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实天然美(自然美)并不是物的属性,恰恰是人的属性。
对奇石是何种艺术的定义是十分宽泛和多样性的。比如“发现的艺术”、“心灵的艺术”、“情感的艺术”、“有意味的艺术”、“思绪符号的艺术”,当然也可以是“表达的艺术”。
马年伊始,《中华奇石》杂志刊出了焦洪光先生的《奇石是一种表达的艺术》后,不经意间竟引来广大石友热切关注。对奇石是何物的美学探讨也急剧升温。
受编辑部的邀请,我十分乐意加入讨论,谈谈我尚显肤浅却又十分真诚的看法。
天然美(自然美)并不是物的属性,恰恰是人的属性
首先我以为这份讨论是十分有意义的,应属赏石实践的理论回归。
也许有石界朋友会疑存这样的看法——当今石界不是早就有了相关专家对奇石作出的“是天然石质艺术品”的定义吗,再去讨论有何必要?
这正是问题的症结所在。我也以为“奇石是天然的石质艺术品”的定义似乎有些不着边际,十分暖昧和模棱两可,大有商榷的余地。
“天然(自然)”和“艺术”放在同一判断句式中,很容易混淆“自然美”和“艺术美”两者的概念,从而可能引发多层面的歧义。
当代学者何新说:“一件真正的艺术作品,必须满足两个基本条件:第一,它必须是人类劳动和智慧的创造物;第二,它必须能给人以精神上的愉悦感受,即具有审美价值。这两点,可以说是使艺术品与非艺术品相区别的根本特征。”
石界对奇石是不是艺术品的争论一刻也没有停止过,持否定观点的仍大有人在。所依据的正是这一似是而非的奇石定义。他们以为奇石天然美(自然美)的实体存在于人的发现,而艺术品是人对客体存在物的再创造,所以奇石怎么可以成为艺术品呢?
当然近些年来,这种铁板一块式的否定句似乎有了些松动。有人认为小品石组合列为艺术品之伍尚能接受,但原石和独石与人的创作没有多大关系是万万不能归类艺术品的。
此言差矣!请仔细品辨何新所说的第一个条件——这个“创造物”是有定语性指向的,就是人类的“劳动和智慧”之源。正如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言:艺术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体现。
石头在荒野里,它绝不是艺术品。也许只能成为野猪、野牛的蹭痒物。但不管是独石作品还是小品组合石作品,一旦完成“登堂入室”的蜕变,达到“自然人化”的地步,其就已光明正大的取得了艺术品的入场券。用自然美去否定奇石的艺术品地位,只能说是一种目光短浅,在艺术和审美的哲理上是站不住脚的。
其实天然美(自然美)并不是物的属性,恰恰是人的属性。
意大利美學家克罗齐曾说:“只有那些用艺术家眼光去观察自然的人,自然才表现为美。动物学家和植物学工作者不承认有美或不美的动物和花卉。自然的美是人发现出来的。”何新也说“只有形成了美感的人类,才第一次感觉到自然中的美;只有美感十分发达的人,才能特别深刻、细致地感受到大自然的美。美和美感都是人类历史的产物。”
我在《第三届德云轩小品暨组合石邀请展观感》一文中列举了《海派赏石》杂志美术设计者之一伊德奎先生的获创意奖作品“梵高的星空”。它是一块板状玛瑙片独石,当然也投入了作者许多精妙的创作想法。难道这种题材也仅仅是自然美的表达?是每个玩石人都能驾驭得了的吗?
