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基本活动经验应用的现状及提升的策略

来源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ming5201w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基本活动经验作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新提出的“四基”之一,被广大一线数学教师所关注。然而学生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现状是怎样的,如何学会有效地运用数学基本活动经验解决数学问题成为很多一线教师的困惑。笔者在课题研究和教学实践中,通过对部分学生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应用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有效指导学生运用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策略,以期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一、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应用的现状
  1. 学生总体测试成绩较低
  一方面是学生在遇到不熟悉的问题时,从特殊情况考虑一般规律的意识比较差,从特殊入手探索规律、用一般的数学关系表述数学思维的能力还没有建立。另一方面是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没有自觉地指导或者引导学生建立有效的数学思维过程,忽略学生的原始直观,没有从学生的思维实际出发去经历探索规律和结论的全过程、积累数学基本思维经验。
  2.学生的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存在较大差异
  目前一线的数学教学中,从学生自身认知水平出发,展开数学学习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行为还有欠缺。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往往不会主动提出问题,数学思考在统一规范的固定模式下进行,最后得到的数学事实也是被动接受的,学生缺乏对过程和结果进行挑战和质疑的精神。这些都限制了学生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有效积累,使学生之间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存在明显差异。
  3.学生有效应用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整体水平较低
  这主要与学生平时的数学学习方式有较大关联。有的学生觉得测试题目设置非常好,开阔了眼界,超出了惯有的思维,也有学生反应太难、不懂等。这些说明我们日常数学教学中忽视了学生经历动手实践、设计规划 “做数学”的过程,欠缺让学生真正经历观察联想、归纳猜想、数学表达、验证证明四个维度的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积累和应用的过程。
  二、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应用的提升策略
  小学生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有效应用领域主要在日常课堂教学中,需要数学教师能够准确把握、合理激发、有效引导、提炼建构,帮助学生形成一些具有科学性和概括性的应用策略。
  1.合理运用“迁移”策略,实现应用效益最大化
  (1)有效激活学生的“前经验”。学生数学学习的起点就是自己的“前经验”。学生的“前经验”不仅包括数学“结构性知识”,更包括大量的“非数学经验背景”。因此,在日常数学教学中不仅要准确地分析学生的结构性数学知识,找到“迁移”的基点,同时还要分析学生非数学经验背景,去伪存真,调动学生“迁移”的积极因素,形成合力,达成教学设计的目标。例如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三边关系”一课中,我们除了要认真分析学生已有的关于三角形表征的知识外,还要了解学生是否会用小棒动手围一个三角形,在围三角形的过程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项,小棒的长短、粗细对于围一个三角形会存在哪些影响等,这些“前经验”都需要我们在课前进行细致的调查了解,顺应学生学习的需要,杜绝“负迁移”,实现教学设计的系统化、精细化和高效化。
  (2)准确定位学生的“经验层次”。学生的数学基本经验被激活后,我们应该对学生的“经验层次”进行准确定位。数学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迁移学习存在困难或者差异的根本原因就是教师对于学生已有的“经验层次”定位不准。哪些学生的经验层次可以进入“专家”的行列,哪些学生的经验层次可以称为“新手”,这些教师都应该做到心中有数。因为“专家”比“新手”拥有的知识结构更有序,基本活动经验更丰富,更重要的是“专家”比“新手”采用的学习策略更为多样、有效。学生如果普遍处于“新手”状态,我们的教学就要适时地调整,降低门槛,如果学生普遍处于“专家”的状态,我们的迁移学习就要充分放手,自主尝试。比如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一课,我们在教学“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时,学生已有的基本活动经验普遍处于“新手”状态,特别是对于“任意”一词的理解更是模模糊糊。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准确地认知这一规律,在教学时让学生从三条线段(分别是4、5、6厘米)能否围成一个三角形入手,先把其中最长的一条线段变长(7、8、9、10厘米),让学生动手围一围,发现两条短边的和不能等于或者小于第三边(变成9、10厘米时),接着把最长的一条线段变短(5、4、3、2、1厘米),让学生动手围一围,再次验证了上面的规律,这时引导学生总结: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3)帮助学生建构“新经验”。迁移学习中学生产生“新经验”必须经过同化和顺应两种过程。