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分析大学生对新闻认识和解读的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和成因。简析批判性思维的内涵及能力培养,结合批判性思维理论呼吁大学生主动提高分析看待事物时的思辨能力,并对大学生记者的新闻报道提出建议。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 新闻报道 大学生记者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8-0010-02
一、背景研究
现如今,多媒体迅速发展,信息渠道变得宽阔。大学生作为中高层受教育者,对信息的接受和处理应是相对理性和辩证的,但事实上很多大学生对新闻报道没有自己的见解,只停在表面了解,被动接受的层面。就相对关注新闻的大学生记者而言,他们取材上做得很好,但在信息的选择和处理上往往缺乏辩证的思考。
从外在角度看,堆叠的信息和过快的更新速度使得大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去思考判断;从内在角度来看,大学生对信息的思考和分析能力不够——长期的学习使得他们习惯被动的接受信息,且接受的信息走向从信息的有效性转成侧重于趣味性和娱乐性。
现今的更多大学生记者少了“铁肩担道义,辣笔著文章”的精神,思想性、创意性、严谨性兼备的报道渐渐的退出我们的视野,振聋发聩的更是鲜有。笔者在调查中发现近乎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大學生“出产”的新闻类文稿仅是描述型叙事,新闻评论类甚少;很多校刊对大学生的新闻评论采取的是禁止和删截的做法,且校园中以批判性思维为基础的思想交流活动并不丰富。蔡元培先生曾说过,“大学就应当学术自由,兼容并包”。诚然,大学校园内的思想风尚的正确引导固然重要,但过多的禁锢是否也让大学生们少了激情和胆气。
二、批判性思维的内涵以及能力培养
1.批判性思维的内涵
现有的研究中, 对批判性思维的性质有两种代表性的意见。一种意见把批判性思维看作是一种能力。比如, 恩尼期(R .Ennis)认为批判性思维指个体对做什么和相信什么做出合理决策的能力。①另一种意见则把它定义为一种思维过程。如加利福尼亚把批判性思维定义为一种有目的性的, 对产生知识的过程、理论、方法、背景 、证据和评价知识的标准等正确与否作出自我调节性判断的思维过程。②霍尔普恩(D.F.Halpern)持类似观点, 认为批判性思维是“对增加获得期望结果可能性的认知技能和策略的运用”。
其实,批判性思维如今已成为很有分量的存在。许多中外学者给出了不同的见解,但并没有取得一致的看法。结合众多学者的观点,笔者认为:从批判性思维的过程看,批判性思维就是运用已有的科学的知识对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其性质以及价值进行审核,查验,判定,断解的一种过程。
2.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学习、锻炼和提高是大学生学习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批判性思维的形式的是怀疑、否定、继承和创新。怀疑是批判性思维的出发点,否定是批判性思维的必经之路,继承和创新是批判性思维的最终目的地。
(1)设置专门的批评性思维课程。学校可开设批评性思维课程,在具体的案例的讨论中,引导学生学会批评性的思考问题并最终形成个人的批判性思维素养。
(2)创建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鼓励学生提出质疑,鼓励学生进行对话式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想法,让批判性思维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最常见的一种质态。
(3)构建宽松的社会环境。在大学生拥有了一定的批判性思维素养后,社会应允许他们对社会现象和问题提出批判性的质疑。大学生是国家发展的生力军,批判性思维素养对其创新思维素养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对大学生记者的新闻报道提出的建议
批判性思维是媒介素养不可或缺的部分。生活中的媒介形式各异,如:报纸、广播台等传统媒介,以及微信、微博等新媒介。新闻工作者为了进行报道,需在庞大的新闻数据中筛选所需信息、解读相关讯息,经过一定的考量、判断从而完成新闻工作。这一客观分析的过程就是批判性的思考过程。
如今,大学校园记者团的发展最紧要的是让大学生对信息的选取和处理更加具有思想性,也就是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漫长的学习生涯让他们面对信息时习惯接受、牢记,往往忘记了质疑,判断。相反,信息是值得讨论也应是经过质疑才可以被接纳。因而批判性思维培养和训练对大学生的素质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的提高有很大作用和意义。
批判性思维有助于完善大学生记者个人的思维能力,也有利于提高新闻内容的可读性。若缺乏新闻信息的批判鉴别能力,就难以抵抗新闻信息中的舆论炸弹作出错误的新闻导向,从而误导新闻受众。大学生记者不仅要具备对新闻文本的批判性解读能力,还要对层出不穷的社会问题有批判性分析能力,如此才利于将新闻与社会更紧密地联系,产生更透彻的见解,从而影响他人、影响社会。
参考文献:
[1]罗清旭.论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A].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4).
[2]刘儒德.论批判性思维的意义和内涵[A].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1).
[3]戴维·希契柯克.批判性思维教育理念[A].高等教育研究,2012,(11) .
