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问激趣,以趣启智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qmaid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教育法专家斯特林·G·卡尔汉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在语文课堂上,有效的课堂提问,对于激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都具有很大的积极意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把精心设计课堂提问作为上好语文课的重中之重。
  一、课堂提问之“智”
  在“激趣”中“启智”,并运用智力去“寻法”,这是“智趣”语文课堂所追求的目标。
  1.科学性
  问题的设计要以教学大纲为基础,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教学目标出发,抓住重点和难点。问题要集中在一些关键点上,而这些关键点要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这样可以帮助学生顺利掌握重点、突破难点。如果设计的问题都是指向细枝末节的问题,那就失去了课堂提问的意义和价值。
  例如,对于文言文的教学,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疏通文意、梳理文言字词现象。但是笔者教《烛之武退秦師》这篇文言文时,就没有按部就班,而是设计了三个问题:烛之武为什么要退秦师?烛之武怎么退秦师的?烛之武最后退秦师成功了吗?这三个问题贯穿了全文的始终,所以在解决这三个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既梳理了文本内容,分析了人物形象,同时也解决了文言字词积累的问题。
  2.启发性
  课堂提问的设计要难易适中。太简单了,不能够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太难了又会使学生丧失信心。所以我们设计的问题要让学生始终处于“跳一跳就能够着”的境地,让他们有劲头去摘取知识的“果实”。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该由浅入深,让学生有一个循序渐进思考的过程,或者把一个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逐步启发学生深入思考。
  以现代散文选读中的《绝地之音》为例,要想让学生直接从无词无调的歌声想到生命力的顽强有些难度,笔者在教学这部分内容的时候,与学生有这样一段对话:这歌是谁唱的?(一人)这人在干什么?(打碾庄稼)为什么要打碾庄稼?(要吃饭)为什么要吃饭?(要活下去一要生存下去一要延续生命)那人打碾庄稼的平台具有什么特点?(陡峭、险要)由此,“绝地之音”的内涵就水到渠成地出来了。
  3.层次性
  课堂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保证人人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教师在进行问题设计的时候,要做到分层设疑,尽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如对基础较差的学生,让他们回答“是什么”这样的问题,对中等生提出“为什么”或“怎么样”的问题,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则提出“有何异同”或“有何不同意见”这样的具有开放性的问题。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提问,能够照顾到全体学生,让所有人都能积极思考,从而使他们在回答问题、参与课堂教学的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二、课堂提问之“趣”
  心理学认为:一个人如果总是处于一种兴奋、愉快的状态,他的思维就会有超常的发挥。要想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思维和记忆得到最好的发挥,教师需要营造一种和谐愉快的氛围。“智趣”课堂之“趣”,并不是单指“有趣”,而是强调在“有趣”的前提下,让“有用”和“有趣”达到和谐统一。
  1.趣味性
  心理学告诉我们:当教学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时,学生就能集中注意力,就能对语言材料更好地感知、记忆、思维和想象,从而获得较多较牢固的知识与技能。因此,教师设计的课堂提问要尽可能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从而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课堂上学生就像一池水,教师适时的趣味性提问会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如在教《雷雨》一文时,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课堂提问:“周朴园对鲁侍萍到底有没有感情?”面对这样的问题,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不再是袖手旁观的状态了,而是都兴致勃勃地加入课堂讨论中,积极发言,各抒己见。围绕这个问题,关于戏剧冲突、人物形象的分析等问题都得到了解决。
  2.开放性
  自主、合作、探究是当今新课程理念所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目标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创新学习的习惯。因此,课堂提问应具有开放性,通过一个问题的提出,点燃学生思考的火花,带动学生对几个问题的探究和思考,养成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的思维习惯。
