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提问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教学艺术,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和口语训练的重要手段。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提问已不仅仅是为了激发学生兴趣、调节教学进程,也不仅仅是为了理解教学内容、学习知识、启迪思维,而是师生一起发现问题、探讨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形成一种对话关系,从而让学生的学习真正“活”起来,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然后,再带着问题走出教室,形成一种多向互动且开放的状态。这一切,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终生受用的能力。为了让提问成为学生学习的线索,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握以下几点:
一、转变观念,让学生知问
观念是行为的先导,教育观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率的作用,一切先进的教学改革都是从新的教育观念生发出来的。因而,教师要转变观念,让学生树立“提问”不仅是教师的事,更是学生自己的事的思想。学生不仅可以问老师、问课本,还可以问专家、问教授、问权威。让学生能够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本身就是学科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人类的每次发明和创造,都是以“提出问题”为起点的,具备了提问能力,说明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素养。同时,我们还应该让学生明白:能否敏锐地“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人的素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判断一个人是否具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的重要尺度之一。因此,教师应为学生大胆提问提供良好条件。
二、鼓励学生敢于提问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整个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地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能力,任何时候都应该鼓励学生提问。”由此可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回答,比教师设计问题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没有提问的课堂是无法形成完整的课堂的;没有提问的课堂会失去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没有提问的课堂会失去生机和活力。所以,课堂必须有提问,提问是课堂的必然产物,也是课堂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应该贯穿于课堂的始终。那么,在课堂中究竟谁来提出问题呢?新课标指出,应鼓励学生大胆地发挥想象,自由自主地提出自己的问题或疑虑,让每位学生真正地参与到课堂中来,畅所欲言。学生不仅仅充当听众、观众的角色,还要更多地充当“活动者”、“参与者”的角色,让课堂真正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气氛,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1、营造敢于提问的氛围
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首先要扫除心理障碍。教师和蔼可亲的态度,热情地鼓励、积极地启发引导学生质疑,帮助学生多提问,帮助学生找好学习的突破口,必然有助于消释师生间的心理障碍,让学生有足够的安全感,形成和谐、平等的问的氛围。其次,创造一种全面、和谐、宽松发展的条件和良好的课堂气氛。师生间自由地交流,让学生感到亲切温暖,给学生较多的表达机会,是促进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内在动机。另外,教师在课堂中努力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大胆探索、大胆质疑,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它能激发学生多思,产生迫切希望找到答案的欲望。
2、变不敢问为敢问
第一,要学会欣赏学生的问题。当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时,虽然你认为不能称其为问题,也应该加以赞扬。应鼓励学生:“你读书多认真呀,提出的问题真有此价值!”“你真爱动脑筋!”……即使你认为的“傻问题”,也不要嘲笑孩子,因为“傻问题”中往往闪烁着孩子的智慧。
第二,要耐心地倾听学生的问题。当学生提出问题时,老师千万不能漫不经心,甚至讽刺挖苦:“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懂,你真笨!”一定要做学生的知音,让他觉得自己很棒。
三、享受成功体验,让学生想问
在教学中,要根据“量力性原则”,让那些“自我怀疑”、“自我否定”的学生提出简单的问题,当他们有所表现时,要给予适当的肯定和表扬、鼓励,使之取得若干次“成功经验”,久而久之,他们提问的积极性就会得到进一步发挥,产生自信心,从怕问、不想问到想提问。同时,教师应遵循学生学习的规律,在课堂学习中建立竞争机制,借以激发学生提问的兴趣,再利用小学生极强的“自我表现”的特点,让学生在众目睽睽之下“表现自己”。这样,学生为了提出问题,获得他们最为看重的成功体验,可能会情不自禁地举起小手,抢着提出问题。
