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央审时度势,果断出台了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十项措施”。初步匡算,只要“十项措施”落实到位,未来两年的投资量将高达4万亿元。
4万亿元,已不是一个简单的数据,它沉重得能够托起整个中国经济的命运,甚至影响世界经济的进程。但是,要在两年内完成这样一项浩大工程,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从目前已启动的1000亿元投资来看,中央明确要求,地方和企业必须配套3000亿元。这可能意味着,未来两年的4万亿元投资,中央与地方,企业投资的比例大致为1:3,也就是说,4万亿元投资中有3万亿是地方和企业的配套投资。
很显然,从财力的调度和分配来看,中央的1万亿投资是比较容易保证的,关键是地方和企业投资如何保证。
有人认为,已经启动的1000亿元投资,或许就是4万亿元投资的一次试水,今后的投资,也会参照1000亿元投资的方式方法进行操作。
对此,笔者不敢苟同。此次的1000亿元投资,更多的是投向在建工程;是为了快速形成实物量。同时,地方和企业目前手中握有的备选项目很多,容易操作。但是,随着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和数量的不断增多,“现成的”项目将越来越少,更多的将是新项目,新投资。如何选准选好新的投资项目,将直接决定着4万亿投资的成效,决定着“十项措施”的成效。
所以,如何充分发挥中央投资的作用,带动地方投资,撬动企业投资,是必须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要想带动和撬动地方与企业投资,必须认真研究中央投资的使用办法。一般认为,所谓中央投资,就是拨款给票子,用一些地方官员的话说,叫做“不要白不要”。也正因为如此,常常会出现“要了也白要”、“投了也白投”的问题,导致投资效益不高,资金浪费严重。所以,此次的中央投资,一定要吸取以往的教训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投资办法,确保投资的效益。对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工程,重大项目,直接投资,直接管理,直接监督;对地方投资的项目,以投促带,以投推带,发挥“敲门砖”作用:对企业投资,一般情况下不直接投资,而是通过贴息,奖励等手段,鼓励,促进企业加大投资力度,加快建设进度。对所有中央投资,贴息的项目,都要建立项目考核、效益评价、责任追究制度,防止虚报项目、虚报投资、转移资金,配套资金不到位等情况的发生。在这里,特别需要强调的是,要坚决防止“跑部进钱”问题的发生,因为一旦出现这样的现象,就很难保证不出现巨大的漏洞。
为了确保4万亿元投资能够及时足额到位,中央必须研究制定刺激地方与企业投资的具体政策措施。一是要研究出台促进企业投资的财税政策。对企业的各种生产性投资、技术改造项目,技术创新项目,再投资项目,实行阶段性免税政策,以鼓励和提升企业的投资热情。二是研究出台促进投资的奖励政策。对积极选择项目,推进项目、及时组织各种配套资金的地方与企业,根据项目投资和完成情况、效益情况、科技含量等,给予一定的奖励,特别是对那些符合产业发展规划、提升产业层次,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竞争力的生产性项目,要加大奖励的力度。三是迅速启动地方政府发债政策。如果不赋予地方政府发债政策,继续让地方通过土地运作的方式筹集资金,会使地方的隐形债务越来越多,土地的非法占用难以控制,同时,也很难保证投资项目的完成和配套资金的落实。
金融政策是投资的最大“杀手锏”,可以控制投资过热,也可以刺激投资过冷。中央在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同时明确要求,实行适度宽松的金融政策。但是,如何宽松,宽松到何种程度,对4万亿元投资的影响也很大。比较明智的选择是,进一步放宽金融限制,降低信贷门槛,增加信贷投放量,刺激地方与企业的投资。只有得到金融的全力支持,地方和企业的投资才能到位,才能真正实现两年投资4万亿元的目标。
4万亿元,已不是一个简单的数据,它沉重得能够托起整个中国经济的命运,甚至影响世界经济的进程。但是,要在两年内完成这样一项浩大工程,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从目前已启动的1000亿元投资来看,中央明确要求,地方和企业必须配套3000亿元。这可能意味着,未来两年的4万亿元投资,中央与地方,企业投资的比例大致为1:3,也就是说,4万亿元投资中有3万亿是地方和企业的配套投资。
很显然,从财力的调度和分配来看,中央的1万亿投资是比较容易保证的,关键是地方和企业投资如何保证。
有人认为,已经启动的1000亿元投资,或许就是4万亿元投资的一次试水,今后的投资,也会参照1000亿元投资的方式方法进行操作。
对此,笔者不敢苟同。此次的1000亿元投资,更多的是投向在建工程;是为了快速形成实物量。同时,地方和企业目前手中握有的备选项目很多,容易操作。但是,随着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和数量的不断增多,“现成的”项目将越来越少,更多的将是新项目,新投资。如何选准选好新的投资项目,将直接决定着4万亿投资的成效,决定着“十项措施”的成效。
所以,如何充分发挥中央投资的作用,带动地方投资,撬动企业投资,是必须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要想带动和撬动地方与企业投资,必须认真研究中央投资的使用办法。一般认为,所谓中央投资,就是拨款给票子,用一些地方官员的话说,叫做“不要白不要”。也正因为如此,常常会出现“要了也白要”、“投了也白投”的问题,导致投资效益不高,资金浪费严重。所以,此次的中央投资,一定要吸取以往的教训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投资办法,确保投资的效益。对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工程,重大项目,直接投资,直接管理,直接监督;对地方投资的项目,以投促带,以投推带,发挥“敲门砖”作用:对企业投资,一般情况下不直接投资,而是通过贴息,奖励等手段,鼓励,促进企业加大投资力度,加快建设进度。对所有中央投资,贴息的项目,都要建立项目考核、效益评价、责任追究制度,防止虚报项目、虚报投资、转移资金,配套资金不到位等情况的发生。在这里,特别需要强调的是,要坚决防止“跑部进钱”问题的发生,因为一旦出现这样的现象,就很难保证不出现巨大的漏洞。
为了确保4万亿元投资能够及时足额到位,中央必须研究制定刺激地方与企业投资的具体政策措施。一是要研究出台促进企业投资的财税政策。对企业的各种生产性投资、技术改造项目,技术创新项目,再投资项目,实行阶段性免税政策,以鼓励和提升企业的投资热情。二是研究出台促进投资的奖励政策。对积极选择项目,推进项目、及时组织各种配套资金的地方与企业,根据项目投资和完成情况、效益情况、科技含量等,给予一定的奖励,特别是对那些符合产业发展规划、提升产业层次,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竞争力的生产性项目,要加大奖励的力度。三是迅速启动地方政府发债政策。如果不赋予地方政府发债政策,继续让地方通过土地运作的方式筹集资金,会使地方的隐形债务越来越多,土地的非法占用难以控制,同时,也很难保证投资项目的完成和配套资金的落实。
金融政策是投资的最大“杀手锏”,可以控制投资过热,也可以刺激投资过冷。中央在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同时明确要求,实行适度宽松的金融政策。但是,如何宽松,宽松到何种程度,对4万亿元投资的影响也很大。比较明智的选择是,进一步放宽金融限制,降低信贷门槛,增加信贷投放量,刺激地方与企业的投资。只有得到金融的全力支持,地方和企业的投资才能到位,才能真正实现两年投资4万亿元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