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针对当前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分别从“立人为本”“教法改革”等方面阐述了鲁迅的教育教学思想,对当前教学改革和创新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立人”,教法改革,博专结合
多年以来,教学改革的呼声,不绝于耳,但实际上,目前的中小学教学(特别是农村),仍然积重难返,没有突破陈旧的传统教学模式。其表现是:①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确立,教师的“唯我独尊”依故,学生只是消极等待的“容器”,被动地等待教师的知识注入。②“应试教育”的思想根深蒂固,一切教学活动,围绕着“升学率”转。很多学校把考试成绩、升学率作为评估教师工作的唯一标准,甚至直接影响到教师的职称评定、工资收入等。这样的错误导向,迫使很多学校的教师举行名目繁多的考试,一再加重学生的作业负担,延长在校时间,利用礼拜、假日补课,弄得老师忙忙碌碌,学生疲于奔命。严重抑制了学生的智力开发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甚至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③为了追求考试的“高分”,教师急功近利,培养能力嫌太慢,干脆来个“满堂灌”,把知识一股脑儿硬压给学生,教师讲得滔滔不绝,学生听得昏昏沉沉。因缺乏思考,课堂讲授的内容,课外几乎忘得一干二净,收效甚微。④教学手段陈旧,现代信息设备等于摆设,必要的理、化、生物实验,不能认真实行。凡此种种,使教师教得很累、学生学得很苦,教学质量老在低谷中徘徊,“素质教育”成了一句空口号。这样,严重影响了二十一世纪的人才质量。
面对此现状,该如何迅速改变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在反复阅读了鲁迅的有关作品后,得到了明确的答案。鲁迅先生早在七十多年前,提出的一些带有前瞻性的教学观,就好像是针对当今的问题谈论的,使人深受启发:
1.“立人”为本,教书育人
当今的教育,是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四有新人,培养新世纪的建设人才。教书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魯迅早在日本留学时期,就确立了“立人”为本的教育观。后来在1919年1月16日给许寿裳的信中,也劝老朋友教育儿子诗英,应以“养成适应时代之思想为第一谊”。[1]
鲁迅认为,对于下一代的“尽力的教育”,应培养新人“有耐劳作的体力,纯洁高尚的道德,广博自由能容纳新潮流的精神,也就是能在世界新潮流中游泳,不被淹没的力量。”[2]
在以后历次的社会变革中,鲁迅都引导青年“留心世事”,“必须和实社会接触”,赋予青年以“创造历史上第三样”时代的使命,以至后来提出为革命造出大群的新的“战士”、“闯将”等。因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看现在十来岁的孩子,便可以逆料二十年后中国的情形;看二十多岁的青年,便可推测他儿子孙子,晓得五十年后、七十年后中国的情形”。[3]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现在的青少年将责无旁贷。如何造就这一代接班人,是我们教师当前要解决的重大课题。因此,以人为本,教书育人,寓德于教,把每一项教学活动与振兴中华的宏图大业联系起来,为新世纪培养多方面、多规格、多层次的“四有”人才,是我们面临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2.改革教法,启发诱导
为了达到上述目标,我们的教学方法就要大破而立,进行一次深刻的革命。在这方面,鲁迅先生的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给我们指明了方向。
2.1“幼者本位”——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
