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什么样的城市是宜居的?往往存在两个选择,意愿中的宜居城市和实际的选择。
说到宜居,大多数人头脑中的第一印象就是一打开窗户鸟语花香,周围是绿树成荫;街道车水马龙但井然有序。但现实生活中,人们所选择的城市恰恰不是如我们想象中的城市。比如在通常印象中,上海是国内城市病最为严重的城市之一。但从第五次人口普查到第六次人口普查,十年间上海人口增加628万人,增长37.53%。
为什么人口会从人口密度低的地方集聚到高密度的上海?“不宜居”的上海吸引人的逻辑何在?
一个解释是人们选择城市并不是因为“宜居”,而是为了“就业”。由于集聚效应,大城市往往比中小城市有着更好的就业机会,因此每年会有源源不断的人口汇入特大城市。另一个解释是,在目前背景下,教育、医疗等优质资源都集中在大城市。同时因为户籍制度的约束,原来在这座城市的居民无法离开这座城市。“旧的出不去,新的要进来”,导致大城市的规模越来越大。
大城市人口增长并不只是中国特有的现象,而是全世界的普遍现象。我们的特大城市确实存在着一些所谓的城市病,不太宜居。但中国的城市病可能和西方的城市病不大一样:尽管我们也有着环境污染和交通拥堵等问题,但目前最严重的问题是新老移民在城市公共服务上的巨大对立:新进城的想和老居民一样享受同等品质的公共服务,但在户籍制度下,很多服务只针对老居民开放,比如教育。
新移民者认为,这个城市的繁荣和发展也包含了我们的心血,为何我们的子女无法就近入学?而城市的老居民认为,正是因为你们的到来,使目前的医院和学校人满为患。矛盾的症结并不是在于城市人口的增加,而在于城市目前的公共服务设施都是以人口不流动为前提设计的。
以《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年-2020年)中、近期建设行动计划》为例,尽管行动计划中指出“人口增长要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资源、环境容量相适应”,但它考虑的城市空间发展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是以2020年总人口为2000万左右的规模来设计,而在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时,上海的常住人口已突破2300万。在这样的基础设施提供机制下,公共服务恶化在所难免。
如何解决城市病,让大城市在吸引更多就业人口的同时更加宜居?一个好办法是改变公共服务的供给机制。增加公共服务的供给,增加供给并不只是单纯靠政府投入,同时还可以通过吸引社会资本来解决。在此机制下,提供公务服务本身又会带来更多就业,城市也将更宜居。
说到宜居,大多数人头脑中的第一印象就是一打开窗户鸟语花香,周围是绿树成荫;街道车水马龙但井然有序。但现实生活中,人们所选择的城市恰恰不是如我们想象中的城市。比如在通常印象中,上海是国内城市病最为严重的城市之一。但从第五次人口普查到第六次人口普查,十年间上海人口增加628万人,增长37.53%。
为什么人口会从人口密度低的地方集聚到高密度的上海?“不宜居”的上海吸引人的逻辑何在?
一个解释是人们选择城市并不是因为“宜居”,而是为了“就业”。由于集聚效应,大城市往往比中小城市有着更好的就业机会,因此每年会有源源不断的人口汇入特大城市。另一个解释是,在目前背景下,教育、医疗等优质资源都集中在大城市。同时因为户籍制度的约束,原来在这座城市的居民无法离开这座城市。“旧的出不去,新的要进来”,导致大城市的规模越来越大。
大城市人口增长并不只是中国特有的现象,而是全世界的普遍现象。我们的特大城市确实存在着一些所谓的城市病,不太宜居。但中国的城市病可能和西方的城市病不大一样:尽管我们也有着环境污染和交通拥堵等问题,但目前最严重的问题是新老移民在城市公共服务上的巨大对立:新进城的想和老居民一样享受同等品质的公共服务,但在户籍制度下,很多服务只针对老居民开放,比如教育。
新移民者认为,这个城市的繁荣和发展也包含了我们的心血,为何我们的子女无法就近入学?而城市的老居民认为,正是因为你们的到来,使目前的医院和学校人满为患。矛盾的症结并不是在于城市人口的增加,而在于城市目前的公共服务设施都是以人口不流动为前提设计的。
以《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年-2020年)中、近期建设行动计划》为例,尽管行动计划中指出“人口增长要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资源、环境容量相适应”,但它考虑的城市空间发展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是以2020年总人口为2000万左右的规模来设计,而在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时,上海的常住人口已突破2300万。在这样的基础设施提供机制下,公共服务恶化在所难免。
如何解决城市病,让大城市在吸引更多就业人口的同时更加宜居?一个好办法是改变公共服务的供给机制。增加公共服务的供给,增加供给并不只是单纯靠政府投入,同时还可以通过吸引社会资本来解决。在此机制下,提供公务服务本身又会带来更多就业,城市也将更宜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