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新课程实施中,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是以培养学生好的思想品德,养成好的行为习惯为目标,注重发展学生积极健康的个性,注重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服务能力、自我教育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当前,在小学三、四年级教材《品德与社会》课本上的每一课只有几行字、几幅图,许多教师不知道从何入手,总觉得无内容可讲,每一节课总是读一读、看一看、讲一讲了事,剩下来的时间,就由学生自己看书,根本取不到明显的效果,更达不到教育目的的要求。在新课程实施中,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是以培养学生好的思想品德,养成好的行为习惯为目标,因此,就需要我们教师高度重视课堂与社会生活的有机结合。笔者认为在新课程下上好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方法应着重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巧破课题
巧破课题,主要是使学生弄懂题目的含义和所学内容,更好地引导学生认真学习及正确看待周围常见的事物和现象,启发学生全面、客观地对待身边的人和事,使学生在认识了解中,明辨是非,深受教育。
例如: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诚实,不需要理由》中的第一课“我不能说谎”,其中,诚实,就是实事求是,言行一致,就是敢做敢当,不隐瞒事情的真相;诚实是一种勇敢的行为,要勇于面对自己的错误,敢于认错,敢于批评自己,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品质。
二、精讲故事
讲故事是根据儿童的特征和好奇的心理举一些比较浅显易懂、短小精干的实际例子,帮助学生加深印象,弄清一些基本简单的道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课堂上,充分运用以鼓励和表扬为主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正确回答教师提出的简单问题,还运用先进事迹和典型榜样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
例如:1、讲故事,(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3页,讲“砍倒樱桃的小男孩”这个故事。(略)
2、教师讲完故事后,引导提问:
A、华盛顿为什么砍樱桃树?是否有意?
答:试试斧头,无意砍树。
B、华盛顿的爸爸发现树被砍后,问是谁砍的?他为什么不说别人?
答:华盛顿敢于承认,敢作敢当。知道错了,要改正,不能说谎话。
C、华盛顿的爸爸为什么先生气,后高兴呢?
答:失去一棵心爱的樱桃树,华盛顿敢于说真话,敢于承认,是一个诚实的孩子。
3、通过故事情节,提问得出,归纳为:
三、辨析训练
在老师的指导下,加强课堂辨析训练,学生认真观察图例,从图中得到启示,使学生能分析正误,弄清对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的能力,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有利于增强学生分辨是非、美丑、善恶的能力。
例如:1、一个小男孩把自己的衣服弄脏了,变成了“小泥猴”,他怕挨打,一直不说出衣服被弄脏的原因,爸爸问了半天,小男孩才吞吞吐吐地讲了实话。学生甲答:不对,没有直接向他们爸爸说实话,不能撒谎。
2、一位同学叫乐乐去学做沙包,乐乐说,要参加合唱训练,同学叫他找理由请假,乐乐说,这不行,乐乐的做法对吗?学生乙答:乐乐是对的,没有撒谎,是个诚实的人。
3、一位女同学没有交作业,老师问她,女同学说,忘记带作业来,老师又问,完成了吗?女同学又答,完成了。老师说,你妈妈送来的作业本在这里,女同学大吃一惊,啊的一声。这位女同学的做法对吗?学生丙答:不对,不能一次、二次撒谎,在老师面前要讲真话,事情真相大白后,是得不到别人的信任,是一个不诚实的同学。
四、课堂交流
在课堂上,同学之间开展生动活泼的交流活动,可以使课堂充满活力,采用“生质疑、生解答”的方法,可激发同学们争先恐后、畅所欲言、大胆交流的兴趣,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进行判断、分析、评价,从中得到启发,受到教育,真正达到从小养成良好习惯的目的。
例如:一位同学提问,同学们把自己曾经隐瞒的错误说出来,你有没有这样的勇气?小光同学站起来说:有一天我把学校的窗子玻璃打坏了,想去向老师认错,但又怕赔偿,当时,反正没有人看见……
学生甲赶紧举手说:“不对,应该及时、主动向老师和校长承认错误,不能隐瞒”。学生乙又接着说:“不诚实”。学生丙说:“小光勇敢,自己做错的事,敢于说出来,有勇气”。
例2、张三同学又提问,班上有同学说过谎话吗?为什么说谎话?
