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口述人:王素花(小名叫“和平”,生于1948年。拒马河畔村民,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
记录人:王杰(保定理工学院老师) 张天润(在校学生)
整理人:王杰
序言
源出西北太行山麓涞源县的拒马河流至保定地区,在定兴县内绕过赵村、杨村、榆林、大佟村、王官、北南蔡几个村子,便系上了我的太姥姥太姥爷,姥姥姥爷、爸爸妈妈,三代人、三个时代、三段不同的婚姻与爱情。今年春节回家,在与姥姥(王素花)的交谈中,了解到我家三代人的婚姻状况,透过姥姥的这些描述,我们可以看出在中国几十年的发展当中,农村的婚俗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方面变化对于我们理解中国社会的整体变迁有着非常重要的帮助作用,因此,我便将与姥姥的谈话记录下来,作为对这段历史的一个记录。其中文中人物的关系如下所示:
1相识
我的父亲叫张宝昌,生于1907年,母亲姓李,叫张李氏,生于1911年。他们二人是于1930年在双方家长的主持下相识。他们那个时候,由家长包办婚姻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我父亲的腿脚有点问题,是小时候爬树摔到地上,落下了残疾,走路瘸腿。我母亲青春年少时十分有模样,漂亮的母亲却嫁给了腿脚有毛病的父亲,这里面并没有什么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纯粹是生计所迫。当时我母亲这样一个单亲的女子嫁给父亲这样一个虽然腿脚有毛病但却结实能干的人,也算是一件合适的事情。所以,兩个人年轻人的命运也就被栓到了一起,即将在一起过活一辈子。
我本人叫王素花,小名叫“和平”,生于1948年。我的丈夫叫张博,小名叫“日本完”,名字都非常具有那个时代的特色。我们两个人是在1968年通过两家亲戚牵线认识的。我和后来的丈夫在家人的安排下见了面。见面之后,他和家里人不管是对我还是我的家庭都挺满意的,我的母亲便征求我的意见。我们那个时候(六十年代)家长们已经有了尊重孩子想法的意识,我当时是从心里是同意这门亲事的,所以在母亲问我意见的时候,我只是不好意思的一笑,没再多说什么,而我的母亲却已经知道了我的心思,回复了对方。这里的爱情可以说是极为隐晦的,没有天下只有三分月光的许诺,有的只是一点泛红的略带羞赧的脸颊。
我的女儿张建华,1978年出生。女婿叫张金鑫,1975年生。他们两个是在1997年相识的,在属于他们的九十年代,他们是经过了自由恋爱的,两边有亲戚牵线,两个人的感情自由发展。当时他们两个人的第一次见面是在我亲家母的姐姐家。当时男方骑着一辆摩托车,我女儿骑了自己的淑女自行车,两个人还带着几分羞涩与期待,便相见了。在我们家长设计的环节中,女儿和女婿两个人相互了解,那时是二十世纪的尾巴,女婿这样的小伙俨然并不腼腆。拒马河里游泳的年轻人见到堤上骑自行车的年轻女人和骑摩托的青年男人并排走过,也便都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
2订亲
我母亲家里收下了父亲家里送来的寓意着“一块布、两头富”的布料,家长写好写着生辰八字的“喜帖”压在香炉下祈求神的意志。三天内如果没有什么“破事”发生,没有什么锅碗瓢盆打碎,这桩亲事便是不违神明的意旨,能由着父母之言,媒妁之名确定了。我母亲在那时候一方面不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另一方面也理解自己苦命的母亲,为了生计,她只能嫁给同村的这个人,两家便开始计算成亲的日子了。
我和对象已经接触了几次,他送了我一只英雄牌钢笔,我送了他一方手帕,双方家长同意,两个年轻人心意相通,我家也收下了媒人送来了布匹,于是两家便顺利地定下了婚约,准备接下来的结婚事宜。六十年代是计划经济的年代,物资极度匮乏,买粮用粮票,买布用布票,我的姑姑是一名北京的正式工人,工人身份在农民眼中绝对是先进分子的象征,才能获得工人阶级才拥有的“工业券”,于是我的嫁衣便是我和我对象两个人拿着姑姑赠送的“工业券”去北京天桥百货商场买的“成衣”,而不是农村妇女的自家缝制的衣服,“成衣”这个名字,在六十年代叫出口来总是显得那么值得夸耀。
3成婚
