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读辅讲,配情备境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t8707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当代诗歌在高中语文学习与教学中占有较大的比重,而诗歌,无论是古代诗歌还是现代诗歌都是抽象含蓄、晦涩难懂的,尤其是情感,很多时候只能意会不可言传。这就增加了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难度。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寻找最恰当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以最简便的方法理解诗歌内容与情感是很有必要的。这里所说的现代诗歌教学的方法主要有因声求气(即朗读法)、因风起浪(即背景介绍法)和析句析字(即语境法)。
  没有诗歌的民族是悲哀的,没有诗歌教学的高中学习亦是枯燥无味的。2014年新修订的苏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删了一些篇目。其中变化最大的就是必修一中的专题:“向青春举杯”。
  首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新旧版必修一中专题一的对照:
  旧版必修一新版必修一《沁园春·长沙》《沁园春·长沙》《相信未来》《相信未来》《让我们一起奔腾吧》《六月,我们看海去》《十八岁和其他》《致橡树》《我的四季》《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回旋舞》《我的五样》《雨巷》《断章》《错误》不难看出其中的一些变化:新修订版保留了《沁园春·长沙》《相信未来》两篇极具时代性、代表性的诗歌,改诗歌《让我们一起奔腾吧》和散文《十八岁和其他》《我的四季》《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我的五样》为《六月,我们看海去》《致橡树》《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回旋舞》《雨巷》《断章》《错误》。对早已熟识《致橡树》《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雨巷》《断章》《错误》等经典诗歌的教师来讲,这是在“回旋舞”中重温“光阴的故事”,感慨青春的流逝;这也是在青春的诵歌中讲述过往的点滴,歆羡着青春的美好。
  这就需要教师用最好的方法为学生吟诵青春;让学生以最高昂的情志品读诗歌、分析意象、赏析情感;让学生以最佳的姿态感悟青春、正视青春、珍惜青春。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因声求气
  诗歌的把握以读为先,唯有真切地、深情地去朗读,方能感受到诗情诗韵,无声的文字也必须通过恰当的声音形式传送而出。
  所谓“因声求气”是指凭借朗读、反复地读来求得文章的内涵、作者的感情。
  “因声求气”的第一步依赖于教师的范读。由于学生自身知识储备的局限性以及情感认识的有限性,他们不能较好地处理一首诗的朗读节奏和语气,更不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饱含深情地读出一首诗的全部韵律。以《相信未来》三、四节为例: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摇曳着曙光那支温暖漂亮的笔杆,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第三节)
  我之所以坚定地相信未来,是我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她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她有看透岁月篇章的瞳孔。(第四节)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都会将第三节中的“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摇曳着曙光/那支温暖漂亮的笔杆……”误读为“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摇曳着曙光/那支温暖漂亮的笔杆……”之所以会出现这一普遍的误读现象,首先是因为学生不理解“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和“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这两句话中“手指”与“排浪”、“手掌”与“大海”之间的修辞关系。在这里,食指将“手指”比喻为“排浪”,将“手掌”比喻为“大海”,因此我们大可以将第三节理解为“我要用手指、用手掌摇曳着笔杆写下相信未来”。其次,学生对“指”和“掌”在诗中的词性没有分析清楚,其实它们都是作为名词出现的。最后,诗歌的安排是有对应性的,而学生未能根据第三节第三句的朗读节奏(“摇曳着曙光/那支温暖漂亮的笔杆”)进行判断。
  因此,这里就明确地告诉我们:范读具有引领作用,我们必须将学生最开始的朗读节奏引入“正途”。否则,之后将很难改变。
  那么,节奏的把握还跟语气的揣摩密不可分。《相信未来》第四节中有些字词,需要读出满怀信心、率真而又坚定的语气,如:“之所以”要加重读音,突出强调;“坚定”一词也要满怀激情;“拨开”则应缓慢而又字字饱满;“看透”二字却恰恰要一气呵成,重音加强。
