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村治理现代化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意义重大。党中央高度重视乡村治理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金融是国之重器,在资金、渠道、数据、科技等多方面优势突出,在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大有可为。
坚持人民至上,为保障和改善民生贡献金融力量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要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奋斗目标,致力于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与城市相比,乡村村民办事难、办事繁、办事慢既关乎民生福祉,也是乡村治理的难点。近年来,笔者所在的建设银行重庆市分行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在乡村困难群体服务方面,携手重庆市残联创新打造残疾人认证服务,助力残疾人审证减材料、减环节、减跑动、减时限,基本实现“零跑腿”;在乡村养老服务方面,发挥“裕农通”普惠金融服务点分布广泛优势,联合重庆市人力社保局在全国首创“社保待遇资格村口认证”功能,基本实现社保生存认证不出村办理;在更广泛的民生领域,对接各委办局在重庆市8000多个行政村的“裕农通”普惠金融服务点上线50余项乡村高频服务事项,已惠及12万村民。这些探索拉近了村民与政府的距离,增强了认同感,有利于社会团结稳定。
坚持科技创新,为数字政府插上金融翅膀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强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提升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当前,我国城市数字治理能力正在稳步提升,但农村地区尚处于起步阶段。金融机构具备天然的数据基因和技术优势,网上银行、手机银行、智能银行等方兴未艾,前景广阔。近年来,部分大型金融机构已经携手政府建设智慧政务、智慧城市。金融机构要进一步借鉴城市治理的技术和经验,为乡村搭建更多的大数据智能化管理平台,推动乡村事务数字化、网络化,缓解基层治理压力。同时,金融机构要结合“三农”特点,助力搭建农村“三资”管理平台、智慧村务系统等智能服务终端,进一步打通涉农数据壁垒,建设数据来源广泛、多方对比、时效性强的政府决策支撑体系,持续推动数字政府向纵深发展。
坚持共享共治,为乡村法治建设提供金融方案
法治中国的根基在基层,重点在乡村。当前,我国乡村法治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但法治阵地建设不足和法治队伍培育滞后等问题,仍然制约着乡村法治建设向更高水平迈进。近年来,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引领下,我国金融机构持续下沉服务重心,在广大县域和农村投入了大量资源,延伸金融服务渠道、提升金融服务效能。相关金融服务设施和从业人员,不仅属于金融机构,其“国有控股”背景更决定了其属于全民共有。一方面,金融机构要秉承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主动共享数量众多的银行网点、普惠金融服务点,携手司法部门、监管部门等政府机构,共建普法宣传点、法律援助站、消费者权益保护站等阵地,将金融从业人员培育为乡村普法宣传员、司法调解员,成为扎根乡村的法律“明白人”、百姓“解惑人”,畅通乡村法治“最后一公里”。另一方面,金融机构要回归金融本源,致力于将村民学法懂法遵法守法的情况融入信用评价体系,设定评分细则,匹配授信额度,给予适度优惠,引导村民培养法治意识,形成积极学法、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习惯和浓厚氛围。
坚持要素整合,为乡村精神文明开启金融引擎
乡村不仅要塑形,更要铸魂。推动城市服务进入乡村,是扩大内需、温暖民心,助力乡村治理的重要抓手。金融机构广泛对接社会资源,不仅要发挥“信用中介”作用,充分引流金融资源“上山下乡”,让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更要发挥“信息中介”作用,广泛联系带动企事业单位以及个人客戶“进村入户”,让村民的精神生活丰富起来。要用好金融企业大学,携手更多高校,深入乡村宣传党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广泛普及科学知识,助力提升村民的综合素质,引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要强化金融公益纽带,凝聚更多志同道合者,无偿为村民提供喜闻乐见的文艺产品,助力提升村民的精神风貌,为乡村治理提供思想保障。要大力支持乡村建设行动,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改善引入更多金融活水,助力乡村面貌显著提升,让乡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进而滋润人心、凝聚人心,为乡村治理注入内生动力。
