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理”是指科学上的原理和法则,“事理”是指事情的道理。通学理是说一个人了解或掌握某些科学原理和法则,对某一学科有系统的认知;明事理是说一个人懂得做事情的某种道理,知道事情应该怎么做以及为什么这么做。通学理的人,大多知识渊博,学问精深,科学素养高;明事理的人,一般对事物有自己的判断,不盲从、不轻信,明智理性,文明素养高。
学理与事理类同理论与实践,学理以事理为基础,是对事理的抽象概括,反过来又帮助人们认识事理,二者相互融通。照此逻辑,通学理的人也应该明事理,然而现实却不尽然,当下通学理而不明事理的人及事例时有发生,表现为学理与事理脱节,二者处于割裂状态。
一、打通学理与事理提高国民素质
这种脱节现象源于学理与事理的视域不同。一方面,学理是在理想预设下对事物规律的揭示,事理是对纷繁复杂现实现象的分析判断,即便是针对同一事物,学理与事理的预设条件有可能完全不同,因而结论也大相径庭,忽视这一点,学理和事理或将都不成其为“理”。另一方面,一个人对学理的认知往往来自于书本和课堂,其基础知识主要通过学校教育来获得。而对事理的认识则大多来自于生活和社会实践,由家庭、学校、社会等多种渠道来获得。人们对学理的认知,遵循科学规律,少有似是而非,通常具有相对稳定性;而对事理的认识,则受自身学识、观念、情感和利益的综合影响,带有主观性,呈现多元化结果。如何打通学理与事理,让人们学会以科学的逻辑、理性的视角、宽容的态度去认识事物、处理事物,是提高我国国民素质的重要课题。如果把关涉学理的教育归学校,把关涉事理、道德等有关素质的教育更多的推给家庭和社会,则学校教育的内容就会被割裂为理论的与实践的、学术的与非学术的、科学的与人文的,长此以往,社会上分裂型人格或单向度的人就会越来越多,社会不成熟程度加重,人们各说各的理,社会共识难以达成,“中国梦”或将永远在梦里。
在文明礼貌、道德修养等德性素质教育方面,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固然重要,但现阶段,我国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偏低,家长的教育理念存在误区,加之社会价值观混乱,因而需要学校承担较多的家长和社会应该承担的教育工作,以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受到专业的、具有针对性的素质教育。再者,学生时代是一个人学习知识、塑造思维模式、形成价值观为一生打基础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学生以学校为主要活动场所,学校的教育内容和质量将决定这一代人的素质水平,进而影响国民的整体素质水平。
而像逻辑性、思辨性等理性素质教育更多的蕴含在学生要学习的知识中。传授知识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功能之一,在传授知识、明晰学理的过程中,联系社会现实和生活实际,使学生开启心智、增长智慧、明辨事理,是学校教育的本质和目的所在,是学校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德性素质与理性素质兼备,或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兼具,是社会文明人的标志,也是学校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的教育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校教育是全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石。学校或可抱怨某些家长不明事理、不负责任或社会人文环境不好,但也正是因为如此,学校才更应该增进与家庭和社会的互动,三方达成教育共识,共同努力,培养学生的个人品格和公民意识,同时教育家长、督促社会,从而履行学校影响社会、改造社会的社会责任。
二、精细入微地培育国民性
经过近三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教育事业也取得长足进步,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兴办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大众化等使国民人均受教育年限不断提升,然而国民整体素质似乎并没有随着经济的发展、教育的进步而同步提高,折射出我国学校教育的跛足与缺位,推行多年的素质教育距离国人的期望还有相当距离。那么,我们的学校到底应该提供怎么样的教育呢?美国学者古得莱得的回答或许是全人类对学校教育的一个共同愿景:“……学校肩负着使知识人性化的责任。他们思索的是要通过怎样的组织和传授,才能使全体人民都获得知识和智慧的工具。这是对教学的核心要求。” (《一个称作学校的地方》,第133页)我们的学校不仅要思索,还应尽快付诸行动,使学理与事理融通,使知识升华为智慧,不仅为了民族复兴,更为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长久的和谐共荣。
如果希望我们的国民性格增加一些理性、思辨的基因,从对知识的崇拜转变到对智慧的追求,那么从儿童及青少年时代起,学校就应该增加像“说理”这样的理性素质教育的内容和课时,借助对学科内容所涉及的某些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进行细致入微、鞭辟入里的分析,让学生了解在社会生活中应该如何做事以及为什么这么做,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端正情感态度,提高新一代人的文明素养。
其实,像“说理”这样的话题蕴藏在各门课程中,如历史课程的“读史以明智”,物理课程的从“自然规律”到“社会规律”的映射与延伸,生物课程的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关系等。而数学课程的许多内容都可以以其独特的视角,将严谨的“学理”推至理性的“事理”,如从“精确值”与“近似值”的概念中,我们可以悟到个人追求事物的“绝对公平”与“相对公平”的可实现性、追求“绝对公平”所付出的成本代价的价值意义以及“效率”与“公平”如何取舍等理性对待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情感态度;从“变量在变化过程中无限接近某一常量”的极限概念中,我们能够悟出缩小“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可能就在不断坚持的行为理念之中,数学课程中类似的例子还有许多。
数学课程教材的编写者依据学生在不同年龄段的发展特点和水平,引入了相应的数学与实际的社会生活相联系的应用实例,以启迪学生以科学理性的心态与视角参与生活、观察社会,小学四年级的“数学广角”即为该类课程的始端。该年级儿童基本在10岁左右,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开始关注“我”与生活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对“说理”的敏感度增强,这个年龄段是启蒙学生社会价值观的关键时期,教师应该适时地抓住这一难得的教育机会。
