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语文教学,提升小学生语言的建构和运用能力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so20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为语文教学改革指出了新的方向。教师在组织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时候,要立足核心素养培养要求,优化教学,引导学生在基础知识掌握的过程中,获得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审美的鉴赏和创造等能力的发展。在本文中,我立足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培养,就如何优化语文教学活动进行具体说明。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优化对策
  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提出,首先强调在教学活动开展中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运用语言知识。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往往将情境与语言的学习、运用割裂开来,单独地向学生讲解语言知识,导致其无法有效掌握纷繁复杂的语言知识,其语言能力的发展自然受到限制。针对该情况,我立足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培养要求,采取以下方式优化教学。
  一、读书指导法,感受语言魅力
  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是以语言的积累与应用实现的。其中,语言的积累是学生有效运用语言的前提。众所周知,阅读是学生输入语言的主要途径,其在大量的阅读过程中,可以积累丰富的语言文字,同时感知到语言的魅力。因此,在组织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建构、运用语言,其需要重视阅读教学,教给学生读书方法,以此使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实现语言的积累。一般情况下,我会在教学活动开展中利用读书指导法引导学生阅读。因为小学阶段的学生,其阅读能力有限,在拿到一篇文章的时候,不知道如何阅读,此时就需要发挥教师的组织、引导作用了。具体来说,我在组织阅读教学活动的时候,先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文本,在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下,建立对文本内容的整体认知。接着,我则采取朗读示范的方式,为学生朗读文本,使其在节奏鲜明的语言倾听中,感知故事情节的发展,从而建立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同时在潜移默化中实现语言积累。以《桥》为例,在教学活动开展中,我先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文本,之后,则范读文章。在范读的过程中,为了突出恶劣的环境和老汉镇定的态度,我进行利用急、快的语气进行展示,尤其在读到描绘老汉的语句的时候,我则加重语气,表现出其坚定的意志品质。如此范读,学生不仅可以在倾听的过程中,不由地走进场景,还可以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细细地品味出这篇文章的情调。
  二、故事教学法,激发表达欲望
  就部编版语文教材而言,其在编排上与人教版教材有着一定的差别,更加注重色彩、图像等的运用。教材是教师组织语文教学活动的载体,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语言建构和运用能力的依据,因此在组织语文教学活动的时候,我们要把握教材编写特点,选择适宜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除此之外,小学生是语文教学活动的参与主体,其学习特点和认知特点,同样是教师组织语文教学活动的依据。基于此,我在组织语文教学活动的时候,灵活运用故事教学法,以故事点燃学生的语言运用欲望。以二年级语文园地六:看图讲故事为例,我在教学活动开展中,就对故事教学法进行了运用:
  教材中所展示的几幅图片是德国著名的漫畫家埃·奥·卜劳恩的作品,现在,我们先自主地观看每一幅图片,想象这些图片讲述了怎样的故事。然后,将一个个小片段组合起来,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需要注意一点,我们所讲述的故事,需要包括开头、发展和结尾,这样才能保证其情节的完整性。但是呢,我们教材中给出的图片,并没有向我们展示故事的结尾,这就需要我们自由联想,帮助埃·奥·卜劳恩先生来补全漫画。好了,下面,大家在小组中,根据开头和发展过程,讨论结尾,合作编出一个完整的故事。
  在这样的口语交际教学活动开展中,直观形象的图片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其还可以在图片和故事的结合下,产生自由表达的兴趣,为其在想象力的发挥下,实现表达能力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情境教学法,提升书面表达能力
  语言的运用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书面表达一直是困扰广大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在传统的语文教学活动开展中,学生不愿意进行书面表达,不知道如何进行书面表达。造成该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没有体会具体的语境。针对该情况,我立足语言学习与语境的关系,发挥情境教学法的作用,结合教学所需,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以此点燃其表达欲望,同时使其在情境体验过程中,有所似有所想,实现自由表达。以《杨杨氏之子》为例,在教学活动开展中,我采取角色扮演的方式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将这篇文章改编为课本剧,在书写之后进行表演。如此自然而然地给予了学生书面表达的机会,同时还可以使其在改编的过程中,掌握一些写作技巧,为其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立足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采取多样的方法,如阅读指导法、故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优化教学,帮助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促进其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姚静怡.立足于语言的建构与运用——语文阅读教学的新视角[J].江苏教育研究,2017(Z5):94-96.