不能用科学的决定论去定义奇石艺术生成
首先在肯定这场讨论的积极意义的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看到,对奇石是何种艺术的定义是十分宽泛和多样性的。比如“发现的艺术”、“心灵的艺术”、“情感的艺术”、“有意味的艺术”、“思绪符号的艺术”,当然也可以是“表达的艺术”……很多不同的表述。这很正常,因为这正是艺术的根本特征所在。难怪苏格拉底说:“美是难的”(定义艺术和审美是难的)。中国的哲人早就有所言:“形而上者为道,形而下者为器”、“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也就是艺术层面之道的无限魅力所在。艺术之道是不能用简单的文本表达去定义的。有学者说这就是艺术的“不可翻译性”,也犹如丰子恺所言“艺术的绝缘性”。
德国人温克尔曼则说:“美是自然界的伟大奥秘之一。我们可以看到和感觉到它的作用,可是要提供一个关于美的本质的清楚明白的一般概念,却是一个尚未被发现的真理。”
难是难,但我们不能随心所欲、草率地去下定义。
上世纪杰出的哲学家之一、著名的预言家别尔嘉耶夫曾说:“美不属于决定论的世界,它脱出这个世界而自由地呼吸。”
我们难以成为一名预言家,却可能成为某一方面的鉴别者。
对上述奇石艺术生成方面的定义,我的体会是:倘若你把其归结于人的属性,那我的判断应该不会出大错;但若归结为物的属性,那必然离艺术相去甚远,将错无疑。
科学和艺术是两个不同的范畴。前者是决定论、认识论的世界:后者是情感论、智慧论的世界。前者是他律性的,是逻辑演绎,与概念相关;后者是自律性的,是情感之逻辑,与概念无关。
在理式尚未弄清楚之前,我们最好还是慎言“规范”、“规定”和“标准”这些科学范畴、决定论的术语。借用文学幽默大师林语堂之言,我们才能避免成为“富有灵感的白痴”,也不会去当“稀里糊涂的天才”。
当前这一场赏石美学上的讨论,从深层次上来看则是赏石观、人生观的一种碰撞。
坦率说来,石界的基础工作并未做好,定位出了很大的偏差。在一片“空旷”、“茫然”的思想沼泽地上是难以建立起赏石艺术的高楼大厦的。
石界存在着许多的先天不足。
比如,各地方赏石协会早期的归口都托付给了当地的地矿部门。而赏石与地矿部门的区别是,一个是艺术类性质,一个是科学类性质。因此会在赏石界因两种范畴所处概念的交织而造成混乱。故也有石友调侃:这是奇石“进错了门”、“嫁错了郎”。
我们感叹,有着泱泱传统文化积淀的国度,一时期内,艺术的敏感度怎么变得如此迟钝了。
相比于曾看到西方一本十分专业和严谨的地质学专著《地球》,就十分风趣地把地质学分为三类:经典地质学、经济地质学、诗人眼中的地质学(赏山、赏峡谷、赏岩石)。主动把艺术的思绪从科学的范畴中加以区别。不但表达了其对科学的执着,同时也体现着对艺术的一份独特敬意。
再例如,我们过度地渲染了所谓地质赏石理论的构建,其实质却也是决定论世界的产物,而与赏石艺术无关。
其实任何一个成熟的艺术类别业内(如文坛、画坛),其门口都竖着一块无形的警示牌:“知识渊博者免来指导”!其真意也就是提醒着:科学和艺术是两个不同的范畴,是两种不同的思绪。但石界却出现着“科学赏石”、“科学顾问”诸多不敢恭维的名词。确实让人心烦。
艺术对人类是那样的重要,但艺术理论是那样的不重要。
以前我们一直没有产生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有人说是由于我们缺少先进的文学理论的指导。当莫言先生获得此项荣誉后,也并未有人出来揭示这是何种文学理论在起作用。
事实是世上没有哪一位伟大的艺术天才是喝了艺术理论奶妈的乳汁而得以成长的。
英国哲学家、美学家鲍桑葵的十数万字的《美学史》著作的开篇首句话即是:“美学理论是哲学的支系。它不能指导实践,只能去认识实践。”
我们期待着“赏石丫鬟”(永边先生言)有朝一日能成为亭亭玉立、楚楚动人的公主,进入主流场合的大雅之堂。这将是赏石人共同的光荣和骄傲。
让我们努力去实践吧!