在人类发展的轨迹中,鲁迅认为:后起的生命,总比以前的有意义,更近完全,因此也更有价值,更可宝贵。因此,我们的一切教学活动,应以为祖国培养合格的建设人才为前提和出发点,教师应该是协商者,指导者,而不应该是命令者。尤其是课堂教学,应把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造思维的能力作为重点,而不是越俎代庖,把学生看成静止的容器,任凭老师灌注。一切教学活动,不仅仅是教给学生知识,而更重要的是教给他们获取知识的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的职责,不是教书,而是用书教;不是把知识结论硬塞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掌握获取结论的方法。教师的所有教学过程,都应贯彻“启发式”原则,精心设计,循循善诱。不仅使学生“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在这方面,鲁迅先生十八年间的教学实践,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当年的“鲁门弟子”在后来的回忆中,一致认为,鲁迅先生不仅是学问渊博的导师,而且是运用教学艺术的巨匠。他讲课从来不用八股腔,不唱老调子,不强迫学生接受这个那个,总是与学生一起商讨,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自己得出结论。
当时一般教师讲课,均用填鸭灌注式,要学生死记硬背,不求甚解,讲解时照本宣科,读完了事,教学效果很不好。独有鲁迅先生讲课用启发式,深入浅出,易于明了,比喻确当,使学生入耳不忘。有时说话幽默,诱人深思。使学生百听不厌,无死记硬背之苦。
但是毋庸讳言,时至今日,注入式教学方法,仍然基本上还占据着我们的课堂,相当数量的教师,观念陈腐,唯我独尊,高高在上,把自己“神圣”化,把学生看成蠢物,任意摆布,强制命令,严重地阻碍着教学的现代化,影响对新型人才的培养,远远落后于时代的要求。
2.2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祖国的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是多方面、多规格、多层次的人才,因此对学生的教育(包括一切教学活动),都要有针对性,因材施教,不能搞一刀切,不能随意拔高要求。正如鲁迅所强调的,“成人必须了解孩子的世界”,因为“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我们千万不要把孩子看成“缩小的成人”,不要“一味蛮做”,使得“孩子世界没有一点乐趣”。[4]这就是说,作为教师,一定要研究青少年的心理特点,精心设计符合少年儿童年龄特点的教学活动。
如1936年3月27日,青年学生颜黎民给鲁迅写信,谈到他的“六叔”教少年儿童读鲁迅的作品。鲁迅在4月2日的回信中说:“你的六叔更其好……但是他太性急了一些,拿我的那些书给不到二十岁的青年看,是不相宜的,要上三十岁,才很容易看懂”。[5]
4月5日在给王冶秋的信中,鲁迅也说:“我的文章,未有阅历的人实在不见得看得懂……”。[6]
孙伏园在1924年1月12日发表的《关于鲁迅先生》一文中说:“鲁迅先生所以对于《呐喊》再版迟迟不准许的原因,最主要一个是他听说有几个中学堂的教师,竟在那儿用《呐喊》做课本,甚至给高小学生读《狂人日记》……。他说:他一听到《呐喊》在那儿给中小学生读以后,见了《呐喊》便讨厌,非但没有再版的必要,简直有让它绝版的必要,也没有再做这类小说的必要”。[7]
鲁迅先生的“因材施教”,见解何等的深刻。这就启示我们:教学要看对象,不能“拔苗助长”,也不能机械地搞“一刀切”。无论何时,学生中都存在优、中、差三种情况,我们对他们,只能因材施教,提出不同的要求:优的再提高,差的争取提高、转化。这里就有一个道理:教师首先要承认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同时不要歧视差生,而应该满怀爱心,帮差辅导,循循善诱,促其转化、进步,在原有基础上提高。
2.3民主平等,教学相长。
实行启发式教学,前提应是教学民主,教师要平等对待学生,不能自视其高,盛气凌人。要使学生感到老师亲切而乐于接近。鲁迅对封建教育所倡导的师道尊严,历来持否定态度,十分反感。他说:“古之师道实在也太尊,我对此颇有反感,我认为师如荒谬,不妨叛之”。[8]
鲁迅在求学时,最推崇、敬仰的三位老师(寿镜吾、藤野严九郎、章太炎),不仅品德高尚、学识渊博,而且态度和蔼,特别是章太炎先生,对待弟子“绝无傲态,和蔼若朋友然”。他在东京《民报》馆办“国学讲习班”时,和学生一道盘膝而坐,面面相对,侃侃而谈的感人情景,一直为鲁迅所称道,而深印在记忆中。
实践证明,教师的工作态度对学生学习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和影响。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亲”是“信”的前提,“信”是“亲”的效果。教师亲切热情的态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舞他们的学习信心。反之,一个傲态十足、盛气淩人、简单粗暴、高高在上、动辄训人的人,简直就不配当教师。这样的人,即使搞教学,效果也必然是“失之千里”。