  以《祝福》为例,在讨论解决了祥林嫂死亡的原因之后,可以再设计这样一个问题:你们怎么看待这个悲剧?这个悲剧可以避免吗?如何避免?还可以引导学生结合《狂人日记》,探究作者是如何表现封建文化吃人这一深刻主题的。这样具有开放性的问题,可以“引诱”学生一边探讨,一边研究,体会语文课堂的乐趣,而乐趣就是学生进一步思考与探索的动力,由此,我们的语文课堂就能够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状态。
  总之,只要我们在语文课堂上真正做到课堂提问的“智趣”表达,以问激趣,以趣启智,就能够达到“智趣语文”所提出的“启智”“激趣”与“寻法”的智趣理念,也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一、选中教学切入点,化繁为简  師:从题目看,课文写的内容是……  生齐:木叶。  师:文章选自《唐诗综论》,“说”的是木叶,而且“说”得专业,预习课文时是不是觉得不好理解?(生点头)  师:那就让我们化繁为简,一步步走进文本。哪位同学先说说文中“木叶”的字面意思?  生:树叶。  师:我们日常生活中说的树叶,为什么在文中称木叶了?它们是同一个事物吗?  生:好像不是,又好像是。(生笑)  师:感
期刊
教学设计是进行有效教学的前提,是创建高效课堂的有力保证。教师要上好课,必须在教学设计上下苦功夫,因为教学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教学的成败,影响师生的自我效能感。然而,教学设计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它不仅要依据教育教学规律,而且要立足于学情,遵循教学的可接受性和最优化原则,考虑学生的现有知识结构和现有的心智发展水平,最终达到导教和促学的目的。  讲完了《逍遥游》这篇课文,我对自己的教学进行了深刻反思,
期刊
诗词教学不在于给学生讲授了多少首诗歌,而在于唤醒、激励学生自觉自愿地亲近诗歌,从这些精美的作品中感受人间的至情至性。通过李仁甫老师的《春江花月夜》课堂实录,进而探究中学古诗词课的教学方式,从而寻觅到诗词教学的津梁,帮助学生找到并徜徉于语言与精神同构共生的至美境界。  “语文核心素养”提出:在语文学习中,学生通过阅读鉴赏优秀作品、品味语言艺术而体验丰富情感、激发审美想象、感受思想魅力、领悟人生哲理,
期刊
《红楼梦》是我国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四大名著之一,集中体现了我国语言艺术的极高成就,其精炼简约的语言也构建起了《红楼梦》唯美的文学艺术境界。在《红楼梦》当中,最具女性之美的是林黛玉,她是具有鲜明个性的主要的女性人物,体现出别具一格的语言特色。下面笔者以林黛玉的语言为例,来比对古文与现代文的差异性,让人们更好地体会出古文的音律之美、简约之美、意境之美,以及现代文的平实质朴之美。  一、林黛玉的语言特
期刊
写作素材是写作当中用来优化文章的优美字句、历史典故、诗词歌赋等材料,是写作的前提和保障。《红楼梦》是中华文坛中的至尊瑰宝,不但“文备众体”,而且入情入景,惊艳世人。品读《红楼梦》,不仅可以从中寻觅写作技巧,还可以从中汲取写作素材,积累连珠妙语,积淀哲理故事,凝练深邃思想,夯实写作素材的根基。因此,教师可以训练学生从《红楼梦》中收集写作素材,使学生学会捕捉优美文句,体悟具有深层含义的话语,进而品评、
期刊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作者忽然听到琵琶之声,忘却了回家的路。这是人与音乐的偶然相遇,正值作者被贬之际,郁郁不得志的内心被这美妙的琴声拨动。“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千呼万唤她才缓缓地走出来,怀里抱着琵琶半遮着脸面。这是士人与歌女的相遇。一个是仕途之路荆棘坎坷的士人,一个是流浪江湖孤单落魄的歌女,同是天涯沦落人。此刻作者感到自己就如同被商人抛弃的歌女一般,对国家忠心可鉴,却落
期刊
现当代诗歌在高中语文学习与教学中占有较大的比重,而诗歌,无论是古代诗歌还是现代诗歌都是抽象含蓄、晦涩难懂的,尤其是情感,很多时候只能意会不可言传。这就增加了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难度。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寻找最恰当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以最简便的方法理解诗歌内容与情感是很有必要的。这里所说的现代诗歌教学的方法主要有因声求气(即朗读法)、因风起浪(即背景介绍法)和析句析字(即语境法)。  没有诗歌的
期刊
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在该阶段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与分析能力,使他们能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理解古典诗词生动而凝练的艺术表现形式,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与艺术修养。  一、古典诗词中的“炼字”现象  说起“炼字”,每一个高中生都不会陌生。  一是因为“炼字”是诸多古典诗词中极为常见的现象,它在诗词中的具体表现就是我们常说的“诗眼”。比如,“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王维《过香积寺》)中的
期刊
在高中作文教学中,文体分类的专项写作训练较多,绝大多数是整体性的作文练笔,而对作文过程性的指导、作文局部的探讨还比较零散浮泛。作文中引用诗文这种问题也只是略有提及。在行文中灵活应用已经积累的古诗文资源及其相关拓展内容,这一类的策略指导还相当缺乏。古诗文及其拓展性诗句的直接引用,要与作文内容契合,不可牵强附会。引用的诗句文段或可补充内容,增加文学意蕴,或可支撑观点。直接引用古诗文的名言警句,按引用的
期刊
德国康茨坦斯大学教授姚斯在1967年提出的“接受美学”理论指出,从阅读到领悟再到语言运用,就是读者对文本的接受与反应的过程。因此,阅读一般可以分为感知、欣赏、评价和反馈四个层面,课外阅读指导,就是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理性批判的方式来实现对学生思维空间上的拓展,从而提高阅读质量,即把控学生的“初步感知—理解领悟—分析鉴赏—表达反馈”四个环节。据此,笔者针对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做了如下思考与实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