  带领学生准确地、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同时也是理解诗歌。诗歌的抒情方式是最含蓄、最难以理解的,但换个角度思考,诗歌的内涵又是最容易挖掘的。因为诗歌的感情最容易通过声音的形式表达出来。
  以《沁园春·长沙》为例:“看万山红遍,层林尽然;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毛泽东诗词的风格豪迈而又有气势,恢宏而又有激情。学生在学习过《沁园春·雪》的前提下,仔细聆听了教师的范读之后,是可以感受出其中的大气磅礴、激昂自信的。
  文章选取的这一部分,描绘的是一幅生机勃勃、色彩绚丽的湘江秋景图。而这一派生机的景象离不开作者精妙的炼字,如“争”“击”“翔”。在分析这些动词时,学生会觉得很难把握,这时就可以通过反复地大声地朗读去体味,将“争”“击”“翔”等字读出力度与张力。读到一定程度后,学生自然能说出“争”所体现出的千帆竞发之状,“击”的雄鹰翱翔之情,以及“翔”的游鱼空灵蓬勃之感。这种出神入化、富于视觉冲击力的景象就在反复朗读中淋漓尽致地展示在我们面前了。因此,在诵读中读出感情将有助于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更有助于学生对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的体会。
  二、因風起浪
  俗话说:“无风不起浪。”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有其缘由,诗歌也不可避免地与创作者的境遇、所处的时代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心情有着密切的联系。
  记得安吉高级中学特级教师郭吉成在讲《荷塘月色》时,这样问学生:“将《荷塘月色》完整读过一遍的同学请举手。”于是班中绝大多数的学生都举起了自己的手,但当郭老师再次问出“将《荷塘月色》一文一直读到‘1927年7月,北京清华园’的同学请再次举手”之时,全班几乎无人。于是郭老师便感叹道:“未能将文章之后的创作年代视为文章主体的话,就不能算作是真正领悟了文章的真谛,因为这一部分可以挖掘出太多的内涵。”于是,郭老师别具一格地由“1927年7月,北京清华园”入手,展开了对文章的深入分析。   新版必修一中的九篇诗歌按照不同的专题分为“吟诵青春”(包括《沁园春·长沙》《相信未来》《六月,我们看海去》)、“回旋舞”(包括《致橡树》《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回旋舞》)、“旧日的时光”(包括《雨巷》《断章》《错误》)。其中有七篇诗歌在最后都附上了创作时间,这是我们在诗歌教学过程中不能忽视的。现以“吟诵青春”这一专题为例,阐明诗歌之后所附的创作时代对诗歌教学的重要性。
  《沁园春·长沙》《相信未来》《六月,我们看海去》这三篇文章的创作时间分别为1925年、1968年和1983年。这正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三个时期:国民大革命、“文化大革命”和改革开放。
  学生在学习《沁园春·长沙》之时,若能将国民大革命之初的1925年与毛泽东以及毛泽东思想的发展联系起来的话,便能理解毛泽东在词中抒写的乐景豪情了。青年时期的毛泽东心系国家,以豪迈的笔调,激昂的文字表达了一代仁人志士以天下为己任的凌云壮志。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正遭受着史无前例的大浩劫——“文化大革命”,而1968年正是“文化大革命”之初,正是这场浩劫演绎得最“热火朝天”之际,20岁的食指在大多数国人叹息、惆怅、失望之时,仍坚守信念、相信未来、热爱生命。《相信未来》便是食指在这种混乱的社会背景之下,带着这种充满坚韧不拔的毅力创造而出的杰作。若忽视了对“1968年”的解读,学生就很难理解食指为何写出这样的作品。
  同样,1983年,改革开放之初,人们束缚已久的思想得到了解放,此时的青年学生生活多姿多彩,快乐而紧张;他们勇于探索未来,追求美好未来。潘洗尘就在这个时代之春写下充满活力的《六月,我们看海去》。学生在这个时代背景介绍下,就能激情饱满地读出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如果执教老师能够做到这点的话,对于这类打星号的文章,只需稍作点拨学生便能理解了。
  三、析字析句
  现代诗歌的学习还要讲求炼字,注重对意象的分析,更要求学生对每一句都有深刻的体会。无论是分析炼字还是意象都要紧扣所在语句、所在文本,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语境。仍以《沁园春·长沙》为例: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然;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在“因声求气”这一部分里,我们提到,教师可以通过反复朗读体会“争”“击”“翔”所体现的力度与张力,这和我们现在提到的“析字析句”并不矛盾。朗讀只是理解的第一步,理解的浅层。想要深刻地,甚至是精确地去探究,那就需要我们在结合全诗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分析与综合。
  一切景语皆情语,一切文字的叙述都是表情达意,若只是片面地去分析字词句,就很有可能犯“断章取义”之错误。
  记得在讲《相信未来》一课时,学生初读第一节后的感受是:食指的内心是无限的伤感与悲哀,甚至是绝望。为能让学生更好地体会食指的真正感受,教师不必急于纠正学生,而是带领他们不断地去朗读全文,从全文中找出真谛。确实,这样反复尝试后,学生自然而然就能领悟了:食指在诗中表现的是对生命的热爱,对未来的坚信。
