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流行演唱中的情感表现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ssl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流行音乐的演唱不仅仅只有内在的声音技术,更有丰富的情感表现。演唱者想要在舞台上产生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就需要充分把握歌曲的演唱风格,挖掘蕴藏于其中的情感因素,从而做到声音技术和情感表现的完美融合。本文在论述流行演唱中情感重要性的基础上,深刻分析了演唱过程中的情感表现和情感把握。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现应体现在对作品基调风格的把握、对作品艺术形象的理解和歌唱家的二度创作、对歌曲艺术处理的不同等方面,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以声传情,情声并茂。
  【关键词】情感 流行演唱
  作为一种情感艺术,音乐的巨大魅力来源于它能够带给人们一种自由驰骋想象的空间。所谓情感,指的是对于客观存在着的世界人们所作出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任何的情感都来源于客观事物,同时情感作为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体验和态度,不仅仅具备信号的提示功能,同时还具有调节人精神活动的动力功能。个人的生活经历是有限的,但是音乐所体现出来的情感又是无限的,歌曲的演唱者不能够亲自地体会每一首歌中要表达的情感。如果演唱者没有对歌曲情感的真实体验,就需要演唱者通过其它渠道来获得情感的审美体验,并依靠这些情感审美体验来感染自己,将这种情感通过声乐的方式表达出来,将其作为自己演唱过程中的情感表现。
  一、 流行演唱中的情感把握
  从早期的民歌民谣到现代内心感觉的释放,流行音乐的演变过程体现出音乐的不断成熟和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可见,流行演唱中把握好作品的内在情感至关重要。演唱者要善于领会歌曲的内涵并将其通过歌唱的技巧表达出来,这是使歌唱富有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力的重要环节。歌唱中的柔情、豪放、激情等都是流行演唱中必备的要素,都能够创造出艺术的华章。作为一名专业演唱者,要尽力把握好歌曲演唱的强弱对比,这样才能完美地演绎好流行音乐作品。
  在进行演唱时,主要是通过调整呼吸的动作和方法来完成情感的表达。音乐表现的重要渠道是呼吸,歌唱的技巧始终强调的是声情结合,气息的运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气息的支持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声音的好坏。因此,作为音乐表现的一个重要方面,呼吸的技巧在平时的训练当中就要进行训练。例如,在演唱《等待》这首歌时,就需要饱满的气息支持,要表现的饱满有力,充满激情,这种情感是气息的支持力推动全身心才能完成的;相反的,在演唱《冬天来了》这首歌时就要表达出一种忧伤、惆怅的情感,这就需要歌手用慢慢呼出的气息来表现歌曲。所以说在流行演唱中情感与气息是密不可分的,即使是最自然的气息都是由平和的内在情感产生的。
  流行演唱中,对歌曲的情感把握越到位、越深刻,歌曲才能越富表现力,听众才能获得艺术的熏陶。反之,演唱过程中如果只是注重呼吸、发生等演唱技巧和节奏、音准等要素,忽视了对歌曲内容和情感的把握,就不能演唱出打动人心的歌曲。因此,将旋律美、歌词美、声音美以及情感美融入到歌手的表演中,才能到达听众内心深处,产生强大的艺术感染力,使歌曲的情感表现的淋漓尽致。
  二、 流行演唱过程中的情感表现
  一个人的演唱能否打动听众,其依靠的不仅仅只是娴熟的歌唱技巧和正确的发声方法,更重要的是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的情感表达。演唱者想要和听众进行情感的碰撞、内心的交流就要准确、激情地发挥出来,最终使双方都能够得到美的体验,精神上的熏陶和升华。下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地阐述流行演唱中的情感表现:
  1、 充分理解歌曲的内涵
  歌曲的内涵,指的是作品本身的内在含义和思想感情。每个流行音乐作品本身都有基本的结构和特点,在没有充分理解其内涵的基础上随意表现只能是破坏作品的原来面貌。因此,演唱作品之前,首先要做的就是深入地了解作品创作的动机和背景,充分体会歌曲本身的思想情感和内在含义并且要深入挖掘那些蕴含在作品当中的情感内容。歌唱的情感表现方式有很多种,对演唱者的要求自然也是多方面的,因此,演唱者想要将歌唱好,就要充分理解作品内涵,否则便会事与愿违。对作品内涵理解的越深入,感受就越深,在演唱时就会表现得更完美。
  2、 对歌曲做意境的想象
  所谓意境的想象,指的是竭尽所能地去启发音乐的想象力。根据歌曲的内涵和形象,歌唱者要竭尽所能的在头脑中形成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和其他表演艺术一样,歌唱艺术从最初的理解作品开始就需要歌唱者充分拓展想象空间,将生活和艺术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丰富的想象将自己置于歌曲的意境中,身临其境地感受歌曲所要传递的情感。在歌曲演唱中,只有演唱者自己领悟到蕴藏在歌曲里的意境并将其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才能带领听众走进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中。
  3、 提升文化修养
  文字和声音是表现歌曲的思想和情感的重要手段。作为乐谱和歌词的有机结合,歌唱者要认真研读歌词和乐谱,对其精心琢磨。不同知识底蕴、不从文化修养的人对于同一个作品的表现力度自然是不同的。知识底蕴越深、文化修养越好对作品内涵的把握就越精准,在演唱中的情感表现就越完美。例如同样是《再回首》,张行的演唱中透露出无尽的疲惫,姜育恒充满着沧桑,而蔡琴的温婉含蓄都强烈地糅合了个人的文化修养和知识底蕴。因此,歌唱者不仅要学会体验生活还要在生活中积累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底蕴和文化修养,拓展自己的艺术视野和对艺术的想象力及感知力,将自己和歌曲的情感世界融合为一体,实现艺术的二次创作,将作品的特定情感准确地表现出来。
  总而言之,演唱者要身历其境地体验歌曲的情感,赋予歌唱感人的魅力,真切地把歌曲的情感表达出来,用自己的歌声演绎出极富艺术力和感染力的作品。
  【参考文献】
  [1]乔斌.论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现.音乐创作,2009
