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高楼大厦不断被复印,城市缺少个性,钢筋水泥花花草草,“万城一面”,城市呼唤精神文化,提升城市的品味和底蕴,是城市的灵魂。中国书法博大精深,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在城市公共空间融合书法艺术,会带来的超过书法艺术本身的社会价值、经济文化价值,并且会提升城市的人文精神、品位和内涵。
关键词:书法艺术 城市公共空间 城市主题 公共环境 人文精神 亮点
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高楼大厦不断被复印,城市缺少个性,钢筋水泥花花草草,“万城一面”,城市呼唤精神文化,提升城市的品味和底蕴,是城市的灵魂。中国书法博大精深,是民族文化的瑰宝。书法的结构之美、造型之美,是和雕塑密切配合,塑造二维以至三维空间,孕育城市人文精神、艺术精髓的首选。本文试图以黑龙江周边城市为例,探讨城市公共空间融入书法艺术,必定会给这座城市披上美丽的衣衫,让人们出入这座书法雕塑之城时,会为其艺术的隽永流连忘返,潜移默化中传统文化便会融入人们的身心,使艺术回归贴近民间。带有特殊的文化品味魅力的城市必定会带动旅游、经济的发展,为城市带来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一、我国北方城市公共空间中书法艺术文化的缺失
(一)单调的生活呼唤公共空间的书法艺术
城市公共空间艺术一词来源于美国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政府为推动经济发展,让全美国的艺术家为公共设施八年间创作了两千多幅艺术作品[1],使远离民众的艺术作品回归社会、贴近生活,影响巨大。
我国研究城市公共空间艺术是近十年的事。改革开放以后,城市开发进展很快,拔地而起的一座座高楼大厦,挤占了空间视线,人们生活在钢筋水泥中,不能使工作一天的疲惫的身心得以放松。单纯、有限的绿地不能满足人们精神上的追求。尤其是地处北方的黑龙江, 寒冷冬季有半年时间,城市广场、公园、博物馆、影剧院等公共空间艺术单调,缺乏创新和吸引人们眼球的艺术,富裕起来的百姓周末无处可去,无处可看,沉闷、单调的公共空间呼唤精神文化,而中国书法无疑是民族文化、地域文化最好的选择。中国书法真草隶篆的艺术造型配合“冰城”的冰雕,会把寒冷的北方公共空间环境装扮一新,会使当代艺术渗透到广阔的空间环境中, 形成富有生机、可体验触摸、可阅读并拨动人心弦的视觉艺术环境,会使主体的人与空间、与环境互动体验,融为一体。
(二)用书法打造城市空间主题文化的重要性
每一个城市都拥有一个特色主题,“没有文化的城市是没有灵魂的城市”[2]。“花城”是广州的别称, 春节前夕,这里的大街小巷摆满了鲜花、盆桔,成了花的世界;“绿城”,是广西南宁的别称,这里阳光充足,气候温和,终年常绿,四季花果飘香,形成“城在绿中、绿在城中”的景观; 还有誉为日光城的拉萨、春城的昆明、泉城的济南、山城的重庆等等,却各具特色。
“冰城”是黑龙江哈尔滨的别称。以冰灯、雪雕的冰雪文化、太阳岛旖旎风光、东方小巴黎之誉名扬天下的哈尔滨,是冬季冰雪度假旅游的好去处。零下二三十度温度,用彩灯与冰构造了一个美丽的虚幻世界。这里有安徒生的童话“七个小矮人和白雪公主”,有雪乡的狗爬犁,还有非常刺激的高山滑雪等等。冰雪世界很迷人,但时间很短,只有两个月便融化了。炎热的夏季人们喜欢到江边及周边的步行街游玩。江边广场书法爱好者的书写成为江边的风景。可惜,这里书法文字或雕塑很少,如果能把这些冰雪文化、江边的风光等特色的乡土文化和中国传统书法艺术密切融合,共同打造城市空间的主题文化,无疑会增添“冰城”城市的无限活力,提升城市的品质内涵,重塑城市别具一格的精神风貌,彰显城市的时代精神。很明显,在这些方面“冰城”还亟待提高,但周边城镇书法艺术与园林的融合对省会“冰城”应是一个极大的启示。
二、黑龙江周边城市空间中的书法与园林融合
(一)书法艺术美与城市园林自然美的融合
黑龙江北方有一个城市叫密山,密山书法长廊是镶嵌在北大荒城市空间上的一颗明珠。书法长廊始建于1996年,占地12万平方米,风格独特,气势恢宏,碑林、石碣、回廊、题壁错落有致。长廊中汇集了曾在这里工作、战斗、生活过的革命先贤如王震、文化名人丁玲、艾青和中国当代书法名家舒同、启功等墨迹碑刻2400多块。走进古色古香的正门,是“书圣”王羲之的巨大雕塑,雕塑神姿与“天下第一支笔”回门雕塑遥相呼应。