质疑是学生思维活跃的体现。质疑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开发智力,提高学生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大有裨益。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真正成为学生提出问题的发动者,放手让学生在课堂中大胆质疑。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提问,具有较强的操作性,也具有一定的临时性、偶发性和突变性,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以上仅仅是笔者对鼓励学生提问的重要性及教学策略与方法的一点思考与体会。
(作者单位:344300江西省乐安县增田中心小学)
一、转变观念,让学生知问
观念是行为的先导,教育观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率的作用,一切先进的教学改革都是从新的教育观念生发出来的。因而,教师要转变观念,让学生树立“提问”不仅是教师的事,更是学生自己的事的思想。学生不仅可以问老师、问课本,还可以问专家、问教授、问权威。让学生能够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本身就是学科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人类的每次发明和创造,都是以“提出问题”为起点的,具备了提问能力,说明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素养。同时,我们还应该让学生明白:能否敏锐地“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人的素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判断一个人是否具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的重要尺度之一。因此,教师应为学生大胆提问提供良好条件。
二、鼓励学生敢于提问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整个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地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能力,任何时候都应该鼓励学生提问。”由此可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回答,比教师设计问题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没有提问的课堂是无法形成完整的课堂的;没有提问的课堂会失去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没有提问的课堂会失去生机和活力。所以,课堂必须有提问,提问是课堂的必然产物,也是课堂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应该贯穿于课堂的始终。那么,在课堂中究竟谁来提出问题呢?新课标指出,应鼓励学生大胆地发挥想象,自由自主地提出自己的问题或疑虑,让每位学生真正地参与到课堂中来,畅所欲言。学生不仅仅充当听众、观众的角色,还要更多地充当“活动者”、“参与者”的角色,让课堂真正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气氛,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1、营造敢于提问的氛围
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首先要扫除心理障碍。教师和蔼可亲的态度,热情地鼓励、积极地启发引导学生质疑,帮助学生多提问,帮助学生找好学习的突破口,必然有助于消释师生间的心理障碍,让学生有足够的安全感,形成和谐、平等的问的氛围。其次,创造一种全面、和谐、宽松发展的条件和良好的课堂气氛。师生间自由地交流,让学生感到亲切温暖,给学生较多的表达机会,是促进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内在动机。另外,教师在课堂中努力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大胆探索、大胆质疑,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它能激发学生多思,产生迫切希望找到答案的欲望。
2、变不敢问为敢问
第一,要学会欣赏学生的问题。当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时,虽然你认为不能称其为问题,也应该加以赞扬。应鼓励学生:“你读书多认真呀,提出的问题真有此价值!”“你真爱动脑筋!”……即使你认为的“傻问题”,也不要嘲笑孩子,因为“傻问题”中往往闪烁着孩子的智慧。
第二,要耐心地倾听学生的问题。当学生提出问题时,老师千万不能漫不经心,甚至讽刺挖苦:“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懂,你真笨!”一定要做学生的知音,让他觉得自己很棒。
三、享受成功体验,让学生想问
在教学中,要根据“量力性原则”,让那些“自我怀疑”、“自我否定”的学生提出简单的问题,当他们有所表现时,要给予适当的肯定和表扬、鼓励,使之取得若干次“成功经验”,久而久之,他们提问的积极性就会得到进一步发挥,产生自信心,从怕问、不想问到想提问。同时,教师应遵循学生学习的规律,在课堂学习中建立竞争机制,借以激发学生提问的兴趣,再利用小学生极强的“自我表现”的特点,让学生在众目睽睽之下“表现自己”。这样,学生为了提出问题,获得他们最为看重的成功体验,可能会情不自禁地举起小手,抢着提出问题。
质疑是学生思维活跃的体现。质疑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开发智力,提高学生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大有裨益。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真正成为学生提出问题的发动者,放手让学生在课堂中大胆质疑。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提问,具有较强的操作性,也具有一定的临时性、偶发性和突变性,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以上仅仅是笔者对鼓励学生提问的重要性及教学策略与方法的一点思考与体会。
(作者单位:344300江西省乐安县增田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