当然,也不否认,学生中也分各种类型,有少数学生,总喜欢捣乱,在课堂上搞“恶作剧”。尤其是当今社会,独生子女居多,娇生惯养成性,各种奇事怪事,在学生中都屡见不鲜。如何对待和处理这些“双差生”的各种非分行为,是体现我们教师的思想修养、教育艺术的标志之一。当年,鲁迅先生始终以自己刚强、坚毅、严肃、认真的意志和作风,教育学生,感染学生。据有关资料讲:1909年,在一次化学课堂上,实验氢气燃烧时,有几个学生不听注意事项,故意偷偷移动气瓶,引起氢气爆炸,炸得鲁迅两手流血,衣袖也溅满了血迹。但他沉着冷静,并未大发雷霆,严厉惩罚学生,而是坚持把实验做下去,用无声的语言,行动的力量,给学生以深刻的教育。这对搞恶作剧的孩子无疑是一种有力的鞭策、无声的教训。
因此,我们要以鲁迅为榜样,在教学活动中,尤其是课堂上,出现学生捣乱等异常现象,教师一定要保持冷静的头脑,理智的心理,恰当的处理,而不要心血来潮,忘乎所以,采用简单粗暴的办法,以致引出更为严重的不良后果。
2.4联系实际,学用结合。
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现代教育,应当为建立和谐社会、建设现代化国家,为新世纪经济建设,培养合格的有用的人才。那么,我们教师就应当像鲁迅那样:①引导学生把书读活,和社会实际联系,“留心世事”,将来为社会发展奉献所学,为国家振兴出力,而不应读死书。②对自然科学,如理化、生物等。应引导学生手脑并用,实地操作演示、实验,获得具体的感性知识,并使之理性化。③无论哪科知识的教学,都应当不断捕捉新的信息,注意时代的新动向。各科教学,都应在条件许可的范围内,尽可能的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电影、电视、录像、光盘、电脑、网络等,进行形象生动的直观教学。
关于这个问题,鲁迅先生当年早就提出了要革新教学手段。如:①针对儿童的心理特征,鲁迅极力提倡用图画等直观手段教育孩子。②他曾说:“用活动电影来教学生,一定比教员的讲义好”。并且预言:“将来恐怕要变成这样的”。[9]鲁迅的这一见解,在当时还遭到许多人的讪笑,但以当今教学手段的发展趋势来看,它该是何等的远见卓识啊!
3.博专结合,精心备课
事实证明:鲁迅先生不愧是一位伟大的教育思想家和教育改革家。散见于他的著作、书信中的很多真知灼见,不仅高度精辟、深刻,而且具有深远的前瞻性和英明的预见性。他实在是古今中外教育史上不可多得的奇才。
鲁迅之所以能建立这样的伟功,除了他具备爱国的先进思想、高尚的人格外,还来源于他博大精深的学识。这就启示我们:作为教师,要担负起教育下一代的重任,除加强师德修养外,一定要像鲁迅先生那样,刻苦读书,广收博览,尽量用人类的精神财富充实自己的大脑,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并且结合实践,深入钻研,由职业型教师向专业型教师转化。不然,“以己之昏昏,焉能使人之昭昭”。不能设想:一个识见短浅、知识贫乏或老化的教师,他怎么有可能通过多种途径影响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启发学生的心智活动,促进他们深入钻研问题呢?“名师出高徒”。没有高质量的教师,又怎么能教出高水平的学生。因此鲁迅主张:教师应该“比较的高明”。
谈到读书和进修,鲁迅先生的读书生活,对我们颇有启发。不说别的单从《鲁迅全集》中的“书帐”就可见一斑。稍加统计,从1912年~1936年,他就购买书刊一万多册,开支12600多元(大洋),如果折合现在的货币,大体就相当约百万元左右。鲁迅一生,生活俭朴,吃、穿、住、行都很简陋,但购买书刊上,却很慷慨大方,最多的是1930年,购书就花了2404.50元,占到了他全年收入的三分之一。
由于勤奋读书,鲁迅的知识相当渊博、精深。这就启示我们:作为教师,一定要把读书学习贯穿终生,不断更新知识,不断“充电”,自觉地加强业务进修,及时捕捉新信息,掌握新信息技术,然后深入一门或几门,向精深发展,力求专业化。
同时,利用所学,精心备课,锐意穷搜,设计出最佳的教学方案。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教学取得预期的效果,为培养下一代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鲁迅全集》第11卷357页《书信》.
[2]《鲁迅全集》第1卷136页《我们现在怎样做父親》.
[3]《鲁迅全集》第1卷295页《随感录二十五》.
[4]《鲁迅全集》第1卷135页《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5]《鲁迅全集》第13卷345页《书信》.
[6]《鲁迅全集》第11卷349页《书信》.
[7]孙伏园.《关于鲁迅先生》.
[8]《鲁迅全集》第12卷183页《书信》.