漫步在碑林与绿树掩映的小路上,犹如走入碑林的海洋,叫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
在“回字型”书法长廊的墙壁上镶嵌着著名书家的碑刻、壁画,特色的广场上,映入眼帘的是“天下第一扇”巨大的石碑雕刻(图1),各种形状的石头上刻着艾青的手记和吴光祖手记、丁玲日记等。叫人感兴趣的是“揽胜巨印”(图2),相信你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一个“印”。还有叫人感叹的巨大的“圣船石鼓碑”和最有趣味的大篆“云水山庄”(图3)。书法是园林艺术的主角,书法艺术迷人的美,叫人爱不释“眼”,与园林自然美交相呼应,增添了园林墨气书香。当我们驻足绿树园林、碑林书海中时,空间环境的美给我们以高品位的文化享受,使我们更能感悟到北大荒黑土地书法园林艺术的精神和内涵。
(二)“迷宫”墙题壁书法令人叫绝
还记得曾走过北京的“迷宫”,深陷其中,急得大喊大叫的情景。北大荒的书法墙,以迷宫的形式,思路令人叫绝。“迷”在“宫”中,乐在其中。顺着书法长廊,走入书法题壁迷宫,一面面墙看下去,除了书法自身的美感之外,书法题壁的色彩、真草隶篆各种书体的造型、纵横的线条等都给人一种震撼的感觉,令人叹为观止。那些昔日我们崇拜的艺术大家,作品离我们那么近,近得可以伸手触摸,昔日士大夫书法艺术以这种形式走近了百姓,回归于生活。
三、书法的价值和艺术的效果超越了书法自身
(一)书法的艺术美带来的社会价值
中国书法从它象形的诞生到现在大约有3000年的历史了,它丰富的造型——真、草、隶、篆,五彩的墨色——浓、淡、干、湿、枯,丰富的艺术美无不在密山书法长廊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叫人回味无穷。书法的博大精深,传统的艺术加以创新,给人的震撼,叫人一生难以忘怀那个北大荒小城——密山。那里曾经有一代人,挥洒过他们的青春,他们的热血。如今北大荒变成米粮仓,前辈拓荒的精神永远留在了那里。踏着他们当年的足迹,在那些镌刻在石头上的书法艺术日记、手记中,后代人似乎又看到了当年的垦荒战士、下乡知青,他们的青春笑靥,他们的汗水,他们的蓬勃朝气……一切的一切无不给人以向上的力量,感召你去寻找自身的价值,让自己的青春同样散发不一样的光和热。在这小城的空间里书法艺术蕴含的魅力价值似乎永无止境。
(二)书法艺术美带来的经济文化价值
公共空间中书法的艺术美可以展现城市精神面貌,反映城市文化特质,推动城市的旅游发展。刚一进小城,展现在眼前的三维书法镂空雕塑“和”字及“仁义礼智信“的“智”字,不禁使人对这座“鱼米之乡”小城增添了无限神秘的遐想。透过小城书法的公共空间,我们体味咀嚼着孔子“三纲”“五常”在这座小城孕育着城市空间的人文风貌。和密山书法长廊一样,书法艺术独特的美增强了小城城市空间的可观赏性和文化内涵,也带动了旅游经济的发展。书法艺术给这座城市带来了经济、文化双向收益。
随着科技发展步伐的加快,我总感觉现在虽然电脑、多媒体的高科技发展对传统书法艺术冲击很大,但属于民族瑰宝的书法艺术并没有消失,它们有的融入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中,有的在城市的公园、路边休闲场所及环境园林中成为城市公共空间的亮点。人们走在喧嚣的城市中,书法雕塑作品会叫人不觉眼前一亮,并随之成为了照相机镜头的焦点。
毫无疑问,书法艺术融入城市公共空间会对城市公共环境、人文精神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书法艺术会成为人们亲近自然、回归自然的纽带,是城市公共空间的“画龙点睛”之笔。它神奇的魅力和精神内核,觅古而不拘泥于古,现代而不流俗谄媚的民族内涵,必然会给城市公共空间增添无限魅力,为打造个性化的城市增添神奇的亮点。我们期待着黑龙江省会“冰城”,能够在人口聚居的城市空间,融合周边城镇书法艺术的优点,打造出同样令人惊喜的人文亮点。
参考文献:
[1] 许凯明,祝莹.公共空间的艺术景观[J].美术教育研究,2011(06)
[2] 陶雄军.当代艺术与城市空间[J].南方文坛,2008(01)
