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改革,学生个性化发展越来越被重视。新课标指出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需要,使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中得到不同的发展。应将学生个性培养贯穿整个数学教学,激发创造力,推动社会进步。
关键词: 数学教学 个性发展 因材施教
随着素质教育不断深化改革,学生个性化发展越来越被重视。新课标指出:“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需要,使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人在数学中得到不同的发展。”应将学生个性培养贯穿整个数学教学,激发创造力,推动社会进步,下面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一、引导正确的学习目的
曾经因为一个学生的学习态度找家长谈话,家长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以后他跟他爸做生意,會加减乘除就行了。”真是让人可气又可笑,反映了很多学生的错误观念:数学在生活中没什么用。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学习的不仅是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使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所以我经常举例说明生活中数学的应用例子。如电视中经常看到猜物品价格的节目,其实用到的就是数学的“二分法”。引导学生认识到如果能将数学中的概率学、统筹学、化归思想等应用在生活中,可以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生活更轻松、更有趣,甚至可以节约时间,使利益最大化。通过平时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逐渐对数学有正确的认识,提高学习兴趣。
二、尊重个性发展,激发学习兴趣
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尤其数学中经常出现一题多解的情况,当学生的方法与我们想的不同,甚至很麻烦、有瑕疵时,课堂上不要立刻否定,应更多地引导鼓励,让学生学会类比、分析、总结、归纳,不断提升解题能力。每个班级的学困生往往有很多消极个性品质,教师应采取激励方法,在课堂上把最简单的问题教给他们,给他们展现的机会,提高参与度,课后作业应及时鼓励、批注,降低要求,增强自信心。细心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和关心,使学生意识到学习成绩不是衡量他们的唯一标准,对待生活、学习的态度才是最重要的,老师关注的是他们的个性发展,在学习中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
三、培养科学的处事态度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理性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应言传身教,渗透科学的处事态度。如板书中很少使用省略号,例题中繁琐的计算总是按部就班、认真讲解,作业批改中发现滥用符号的一律重写……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的严谨性,克服惧怕繁琐计算的心理,培养认真谨慎的态度。尤其有些孩子刚开始学习新课积极性很高,但遇到综合运用题目就放弃,针对此现象我会既批评教育又耐心辅导,结合小组互助活动,一对一课后辅导,学生慢慢坚持下来,收获成功的喜悦。还有些孩子急于求成,往往只注重结论而不求为什么,只会解常规题型,遇到探索型题目无从下手,导致学习浮躁、不踏实。针对这些孩子我有时会故意多问几个为什么,给他们一定的挫败感,使他们认识到钻研的重要性,数学是环环相扣的学科,就像盖楼要地基扎实才安全可靠。学生逐步明白只有付出努力、坚持不懈、认真严谨,才能收获成功的果实。
四、因材施教,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
同一句表扬的话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效果,有的备受鼓舞,有的欣然接受,有的不以为然,和学生的性格有关。初中生正处于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心理状态很脆弱,尚未成型,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性格差异,因材施教,取长补短,使素质教育更有层次感。如有些学生学过就忘,基础不好,导致自卑情绪,不敢问老师,课堂不参与讨论,慢慢形成消极的学习状态。这样的学生很容易被忽视,缺少关爱,产生抑郁。教师应平时给他们多一些辅导、谈心,注意保护他们的自尊心,给他们展示自我的机会,形成积极的心理状态,对学习也会提高兴趣。还有些学生课堂表现积极,但成绩不理想。原因是平时善于思考讨论,却懒于计算,导致考试小错误不断,成绩不稳定,或者考试紧张,不能发挥真实水平。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平时表现和考试结果,发现问题,及时引导,形成胜不骄、败不馁、沉着应试的品质,经得起生活中的成与败,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
总之,数学教学中要始终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这与提高教学效率相辅相成。学生只有确立正确的学习目的,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材施教,培养严谨、科学、积极的个性品质,才能体现素质教育,使数学教学更有意义。
参考文献:
[1]邓小琴.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个性[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4(32).
