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歌声似曾相识,我一定在哪里听过。这歌声,高亢,悠长,舒缓,辽远。每一个音符,就像是有着穿越空间的力量,仿佛唱到了天边,在云朵上飘扬,在草原上、天地间回荡,又像是有着穿透人心的力量,仿佛唱到了人的心里,触摸到你内心最柔软的那部分。
这是著名的蒙古族民歌《牧歌》,原名《乌胡尔图辉腾》。
此刻,我又听到了这首歌,而且,竟然就是在它的故乡——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右旗。
“蓝蓝的天空上飘着那白云”
这里的风景,果真如歌里所唱的那样,“蓝蓝的天空上飘着那白云”。而那云,与我在别处见到的有所不同。它们无处不在,草原的上方,公路的前方……就像一团又一团雪白的棉花,连绵成片,铺展在天空这块蓝色的幕布上,仿佛我们走到哪儿,云就跟到了哪儿。它们不会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需要你抬头仰望才可以,而是就在你的眼前,与人亲近得很,仿佛是有一种神奇的魔力,将它们固定了悬浮在半空中一般。它们也毫不掩饰自己的喜怒哀乐。刚刚还是烈日高照,转眼间,大片云朵聚拢过来,没准,瞬间有雨滴落下。真如娃娃的脸,说变就变。听这里的人们说,在草原上,你甚至可以看出哪朵云要下雨。
中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呼伦湖,90%的面积位于新巴尔虎右旗境内。我们到达呼伦湖边的时候,天空飘起了一点小雨,厚厚的云朵笼罩在水面上,让美丽而宁静的呼伦湖又多了几分神秘。湖边连接着低矮的山,山伸进了水中,形成三面环水的悬崖。悬崖矗立,湖水平静,皆静默不语。然而,无声中似乎又包含着千言万语,诉说着这片湖水的历史,这片土地的故事,以及所有的沧海桑田。不远处的湖面上,立着一座高二十米左右的石柱,据说,成吉思汗当年曾将自己的马拴在这石柱上,于是后人称之为拴马桩。就像是一位饱经沧桑的老祖母,见识过无数次自然的变动、人世的变迁,但呼伦湖却将所有的一切藏在心底,只是静静地守候在这片土地上,庇护着自己的儿女。
位于阿拉坦额莫勒镇东南的乌兰诺尔,则是鸟的世界。这里随处可见飞翔的鸟儿。在蒙古语中,乌兰的意思为“红”,“诺尔”的意思为“湖”。每到秋天,湖边的芦苇花开,就如同泛起红色的波浪。我们来此地时值夏天,芦苇正绿,风吹来,丛丛芦苇向同一方向弯下了腰,如同泛起阵阵绿色的波浪,又好似在一起弯腰点头致意远方的来客。放眼望去,蓝天白云之下,湖泊辽阔,水草丰美,湿地连绵。乌兰诺尔没有吝惜自己的美好,而是敞开胸怀,为南来北往的鸟儿们提供了一个温暖的栖息地:冬天来临,鸟儿们飞向温暖的南方,春暖花开之际,它们又飞回北方,途中,便在此栖息、繁衍。对于鸟儿们来说,乌兰诺尔是柔情的天堂。
“白云的下面盖着雪白的羊群”
这里,随处可见成群的牛、羊、马。新巴尔虎右旗是呼伦贝尔的牧业四旗之一。
那天,我们来到达赉苏木的牧户乌斯日乐图家中做客。乌斯日乐图利用自家的牧场发展起了牧户游。草原上坐落着几座蒙古包,一座用作了厨房,另外的则用作招待客人的餐厅等。离蒙古包不远的地方,有马圈与羊圈,这些都是乌斯日乐图家的。远方的客人来到这里,除了可以品尝独特的草原美食外,还可以体验剪羊毛、挤马奶、熬奶茶等蒙古族牧民的日常生活。
我们刚到乌斯日乐图家的牧场上,就被一只小牛犊给吸引住了。那只小牛犊的身体是褐色的,脸却是白色的,见到陌生人来了,也不怕生,依然悠闲地走着。乌斯日乐图拿来一只大号的奶瓶,给刚刚出生才五十天的它喂奶。小牛犊含住奶瓶上的奶嘴,立刻咕咚咕咚地吮吸起来。当奶瓶被从它的嘴里拿走时,小牛犊显得十分不情愿,竟然追着乌斯日乐图手里的奶瓶跑过来。这样可爱的举止,与人类的小生命并无二致。
