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巧妙进行人文教育的有效策略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f9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日常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切实有效地实施人文教育, 对于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从讲述课前故事、创设问题情境、巧用生成资源、使用科学评价和回归实际生活五个方面进行简单的论述, 探讨数学教学中如何贯穿人文素质的培养。
  关键词:数学教学 人文教育 有效策略
  传统的数学教学过分强调数学学科本身的知识性和逻辑性,长期以来一直重视对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脱离学生实际生活,片面追求考试成绩,忽视了对学生的人文性教育。《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其立足点真正从单纯的传递知识技能调整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强调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力求每一堂课都让学生在学习和体验的过程中实现智慧与人文素养的共同成长。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蕴藏在数学知识中的人文因素,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良好的人格。
  一、讲述课前故事,逐步渗透人文精神
  “为什么我们每天都要学这些无聊没用的东西呢?”这是教师经常能听到的来自学生的抱怨。遇到这种情况,上课前教师可以给学生讲一个《鹅卵石与钻石》的寓言故事:一天晚上,一群游牧部落的牧民正准备休息时,神出现了,对他们说:“你们要多捡一些鹅卵石放在马褡子里,明天晚上,你们会非常高兴,但也会非常后悔。”说完,神就消失了。牧民们很失望,原以为神会给他们带来无尽的财富,不料却让他们做这种无聊的事情。但不管怎样,那是神的旨意,于是他们各自捡了一些鹅卵石放在了马褡子里。第二天夜晚,牧民忽然发现马褡子里的鹅卵石都变成了钻石。他们高兴极了,同时也后悔极了,后悔没有捡更多的鹅卵石。这个寓言小故事,能使学生明白知识都是有价值的,现在觉得没用的知识,就像鹅卵石一样,将来可能变成无尽的财富。
  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思想观念不只是思想品德课的任务,在平时的数学课堂中,教师也应该潜移默化地给学生以熏陶,鼓励学生融入富有乐趣的数学课堂,感受鲜活的数学信息,享受数学学习的幸福。
  二、创设问题情境,不断挖掘人文资源
  数学教材中的人文性往往蕴藏在知识的背后,教学中容易被忽视。这就需要教师有一双慧眼,挖掘隐藏在文本中的人文教育的素材,结合学生实际,创设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掌握、应用数学知识,并能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植树问题”前,先让学生看一段自然灾害的录像资料,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给人类生活带来的毁灭性破坏,进而引出植树问题,渗透了环保意识的教育。这样,利用植树中蕴藏的有趣数学问题,既体现了“数学无处不在”的哲学思想,又使学生在自己熟悉的生活经验中,建构新知识,对数学产生一种亲切感,觉得数学与生活同在,并不那么神秘难懂,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同时还因势利导地对学生进行了人文教育,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艺术性。
  三、巧用生成资源,顺势进行人文教育
  数学课堂上经常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教师如能恰当处理,随机生成教学资源,彰显其宝贵价值,能使学生在和谐的状态下得到发展。
  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吨的认识”过程中,引用教材中的主题图(四个人过限重1吨的木桥),让学生探讨四个人怎样过桥比较合理。大多数学生都是从数学角度出发,考虑到它们的总重量不能超过1吨,有几种不同的过桥方案。而有一位学生却表示出与其他同学不一样的想法,他认为两个两个过桥最合适,因为①这座桥是木头做的,中间可能有裂缝,时间长了桥板也许不太结实了,所以一个人行走可能很危险;②如果其中一个年纪比较大,行走不方便怎么办,只考虑他们的重量吗?是人重要还是过桥重要?让他一个人过桥也太不讲人情味了。
  针对学生如此富有个性的观点,教师应顺势利导,及时捕捉生成的人文教育素材,打破教学常规,帮助学生借助现实情境用人文思想去人性化地处理和解决问题,并潜移默化地进行大爱教育,实现课堂教学的生命精彩,使学生在学会数学的过程中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四、使用科学评价,给予足够人文关怀
  课堂教学评价应贯穿尊重学生、爱护学生的人本主义情怀,既要引领学生进行思考,又要在情感上给予关怀,让他们向着更美好的方向发展。当一个内向腼腆的学生回答错误时,教师可以及时传递纸条给他:你是最棒的,因为你自信勇敢地举手发言了,刚才你的失误人人都会犯,请不必在意。当学生发言支支吾吾时,教师不打断他,而是耐心地引导他,待学生讲完后,评价说:“你真勇敢,谢谢你的坚持,也谢谢其他同学,学会了等待。”当学生因为做错了一道题目而遭到其他人嘲笑时,教师这样引导:“××同学这一题是做错了,但大家为什么没有关注到其他几题都做对了呢,我们要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而不能只看到别人的缺点。只要知错就改,同样很棒!”学生能在这样的评价中体会到来自教师和同学的友好,学会尊重、理解和宽容。
  五、回归现实生活,提高学生人文素质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学中,教师可以联系社会生活,从学生的已有知识背景出发,让人文教育回归生活,使理论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教学。
  例如,有一位教师在教学“平均数”时,介绍说我国严重缺水的地区,平均每人每天用水量仅为3千克(出示一袋3千克的水),这是他们每天用以做饭、饮用、洗澡、洗衣的水。接着,该教师请学生算出生活在南方的一名学生家中平均每人每天的用水量(59千克),再比较这两个数据,说说感想。这样的现实情境让学生有了节约用水和南水北调的意识,体现了数学问题的现实性和拓展性,不仅强化了数学知识学以致用的价值意识,而且学生珍惜水资源的人文意识和协调发展的科学观念也得到了培养。
  学习数学知识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但不是唯一目标。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挖掘人文资源, 顺势进行人文教育,逐步渗透人文精神, 给予足够人文关怀, 提高学生人文素质,使每一位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乐,真正达到《标准》所要求的:“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作者简介:
  何佳(1990- ),女,江苏常州人,小学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
  (责编 高伟)
其他文献
本文从三方面(即“凤点头”、落音、“哎头”)来说明,“南词”和“弹词”两者具有较多的共同点。除这些共同点之外,还想说明,一、“凤点头”的形式,非苏州弹词所特有,它是“南词”和
结合潮州供水枢纽西溪2号机组A级检修情况,详细介绍了大轴拆吊施工方法以及吊装安全措施,这些方法和措施的使用,让机组得以顺利完成检修工作。
教师如能坚持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口头作文训练,就能以“说”促“写”,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笔者在加强学生的口头作文训练方面做了以下尝试。  一、课前五分钟,口语训练跟着走  口语训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速成的,更不可能通过几节专门的口语训练课就能达到目标。作为一种能力的培养,应该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教师要有计划、有步骤地长期坚持进行,最终使学生的口语、写作等综合能力得到提高。而合理利用课前五分钟是
摘要:在十八大顺利召开后,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是摆在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使命。本文笔者从思想政治工作的工作思路、工作内容、工作方法以及工作机制四个方面,深入分析和阐述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以期为今后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十八大 思想政治工作 创新  2012年11月8日,党的十八大在北京召开。胡锦涛同志向大会作了全面翔实的报告,报告回顾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对十年发展的总结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创新的基石,是开启科学世界的钥匙。传统教学着眼于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寻找答案,以学生没有问题为教学目标;现代教学更加关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着眼于引导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越多越好,这表明学生的求知欲越旺,创造欲越强。对此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让学生初步学会
本文在现有“二分说”的基础上对明代琴论著作《山琴况》的结构进行新的探讨,重点论述了以下问题:一、从演奏的四个要素说明前四况——和、静、清、远应从风格论中抽出,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