[4]高钢.新闻报道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5]许颖.新闻采访与写作[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
[6]丁法章.新闻评论教程[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 新闻报道 大学生记者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8-0010-02
一、背景研究
现如今,多媒体迅速发展,信息渠道变得宽阔。大学生作为中高层受教育者,对信息的接受和处理应是相对理性和辩证的,但事实上很多大学生对新闻报道没有自己的见解,只停在表面了解,被动接受的层面。就相对关注新闻的大学生记者而言,他们取材上做得很好,但在信息的选择和处理上往往缺乏辩证的思考。
从外在角度看,堆叠的信息和过快的更新速度使得大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去思考判断;从内在角度来看,大学生对信息的思考和分析能力不够——长期的学习使得他们习惯被动的接受信息,且接受的信息走向从信息的有效性转成侧重于趣味性和娱乐性。
现今的更多大学生记者少了“铁肩担道义,辣笔著文章”的精神,思想性、创意性、严谨性兼备的报道渐渐的退出我们的视野,振聋发聩的更是鲜有。笔者在调查中发现近乎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大學生“出产”的新闻类文稿仅是描述型叙事,新闻评论类甚少;很多校刊对大学生的新闻评论采取的是禁止和删截的做法,且校园中以批判性思维为基础的思想交流活动并不丰富。蔡元培先生曾说过,“大学就应当学术自由,兼容并包”。诚然,大学校园内的思想风尚的正确引导固然重要,但过多的禁锢是否也让大学生们少了激情和胆气。
二、批判性思维的内涵以及能力培养
1.批判性思维的内涵
现有的研究中, 对批判性思维的性质有两种代表性的意见。一种意见把批判性思维看作是一种能力。比如, 恩尼期(R .Ennis)认为批判性思维指个体对做什么和相信什么做出合理决策的能力。①另一种意见则把它定义为一种思维过程。如加利福尼亚把批判性思维定义为一种有目的性的, 对产生知识的过程、理论、方法、背景 、证据和评价知识的标准等正确与否作出自我调节性判断的思维过程。②霍尔普恩(D.F.Halpern)持类似观点, 认为批判性思维是“对增加获得期望结果可能性的认知技能和策略的运用”。
其实,批判性思维如今已成为很有分量的存在。许多中外学者给出了不同的见解,但并没有取得一致的看法。结合众多学者的观点,笔者认为:从批判性思维的过程看,批判性思维就是运用已有的科学的知识对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其性质以及价值进行审核,查验,判定,断解的一种过程。
2.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学习、锻炼和提高是大学生学习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批判性思维的形式的是怀疑、否定、继承和创新。怀疑是批判性思维的出发点,否定是批判性思维的必经之路,继承和创新是批判性思维的最终目的地。
(1)设置专门的批评性思维课程。学校可开设批评性思维课程,在具体的案例的讨论中,引导学生学会批评性的思考问题并最终形成个人的批判性思维素养。
(2)创建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鼓励学生提出质疑,鼓励学生进行对话式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想法,让批判性思维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最常见的一种质态。
(3)构建宽松的社会环境。在大学生拥有了一定的批判性思维素养后,社会应允许他们对社会现象和问题提出批判性的质疑。大学生是国家发展的生力军,批判性思维素养对其创新思维素养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对大学生记者的新闻报道提出的建议
批判性思维是媒介素养不可或缺的部分。生活中的媒介形式各异,如:报纸、广播台等传统媒介,以及微信、微博等新媒介。新闻工作者为了进行报道,需在庞大的新闻数据中筛选所需信息、解读相关讯息,经过一定的考量、判断从而完成新闻工作。这一客观分析的过程就是批判性的思考过程。
如今,大学校园记者团的发展最紧要的是让大学生对信息的选取和处理更加具有思想性,也就是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漫长的学习生涯让他们面对信息时习惯接受、牢记,往往忘记了质疑,判断。相反,信息是值得讨论也应是经过质疑才可以被接纳。因而批判性思维培养和训练对大学生的素质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的提高有很大作用和意义。
批判性思维有助于完善大学生记者个人的思维能力,也有利于提高新闻内容的可读性。若缺乏新闻信息的批判鉴别能力,就难以抵抗新闻信息中的舆论炸弹作出错误的新闻导向,从而误导新闻受众。大学生记者不仅要具备对新闻文本的批判性解读能力,还要对层出不穷的社会问题有批判性分析能力,如此才利于将新闻与社会更紧密地联系,产生更透彻的见解,从而影响他人、影响社会。
参考文献:
[1]罗清旭.论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A].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4).
[2]刘儒德.论批判性思维的意义和内涵[A].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1).
[3]戴维·希契柯克.批判性思维教育理念[A].高等教育研究,2012,(11) .
[4]高钢.新闻报道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5]许颖.新闻采访与写作[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
[6]丁法章.新闻评论教程[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