[9]《鲁迅全集》第4卷445页《“连环图画”辩护》.
【关键词】“立人”,教法改革,博专结合
多年以来,教学改革的呼声,不绝于耳,但实际上,目前的中小学教学(特别是农村),仍然积重难返,没有突破陈旧的传统教学模式。其表现是:①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确立,教师的“唯我独尊”依故,学生只是消极等待的“容器”,被动地等待教师的知识注入。②“应试教育”的思想根深蒂固,一切教学活动,围绕着“升学率”转。很多学校把考试成绩、升学率作为评估教师工作的唯一标准,甚至直接影响到教师的职称评定、工资收入等。这样的错误导向,迫使很多学校的教师举行名目繁多的考试,一再加重学生的作业负担,延长在校时间,利用礼拜、假日补课,弄得老师忙忙碌碌,学生疲于奔命。严重抑制了学生的智力开发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甚至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③为了追求考试的“高分”,教师急功近利,培养能力嫌太慢,干脆来个“满堂灌”,把知识一股脑儿硬压给学生,教师讲得滔滔不绝,学生听得昏昏沉沉。因缺乏思考,课堂讲授的内容,课外几乎忘得一干二净,收效甚微。④教学手段陈旧,现代信息设备等于摆设,必要的理、化、生物实验,不能认真实行。凡此种种,使教师教得很累、学生学得很苦,教学质量老在低谷中徘徊,“素质教育”成了一句空口号。这样,严重影响了二十一世纪的人才质量。
面对此现状,该如何迅速改变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在反复阅读了鲁迅的有关作品后,得到了明确的答案。鲁迅先生早在七十多年前,提出的一些带有前瞻性的教学观,就好像是针对当今的问题谈论的,使人深受启发:
1.“立人”为本,教书育人
当今的教育,是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四有新人,培养新世纪的建设人才。教书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魯迅早在日本留学时期,就确立了“立人”为本的教育观。后来在1919年1月16日给许寿裳的信中,也劝老朋友教育儿子诗英,应以“养成适应时代之思想为第一谊”。[1]
鲁迅认为,对于下一代的“尽力的教育”,应培养新人“有耐劳作的体力,纯洁高尚的道德,广博自由能容纳新潮流的精神,也就是能在世界新潮流中游泳,不被淹没的力量。”[2]
在以后历次的社会变革中,鲁迅都引导青年“留心世事”,“必须和实社会接触”,赋予青年以“创造历史上第三样”时代的使命,以至后来提出为革命造出大群的新的“战士”、“闯将”等。因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看现在十来岁的孩子,便可以逆料二十年后中国的情形;看二十多岁的青年,便可推测他儿子孙子,晓得五十年后、七十年后中国的情形”。[3]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现在的青少年将责无旁贷。如何造就这一代接班人,是我们教师当前要解决的重大课题。因此,以人为本,教书育人,寓德于教,把每一项教学活动与振兴中华的宏图大业联系起来,为新世纪培养多方面、多规格、多层次的“四有”人才,是我们面临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2.改革教法,启发诱导
为了达到上述目标,我们的教学方法就要大破而立,进行一次深刻的革命。在这方面,鲁迅先生的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给我们指明了方向。
2.1“幼者本位”——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
在人类发展的轨迹中,鲁迅认为:后起的生命,总比以前的有意义,更近完全,因此也更有价值,更可宝贵。因此,我们的一切教学活动,应以为祖国培养合格的建设人才为前提和出发点,教师应该是协商者,指导者,而不应该是命令者。尤其是课堂教学,应把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造思维的能力作为重点,而不是越俎代庖,把学生看成静止的容器,任凭老师灌注。一切教学活动,不仅仅是教给学生知识,而更重要的是教给他们获取知识的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的职责,不是教书,而是用书教;不是把知识结论硬塞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掌握获取结论的方法。教师的所有教学过程,都应贯彻“启发式”原则,精心设计,循循善诱。不仅使学生“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在这方面,鲁迅先生十八年间的教学实践,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当年的“鲁门弟子”在后来的回忆中,一致认为,鲁迅先生不仅是学问渊博的导师,而且是运用教学艺术的巨匠。他讲课从来不用八股腔,不唱老调子,不强迫学生接受这个那个,总是与学生一起商讨,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自己得出结论。