  [2] 全国臣.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能力培养研究[J].才智,2017(04):143.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永安镇永安小学)
其他文献
背景;《2019 年苏州市初中毕业生体育考试实施办法》的通知明文规定:耐久跑为必考项目,其中必考项目: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那么怎样充分有效利用课堂45分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其耐久跑水平?这是每一个体育老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初中阶段跑的各项教材,应侧重发展人体有氧代谢的能力,以提高青少年心肺功能。运动实践证明,耐久素质是各项素质的基础。  1影响学生耐久跑学习效果的因素分析  1
期刊
摘要: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音乐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运用师生互动教学,将学生充分地调动起来,以此让学生在积极地参与中提升学习效果,师生互动对提升高中音乐教学效果具有非常积极的影响,比如能够营造出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和促进师生情感交流等,进而切实提升实际的教学效果。本文主要探讨高中音乐教学中运用师生互动教学的主要策略、分析其产生的积极影响,主要
期刊
摘要:在目前教育高度重视的背景条件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大众对于子女高品质教育的追求,绘本教学方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越來越多的老师看重并充分运用这一方法,教学成果显着,学生英语水平提升。本文就小学英语绘本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弊端及解决策略进行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小学英语;绘本教学;存在问题;解决策略  绘本指的是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反映儿童生活、表达儿童思想的一种儿童图书。借助生动形象的
期刊
摘要:本文讨论了三阶微分方程的初值问题,通过定义耦合上下解并构造迭代序列给出了研究三阶微分方程初值问题的一种广义迭代方法,证明了三阶微分方程初值问题解的存在性,并通过实例加以验证。  关键词:初值问题;上下解;单调迭代方法  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nitial value problem of three order differential equ
期刊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文亦如此,如果考前不注重作文素材的搜集和整理,临场作文则会无“下锅之米”,文章则会空洞无物,结果可想而知。那么,考前如何搜集和整理作文素材呢?  一、寻找搜集和整理作文素材的方法  1.激活情感,搜索生活。  考场作文要求考生写自己的真情实感,考生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写自己的真切体验,亲历亲为的经验;二是移植他人的经验,把生活中耳闻目睹的现象通过组合“典型化”到“
期刊
摘要:现代教育以开放、自由、创新等理念全面改善了教学结构与教学系统,而信息技术作为最重要的一种教学辅助手段,也将在初中美术重难点知识教学处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以信息技术创设课堂情境,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以信息技术拓展课程资源,解释重难点知识内容;以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检测,帮助学生及时迁移三个角度来分析初中美术教师应该如何以信息技术来突破重难点知识教学。  关键词:初中美术;重难点知识教学;信息
期刊
摘要: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经常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而我们老师总是把“错误”当成学生学习的“可恶障碍”,第一时间的、不遗余力的去帮助学生搬除这些障碍,让学生的学习之路能更加平坦。这样,有时候会适得其反,会扼杀学生好奇、求知的天性,让他们变得遇到问题不愿意多思考,深入探索,反到阻碍了学生的进一步发展。但是,如果我们教师能把这些错误巧妙的加以利用,融入自己的课堂,让这些“错误”资源成为数学课堂中的“可
期刊
随着初中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推广,目前一种新型的教学形式诞生了-----微课。微课顾名思义微课程,它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课程的形式短小,课程内容简短,课程的时间大概在5-10分钟之内。微课新颖独特,吸引眼球。  语法学习一直以来就是英语教学中教、学的重难点。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存在着很多的困惑。虽然他们在这方面花费了很多的功夫,但是却收效甚微。人们要想准确,完整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就必须要
期刊
“大单元”教学,是根据课程实施的水平目标,将一个学期或者一个大的单元的学习内容确立为若干个教学主题,教师遵循语文学习的一般规律,以主题为线索,开发和重组相关学习内容,进行连续课时的单元教学。它与教材内容的单元不同,差异在于它划分单元的依据不只是内容,而是立足学科核心素养,整合目标、任务、情境与内容的课程单位。或者说,一个“大单元”就是一个指向素养的、相对独立的、体现完整教学过程的课程细胞。大单元开
期刊
摘 要:随着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推进,新的课标在教育理念、课程目标等方面作出了新的要求。“核心素养时代”下的历史教学,作为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阵地,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形成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关键的作用。本文以部编历史教材七年级上册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为例,就核心素养下的教学设计相关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初中历史;部编教材;教学设计  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具有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