学理与事理类同理论与实践,学理以事理为基础,是对事理的抽象概括,反过来又帮助人们认识事理,二者相互融通。照此逻辑,通学理的人也应该明事理,然而现实却不尽然,当下通学理而不明事理的人及事例时有发生,表现为学理与事理脱节,二者处于割裂状态。
一、打通学理与事理提高国民素质
这种脱节现象源于学理与事理的视域不同。一方面,学理是在理想预设下对事物规律的揭示,事理是对纷繁复杂现实现象的分析判断,即便是针对同一事物,学理与事理的预设条件有可能完全不同,因而结论也大相径庭,忽视这一点,学理和事理或将都不成其为“理”。另一方面,一个人对学理的认知往往来自于书本和课堂,其基础知识主要通过学校教育来获得。而对事理的认识则大多来自于生活和社会实践,由家庭、学校、社会等多种渠道来获得。人们对学理的认知,遵循科学规律,少有似是而非,通常具有相对稳定性;而对事理的认识,则受自身学识、观念、情感和利益的综合影响,带有主观性,呈现多元化结果。如何打通学理与事理,让人们学会以科学的逻辑、理性的视角、宽容的态度去认识事物、处理事物,是提高我国国民素质的重要课题。如果把关涉学理的教育归学校,把关涉事理、道德等有关素质的教育更多的推给家庭和社会,则学校教育的内容就会被割裂为理论的与实践的、学术的与非学术的、科学的与人文的,长此以往,社会上分裂型人格或单向度的人就会越来越多,社会不成熟程度加重,人们各说各的理,社会共识难以达成,“中国梦”或将永远在梦里。
在文明礼貌、道德修养等德性素质教育方面,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固然重要,但现阶段,我国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偏低,家长的教育理念存在误区,加之社会价值观混乱,因而需要学校承担较多的家长和社会应该承担的教育工作,以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受到专业的、具有针对性的素质教育。再者,学生时代是一个人学习知识、塑造思维模式、形成价值观为一生打基础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学生以学校为主要活动场所,学校的教育内容和质量将决定这一代人的素质水平,进而影响国民的整体素质水平。
而像逻辑性、思辨性等理性素质教育更多的蕴含在学生要学习的知识中。传授知识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功能之一,在传授知识、明晰学理的过程中,联系社会现实和生活实际,使学生开启心智、增长智慧、明辨事理,是学校教育的本质和目的所在,是学校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德性素质与理性素质兼备,或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兼具,是社会文明人的标志,也是学校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的教育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校教育是全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石。学校或可抱怨某些家长不明事理、不负责任或社会人文环境不好,但也正是因为如此,学校才更应该增进与家庭和社会的互动,三方达成教育共识,共同努力,培养学生的个人品格和公民意识,同时教育家长、督促社会,从而履行学校影响社会、改造社会的社会责任。
二、精细入微地培育国民性
经过近三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教育事业也取得长足进步,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兴办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大众化等使国民人均受教育年限不断提升,然而国民整体素质似乎并没有随着经济的发展、教育的进步而同步提高,折射出我国学校教育的跛足与缺位,推行多年的素质教育距离国人的期望还有相当距离。那么,我们的学校到底应该提供怎么样的教育呢?美国学者古得莱得的回答或许是全人类对学校教育的一个共同愿景:“……学校肩负着使知识人性化的责任。他们思索的是要通过怎样的组织和传授,才能使全体人民都获得知识和智慧的工具。这是对教学的核心要求。” (《一个称作学校的地方》,第133页)我们的学校不仅要思索,还应尽快付诸行动,使学理与事理融通,使知识升华为智慧,不仅为了民族复兴,更为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长久的和谐共荣。
如果希望我们的国民性格增加一些理性、思辨的基因,从对知识的崇拜转变到对智慧的追求,那么从儿童及青少年时代起,学校就应该增加像“说理”这样的理性素质教育的内容和课时,借助对学科内容所涉及的某些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进行细致入微、鞭辟入里的分析,让学生了解在社会生活中应该如何做事以及为什么这么做,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端正情感态度,提高新一代人的文明素养。
其实,像“说理”这样的话题蕴藏在各门课程中,如历史课程的“读史以明智”,物理课程的从“自然规律”到“社会规律”的映射与延伸,生物课程的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关系等。而数学课程的许多内容都可以以其独特的视角,将严谨的“学理”推至理性的“事理”,如从“精确值”与“近似值”的概念中,我们可以悟到个人追求事物的“绝对公平”与“相对公平”的可实现性、追求“绝对公平”所付出的成本代价的价值意义以及“效率”与“公平”如何取舍等理性对待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情感态度;从“变量在变化过程中无限接近某一常量”的极限概念中,我们能够悟出缩小“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可能就在不断坚持的行为理念之中,数学课程中类似的例子还有许多。
数学课程教材的编写者依据学生在不同年龄段的发展特点和水平,引入了相应的数学与实际的社会生活相联系的应用实例,以启迪学生以科学理性的心态与视角参与生活、观察社会,小学四年级的“数学广角”即为该类课程的始端。该年级儿童基本在10岁左右,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开始关注“我”与生活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对“说理”的敏感度增强,这个年龄段是启蒙学生社会价值观的关键时期,教师应该适时地抓住这一难得的教育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