1931年冬,我的父亲张宝昌和母亲张李氏结为连理。这时候日本帝国主义已经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东北地区人民的局部抗战已经开始了,但战争的硝烟还没有蔓延到华北一带,还没有影响到这遥远农村的平静的生活。他们二人的婚礼如期举行,婚礼的仪式只有热闹但寒酸的几个人吹着笙、小喇叭、几个唢呐,父亲家送了母亲衣服镯子、一件棉袄作微薄的彩礼,请来花轿接母亲过了门。
1968年十一月十三,我和丈夫结为连理。在举办婚礼大宴宾客之前,我们两人去乡里公社领了结婚证,证明两人合法生活在一起。到成亲当天,一匹马,一个马夫,摇摇晃晃来到我家,娶亲仪式上会有小乐队跟随,小乐队以唢呐为主,吹着《刘巧儿》,吹着叫不上名字来的喜庆小调。队伍走过拒马河河畔,走过五马口4,一路有娶女客5和夹毡人6跟随。“拜过天地,就算结婚了。婚后,贫困也没离开身边”。
1999年农历十一月二十七,我的女儿张建华和女婿张金鑫结婚。婚礼上他们两人宣誓“男女双方自愿结为夫妻”,这也表明他们的爱情长跑有了结果。新世纪即将到来,女儿结婚前刚刚有了拍婚纱照的习俗,结婚时娶亲队伍也有了车队,有了婚礼录像,大宴宾客、举办新式婚礼。在这一代开放的年轻朋友们的欢闹中,女婿把女儿娶回了自己的家。
4 小结
婚姻与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这次历史写作让我认识最深的一点是历史的鲜活,历史就发生在我们身边,通过家族三代人的婚姻了解到了婚姻习俗的变化,了解到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浪漫爱情,不变的有中华传统美德孝道,了解了长辈们是如何奉养自己的长辈,传统孝文化的内涵是没有变的,优秀传统文化需要一代一代的我们传承下去,作为新世纪的青年,我们责无旁贷。
在这三代人、七十年的变化中,有不变的,是传承,华夏文明就是通过这般朴实的养育儿女传宗接代一代代延续;是责任,孝文化始终是贯穿婚姻家庭的主题,夫妻永远无条件赡养老人、孝顺老人;是坚守,对土地的坚守,对家庭“和文化”的坚守;是梦想,勤劳中国人用自己的双手在土地上耕耘,创造更美好的生活;是对亲人无条件的爱。
拒马河缓缓流淌,不知道见证了几代这样简单朴实的故事,见证了多少历史变迁。它绕过2017年4月1日建立的雄安新区,这里又将迎来大发展的时代,几十年后,又会有不一样的婚姻与爱情,会发生不一样的故事......
记录人:王杰(保定理工学院老师) 张天润(在校学生)
整理人:王杰
序言
源出西北太行山麓涞源县的拒马河流至保定地区,在定兴县内绕过赵村、杨村、榆林、大佟村、王官、北南蔡几个村子,便系上了我的太姥姥太姥爷,姥姥姥爷、爸爸妈妈,三代人、三个时代、三段不同的婚姻与爱情。今年春节回家,在与姥姥(王素花)的交谈中,了解到我家三代人的婚姻状况,透过姥姥的这些描述,我们可以看出在中国几十年的发展当中,农村的婚俗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方面变化对于我们理解中国社会的整体变迁有着非常重要的帮助作用,因此,我便将与姥姥的谈话记录下来,作为对这段历史的一个记录。其中文中人物的关系如下所示:
1相识
我的父亲叫张宝昌,生于1907年,母亲姓李,叫张李氏,生于1911年。他们二人是于1930年在双方家长的主持下相识。他们那个时候,由家长包办婚姻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我父亲的腿脚有点问题,是小时候爬树摔到地上,落下了残疾,走路瘸腿。我母亲青春年少时十分有模样,漂亮的母亲却嫁给了腿脚有毛病的父亲,这里面并没有什么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纯粹是生计所迫。当时我母亲这样一个单亲的女子嫁给父亲这样一个虽然腿脚有毛病但却结实能干的人,也算是一件合适的事情。所以,兩个人年轻人的命运也就被栓到了一起,即将在一起过活一辈子。
我本人叫王素花,小名叫“和平”,生于1948年。我的丈夫叫张博,小名叫“日本完”,名字都非常具有那个时代的特色。我们两个人是在1968年通过两家亲戚牵线认识的。我和后来的丈夫在家人的安排下见了面。见面之后,他和家里人不管是对我还是我的家庭都挺满意的,我的母亲便征求我的意见。我们那个时候(六十年代)家长们已经有了尊重孩子想法的意识,我当时是从心里是同意这门亲事的,所以在母亲问我意见的时候,我只是不好意思的一笑,没再多说什么,而我的母亲却已经知道了我的心思,回复了对方。这里的爱情可以说是极为隐晦的,没有天下只有三分月光的许诺,有的只是一点泛红的略带羞赧的脸颊。