当时一般教师讲课,均用填鸭灌注式,要学生死记硬背,不求甚解,讲解时照本宣科,读完了事,教学效果很不好。独有鲁迅先生讲课用启发式,深入浅出,易于明了,比喻确当,使学生入耳不忘。有时说话幽默,诱人深思。使学生百听不厌,无死记硬背之苦。
但是毋庸讳言,时至今日,注入式教学方法,仍然基本上还占据着我们的课堂,相当数量的教师,观念陈腐,唯我独尊,高高在上,把自己“神圣”化,把学生看成蠢物,任意摆布,强制命令,严重地阻碍着教学的现代化,影响对新型人才的培养,远远落后于时代的要求。
2.2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祖国的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是多方面、多规格、多层次的人才,因此对学生的教育(包括一切教学活动),都要有针对性,因材施教,不能搞一刀切,不能随意拔高要求。正如鲁迅所强调的,“成人必须了解孩子的世界”,因为“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我们千万不要把孩子看成“缩小的成人”,不要“一味蛮做”,使得“孩子世界没有一点乐趣”。[4]这就是说,作为教师,一定要研究青少年的心理特点,精心设计符合少年儿童年龄特点的教学活动。
如1936年3月27日,青年学生颜黎民给鲁迅写信,谈到他的“六叔”教少年儿童读鲁迅的作品。鲁迅在4月2日的回信中说:“你的六叔更其好……但是他太性急了一些,拿我的那些书给不到二十岁的青年看,是不相宜的,要上三十岁,才很容易看懂”。[5]
4月5日在给王冶秋的信中,鲁迅也说:“我的文章,未有阅历的人实在不见得看得懂……”。[6]
孙伏园在1924年1月12日发表的《关于鲁迅先生》一文中说:“鲁迅先生所以对于《呐喊》再版迟迟不准许的原因,最主要一个是他听说有几个中学堂的教师,竟在那儿用《呐喊》做课本,甚至给高小学生读《狂人日记》……。他说:他一听到《呐喊》在那儿给中小学生读以后,见了《呐喊》便讨厌,非但没有再版的必要,简直有让它绝版的必要,也没有再做这类小说的必要”。[7]
鲁迅先生的“因材施教”,见解何等的深刻。这就启示我们:教学要看对象,不能“拔苗助长”,也不能机械地搞“一刀切”。无论何时,学生中都存在优、中、差三种情况,我们对他们,只能因材施教,提出不同的要求:优的再提高,差的争取提高、转化。这里就有一个道理:教师首先要承认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同时不要歧视差生,而应该满怀爱心,帮差辅导,循循善诱,促其转化、进步,在原有基础上提高。
2.3民主平等,教学相长。
实行启发式教学,前提应是教学民主,教师要平等对待学生,不能自视其高,盛气凌人。要使学生感到老师亲切而乐于接近。鲁迅对封建教育所倡导的师道尊严,历来持否定态度,十分反感。他说:“古之师道实在也太尊,我对此颇有反感,我认为师如荒谬,不妨叛之”。[8]
鲁迅在求学时,最推崇、敬仰的三位老师(寿镜吾、藤野严九郎、章太炎),不仅品德高尚、学识渊博,而且态度和蔼,特别是章太炎先生,对待弟子“绝无傲态,和蔼若朋友然”。他在东京《民报》馆办“国学讲习班”时,和学生一道盘膝而坐,面面相对,侃侃而谈的感人情景,一直为鲁迅所称道,而深印在记忆中。
实践证明,教师的工作态度对学生学习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和影响。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亲”是“信”的前提,“信”是“亲”的效果。教师亲切热情的态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舞他们的学习信心。反之,一个傲态十足、盛气淩人、简单粗暴、高高在上、动辄训人的人,简直就不配当教师。这样的人,即使搞教学,效果也必然是“失之千里”。
