼真的障眼法  几乎让我深信不疑。  甚至那些种子都在为你做证——  趁着暖意,温柔地送出  一片怯生生的葉子。  
期刊
火神山医院没有夜晚。病房的窗户朝着走廊,走廊的那头还是病房。道路还在施工,满是泥泞,素白的建筑间,人们穿着防护服行走。看起来,这里更像一个临时搭建的剧组。吴尚哲和外婆  吴尚哲就在这里。她是个编剧,一个多月前还在北京的办公室构思医疗甜宠剧,现在,她一家四口都成了疫情统计中的数字:有重症,有确诊,有疑似,有密切接触者。26岁的她为了照顾89岁的外婆,成为少有的从方舱医院转到火神山医院的轻症患者,她对
期刊
这个下午,我完成了手头的长篇小说,立即开始构思下一部。工作狂,金牛座,闲不下来,命苦。  第三部长篇小说,我想写写我的父亲。  写作这么多年,从杂文到小说,我一直想写他的故事,然而提笔竟是这么无力和无能。理由非常简单,对父亲的故事,我知道得不多。或者应该说,我知道得非常少。  我祖父是獨生子,我父亲也是独生子,我母亲那边有许多长辈亲戚,但我父亲这边,半个不剩。我茫然无头绪,难以找到足够的素材。我父
期刊
这天我租了一辆共享摩托,还车时把它停在罗浮宫旁杜丽乐花园外面,这边靠塞纳河岸,河边有一排书摊,就是那些著名的塞納河旧书摊,但比20年前少了很多很多。就是在那里,我看见了《昨日的世界》,这本书摆在路边显眼的位置,被干净的透明胶纸包装,无丝毫折痕,一点不像旧书,售价9欧元(约合人民币69元)。这时,书摊老板走近我,说:“茨威格的名著,他临死前写的。”  这本书我读过舒昌善的中文译本,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期刊
最近,我沉迷于“中古品”。这个词在日本和韩国非常流行,意思是“二手物品”。循环利用“中古品”,既便宜又节约资源,不失为一种绿色生活哲学。  一开始,我卖书给二手书交易平台。屋内书满为患,我便索性开展另类大扫除,把读后觉得不必收藏的书整理出来,扫描条形码,将信息上传到二手书交易平台。平台马上预约快递员上门回收,方便快捷。换回的书费,我又用来下单买了几本自己想看的书。收到的二手书,都经过了消毒处理,套
期刊
近来,我路过朋友家,发现她瘦了一小圈,原来,她家养了十几年的狗因年纪太大,不知什么时候有了血栓,大半个月前忽然中风。一家人赶紧把狗送到医院,经过一番抢救,好不容易才把狗从“鬼门关”拉回来。祸不单行,她家的老猫耳朵又发炎了,带它看医生又是一番劳心劳力加花钱。  爱尔兰的宠物能享受的照顾挺多的。朋友的猫有一颗牙坏了,兽医要价450欧元(1欧元约合人民币7.6元),还说最好能坚持给猫刷牙,实在不行就把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