对奇石是何种艺术的定义是十分宽泛和多样性的。比如“发现的艺术”、“心灵的艺术”、“情感的艺术”、“有意味的艺术”、“思绪符号的艺术”,当然也可以是“表达的艺术”。
马年伊始,《中华奇石》杂志刊出了焦洪光先生的《奇石是一种表达的艺术》后,不经意间竟引来广大石友热切关注。对奇石是何物的美学探讨也急剧升温。
受编辑部的邀请,我十分乐意加入讨论,谈谈我尚显肤浅却又十分真诚的看法。
天然美(自然美)并不是物的属性,恰恰是人的属性
首先我以为这份讨论是十分有意义的,应属赏石实践的理论回归。
也许有石界朋友会疑存这样的看法——当今石界不是早就有了相关专家对奇石作出的“是天然石质艺术品”的定义吗,再去讨论有何必要?
这正是问题的症结所在。我也以为“奇石是天然的石质艺术品”的定义似乎有些不着边际,十分暖昧和模棱两可,大有商榷的余地。
“天然(自然)”和“艺术”放在同一判断句式中,很容易混淆“自然美”和“艺术美”两者的概念,从而可能引发多层面的歧义。
当代学者何新说:“一件真正的艺术作品,必须满足两个基本条件:第一,它必须是人类劳动和智慧的创造物;第二,它必须能给人以精神上的愉悦感受,即具有审美价值。这两点,可以说是使艺术品与非艺术品相区别的根本特征。”
石界对奇石是不是艺术品的争论一刻也没有停止过,持否定观点的仍大有人在。所依据的正是这一似是而非的奇石定义。他们以为奇石天然美(自然美)的实体存在于人的发现,而艺术品是人对客体存在物的再创造,所以奇石怎么可以成为艺术品呢?
当然近些年来,这种铁板一块式的否定句似乎有了些松动。有人认为小品石组合列为艺术品之伍尚能接受,但原石和独石与人的创作没有多大关系是万万不能归类艺术品的。
此言差矣!请仔细品辨何新所说的第一个条件——这个“创造物”是有定语性指向的,就是人类的“劳动和智慧”之源。正如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言:艺术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体现。
石头在荒野里,它绝不是艺术品。也许只能成为野猪、野牛的蹭痒物。但不管是独石作品还是小品组合石作品,一旦完成“登堂入室”的蜕变,达到“自然人化”的地步,其就已光明正大的取得了艺术品的入场券。用自然美去否定奇石的艺术品地位,只能说是一种目光短浅,在艺术和审美的哲理上是站不住脚的。
其实天然美(自然美)并不是物的属性,恰恰是人的属性。
意大利美學家克罗齐曾说:“只有那些用艺术家眼光去观察自然的人,自然才表现为美。动物学家和植物学工作者不承认有美或不美的动物和花卉。自然的美是人发现出来的。”何新也说“只有形成了美感的人类,才第一次感觉到自然中的美;只有美感十分发达的人,才能特别深刻、细致地感受到大自然的美。美和美感都是人类历史的产物。”
我在《第三届德云轩小品暨组合石邀请展观感》一文中列举了《海派赏石》杂志美术设计者之一伊德奎先生的获创意奖作品“梵高的星空”。它是一块板状玛瑙片独石,当然也投入了作者许多精妙的创作想法。难道这种题材也仅仅是自然美的表达?是每个玩石人都能驾驭得了的吗?
