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作业为何会成为负担
1、作业量大。作业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造成学生抵触情绪;对;教师也是一样,熬红双眼好不容易批改完那小山一样的作业。可学生呢,却丝毫不领情,心里能不窝火吗?
2、作业形式单一。有些老师布置作业,来来去去就那几样,内容枯燥无趣,缺少乐趣,导致学生厌烦;教师的作业批改也变成机械重复,也是枯燥无味、毫无乐趣。
3、作业评价方式单调,等第走过场。许多学生拿到老师批改的作业后,只是随便瞄了一眼后面的等第便一把塞到了抽屉里,有的学生甚至连瞄都不瞄,这是因为他知道作业本上只会有勾或叉,而不会出现别的值得他期待的东西。
4、一些学校作业管理死板,教师又被严峻的课业形势所迫,不敢搞个性化,这在很大程度上抹杀了教师的作业创新热情,结果让作业的布置、批改死气沉沉。
二、造成作业问题的种种幕后推手
1、作业的目的是为了学生在考试中胜出
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这里的“用兵”通常被理解为考试,所以教师安排大量作业训练,进行“题海战术”就不足为奇了。教师有自己的苦衷:练多练足,不一定全有效,但所谓“广撒网多捕鱼”,一定能“捞到”一点。有的教师则说:谁知道下次的考试会考什么,我只能做好万全的准备,消灭潜在的缺漏。有的教师也显得很无奈:别人都在练我不练,不是吃亏了吗?为了学生在考试中胜出,老师们也拼了,出很多题,找很多试卷,不顾学生的厌倦或他们背地里的痛骂,批改着,惩罚着。
2、反反复复的教学观
现在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各类教学活动,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热闹场面,五花八门的教学法、教学理论,各领风骚的名师,让人热血沸腾。一些一线的普通教师,今天学这名师,明天模仿那名师,结果是越来越困惑,莫衷一是的教学观念和行为策略,反映在作业上的问题更是特别突出。
3、忽略学生学习障碍
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我们会发现班级里总有那么几个学生存在着朗读、书写、计算、听记等方面的学习能力障碍。这些学习能力障碍往往被学生较为一般的日常行为特征所掩饰,不容易被发现,另一方面是有些教师缺少这方面的学识和经验,一味蛮干,结果是显而易见的——放弃,甚至是伤害。如果教师能够加以重视,就会对学生的情况加以充分掌握和区别,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积极帮助学生进行能力矫正,使其扬长避短,各尽所能。
4、教师干预技巧缺失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常处于学生未能及时完成作业或作业质量不佳等行为的包围中,窘迫的现场、糟糕的对话,常常让教师和学生处于剑拔弩张的状态,矛盾的双方很容易出现偏激的行为,如撕作业本、罚抄写、辱骂、讥笑等。虽然老师们都学过教育学和心理学,但对于一些较复杂的心理行为,还是缺乏专业的应对技巧。
三、作业的革命
(一)作业设计的一般原则
我们布置作业时,首先要明确这个作业是值得做的,学生通过作业练习,有助于学生基本掌握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达到巩固知识和拓展知识的统一,思维训练和技能养成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其次作业要有针对性和层次性。作业内容和形式具有针对性、典型性,训练价值较高,单位时间内的练习效果显著,同时根据学生的特点、学力层次,设计不同的作业,使不同学力学生都有较好的发展。
最后作业要体现多样性和自主性。将作业设计为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克服单调、机械、繁杂等弊病,同时建立良好的学习模式,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二)作业“大变身”
1、从单一走向多元
一是学生需要动口。不仅是课堂上朗读和答问,还需和周围的人进行交流。人教课标版每个单元都安排了一个口语交际的练习,围绕一个既定的主题,在课堂上展开问答、对话等口语练习。
二是学生需要动手。动手不仅包括作业本上的抄抄写写,还需要翻翻图书馆里的书,看看网上的资料,看看电视,做做剪报,练练演讲,做个调查等,需要在各种生活的场景中学会主动运用语言。
2、掌握出题技巧,做到以少胜多
造句练习,一般的形式为——给一个词语,让学生说、写一句话,在句子中运用这个词语。通常,教师只要看到该词语被用到了句子中,而且语句通顺,就可以算通过了。但是,教师可能忽略了一个很有价值的训练,那就是,以该词语为纽带,用造句的机会训练学生描述典型生活的能力。
3、从千篇一律到姹紫嫣红
一成不变的东西总会让人渐失兴趣,新奇的事物才能给人带来各种不同的快乐体验。我们经常让学生做“抄写词语”的练习,虽然很有必要,但很枯燥。我和学生将它命名为“词语复印”(刚好有一学生家里是开复印店的,这名字还是他想出来的),学生一听就觉得有趣,先从心理上接受了它,学生自己成为自觉的主体,自然会爱上作业。
(三)可爱的作业批改
让我们摆正心态,从兴平气和地批改学生们日常作业开始;做好课堂上的即时批改,做到心中有数;
并与学生在作业本上实现沟通,教师完全可以让作业批改变得可爱起来,让批改充满意趣,让批改成为吸引学生学习的新动力。
【作者单位:温州市瓯海区潘桥第一小学浙江325005】
1、作业量大。作业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造成学生抵触情绪;对;教师也是一样,熬红双眼好不容易批改完那小山一样的作业。可学生呢,却丝毫不领情,心里能不窝火吗?