[2]宋泽平.利用数学教学培养学生个性[J].金色年华(下),2012(3).
[3]王超.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培养学生个性[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3).
关键词: 数学教学 个性发展 因材施教
随着素质教育不断深化改革,学生个性化发展越来越被重视。新课标指出:“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需要,使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人在数学中得到不同的发展。”应将学生个性培养贯穿整个数学教学,激发创造力,推动社会进步,下面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一、引导正确的学习目的
曾经因为一个学生的学习态度找家长谈话,家长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以后他跟他爸做生意,會加减乘除就行了。”真是让人可气又可笑,反映了很多学生的错误观念:数学在生活中没什么用。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学习的不仅是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使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所以我经常举例说明生活中数学的应用例子。如电视中经常看到猜物品价格的节目,其实用到的就是数学的“二分法”。引导学生认识到如果能将数学中的概率学、统筹学、化归思想等应用在生活中,可以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生活更轻松、更有趣,甚至可以节约时间,使利益最大化。通过平时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逐渐对数学有正确的认识,提高学习兴趣。
二、尊重个性发展,激发学习兴趣
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尤其数学中经常出现一题多解的情况,当学生的方法与我们想的不同,甚至很麻烦、有瑕疵时,课堂上不要立刻否定,应更多地引导鼓励,让学生学会类比、分析、总结、归纳,不断提升解题能力。每个班级的学困生往往有很多消极个性品质,教师应采取激励方法,在课堂上把最简单的问题教给他们,给他们展现的机会,提高参与度,课后作业应及时鼓励、批注,降低要求,增强自信心。细心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和关心,使学生意识到学习成绩不是衡量他们的唯一标准,对待生活、学习的态度才是最重要的,老师关注的是他们的个性发展,在学习中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
三、培养科学的处事态度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理性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应言传身教,渗透科学的处事态度。如板书中很少使用省略号,例题中繁琐的计算总是按部就班、认真讲解,作业批改中发现滥用符号的一律重写……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的严谨性,克服惧怕繁琐计算的心理,培养认真谨慎的态度。尤其有些孩子刚开始学习新课积极性很高,但遇到综合运用题目就放弃,针对此现象我会既批评教育又耐心辅导,结合小组互助活动,一对一课后辅导,学生慢慢坚持下来,收获成功的喜悦。还有些孩子急于求成,往往只注重结论而不求为什么,只会解常规题型,遇到探索型题目无从下手,导致学习浮躁、不踏实。针对这些孩子我有时会故意多问几个为什么,给他们一定的挫败感,使他们认识到钻研的重要性,数学是环环相扣的学科,就像盖楼要地基扎实才安全可靠。学生逐步明白只有付出努力、坚持不懈、认真严谨,才能收获成功的果实。
四、因材施教,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
同一句表扬的话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效果,有的备受鼓舞,有的欣然接受,有的不以为然,和学生的性格有关。初中生正处于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心理状态很脆弱,尚未成型,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性格差异,因材施教,取长补短,使素质教育更有层次感。如有些学生学过就忘,基础不好,导致自卑情绪,不敢问老师,课堂不参与讨论,慢慢形成消极的学习状态。这样的学生很容易被忽视,缺少关爱,产生抑郁。教师应平时给他们多一些辅导、谈心,注意保护他们的自尊心,给他们展示自我的机会,形成积极的心理状态,对学习也会提高兴趣。还有些学生课堂表现积极,但成绩不理想。原因是平时善于思考讨论,却懒于计算,导致考试小错误不断,成绩不稳定,或者考试紧张,不能发挥真实水平。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平时表现和考试结果,发现问题,及时引导,形成胜不骄、败不馁、沉着应试的品质,经得起生活中的成与败,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
总之,数学教学中要始终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这与提高教学效率相辅相成。学生只有确立正确的学习目的,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材施教,培养严谨、科学、积极的个性品质,才能体现素质教育,使数学教学更有意义。
参考文献:
[1]邓小琴.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个性[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4(32).
[2]宋泽平.利用数学教学培养学生个性[J].金色年华(下),2012(3).
[3]王超.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培养学生个性[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