作者简介:
杨晓萍,黑龙江工程学院艺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书法艺术。
关键词:书法艺术 城市公共空间 城市主题 公共环境 人文精神 亮点
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高楼大厦不断被复印,城市缺少个性,钢筋水泥花花草草,“万城一面”,城市呼唤精神文化,提升城市的品味和底蕴,是城市的灵魂。中国书法博大精深,是民族文化的瑰宝。书法的结构之美、造型之美,是和雕塑密切配合,塑造二维以至三维空间,孕育城市人文精神、艺术精髓的首选。本文试图以黑龙江周边城市为例,探讨城市公共空间融入书法艺术,必定会给这座城市披上美丽的衣衫,让人们出入这座书法雕塑之城时,会为其艺术的隽永流连忘返,潜移默化中传统文化便会融入人们的身心,使艺术回归贴近民间。带有特殊的文化品味魅力的城市必定会带动旅游、经济的发展,为城市带来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一、我国北方城市公共空间中书法艺术文化的缺失
(一)单调的生活呼唤公共空间的书法艺术
城市公共空间艺术一词来源于美国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政府为推动经济发展,让全美国的艺术家为公共设施八年间创作了两千多幅艺术作品[1],使远离民众的艺术作品回归社会、贴近生活,影响巨大。
我国研究城市公共空间艺术是近十年的事。改革开放以后,城市开发进展很快,拔地而起的一座座高楼大厦,挤占了空间视线,人们生活在钢筋水泥中,不能使工作一天的疲惫的身心得以放松。单纯、有限的绿地不能满足人们精神上的追求。尤其是地处北方的黑龙江, 寒冷冬季有半年时间,城市广场、公园、博物馆、影剧院等公共空间艺术单调,缺乏创新和吸引人们眼球的艺术,富裕起来的百姓周末无处可去,无处可看,沉闷、单调的公共空间呼唤精神文化,而中国书法无疑是民族文化、地域文化最好的选择。中国书法真草隶篆的艺术造型配合“冰城”的冰雕,会把寒冷的北方公共空间环境装扮一新,会使当代艺术渗透到广阔的空间环境中, 形成富有生机、可体验触摸、可阅读并拨动人心弦的视觉艺术环境,会使主体的人与空间、与环境互动体验,融为一体。
(二)用书法打造城市空间主题文化的重要性
每一个城市都拥有一个特色主题,“没有文化的城市是没有灵魂的城市”[2]。“花城”是广州的别称, 春节前夕,这里的大街小巷摆满了鲜花、盆桔,成了花的世界;“绿城”,是广西南宁的别称,这里阳光充足,气候温和,终年常绿,四季花果飘香,形成“城在绿中、绿在城中”的景观; 还有誉为日光城的拉萨、春城的昆明、泉城的济南、山城的重庆等等,却各具特色。
“冰城”是黑龙江哈尔滨的别称。以冰灯、雪雕的冰雪文化、太阳岛旖旎风光、东方小巴黎之誉名扬天下的哈尔滨,是冬季冰雪度假旅游的好去处。零下二三十度温度,用彩灯与冰构造了一个美丽的虚幻世界。这里有安徒生的童话“七个小矮人和白雪公主”,有雪乡的狗爬犁,还有非常刺激的高山滑雪等等。冰雪世界很迷人,但时间很短,只有两个月便融化了。炎热的夏季人们喜欢到江边及周边的步行街游玩。江边广场书法爱好者的书写成为江边的风景。可惜,这里书法文字或雕塑很少,如果能把这些冰雪文化、江边的风光等特色的乡土文化和中国传统书法艺术密切融合,共同打造城市空间的主题文化,无疑会增添“冰城”城市的无限活力,提升城市的品质内涵,重塑城市别具一格的精神风貌,彰显城市的时代精神。很明显,在这些方面“冰城”还亟待提高,但周边城镇书法艺术与园林的融合对省会“冰城”应是一个极大的启示。
二、黑龙江周边城市空间中的书法与园林融合
(一)书法艺术美与城市园林自然美的融合
黑龙江北方有一个城市叫密山,密山书法长廊是镶嵌在北大荒城市空间上的一颗明珠。书法长廊始建于1996年,占地12万平方米,风格独特,气势恢宏,碑林、石碣、回廊、题壁错落有致。长廊中汇集了曾在这里工作、战斗、生活过的革命先贤如王震、文化名人丁玲、艾青和中国当代书法名家舒同、启功等墨迹碑刻2400多块。走进古色古香的正门,是“书圣”王羲之的巨大雕塑,雕塑神姿与“天下第一支笔”回门雕塑遥相呼应。
漫步在碑林与绿树掩映的小路上,犹如走入碑林的海洋,叫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