2、作业形式单一。有些老师布置作业,来来去去就那几样,内容枯燥无趣,缺少乐趣,导致学生厌烦;教师的作业批改也变成机械重复,也是枯燥无味、毫无乐趣。
3、作业评价方式单调,等第走过场。许多学生拿到老师批改的作业后,只是随便瞄了一眼后面的等第便一把塞到了抽屉里,有的学生甚至连瞄都不瞄,这是因为他知道作业本上只会有勾或叉,而不会出现别的值得他期待的东西。
4、一些学校作业管理死板,教师又被严峻的课业形势所迫,不敢搞个性化,这在很大程度上抹杀了教师的作业创新热情,结果让作业的布置、批改死气沉沉。
二、造成作业问题的种种幕后推手
1、作业的目的是为了学生在考试中胜出
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这里的“用兵”通常被理解为考试,所以教师安排大量作业训练,进行“题海战术”就不足为奇了。教师有自己的苦衷:练多练足,不一定全有效,但所谓“广撒网多捕鱼”,一定能“捞到”一点。有的教师则说:谁知道下次的考试会考什么,我只能做好万全的准备,消灭潜在的缺漏。有的教师也显得很无奈:别人都在练我不练,不是吃亏了吗?为了学生在考试中胜出,老师们也拼了,出很多题,找很多试卷,不顾学生的厌倦或他们背地里的痛骂,批改着,惩罚着。
2、反反复复的教学观
现在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各类教学活动,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热闹场面,五花八门的教学法、教学理论,各领风骚的名师,让人热血沸腾。一些一线的普通教师,今天学这名师,明天模仿那名师,结果是越来越困惑,莫衷一是的教学观念和行为策略,反映在作业上的问题更是特别突出。
3、忽略学生学习障碍
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我们会发现班级里总有那么几个学生存在着朗读、书写、计算、听记等方面的学习能力障碍。这些学习能力障碍往往被学生较为一般的日常行为特征所掩饰,不容易被发现,另一方面是有些教师缺少这方面的学识和经验,一味蛮干,结果是显而易见的——放弃,甚至是伤害。如果教师能够加以重视,就会对学生的情况加以充分掌握和区别,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积极帮助学生进行能力矫正,使其扬长避短,各尽所能。
4、教师干预技巧缺失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常处于学生未能及时完成作业或作业质量不佳等行为的包围中,窘迫的现场、糟糕的对话,常常让教师和学生处于剑拔弩张的状态,矛盾的双方很容易出现偏激的行为,如撕作业本、罚抄写、辱骂、讥笑等。虽然老师们都学过教育学和心理学,但对于一些较复杂的心理行为,还是缺乏专业的应对技巧。
三、作业的革命
(一)作业设计的一般原则
我们布置作业时,首先要明确这个作业是值得做的,学生通过作业练习,有助于学生基本掌握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达到巩固知识和拓展知识的统一,思维训练和技能养成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其次作业要有针对性和层次性。作业内容和形式具有针对性、典型性,训练价值较高,单位时间内的练习效果显著,同时根据学生的特点、学力层次,设计不同的作业,使不同学力学生都有较好的发展。
最后作业要体现多样性和自主性。将作业设计为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克服单调、机械、繁杂等弊病,同时建立良好的学习模式,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二)作业“大变身”
1、从单一走向多元
一是学生需要动口。不仅是课堂上朗读和答问,还需和周围的人进行交流。人教课标版每个单元都安排了一个口语交际的练习,围绕一个既定的主题,在课堂上展开问答、对话等口语练习。
二是学生需要动手。动手不仅包括作业本上的抄抄写写,还需要翻翻图书馆里的书,看看网上的资料,看看电视,做做剪报,练练演讲,做个调查等,需要在各种生活的场景中学会主动运用语言。
2、掌握出题技巧,做到以少胜多
造句练习,一般的形式为——给一个词语,让学生说、写一句话,在句子中运用这个词语。通常,教师只要看到该词语被用到了句子中,而且语句通顺,就可以算通过了。但是,教师可能忽略了一个很有价值的训练,那就是,以该词语为纽带,用造句的机会训练学生描述典型生活的能力。
3、从千篇一律到姹紫嫣红
一成不变的东西总会让人渐失兴趣,新奇的事物才能给人带来各种不同的快乐体验。我们经常让学生做“抄写词语”的练习,虽然很有必要,但很枯燥。我和学生将它命名为“词语复印”(刚好有一学生家里是开复印店的,这名字还是他想出来的),学生一听就觉得有趣,先从心理上接受了它,学生自己成为自觉的主体,自然会爱上作业。
(三)可爱的作业批改
让我们摆正心态,从兴平气和地批改学生们日常作业开始;做好课堂上的即时批改,做到心中有数;
并与学生在作业本上实现沟通,教师完全可以让作业批改变得可爱起来,让批改充满意趣,让批改成为吸引学生学习的新动力。
【作者单位:温州市瓯海区潘桥第一小学浙江325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