  [2]郭进.论歌唱艺术中的情感表现.学术论坛,2006
  [3]乔文、梁旭.情感表现为声乐艺术注入生命力.黄河之声,2010
其他文献
沙氏鹿茸草Monochasma savatieri Franch.ex Maxim为玄参科鹿茸草属半寄生草本植物。干燥全草入药,药材名为鹿茸草,具有清热解毒、化痰止咳、祛风止痛、凉血止血作用。目前鹿茸草来源仅靠野生采挖,近年来随着鹿茸草的市场需求量日益增大,过度采挖和生态环境变化使沙氏鹿茸草资源濒临枯竭。因此,为保障沙氏鹿茸草原料的持续供给,开展野生抚育和人工栽培是解决沙氏鹿茸草资源匮乏的必由之路。但由于目前沙氏鹿茸草种子特性及萌发条件相关研究资料欠缺,阻碍了其人工栽培进程。因此,研究沙氏鹿茸草种子特性、
语文是以语言形式为教学内容的学科。因此,对于语文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一定要讲得精,点得实,引得活,练得巧。如果我们在阅读中紧紧抓住文本语言,细心品析,仔细揣摩,一定能在字里行间发现许多意外的收获。  小学生的点滴语文知识主要是从词句中获得的。词是语言的基本单位,句是语言表达的基本形式,词语结合在一起就构成了一句句话,一篇篇文章。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品词析句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往往是一个不可缺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标的实施,高中生物教学需要不断转变教育教学理念,进一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教学的需要。新课改要求我们高中教育必须以学生的自身发展为本,全方位地落实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一定的总结和思考。  【关键词】高中生物 教育教学 思考  踏上高中生物教学的岗位以后,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我下定决心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虚心向老教师请教,结合
期刊
初中生物会考内容多、时间紧,要在较短时间内做好会考复习并取得较好效果,是摆在每个初二学生和老师面前的严峻课题。为了更好地帮助初二同学参加会考,并与同行们共同研讨会考复习的方法和策略, 本人就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进行会考复习谈谈自己的一些肤浅看法,请同行不吝赐教。  一、做好思想教育工作,让家长、学生都重视起来。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生物说是会考,其实是中考,又是打先锋的科目,生物和地理做为先锋官,能否
期刊
【摘要】美术以其视觉形象直观的反映人类社会。美术欣赏不仅是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现行中学美术欣赏教材选编的内容太多事古今中外的大师名作,作品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在美术欣赏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对塑造学生的品格、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完备学生的知识修养具有重要意义,对学生的道德、思想品质产生深刻的影响。  【关键词】德育教育 审美能力
期刊
群文阅读是群文阅读教学的简称,是最近两年在我国悄然兴起的一种具有突破性的阅读教学实践。简单地讲,群文阅读,就是把同一主题建构的文章,以一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指导学生阅读,并在阅读中发展出自己的观点,进而提升阅读力。由于群文阅读文本的增加,如教师在课前设计不当,课堂上落实不够,课后缺乏有效的反馈,必然会导致群文阅读教学量足而质不优。下面就群文阅读教学中的“量足质优”谈谈个人看法。  什么是群文阅读教
期刊
建国之初,中国就确立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再有1982年5月5日,教育部、共青团中央联合发出通知,公布《关于在中学生中评选三好学生的试行办法》中规定“三好学生”的标准是:思想品德好,学习好,身体好,其中都把“德育”就放在了首位。原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全国政协教育界别联组会议上阐述“教育中国梦”时讲到:“我们教育的孩子应成为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成为能够适应21世纪世界发展潮流需要的
期刊
在递推数列中,经常提到“不动点法”求数列的通项。我翻阅了几本竞赛书籍(高中教材中没有),都没有详细的说明,只给出了结论,而且数列类型总结也不完整。如果我们只讲结论,不讲过程。这就给学生带来了记忆负担(有些结论很难记),若学生记不住公式就做不起题。所以我们应该给学生讲述整个过程,特别是思维的来源。这样,学生有了自己的思维,在做题的时候,可把证明过程融入到解题过程中去,则降低了记忆公式的负担,提高解题
期刊
在素质教育的理念下,人文素质的培育已成为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前沿课题。《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领者”。 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必须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充分挖掘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人文环境。只有在这样的人文环境中,学生的思维才会处于积极的状态。那么,如何创设良好和谐的人文环境
期刊
【摘要】随着中国政治、经济与文化的不断发展,国家对高中学生的探究和实用能力日益重视。本文通过分析当今高中政治课堂学生的探究和实用能力低的成因,积极探讨提升高中生在政治课堂上的探究、实用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高中 政治课堂 探究能力 实用能力  引言  在日常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听到老师问学生:“对这个问题还有什么疑问吗?”这时整个教室往往鸦雀无声、无人应答,没有人敢站出来大胆质疑。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