“肯取势者可为人先,能谋势者必有所成。”金融机构站在时代风口,把握战略机遇,推进乡村治理,在高质量服务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必将实现经济责任、政治责任与社会责任的高度统一。
(作者系中国建设银行重庆市分行党委书记、行长)
坚持人民至上,为保障和改善民生贡献金融力量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要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奋斗目标,致力于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与城市相比,乡村村民办事难、办事繁、办事慢既关乎民生福祉,也是乡村治理的难点。近年来,笔者所在的建设银行重庆市分行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在乡村困难群体服务方面,携手重庆市残联创新打造残疾人认证服务,助力残疾人审证减材料、减环节、减跑动、减时限,基本实现“零跑腿”;在乡村养老服务方面,发挥“裕农通”普惠金融服务点分布广泛优势,联合重庆市人力社保局在全国首创“社保待遇资格村口认证”功能,基本实现社保生存认证不出村办理;在更广泛的民生领域,对接各委办局在重庆市8000多个行政村的“裕农通”普惠金融服务点上线50余项乡村高频服务事项,已惠及12万村民。这些探索拉近了村民与政府的距离,增强了认同感,有利于社会团结稳定。
坚持科技创新,为数字政府插上金融翅膀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强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提升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当前,我国城市数字治理能力正在稳步提升,但农村地区尚处于起步阶段。金融机构具备天然的数据基因和技术优势,网上银行、手机银行、智能银行等方兴未艾,前景广阔。近年来,部分大型金融机构已经携手政府建设智慧政务、智慧城市。金融机构要进一步借鉴城市治理的技术和经验,为乡村搭建更多的大数据智能化管理平台,推动乡村事务数字化、网络化,缓解基层治理压力。同时,金融机构要结合“三农”特点,助力搭建农村“三资”管理平台、智慧村务系统等智能服务终端,进一步打通涉农数据壁垒,建设数据来源广泛、多方对比、时效性强的政府决策支撑体系,持续推动数字政府向纵深发展。
坚持共享共治,为乡村法治建设提供金融方案
法治中国的根基在基层,重点在乡村。当前,我国乡村法治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但法治阵地建设不足和法治队伍培育滞后等问题,仍然制约着乡村法治建设向更高水平迈进。近年来,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引领下,我国金融机构持续下沉服务重心,在广大县域和农村投入了大量资源,延伸金融服务渠道、提升金融服务效能。相关金融服务设施和从业人员,不仅属于金融机构,其“国有控股”背景更决定了其属于全民共有。一方面,金融机构要秉承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主动共享数量众多的银行网点、普惠金融服务点,携手司法部门、监管部门等政府机构,共建普法宣传点、法律援助站、消费者权益保护站等阵地,将金融从业人员培育为乡村普法宣传员、司法调解员,成为扎根乡村的法律“明白人”、百姓“解惑人”,畅通乡村法治“最后一公里”。另一方面,金融机构要回归金融本源,致力于将村民学法懂法遵法守法的情况融入信用评价体系,设定评分细则,匹配授信额度,给予适度优惠,引导村民培养法治意识,形成积极学法、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习惯和浓厚氛围。
坚持要素整合,为乡村精神文明开启金融引擎
乡村不仅要塑形,更要铸魂。推动城市服务进入乡村,是扩大内需、温暖民心,助力乡村治理的重要抓手。金融机构广泛对接社会资源,不仅要发挥“信用中介”作用,充分引流金融资源“上山下乡”,让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更要发挥“信息中介”作用,广泛联系带动企事业单位以及个人客戶“进村入户”,让村民的精神生活丰富起来。要用好金融企业大学,携手更多高校,深入乡村宣传党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广泛普及科学知识,助力提升村民的综合素质,引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要强化金融公益纽带,凝聚更多志同道合者,无偿为村民提供喜闻乐见的文艺产品,助力提升村民的精神风貌,为乡村治理提供思想保障。要大力支持乡村建设行动,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改善引入更多金融活水,助力乡村面貌显著提升,让乡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进而滋润人心、凝聚人心,为乡村治理注入内生动力。
“肯取势者可为人先,能谋势者必有所成。”金融机构站在时代风口,把握战略机遇,推进乡村治理,在高质量服务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必将实现经济责任、政治责任与社会责任的高度统一。
(作者系中国建设银行重庆市分行党委书记、行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