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初中化学课堂教学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shib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中学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和基础阶段。它不仅能为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学习有关专业奠定基础,还能为毕业生参加工作处理一些实际问题打下基石。要大幅度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必须从初中抓起,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入手,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做起,引导学生解决初中化学课时少、任务重、内容分散及有些概念极易混淆等矛盾,帮助他们过好基本概念关、实验操作关等,使他们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开发智力,培养灵活运用化学知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我就自己在多年工作实践中的一些做法谈点滴体会。
  一、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乐学
  学习兴趣是一种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的意识倾向,能推动人们寻求知识、钻研问题、开阔眼界,它是一个人走向成才之路的高效能催化剂。有趣即化学教学富有趣味性,它包括两个含义:一是化学知识以特殊方式变得富有魅力;二是传授和学习化学知识的过程生动活泼、引人入胜。有趣并不等于兴趣,因为有趣不属于人的个性心理品质,而仅属于对形成兴趣起作用的对象和动作的品质。有趣对初中生学习化学兴趣形成和发展有重要作用,所以要在化学教学中努力挖掘化学教材,尤其是化学知识中现有的和潜在的趣味性,力求采用趣味性强的、易引起警觉的、激发情绪的启发式教学,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学习情绪,为他们学习兴趣的形成和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如成立化学科技兴趣小组,目的为锻炼学生动脑、动手、动笔、动口能力,从激发兴趣着手,训练学生的发现思维和创新思维,发动学生利用小药瓶、塑料袋、铁丝、蜡烛等广泛开展小制作、小实验活动。如学习燃点以后,我们组织学生做“烧不焦手帕”、“玻璃棒点灯”等实验。在教学中我们借助图片、模型、幻灯、电影等手段进行直观教学。这些活动的开展消除了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畏难情绪,使学生感到化学有趣,乐意学,使智力和能力同时发展。
  二、运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提高教学效率是现代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必须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
  1.平中出奇。好奇是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生动鲜明、新奇有趣的实验现象最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好奇心。例如,讲授“原电池”一节时,先让学生动手实验:将锌片与铀片分别插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进一步验证锌与稀硫酸反应,铜与稀硫酸不反应的结论。然后将锌片与铜片用导线连接起来,同时插在稀硫酸中,发现铜片表面立即有大量气泡逸出,而锌片表面则几乎没有气泡产生。这个“一反常态”的实验现象能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思维特别活跃。在这样的情境中开展教学活动,定能收到不同凡响的教学效果。
  2.以求化难,利用已有的知识技能对难点进行探索思索。例如,讲授“氢硫酸与某些重金属盐反应”这一性质时,可先进行有关实验:H■S CuSO■→CuS↓ H■SO■H■S Pb(NO■)■→PbS↓ 2HNO■H■S CDSO■→CDS↓ H■SO■。通过对实验现象的鲜明感知,学生接受上述议程式并不困难。若进一步质疑:“这些反应是不是复分解反应?”这一问题在学生平静的脑海里激起疑问波涛。当学生判断出它们都是复分解反应时,自然而然会产生“弱酸怎么能制取强酸”的疑问,在学生一筹莫展之时,教师再从旁点拨,引导学生对照实验室制取H■S的反应方程式,于关键之处(金属硫化物在酸中的溶解性)轻轻一点,学生恍然大悟,从而使氢硫酸性质中的这一教学难点顺利得到解决。
  3.加强直观教学。初中学生由于年龄特征原因,他们的思维主要以直观为主。因此,在进行化学概念教学时,要尽量利用直观手段。比如,原子、分子的结构,它们是微观粒子,看不见、摸不着,学生想象不出。这时候,老师可以用模型帮助学生认识原子、分子等微观粒子的结构,从而形成原子、分子等概念。
  多媒体技术是很好的直观教学手段,因此在具体化学教学中,我们应该重视它、用好它。比如,学生对“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这一概念总是不理解,很多学生根据这个概念,错误地认为分子比原子大。利用多媒体动画,可以让化学反应过程清楚地展示出来,让学生清晰地看到:在化学反应时,分子分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三、加强实验教学
  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中学化学实验包括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两部分。
  要保证课堂演示实验成功,教师每次实验前都要做好充分准备,努力做到操作规范、速度适中、便于观察。为避免学生只看实验,觉得好奇、好玩而忽视学习,学生每次观察实验都要有明确具体的观察提纲和真实详细的实验现象记录,逐步培养观察能力。另外,对于课本中的演示实验,有的现象不明显,这就需要教师开动脑筋不断改进实验方法,使实验现象鲜明生动。在学校实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把一些观察性较差而方法较简单的实验改为演示实验,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边讲边实验。在具体教学中,有些化学概念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如果设计成一个实验,让学生观察、分析,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例如,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可设计为下列实验:在空气中用酒精灯烧铜丝,红色铜丝被氧化变黑,然后用氢气还原,又变为原来的红色。这个实验事实能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理解氧化还原的基本概念。对于化学反应方程式,学生记忆起来比较困难,如果把反应具体化,学生亲眼观察到这个反应的发生,记忆起来就容易、就深刻。例如,讲氢氧化钠的性质时,可做下面的实验: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入酚酞试液,变成红色后再通入二氧化碳气体,红色褪去后再滴加盐酸,有气泡产生。实验后再讲反应原理,学生易于掌握。
  实验证明,只有在合理安排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才可使课堂教学目标集中,有利于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大幅度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璐.略论有效教学的标准.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11).