在“回字型”书法长廊的墙壁上镶嵌着著名书家的碑刻、壁画,特色的广场上,映入眼帘的是“天下第一扇”巨大的石碑雕刻(图1),各种形状的石头上刻着艾青的手记和吴光祖手记、丁玲日记等。叫人感兴趣的是“揽胜巨印”(图2),相信你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一个“印”。还有叫人感叹的巨大的“圣船石鼓碑”和最有趣味的大篆“云水山庄”(图3)。书法是园林艺术的主角,书法艺术迷人的美,叫人爱不释“眼”,与园林自然美交相呼应,增添了园林墨气书香。当我们驻足绿树园林、碑林书海中时,空间环境的美给我们以高品位的文化享受,使我们更能感悟到北大荒黑土地书法园林艺术的精神和内涵。
(二)“迷宫”墙题壁书法令人叫绝
还记得曾走过北京的“迷宫”,深陷其中,急得大喊大叫的情景。北大荒的书法墙,以迷宫的形式,思路令人叫绝。“迷”在“宫”中,乐在其中。顺着书法长廊,走入书法题壁迷宫,一面面墙看下去,除了书法自身的美感之外,书法题壁的色彩、真草隶篆各种书体的造型、纵横的线条等都给人一种震撼的感觉,令人叹为观止。那些昔日我们崇拜的艺术大家,作品离我们那么近,近得可以伸手触摸,昔日士大夫书法艺术以这种形式走近了百姓,回归于生活。
三、书法的价值和艺术的效果超越了书法自身
(一)书法的艺术美带来的社会价值
中国书法从它象形的诞生到现在大约有3000年的历史了,它丰富的造型——真、草、隶、篆,五彩的墨色——浓、淡、干、湿、枯,丰富的艺术美无不在密山书法长廊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叫人回味无穷。书法的博大精深,传统的艺术加以创新,给人的震撼,叫人一生难以忘怀那个北大荒小城——密山。那里曾经有一代人,挥洒过他们的青春,他们的热血。如今北大荒变成米粮仓,前辈拓荒的精神永远留在了那里。踏着他们当年的足迹,在那些镌刻在石头上的书法艺术日记、手记中,后代人似乎又看到了当年的垦荒战士、下乡知青,他们的青春笑靥,他们的汗水,他们的蓬勃朝气……一切的一切无不给人以向上的力量,感召你去寻找自身的价值,让自己的青春同样散发不一样的光和热。在这小城的空间里书法艺术蕴含的魅力价值似乎永无止境。
(二)书法艺术美带来的经济文化价值
公共空间中书法的艺术美可以展现城市精神面貌,反映城市文化特质,推动城市的旅游发展。刚一进小城,展现在眼前的三维书法镂空雕塑“和”字及“仁义礼智信“的“智”字,不禁使人对这座“鱼米之乡”小城增添了无限神秘的遐想。透过小城书法的公共空间,我们体味咀嚼着孔子“三纲”“五常”在这座小城孕育着城市空间的人文风貌。和密山书法长廊一样,书法艺术独特的美增强了小城城市空间的可观赏性和文化内涵,也带动了旅游经济的发展。书法艺术给这座城市带来了经济、文化双向收益。
随着科技发展步伐的加快,我总感觉现在虽然电脑、多媒体的高科技发展对传统书法艺术冲击很大,但属于民族瑰宝的书法艺术并没有消失,它们有的融入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中,有的在城市的公园、路边休闲场所及环境园林中成为城市公共空间的亮点。人们走在喧嚣的城市中,书法雕塑作品会叫人不觉眼前一亮,并随之成为了照相机镜头的焦点。
毫无疑问,书法艺术融入城市公共空间会对城市公共环境、人文精神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书法艺术会成为人们亲近自然、回归自然的纽带,是城市公共空间的“画龙点睛”之笔。它神奇的魅力和精神内核,觅古而不拘泥于古,现代而不流俗谄媚的民族内涵,必然会给城市公共空间增添无限魅力,为打造个性化的城市增添神奇的亮点。我们期待着黑龙江省会“冰城”,能够在人口聚居的城市空间,融合周边城镇书法艺术的优点,打造出同样令人惊喜的人文亮点。
参考文献:
[1] 许凯明,祝莹.公共空间的艺术景观[J].美术教育研究,2011(06)
[2] 陶雄军.当代艺术与城市空间[J].南方文坛,2008(01)
作者简介:
杨晓萍,黑龙江工程学院艺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书法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