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乡村振兴提升城乡一体化发展要突出“六个着力”

来源 :今日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chao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重庆市九龙坡区在前期统筹城乡发展改革探索基础上,突出发挥好东部城市对西部农村的积极带动,探索形成了 “六个着力”的推进乡村振兴提升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实践路径,较好发挥好城市对农村的积极带动与有效支持作用,有效促进城乡之间各种发展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全区城乡之间的差距随之逐年显著缩小。
  近年来,重庆市九龙坡区在前期统筹城乡发展改革实践的探索基础上,本着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理念,围绕发挥好辖区内东部城市板块对西部农村地区的积极带动与有效帮扶作用,注重以发挥出城市的积极带动与支持作用,探索形成了 “六个着力”的实践作法,为各地乡村振兴发展实践提供了有益的路径实践启示。
   一、着力强化建设基础设施,突出改善生产教育卫生条件,优化发展环境
  要把加快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提升作为加快乡村发展的突破口来抓,加大把基础设施延伸到、普及到农村的建设力度。同时,推行城乡教育体制改革,在学校实行管理体制、学校建制和对口帮扶一体化改革,全面落实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和“两免一补”政策,抓好新建、扩建、改建农村中小学工作,解决农民子女上学难题。再次,突出各镇街环境设施的综合整治,极大地优化各镇村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条件。通过这些举措,使乡村在更大程度上融入城镇,农民群众也实现了进一步的市民化。
   二、着力强化改善产业结构,突出培育壮大支柱产业项目,增强发展后劲
  加快农村地区的发展,要大力科学配置并积极引进支柱产业项目:一要根据产业发展实际,积极引导各村农民利用好现有的资源,因地制宜地培育壮大现有产业,增强自身“造血”功能;二要科学引进产业发展项目,改善经济发展结构,引导城市资本向农村投入,为村镇集体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活力;三要下大力气培育农业龙头企业,用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形成“企业+基地+农户”、“专业协会+农户”等多种运行模式。采取这样“鱼与渔”两授的方式,让城乡之间的经济有机统筹在一起,在更大的程度上实现城乡经济真正的互补发展。
   三、着力强化转变思想认知,突出解放思想更新发展观念,提高发展素质
  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探索实践中,要注意采取“走下去、走进去、请进来”,突出抓好智力支持,既注意有效解决好各对口联动责任单位扶助对策的针对性和指导性的问题,更注意扎实提升联动村干部思想认识水平、科学文化素养,积极拓宽农村基层村社干部的眼界与视野,帮助他们进一步明确优化抓好本地发展的工作思路,切实提高带领群眾致富奔小康的本领,为深入有效地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打好了“城”与“乡”双方各自扎实的思想认识基础与干部人员基础。
   四、着力强化健全社会保障,突出抓好农村养老保险全覆盖,构建和谐社会
  要加强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城乡低保制度建设,着重健全“四险两基金一网络”,实现农村养老保险全覆盖:一要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60 岁以上的老人按月发放不低于80元的养老金;二要基于“就业是民生之本”的科学理念,突出抓好农村居民就业再就业,积极构建和谐社会;三要探索拓宽农村养老保障覆盖面的有效举措,对低保就业人员实施就业补贴政策。
   五、着力强化提升乡风文明,突出建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丰富群众文化
  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要求我们抓住加快农村经济经济发展的同时,深入扎实地做到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工作,让农村群众不断共享到文化建设的新成果。一要为农村各边远村安装了 “村村通”直播卫星接受设备、光纤网络,解决了全区农村电视、网络全覆盖的问题;二要抓大村居公共文化服务中心的建设力度,因地自宜协助农村村居全部建成文化活动室,强化图书阅览室、党员之家等文化阵地的规范管理、有序开放和功能发挥;三要坚持开展各项经常性的文化娱乐活动,使健康文化不断融入农村千家万户,有效丰富了各镇村百姓的日常文化生活。
   六、着力强化扶贫济困工作,突出关心弱势困难群体生活,密切党群关系
  2019年3月,习近平同志在全国“两会”讲话中明确提出的这一思想:必须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善民生为核心,坚持为民谋利,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要坚持以组织城市机关、企业开展“结穷亲促帮扶”等活动为抓手,根据各对口联动镇村情况,着重强调注重扶贫济困,通过实施“贫困家庭学生扶助工程”、关爱留守儿童促其健康成长等工作,突出关心农村弱势群体生活,切实解决农村困难群众的具体现实问题,使他们及时有效共享到了改革发展成果,赢得了群众的理解、支持和信任,与群众建立深厚感情,做到了城乡之间干部群众情感的有效统筹,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有效巩固了我们党在农村地区的群众基础和执政基础。
  综上所述,九龙坡区乡村振兴“六个着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实践启示我们: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要力求形成城乡互动、共同发展的机制制度,注重发挥好城市对农村积极的积极带动与有效支持作用,进一步有效促进城乡之间各种发展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统筹推进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环境建设,才能够实现农村的全面发展和全面提升。(作者单位:中共重庆市九龙坡区委党校)