学生通过对新经验的同化和顺应,丰富充实了原有的基本活动经验,促进了迁移学习的发生和发展。比如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一课,学生原有的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是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和通分,在尝试进行“ ”的算式计算时,很多学生发现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对于这道算式不适用,原因是分母不相同,也就是分数单位不同,那该怎么办呢?这是学生同化“新经验”的过程。这时学生原有的“通分”经验就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经验进行了恰当的融合,扩大了原有的关于分数加减法的经验范畴,产生了新的经验,这就是顺应。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恰当引导学生改变或者扩大原有的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打破旧框架,建立新经验,从而促进学生迁移学习的高效实施,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2.有效经历“建模”过程,促进应用意识常态化
  (1)从现实问题到直观模型,重视“观察经验”。在这个阶段中,要求学生能够有意识地透过现实模型,抽象出它的数学意义,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现实的事物和问题。这里有两个重要的方面:“异中求同”和“同中求异”,让学生有意识地对数和形的特点以及相互关系进行感知,从实际事物中发现蕴含其中的数量关系或者空间形式。例如,低年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同学们排成一列纵队,从前往后数,兰兰是第10个,从后往前数,兰兰是第6个。一共有多少个同学?此题很多学生在解决过程中把同学们用“○”表示,兰兰用“□”表示,根据题目的情境画出了直观图“○○○○○○○○○□○○○○○”,较好地解决了问题。其实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在读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细致的数学观察,清晰地看出“第10”和“第6”都包含了兰兰在内。   (2)从直观模型到抽象模型,经历“归纳经验”。这是数学建模的核心阶段,因此它需要学生能够在直观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归纳推理得出抽象模型。这个过程中学生已有的直观经验会被学生主动运用,经过进一步分析、反思、推理后,形成了高度凝炼、概括的抽象认识,并且推广成一般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比如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加法运算律”一课,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情境中发现了加法算式中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一直观模型,接着让学生大胆做出猜想,是不是不所有的加法算式都有这样的特点呢?然后让学生举例验证自己的猜想,最后对自己的猜想进行归纳,用字母a、b分别表示两个加数,把自己通过归纳验证推理出的规律进行抽象,得出了加法交换律的关系式a b=b a。接下来,在加法结合律的探究过程中就直接让学生运用刚才的研究方法,自己在小组内进行猜想验证以及推理抽象。这样,学生在经历归纳推理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思维经验,对于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理解就更加深刻了,便于运算律在解决问题及简便运算中的应用。
  (3)从抽象模型到问题解决,需要“优化经验”。对于数学建模来说,抽象模型的建立标志着本次数学学习活动的基本完成,但并不能说明数学建模的成功。因为抽象模型还需要用一些实际问题来检验它的成效,同时解决问题往往有不同的途径,需要解决者对自己以往的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和抽象模型进行对比分析,挑选出可能性最大的一种或者几种加以验证,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最后将解决这个问题的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加以归纳,融入自己的认知结构,用以解决同类的或者新的问题。比如“加法运算律”一课中,学生在抽象归纳出加法结合律的模型后,让他们通过一些有层次的练习验证加法结合律,加深对于加法结合律的认知和理解。教师适时抛出一个问题:“四年级(3)班有学生48人,参加跳绳比赛的有13人,参加踢键比赛的有27人,还有多少人没有参加比赛?”引导学生列式计算,发现了48-13-27=48-(13 27),继续让学生对这个模型进行猜想验证,最后总结出一个连减运算中的规律: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从这个数里减去这两个数的和。这样就把加法结合律的模型进一步扩展到连减运算中,学生对先前积累的数学活动经验也进行了优化、扩展,为以后简便运算的学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朱贵玺. 小学生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有效建构[J].教学与管理.2014(33).
  [3] 朱贵玺. 小学生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J].教学与管理.2015(26)
  [4] 刘同军.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导论[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3.
  [5] 郭玉峰.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研究量化与课堂实践[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13.