草原上的动物,一方面维持着牧民的日常生活,另一方面,它们又是牧民最好的陪伴者,牧民与它们之间有着深厚的感情。据说,牧民们能认得出自家的每一只牛羊,有的還给它们都起上了名字。
《乌胡尔图辉腾》和唱牧歌的人们
新巴尔虎右旗有着“牧歌故乡”的美誉,因为扬名海内外的蒙古族民歌《牧歌》就诞生在这里。而在这首名曲的背后,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
巴尔虎是蒙古族古老的游牧部落。1732年、1734年,清政府分两批从布特哈和喀尔喀蒙古车臣汗部,将巴尔虎部落迁来呼伦贝尔驻牧,为了区别,称先前迁来的为“陈巴尔虎”,两年后迁来的即为“新巴尔虎”。在呼伦湖西北,有两处分别名为乌胡尔图和辉腾的碱泡子。百年前,新巴尔虎人便在这里过着宁静的生活。当中,有一对青年男女相爱了。然而,因为男青年去服兵役和女青年遭遇火灾,从此天人永隔。悲痛万分的男青年于是写下了这首动人的《乌胡尔图辉腾》。百年来,这首民歌一直在巴尔虎草原上流传。后来,作曲家安波先生将其改成了今天的《牧歌》。
那天晚上,我们观看了以《牧歌》的诞生为故事原型的电影《乌胡尔图辉腾》。当影片中的《牧歌》在黑暗的放映厅里响起时,没有人不被这深情的旋律所打动。那高亢、舒缓、悠长、辽远的歌声中,包含了多少丰富的情感——有相恋的甜蜜,也有失去的痛苦;仿佛是在草原上憧憬着美好的幸福生活,又仿佛在对着蓝天白云倾诉生活里的艰辛苦难。这歌中,有人们对于这片草原的爱,和那份深深的眷念。
在乌胡尔图辉腾后代们的放声高歌里,我听到了那份眷念。那几日,我一直被草原悠扬的歌声包围着。吃饭的席间,不知是谁起了个头,于是,一首接一首与这片草原有关的歌曲——《牧歌》《这片草原》《呼伦贝尔大草原》《辽阔的草原》……便回荡开来,停不下来。“羊群好像是斑斑的白银,撒在草原上多么爱煞人……”歌声就像是从他们的心灵深处喷涌而出,唱出了他们对这片草原的理解、热爱、沉醉、自豪。不经意间,一回头,我看见有人在悄悄地抹眼泪,刹那间,我不由得想起了那著名的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责任编辑 乌琼
这是著名的蒙古族民歌《牧歌》,原名《乌胡尔图辉腾》。
此刻,我又听到了这首歌,而且,竟然就是在它的故乡——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右旗。
“蓝蓝的天空上飘着那白云”
这里的风景,果真如歌里所唱的那样,“蓝蓝的天空上飘着那白云”。而那云,与我在别处见到的有所不同。它们无处不在,草原的上方,公路的前方……就像一团又一团雪白的棉花,连绵成片,铺展在天空这块蓝色的幕布上,仿佛我们走到哪儿,云就跟到了哪儿。它们不会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需要你抬头仰望才可以,而是就在你的眼前,与人亲近得很,仿佛是有一种神奇的魔力,将它们固定了悬浮在半空中一般。它们也毫不掩饰自己的喜怒哀乐。刚刚还是烈日高照,转眼间,大片云朵聚拢过来,没准,瞬间有雨滴落下。真如娃娃的脸,说变就变。听这里的人们说,在草原上,你甚至可以看出哪朵云要下雨。
中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呼伦湖,90%的面积位于新巴尔虎右旗境内。我们到达呼伦湖边的时候,天空飘起了一点小雨,厚厚的云朵笼罩在水面上,让美丽而宁静的呼伦湖又多了几分神秘。湖边连接着低矮的山,山伸进了水中,形成三面环水的悬崖。悬崖矗立,湖水平静,皆静默不语。然而,无声中似乎又包含着千言万语,诉说着这片湖水的历史,这片土地的故事,以及所有的沧海桑田。不远处的湖面上,立着一座高二十米左右的石柱,据说,成吉思汗当年曾将自己的马拴在这石柱上,于是后人称之为拴马桩。就像是一位饱经沧桑的老祖母,见识过无数次自然的变动、人世的变迁,但呼伦湖却将所有的一切藏在心底,只是静静地守候在这片土地上,庇护着自己的儿女。