其他文献
但是,从现阶段管理学教学实际情况来看,部分教师依然将知识的讲授作为教学的重点,在教学中学生处于被动的位置。这不仅会影响学生管理学习兴趣的激发,同时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育效果,更加无从谈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所培养出的学生很难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因此,教师应该积极的转变以往落后的教学观念,并突破传统的管理学教学模式,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提高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强
期刊
一、教学改革背景  产教融合,是高校根据当地企业的人才需求,把产业与教学紧密结合起来进行教学整合优化;企业积极与高校合作,采用现代学徒制或企业新型学徒制等方式引入高校人才,实现两者的有效融合。  国办发〔2017〕95号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指出应构建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的发展格局。深化产教融合,有利于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的有机结合,推动经济转型升级。2019年4月国家
期刊
本文以韵达公司为案例研究对象,首先分析其借壳上市的动因,其次分析借壳后财务绩效的变化,并通过非财务绩效信息进行适当补充,使其直观的反映借壳上市对韵达货运带来的变化;最后通过对事件的梳理得出若干结论。   一、借壳上市相关理论概述  (一)相关概念界定  借壳上市,是非上市公司通过一系列操作,将自身的优质资源通过资产重组的方式进入资本市场,以达到提升公司整体资本实力的行为。借壳上市是企业合并中一种比
期刊
健康需求的多样化、老龄化社会慢性病的爆发、医疗费用的增加和社会负担的加重,导致了中国医疗服务模式的转变,家庭医生承包服务应运而生。如何正确树立供求双方的健康观,使家庭医生在充分的动态机制下提供有价值的承包服务,是当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近年来,许多省、市、县整合了医疗改革模式,县医疗服务社区与区域支付改革的共同努力,不仅促进了医疗机构的协调发展,也促进了家庭医生合同服务的真正有效实施。同时,由于国
期刊
2017年我校有幸邀请到北京蓝墨大数据技术研究院院长、六所高校客座兼职教授、全国云教学联盟首席专家商桑教授莅临指导蓝墨云班课智慧课堂教学。在商桑教授的引领下,开始开展“蓝墨云班课‘云教学’”模式探究,探索新技术对教育教学的改变,构建新型的智慧型现代化课堂。本课程尝试采用蓝墨云班课平台,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数字化资源来优化教学过程,采用学生线上自主预习和老师线下课堂面授相结合,课堂上同步应用软件仿真实
期刊
当前我国高校对于国际结算的教学,主要是以传统教学为主,任课教师在课堂上讲述和传授知识,对于相应的实践动手能力,没有进行深入的教学安排,导致学生在学习该课程后仅仅掌握了相应的理论知识,同社会实际要求掌握的操作技能相差很大。作者长期处于“国际结算”课程教学的一线,认识到该课程教学的一些弊端后,尝试将案例教学法引入到该课程的教学中来,期待可以经过探索,掌握一套有效的教学办法,提高“国际结算”课程教学的实
期刊
企业业财融合,就是将财务充分融入到业务当中,促进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有效开展及资源的优化配置。本文从业财融合的概念入手,分析了实施业财融合的关键点,最后总结归纳了业财融合对企业管理发挥的作用。   一、业财融合的概念与特点   企业业财融合,是指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将业务与财务管理融合在一起,即财务人员不再是业务的事后审核和监督人员,而要参与到业务的前端预测和控制,
期刊
一、引言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代,我国高速铁路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中国高铁正向智能化迈进,成为世界铁路发展的新航标。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高铁将成为人们的出行方式的首选。高铁人才紧缺,高铁专业就业趋势良好,众多中职及高中毕业生选择就读高职高速铁路动车乘务专业。随着高铁的飞速发展,高铁企业服务质量的要求也日益提高,要求服务员能针对不同的顾客提供个性化、人性化的服务,要求高铁乘务员及安全员的形体及体能
期刊
创业担保贷款能够为致力于创业的农民群众提供启动资金,帮助农民群众发家致富,实现乡村富裕,同时促进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首先分析了水富市创业担保贷款扶持农民创业的现状,然后分析了创业担保贷款扶持农民创业的建议,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进一步促进农民群众增产增收,助力乡村振兴有一定帮助。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要求加强对农村地区农民群众的扶持,引导农民群众自主创业,促进村集体经
期刊
赣州市的高等学校正逐步走向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贡献的道路。然而,服务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自然凸显出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为赣州市高校服务赣州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利措施是本论文要解决的问题。  高等院校人才培养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有利支持是高等院校发展的任务和使命。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高校教育教学顺利发展不变的主题。以赣州市为例,赣州市现有本科院校3家,专职院校3家,从近几年来看,赣州市的高等学校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