李四同学不好意思站起来说,上周老师布置了当天的家庭作业,回家吃过晚饭,和一些同学捉迷藏,爸爸叫他做作业,他就说老师没布置。
学生甲说:“李四同学的作法不对,应该说实话”;学生乙补充说:“任何时候都应该讲真话,不能撒谎。”学生丙说“李四不诚实,应向爸爸讲清楚情况后,继续完成家庭作业”。
五、归纳小结
老师再次点题,把在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情况,加以评说,概括所教的主要内容,指导学生加深理解,掌握所学知识和懂得一些基本的道理,从而达到受教育的目的和要求,能把所学知识运用到今后的生活实践当中去。
总之,我们教师要注重发展学生积极健康的个性,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服务能力、自我教育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这是我们在新课程下上好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应特别重视的五个问题。
当前,在小学三、四年级教材《品德与社会》课本上的每一课只有几行字、几幅图,许多教师不知道从何入手,总觉得无内容可讲,每一节课总是读一读、看一看、讲一讲了事,剩下来的时间,就由学生自己看书,根本取不到明显的效果,更达不到教育目的的要求。在新课程实施中,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是以培养学生好的思想品德,养成好的行为习惯为目标,因此,就需要我们教师高度重视课堂与社会生活的有机结合。笔者认为在新课程下上好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方法应着重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巧破课题
巧破课题,主要是使学生弄懂题目的含义和所学内容,更好地引导学生认真学习及正确看待周围常见的事物和现象,启发学生全面、客观地对待身边的人和事,使学生在认识了解中,明辨是非,深受教育。
例如: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诚实,不需要理由》中的第一课“我不能说谎”,其中,诚实,就是实事求是,言行一致,就是敢做敢当,不隐瞒事情的真相;诚实是一种勇敢的行为,要勇于面对自己的错误,敢于认错,敢于批评自己,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品质。
二、精讲故事
讲故事是根据儿童的特征和好奇的心理举一些比较浅显易懂、短小精干的实际例子,帮助学生加深印象,弄清一些基本简单的道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课堂上,充分运用以鼓励和表扬为主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正确回答教师提出的简单问题,还运用先进事迹和典型榜样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
例如:1、讲故事,(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3页,讲“砍倒樱桃的小男孩”这个故事。(略)
2、教师讲完故事后,引导提问:
A、华盛顿为什么砍樱桃树?是否有意?
答:试试斧头,无意砍树。
B、华盛顿的爸爸发现树被砍后,问是谁砍的?他为什么不说别人?
答:华盛顿敢于承认,敢作敢当。知道错了,要改正,不能说谎话。
C、华盛顿的爸爸为什么先生气,后高兴呢?
答:失去一棵心爱的樱桃树,华盛顿敢于说真话,敢于承认,是一个诚实的孩子。
3、通过故事情节,提问得出,归纳为:
三、辨析训练
在老师的指导下,加强课堂辨析训练,学生认真观察图例,从图中得到启示,使学生能分析正误,弄清对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的能力,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有利于增强学生分辨是非、美丑、善恶的能力。
例如:1、一个小男孩把自己的衣服弄脏了,变成了“小泥猴”,他怕挨打,一直不说出衣服被弄脏的原因,爸爸问了半天,小男孩才吞吞吐吐地讲了实话。学生甲答:不对,没有直接向他们爸爸说实话,不能撒谎。
2、一位同学叫乐乐去学做沙包,乐乐说,要参加合唱训练,同学叫他找理由请假,乐乐说,这不行,乐乐的做法对吗?学生乙答:乐乐是对的,没有撒谎,是个诚实的人。
3、一位女同学没有交作业,老师问她,女同学说,忘记带作业来,老师又问,完成了吗?女同学又答,完成了。老师说,你妈妈送来的作业本在这里,女同学大吃一惊,啊的一声。这位女同学的做法对吗?学生丙答:不对,不能一次、二次撒谎,在老师面前要讲真话,事情真相大白后,是得不到别人的信任,是一个不诚实的同学。
四、课堂交流
在课堂上,同学之间开展生动活泼的交流活动,可以使课堂充满活力,采用“生质疑、生解答”的方法,可激发同学们争先恐后、畅所欲言、大胆交流的兴趣,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进行判断、分析、评价,从中得到启发,受到教育,真正达到从小养成良好习惯的目的。
例如:一位同学提问,同学们把自己曾经隐瞒的错误说出来,你有没有这样的勇气?小光同学站起来说:有一天我把学校的窗子玻璃打坏了,想去向老师认错,但又怕赔偿,当时,反正没有人看见……
学生甲赶紧举手说:“不对,应该及时、主动向老师和校长承认错误,不能隐瞒”。学生乙又接着说:“不诚实”。学生丙说:“小光勇敢,自己做错的事,敢于说出来,有勇气”。
例2、张三同学又提问,班上有同学说过谎话吗?为什么说谎话?
李四同学不好意思站起来说,上周老师布置了当天的家庭作业,回家吃过晚饭,和一些同学捉迷藏,爸爸叫他做作业,他就说老师没布置。
学生甲说:“李四同学的作法不对,应该说实话”;学生乙补充说:“任何时候都应该讲真话,不能撒谎。”学生丙说“李四不诚实,应向爸爸讲清楚情况后,继续完成家庭作业”。
五、归纳小结
老师再次点题,把在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情况,加以评说,概括所教的主要内容,指导学生加深理解,掌握所学知识和懂得一些基本的道理,从而达到受教育的目的和要求,能把所学知识运用到今后的生活实践当中去。
总之,我们教师要注重发展学生积极健康的个性,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服务能力、自我教育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这是我们在新课程下上好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应特别重视的五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