  【责任编辑:陈国庆】
其他文献
班主任常常遇到这样的两难境况:一方面希望能有一套得力的班委班子,以协助自己管理好学生;另一方面又往往受限于时间精力,无暇顾及班干部培训。如何能以很少的时间精力为代价有效地培养出班干部来呢?实践中发现,“述职”这一特别的形式可以实现这种可能。  一、 什么是述职  述职,顾名思义,就是陈述自己的职守情况。述职并不是一个现代名词,早在春秋战国时代,诸侯定期向天子陈述职守,就被称为述职。《孟子·梁惠王下
科普文题材的文章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了不小的比例,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普及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以及发展学生的语言、培养语感的任务。但是,由于科普性说明文本身的独特性,造就了科普文的趣味性相对较差,教学此类课文,我们通常容易犯两类错误:一是单纯的说明方法的分析,一节课都是教师在讲,学生学得被动;二是枯燥乏味的科学知识普及,把语文课上成单纯的科普课,忽略了“语文味”。那么,
翻阅一本近期出版的某教育杂志时,看到“管理敘事”栏目中有一篇文章,其中两处出现了老师“叫学生拿”的情况:一处是“你可以在后天下午上课之前叫学生拿到我办公室”,另一处是“如果你没有时间,可以叫学生拿上来”。  在我们的日常教育教学中,此类“叫学生拿”的现象可谓比比皆是,而且几乎成为了常态,好像谁也没有觉得其有什么不应该。但是,只要细细想来就会惊讶地发现,这种“叫学生拿”的思想、行为,着实多有不妥。 
[摘要]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如何把握数学知识的核心,揭露数学的本质,是一线数学教师都在探索、研究的课题。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借助直观图,寻求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让学生在动态想象中把握数学知识的内涵,凸显出数学本质,使学生感受数学思维的魅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数学本质;直观;对比;想象;策略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文本解读是读者不断逼近作者思想的过程。作为小学语文教材的文本因其担负着引导学生习得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职责,所以对它的解读要比常规意义上的文本阅读复杂得多。作为一种特殊的文本形式,教材文本因为解读主体的多样性而呈现出解读结果的多样性。编者、教师、学生由于角色的不同、阅历的不同、阅读目的的不同,在与文本、与作者对话的过程中会捕捉到不同的信息。其中,教师的解读尤为重要,因为这是联结作者、教材、编者和学生
儿歌、童谣,因其朗朗上口、富有情趣,历来被儿童所青睐。翻阅《品德与生活》教材,可以发现教材中编排了大量的儿歌内容,共计有三十余首,几乎每个单元都加入了1~2首儿歌。这些儿歌、童谣,在编排上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使教学变得生动、有趣,极大地丰富了课堂。这无疑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美好感情的培养、行为习惯的养成、语言美感的熏陶和乐观开朗人格的塑造,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一、 基于学生的兴趣出发点——
数学教材是教师教的依据,也是学生学的对象,它承载着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解题策略等人类文化的结晶。面对静态的数学教材,教师需要深入其中,把握实质,才能浅出,从而帮助学生学好数学。可以说,教师对数学教材解读的深度、准确度,制约着教学的有效性,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成败。笔者始终认为,研读数学教材要从四个维度入手。  一、 研读数学教材的纵向联系  数学教材中的每一节内容都不是单独存在的,它与前面
说明文是说明事物的情况、特征或者道理的文体。说明文在各个版本的教材中都占一定比例。说明文不像记叙文那样情感真挚,课上起来有声有色。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科学知识越来越重视,但对说明文,我们研究不多,思考不够,因此有的教师对说明文教学的兴趣不大,老师们感到,说明文具有直接描述、语言浅显特点,学生一读就明白,没什么学习障碍,尤其是公开教学,生怕上得比较平淡。  在提倡回归语文教学常态、扎扎
在学校管理的过程中,与教师谈心是校长常用的一种管理方式。然而,令许多校长头痛的是,这种谈心的方式常常达不到预期的效果。问题的根源在哪里呢?下面,笔者就结合一些具体的事例来谈谈校长与教师谈心过程中存在的几个误区。  误区一:邀请方式不恰当  情景:上课铃响过之后,A校长突然走进体育组办公室,来到李老师的面前,当着办公室所有教师的面,语气较为严厉地说道:“李老师,你出来一下,我有话跟你说……”  诊断
自于永正老师执教《番茄太阳》以来,就有不少专家、教师更深入地研究起他的“简单语文”来,大家都认为“简单语文”其实不简单,那么,其中之“道”到底在哪里呢?细细研究于老师的诸多课例,笔者认为,正在于他合规律的文本解读。可以说,于永正的阅读教学过程,就是他合规律的文本解读过程,这个过程可以概括为:理解作者—个性表达—回归文本—迁移智慧。于老师的“简单”,是一种文本解读哲学的“简单”。下面谨以于老师最近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