位于阿拉坦额莫勒镇东南的乌兰诺尔,则是鸟的世界。这里随处可见飞翔的鸟儿。在蒙古语中,乌兰的意思为“红”,“诺尔”的意思为“湖”。每到秋天,湖边的芦苇花开,就如同泛起红色的波浪。我们来此地时值夏天,芦苇正绿,风吹来,丛丛芦苇向同一方向弯下了腰,如同泛起阵阵绿色的波浪,又好似在一起弯腰点头致意远方的来客。放眼望去,蓝天白云之下,湖泊辽阔,水草丰美,湿地连绵。乌兰诺尔没有吝惜自己的美好,而是敞开胸怀,为南来北往的鸟儿们提供了一个温暖的栖息地:冬天来临,鸟儿们飞向温暖的南方,春暖花开之际,它们又飞回北方,途中,便在此栖息、繁衍。对于鸟儿们来说,乌兰诺尔是柔情的天堂。
“白云的下面盖着雪白的羊群”
这里,随处可见成群的牛、羊、马。新巴尔虎右旗是呼伦贝尔的牧业四旗之一。
那天,我们来到达赉苏木的牧户乌斯日乐图家中做客。乌斯日乐图利用自家的牧场发展起了牧户游。草原上坐落着几座蒙古包,一座用作了厨房,另外的则用作招待客人的餐厅等。离蒙古包不远的地方,有马圈与羊圈,这些都是乌斯日乐图家的。远方的客人来到这里,除了可以品尝独特的草原美食外,还可以体验剪羊毛、挤马奶、熬奶茶等蒙古族牧民的日常生活。
我们刚到乌斯日乐图家的牧场上,就被一只小牛犊给吸引住了。那只小牛犊的身体是褐色的,脸却是白色的,见到陌生人来了,也不怕生,依然悠闲地走着。乌斯日乐图拿来一只大号的奶瓶,给刚刚出生才五十天的它喂奶。小牛犊含住奶瓶上的奶嘴,立刻咕咚咕咚地吮吸起来。当奶瓶被从它的嘴里拿走时,小牛犊显得十分不情愿,竟然追着乌斯日乐图手里的奶瓶跑过来。这样可爱的举止,与人类的小生命并无二致。
草原上的动物,一方面维持着牧民的日常生活,另一方面,它们又是牧民最好的陪伴者,牧民与它们之间有着深厚的感情。据说,牧民们能认得出自家的每一只牛羊,有的還给它们都起上了名字。
《乌胡尔图辉腾》和唱牧歌的人们
新巴尔虎右旗有着“牧歌故乡”的美誉,因为扬名海内外的蒙古族民歌《牧歌》就诞生在这里。而在这首名曲的背后,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
巴尔虎是蒙古族古老的游牧部落。1732年、1734年,清政府分两批从布特哈和喀尔喀蒙古车臣汗部,将巴尔虎部落迁来呼伦贝尔驻牧,为了区别,称先前迁来的为“陈巴尔虎”,两年后迁来的即为“新巴尔虎”。在呼伦湖西北,有两处分别名为乌胡尔图和辉腾的碱泡子。百年前,新巴尔虎人便在这里过着宁静的生活。当中,有一对青年男女相爱了。然而,因为男青年去服兵役和女青年遭遇火灾,从此天人永隔。悲痛万分的男青年于是写下了这首动人的《乌胡尔图辉腾》。百年来,这首民歌一直在巴尔虎草原上流传。后来,作曲家安波先生将其改成了今天的《牧歌》。
那天晚上,我们观看了以《牧歌》的诞生为故事原型的电影《乌胡尔图辉腾》。当影片中的《牧歌》在黑暗的放映厅里响起时,没有人不被这深情的旋律所打动。那高亢、舒缓、悠长、辽远的歌声中,包含了多少丰富的情感——有相恋的甜蜜,也有失去的痛苦;仿佛是在草原上憧憬着美好的幸福生活,又仿佛在对着蓝天白云倾诉生活里的艰辛苦难。这歌中,有人们对于这片草原的爱,和那份深深的眷念。
在乌胡尔图辉腾后代们的放声高歌里,我听到了那份眷念。那几日,我一直被草原悠扬的歌声包围着。吃饭的席间,不知是谁起了个头,于是,一首接一首与这片草原有关的歌曲——《牧歌》《这片草原》《呼伦贝尔大草原》《辽阔的草原》……便回荡开来,停不下来。“羊群好像是斑斑的白银,撒在草原上多么爱煞人……”歌声就像是从他们的心灵深处喷涌而出,唱出了他们对这片草原的理解、热爱、沉醉、自豪。不经意间,一回头,我看见有人在悄悄地抹眼泪,刹那间,我不由得想起了那著名的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责任编辑 乌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