我的女儿张建华,1978年出生。女婿叫张金鑫,1975年生。他们两个是在1997年相识的,在属于他们的九十年代,他们是经过了自由恋爱的,两边有亲戚牵线,两个人的感情自由发展。当时他们两个人的第一次见面是在我亲家母的姐姐家。当时男方骑着一辆摩托车,我女儿骑了自己的淑女自行车,两个人还带着几分羞涩与期待,便相见了。在我们家长设计的环节中,女儿和女婿两个人相互了解,那时是二十世纪的尾巴,女婿这样的小伙俨然并不腼腆。拒马河里游泳的年轻人见到堤上骑自行车的年轻女人和骑摩托的青年男人并排走过,也便都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
2订亲
我母亲家里收下了父亲家里送来的寓意着“一块布、两头富”的布料,家长写好写着生辰八字的“喜帖”压在香炉下祈求神的意志。三天内如果没有什么“破事”发生,没有什么锅碗瓢盆打碎,这桩亲事便是不违神明的意旨,能由着父母之言,媒妁之名确定了。我母亲在那时候一方面不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另一方面也理解自己苦命的母亲,为了生计,她只能嫁给同村的这个人,两家便开始计算成亲的日子了。
我和对象已经接触了几次,他送了我一只英雄牌钢笔,我送了他一方手帕,双方家长同意,两个年轻人心意相通,我家也收下了媒人送来了布匹,于是两家便顺利地定下了婚约,准备接下来的结婚事宜。六十年代是计划经济的年代,物资极度匮乏,买粮用粮票,买布用布票,我的姑姑是一名北京的正式工人,工人身份在农民眼中绝对是先进分子的象征,才能获得工人阶级才拥有的“工业券”,于是我的嫁衣便是我和我对象两个人拿着姑姑赠送的“工业券”去北京天桥百货商场买的“成衣”,而不是农村妇女的自家缝制的衣服,“成衣”这个名字,在六十年代叫出口来总是显得那么值得夸耀。
3成婚
1931年冬,我的父亲张宝昌和母亲张李氏结为连理。这时候日本帝国主义已经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东北地区人民的局部抗战已经开始了,但战争的硝烟还没有蔓延到华北一带,还没有影响到这遥远农村的平静的生活。他们二人的婚礼如期举行,婚礼的仪式只有热闹但寒酸的几个人吹着笙、小喇叭、几个唢呐,父亲家送了母亲衣服镯子、一件棉袄作微薄的彩礼,请来花轿接母亲过了门。
1968年十一月十三,我和丈夫结为连理。在举办婚礼大宴宾客之前,我们两人去乡里公社领了结婚证,证明两人合法生活在一起。到成亲当天,一匹马,一个马夫,摇摇晃晃来到我家,娶亲仪式上会有小乐队跟随,小乐队以唢呐为主,吹着《刘巧儿》,吹着叫不上名字来的喜庆小调。队伍走过拒马河河畔,走过五马口4,一路有娶女客5和夹毡人6跟随。“拜过天地,就算结婚了。婚后,贫困也没离开身边”。
1999年农历十一月二十七,我的女儿张建华和女婿张金鑫结婚。婚礼上他们两人宣誓“男女双方自愿结为夫妻”,这也表明他们的爱情长跑有了结果。新世纪即将到来,女儿结婚前刚刚有了拍婚纱照的习俗,结婚时娶亲队伍也有了车队,有了婚礼录像,大宴宾客、举办新式婚礼。在这一代开放的年轻朋友们的欢闹中,女婿把女儿娶回了自己的家。
4 小结
婚姻与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这次历史写作让我认识最深的一点是历史的鲜活,历史就发生在我们身边,通过家族三代人的婚姻了解到了婚姻习俗的变化,了解到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浪漫爱情,不变的有中华传统美德孝道,了解了长辈们是如何奉养自己的长辈,传统孝文化的内涵是没有变的,优秀传统文化需要一代一代的我们传承下去,作为新世纪的青年,我们责无旁贷。
在这三代人、七十年的变化中,有不变的,是传承,华夏文明就是通过这般朴实的养育儿女传宗接代一代代延续;是责任,孝文化始终是贯穿婚姻家庭的主题,夫妻永远无条件赡养老人、孝顺老人;是坚守,对土地的坚守,对家庭“和文化”的坚守;是梦想,勤劳中国人用自己的双手在土地上耕耘,创造更美好的生活;是对亲人无条件的爱。
拒马河缓缓流淌,不知道见证了几代这样简单朴实的故事,见证了多少历史变迁。它绕过2017年4月1日建立的雄安新区,这里又将迎来大发展的时代,几十年后,又会有不一样的婚姻与爱情,会发生不一样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