当然,也不否认,学生中也分各种类型,有少数学生,总喜欢捣乱,在课堂上搞“恶作剧”。尤其是当今社会,独生子女居多,娇生惯养成性,各种奇事怪事,在学生中都屡见不鲜。如何对待和处理这些“双差生”的各种非分行为,是体现我们教师的思想修养、教育艺术的标志之一。当年,鲁迅先生始终以自己刚强、坚毅、严肃、认真的意志和作风,教育学生,感染学生。据有关资料讲:1909年,在一次化学课堂上,实验氢气燃烧时,有几个学生不听注意事项,故意偷偷移动气瓶,引起氢气爆炸,炸得鲁迅两手流血,衣袖也溅满了血迹。但他沉着冷静,并未大发雷霆,严厉惩罚学生,而是坚持把实验做下去,用无声的语言,行动的力量,给学生以深刻的教育。这对搞恶作剧的孩子无疑是一种有力的鞭策、无声的教训。
因此,我们要以鲁迅为榜样,在教学活动中,尤其是课堂上,出现学生捣乱等异常现象,教师一定要保持冷静的头脑,理智的心理,恰当的处理,而不要心血来潮,忘乎所以,采用简单粗暴的办法,以致引出更为严重的不良后果。
2.4联系实际,学用结合。
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现代教育,应当为建立和谐社会、建设现代化国家,为新世纪经济建设,培养合格的有用的人才。那么,我们教师就应当像鲁迅那样:①引导学生把书读活,和社会实际联系,“留心世事”,将来为社会发展奉献所学,为国家振兴出力,而不应读死书。②对自然科学,如理化、生物等。应引导学生手脑并用,实地操作演示、实验,获得具体的感性知识,并使之理性化。③无论哪科知识的教学,都应当不断捕捉新的信息,注意时代的新动向。各科教学,都应在条件许可的范围内,尽可能的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电影、电视、录像、光盘、电脑、网络等,进行形象生动的直观教学。
关于这个问题,鲁迅先生当年早就提出了要革新教学手段。如:①针对儿童的心理特征,鲁迅极力提倡用图画等直观手段教育孩子。②他曾说:“用活动电影来教学生,一定比教员的讲义好”。并且预言:“将来恐怕要变成这样的”。[9]鲁迅的这一见解,在当时还遭到许多人的讪笑,但以当今教学手段的发展趋势来看,它该是何等的远见卓识啊!
3.博专结合,精心备课
事实证明:鲁迅先生不愧是一位伟大的教育思想家和教育改革家。散见于他的著作、书信中的很多真知灼见,不仅高度精辟、深刻,而且具有深远的前瞻性和英明的预见性。他实在是古今中外教育史上不可多得的奇才。
鲁迅之所以能建立这样的伟功,除了他具备爱国的先进思想、高尚的人格外,还来源于他博大精深的学识。这就启示我们:作为教师,要担负起教育下一代的重任,除加强师德修养外,一定要像鲁迅先生那样,刻苦读书,广收博览,尽量用人类的精神财富充实自己的大脑,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并且结合实践,深入钻研,由职业型教师向专业型教师转化。不然,“以己之昏昏,焉能使人之昭昭”。不能设想:一个识见短浅、知识贫乏或老化的教师,他怎么有可能通过多种途径影响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启发学生的心智活动,促进他们深入钻研问题呢?“名师出高徒”。没有高质量的教师,又怎么能教出高水平的学生。因此鲁迅主张:教师应该“比较的高明”。
谈到读书和进修,鲁迅先生的读书生活,对我们颇有启发。不说别的单从《鲁迅全集》中的“书帐”就可见一斑。稍加统计,从1912年~1936年,他就购买书刊一万多册,开支12600多元(大洋),如果折合现在的货币,大体就相当约百万元左右。鲁迅一生,生活俭朴,吃、穿、住、行都很简陋,但购买书刊上,却很慷慨大方,最多的是1930年,购书就花了2404.50元,占到了他全年收入的三分之一。
由于勤奋读书,鲁迅的知识相当渊博、精深。这就启示我们:作为教师,一定要把读书学习贯穿终生,不断更新知识,不断“充电”,自觉地加强业务进修,及时捕捉新信息,掌握新信息技术,然后深入一门或几门,向精深发展,力求专业化。
同时,利用所学,精心备课,锐意穷搜,设计出最佳的教学方案。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教学取得预期的效果,为培养下一代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鲁迅全集》第11卷357页《书信》.
[2]《鲁迅全集》第1卷136页《我们现在怎样做父親》.
[3]《鲁迅全集》第1卷295页《随感录二十五》.
[4]《鲁迅全集》第1卷135页《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5]《鲁迅全集》第13卷345页《书信》.
[6]《鲁迅全集》第11卷349页《书信》.
[7]孙伏园.《关于鲁迅先生》.
[8]《鲁迅全集》第12卷183页《书信》.
[9]《鲁迅全集》第4卷445页《“连环图画”辩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