不能用科学的决定论去定义奇石艺术生成
首先在肯定这场讨论的积极意义的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看到,对奇石是何种艺术的定义是十分宽泛和多样性的。比如“发现的艺术”、“心灵的艺术”、“情感的艺术”、“有意味的艺术”、“思绪符号的艺术”,当然也可以是“表达的艺术”……很多不同的表述。这很正常,因为这正是艺术的根本特征所在。难怪苏格拉底说:“美是难的”(定义艺术和审美是难的)。中国的哲人早就有所言:“形而上者为道,形而下者为器”、“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也就是艺术层面之道的无限魅力所在。艺术之道是不能用简单的文本表达去定义的。有学者说这就是艺术的“不可翻译性”,也犹如丰子恺所言“艺术的绝缘性”。
德国人温克尔曼则说:“美是自然界的伟大奥秘之一。我们可以看到和感觉到它的作用,可是要提供一个关于美的本质的清楚明白的一般概念,却是一个尚未被发现的真理。”
难是难,但我们不能随心所欲、草率地去下定义。
上世纪杰出的哲学家之一、著名的预言家别尔嘉耶夫曾说:“美不属于决定论的世界,它脱出这个世界而自由地呼吸。”
我们难以成为一名预言家,却可能成为某一方面的鉴别者。
对上述奇石艺术生成方面的定义,我的体会是:倘若你把其归结于人的属性,那我的判断应该不会出大错;但若归结为物的属性,那必然离艺术相去甚远,将错无疑。
科学和艺术是两个不同的范畴。前者是决定论、认识论的世界:后者是情感论、智慧论的世界。前者是他律性的,是逻辑演绎,与概念相关;后者是自律性的,是情感之逻辑,与概念无关。
在理式尚未弄清楚之前,我们最好还是慎言“规范”、“规定”和“标准”这些科学范畴、决定论的术语。借用文学幽默大师林语堂之言,我们才能避免成为“富有灵感的白痴”,也不会去当“稀里糊涂的天才”。
当前这一场赏石美学上的讨论,从深层次上来看则是赏石观、人生观的一种碰撞。
坦率说来,石界的基础工作并未做好,定位出了很大的偏差。在一片“空旷”、“茫然”的思想沼泽地上是难以建立起赏石艺术的高楼大厦的。
石界存在着许多的先天不足。
比如,各地方赏石协会早期的归口都托付给了当地的地矿部门。而赏石与地矿部门的区别是,一个是艺术类性质,一个是科学类性质。因此会在赏石界因两种范畴所处概念的交织而造成混乱。故也有石友调侃:这是奇石“进错了门”、“嫁错了郎”。
我们感叹,有着泱泱传统文化积淀的国度,一时期内,艺术的敏感度怎么变得如此迟钝了。
相比于曾看到西方一本十分专业和严谨的地质学专著《地球》,就十分风趣地把地质学分为三类:经典地质学、经济地质学、诗人眼中的地质学(赏山、赏峡谷、赏岩石)。主动把艺术的思绪从科学的范畴中加以区别。不但表达了其对科学的执着,同时也体现着对艺术的一份独特敬意。
再例如,我们过度地渲染了所谓地质赏石理论的构建,其实质却也是决定论世界的产物,而与赏石艺术无关。
其实任何一个成熟的艺术类别业内(如文坛、画坛),其门口都竖着一块无形的警示牌:“知识渊博者免来指导”!其真意也就是提醒着:科学和艺术是两个不同的范畴,是两种不同的思绪。但石界却出现着“科学赏石”、“科学顾问”诸多不敢恭维的名词。确实让人心烦。
艺术对人类是那样的重要,但艺术理论是那样的不重要。
以前我们一直没有产生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有人说是由于我们缺少先进的文学理论的指导。当莫言先生获得此项荣誉后,也并未有人出来揭示这是何种文学理论在起作用。
事实是世上没有哪一位伟大的艺术天才是喝了艺术理论奶妈的乳汁而得以成长的。
英国哲学家、美学家鲍桑葵的十数万字的《美学史》著作的开篇首句话即是:“美学理论是哲学的支系。它不能指导实践,只能去认识实践。”
我们期待着“赏石丫鬟”(永边先生言)有朝一日能成为亭亭玉立、楚楚动人的公主,进入主流场合的大雅之堂。这将是赏石人共同的光荣和骄傲。
让我们努力去实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