  总之,现代诗歌的教学,离不开朗读,各种形式的朗读是诗歌教学得以展开的前提。学生只有在朗读之后,才能把握诗人的情感,才能理解文章的深意。主读辅讲,配情备境,让诗歌教学在轻松而愉快的氛围中展开,让学生的思维随着朗朗读书声荡漾开去。
  作者单位:浙江省长兴县金陵高级中学(313100)
其他文献
《兰亭集序》号称“天下第一行书”,是我国东晋文学家、书法家王羲之的代表作,尤其在书法和文学方面堪称双绝,流传千古,历久弥远。除了文学和书法上有着很高的造诣和价值,文章还具有很强的思想性,特别是通过对人生和宇宙的思考,作者理性的思想光辉遥接千古,发人深省。通过对《兰亭集序》的深入解读,阐释文章包含的深刻的思想意蕴,能启迪我们不断去感悟、学习和研究,并赋予我们更多的生命思考和价值追寻。  王羲之,东晋
期刊
议论文写作常常需要一定的概念界定,即对核心词语进行阐释。概念界定的好处有二,一是通过界定概念来圈定具体的写作范围,做到化大为小、化虚为实,目标明确,对症下药;二是通过概念界定亮出见解,进一步强化审题,不偏颇、不背离。然而,在现实的写作过程中,学生对概念界定不清,有些不但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是画蛇添足、弄巧成拙、适得其反。  一、概念界定混乱  所谓概念界定混乱是指在概念界定的时候,缺少必要的逻
期刊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将必修课程分为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大模块,要求学生“学会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启迪。”在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材中,通过“月是故乡明”专题的学习,学生重温了亘古不变的乡土情怀,在与老舍、韩少功等大家的亲密对话后,学生或多或少获得了对家园的体味与认知。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乡土情怀”这一永恒
期刊
在叙事写人类文章中,许多学生习惯以概念性词语表达内心感受。比如,笔者曾经让学生写一段文字,以表达知晓考试成绩前后的情形。学生习作片断如下:  我正埋头看书,忽然原本安静的教室里出现一阵骚动,抬头一看,老师来分发试卷了。我如坐针毡,紧张极了,等了好久,终于拿到了试卷,一看,一个醒目的红色数字赫然映入眼帘:又很差!我很难过地把试卷放在了一边。  我们看到,学生用“紧张极了”“很难过”等词语来表达得知分
期刊
一、选中教学切入点,化繁为简  師:从题目看,课文写的内容是……  生齐:木叶。  师:文章选自《唐诗综论》,“说”的是木叶,而且“说”得专业,预习课文时是不是觉得不好理解?(生点头)  师:那就让我们化繁为简,一步步走进文本。哪位同学先说说文中“木叶”的字面意思?  生:树叶。  师:我们日常生活中说的树叶,为什么在文中称木叶了?它们是同一个事物吗?  生:好像不是,又好像是。(生笑)  师:感
期刊
教学设计是进行有效教学的前提,是创建高效课堂的有力保证。教师要上好课,必须在教学设计上下苦功夫,因为教学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教学的成败,影响师生的自我效能感。然而,教学设计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它不仅要依据教育教学规律,而且要立足于学情,遵循教学的可接受性和最优化原则,考虑学生的现有知识结构和现有的心智发展水平,最终达到导教和促学的目的。  讲完了《逍遥游》这篇课文,我对自己的教学进行了深刻反思,
期刊
诗词教学不在于给学生讲授了多少首诗歌,而在于唤醒、激励学生自觉自愿地亲近诗歌,从这些精美的作品中感受人间的至情至性。通过李仁甫老师的《春江花月夜》课堂实录,进而探究中学古诗词课的教学方式,从而寻觅到诗词教学的津梁,帮助学生找到并徜徉于语言与精神同构共生的至美境界。  “语文核心素养”提出:在语文学习中,学生通过阅读鉴赏优秀作品、品味语言艺术而体验丰富情感、激发审美想象、感受思想魅力、领悟人生哲理,
期刊
《红楼梦》是我国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四大名著之一,集中体现了我国语言艺术的极高成就,其精炼简约的语言也构建起了《红楼梦》唯美的文学艺术境界。在《红楼梦》当中,最具女性之美的是林黛玉,她是具有鲜明个性的主要的女性人物,体现出别具一格的语言特色。下面笔者以林黛玉的语言为例,来比对古文与现代文的差异性,让人们更好地体会出古文的音律之美、简约之美、意境之美,以及现代文的平实质朴之美。  一、林黛玉的语言特
期刊
写作素材是写作当中用来优化文章的优美字句、历史典故、诗词歌赋等材料,是写作的前提和保障。《红楼梦》是中华文坛中的至尊瑰宝,不但“文备众体”,而且入情入景,惊艳世人。品读《红楼梦》,不仅可以从中寻觅写作技巧,还可以从中汲取写作素材,积累连珠妙语,积淀哲理故事,凝练深邃思想,夯实写作素材的根基。因此,教师可以训练学生从《红楼梦》中收集写作素材,使学生学会捕捉优美文句,体悟具有深层含义的话语,进而品评、
期刊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作者忽然听到琵琶之声,忘却了回家的路。这是人与音乐的偶然相遇,正值作者被贬之际,郁郁不得志的内心被这美妙的琴声拨动。“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千呼万唤她才缓缓地走出来,怀里抱着琵琶半遮着脸面。这是士人与歌女的相遇。一个是仕途之路荆棘坎坷的士人,一个是流浪江湖孤单落魄的歌女,同是天涯沦落人。此刻作者感到自己就如同被商人抛弃的歌女一般,对国家忠心可鉴,却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