  [2]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
其他文献
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使初中历史教学走上改革的道路。明确初中历史学科特色,强调教学设计的创新性,对于初中历史教学改革有重要意义。改变初中历史教学现状,需要从科学特色的
摘 要: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课堂改革逐渐加快脚步,课堂教学形式随着新课标不断渗入加强对“合作学习”的认识。在倡导开放式、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中,合作交流更有利于学生拓展思维和提高学习效率。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构建自主、和谐和愉快的课堂模式起着重要作用。小组学习活动不仅在师生、生生之间架起了交流的桥梁,更锻炼了学生之间合作与分享的思想品格。教师要结合教学实践不断转换教育理念,从而解决在历史课堂中小组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中学历史拓展型课程的乡土史教学日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本文认为把乡土历史引入中学历史课能更好地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的直观性,突出教材的重点,增加教学容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进行这样的立体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能增强学生的直观认识,改变传统历史教学只有一本书、一支笔的死板模式和手段,大大增强历史教学的活泼性、生动性,使学生学习兴趣盎然,在轻松、活泼、愉
摘 要: 每个学生的基础、智力、学习能力等都不相同,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发挥所长,在学习中明确目标,从而取得最佳发展。分层教学法是高中物理教学比较理想的教学模式,完全符合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关键词: 高中物理教学 分层教学 教学模式  因材施教理念一直为教育工作者所推崇,其最大特征是进行差异性教学,而分层教学法是因材施教尤为重要的途径。高中物理
摘 要: 本文着重对实验教学中学生出现的问题总结并给出有效建议。学生做实验的第一出发点是兴趣,让一群没有摸过实验仪器的学生怎样快速适应高中新课程的教学是作者在实验教学中的第一目标。当下社会对实验更看重:一是贴近生活;二是趣味性更浓;三是污染小、更清洁;四是多做微型实验。做到这四点,学生态度会从被动实验变为主动实验,真正喜欢上做实验。  关键词: 新课程 山区孩子 化学实验 动手能力  作为寄宿制中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新课程教学理念积极倡导教师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运用多种手段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为此,我们要巧用演示实验,让学生多观察实验现象,让课堂充满新活力;巧用开放实验,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目的;巧用实验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取得使学生学会学习的效果。下面我结合多年的物理教学实践经验,提出对《探究实验使物理课堂更精彩》的认识,以供读者参考。  一
问题教学法,就是以问题为中心,使学生在提出问题和对问题的处理中,对生物问题进行独立思维、积极探究、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问题设计的质量直接影响整体教学质量和效率。  一、创设情境,激发问题意识  知识是最具情境性的东西,只有当学生的学习活动发生在有意义的情境中时,才最有效果;我们在教学中只有通过情境呈现知识,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产生深刻的学习动机。“问题教学”将学生置于合作、交流、探索
导入是一节的开始,良好的导入能牵动学生的思绪,立疑激趣,促使学生情绪激昂,处于求知欲的振奋状态,促进学生综合分析、归纳总结、创造性思维的形成。文章从复习引导过渡法、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R2D2,来扎啤酒!”“R2D2,干家务活儿!”“R2D2,剪草坪去!”怎能想象《星球大战》中的机器人明星能这样被随意支使?不是做梦吧?但是,完美的机器人难道不是首先应该尽心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