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教学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attw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物的综合性和应用性很强,但是生物的术语很多,比较抽象,需要在把生物教学带到实验室,或者在日常生活中勤于发现,本文从中学生物教学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现代教学方式的改变,其中兴趣教学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如何应用,使得生物教学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兴趣教学中学生物生物教学应用
  众所周知,传统的教学模式是采用讲述式的教学方法。这在之前的教学过程中能够产生良好效果,一方面是因为以前的学科并不是很多,另一方面是教师是掌握知识最丰富的一个群体,人们对教师非常地崇敬,常言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但是,时代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地变化,社会讯息万变,以前的填鸭式教学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追求多样性的需求。兴趣教学的出现给中学生物教学带来了新鲜的气息。
  1.兴趣教学的内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目前许多中学改革都会把培养学生的兴趣作为改革的内容之一。兴趣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随着人们对人性特点认识的深入,兴趣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受到关注。
  兴趣,就是你喜欢的或向往的事物,对你有吸引力的东西。【1】在现代心理学中,人们研究发现,一个人的兴趣爱好,兴趣取向会对一个人的行为活动产生暗示。如果是感觉比较好的即为有兴趣的,那么就会克服重重困难,专心把事情做好,若是不感兴趣的,人们就会在行为上有所体现,会为自己的不努力找借口。
  兴趣是一个人对一件事物的感知,主观性很强,兴趣一旦确定下来就比较稳定。兴趣也是可以培养的,如果学生刚开始对某一事物没有认知,那么教师可以是帮助学生培养兴趣的助推器。就如我们到商场购物,刚开始对某一事物没有在意,随着推销员的生动讲解,我们或许就会驻足留下来,仔细听他介绍。
  2.中学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兴趣
  对于在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我们需要有一定的方法和方式,关注兴趣教学在应用中应当注意的问题,提高生物教学质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1改变学生在课堂中的角色定位
  以往的课堂学习中,许多学生成绩一直提不上去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对这门课没有多大兴趣。加上教师使用原始的教学方式,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随时时间的流逝,学生对这门课的学习灰心意冷,导致了学生对这门课产生厌恶,因此导致了恶性循环。因此,在中学生物教学中,教师应当顾及学生的感受,多与学生交流,不能一味地按照教学计划进行教学,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教师认识到中学阶段的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也是有限的,如果对生物课中的某些知识点过于抽象,学生就会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因此需要让学生自己主动去探寻知识点和问题。
  2.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调动学生的热情
  生物这门课程比较特殊,它也需要实验室,比如人的身体器官构成,通过书本知识的讲解太过抽象,学生学习起来比较枯燥乏味。如果我们引导学生观看模型,学生就会对这方面的知识有了深刻的理解,为之后更深层次的学习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同时,学生还能通过兴趣教学法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能够理论结合实践,在实践中巩固知识,也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发现理论中存在的不足。
  2.3引导是提高兴趣的有效方式
  在讲解核移植技术的知识点时,我们可以举“多莉”克隆羊的例子,向学生介绍克隆技术,引导学生对典故的兴趣,从而激发其对生物学知识点的兴趣。【2】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讲解方式和内容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兴趣和吸收程度。因此,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生物学老师必须在课上投入感情,通过形象的姿体语言和抑扬顿挫的讲解,带动学生情绪,感染学生提高注意力,专心听讲。运用多媒体技术对生物知识进行声情并茂地展示,以丰富课堂内容,图形和模型更加直观、有趣,让学生有个感性认识,然后逐步深入到理性认识。
  在每节课的讲课之前,教师都有导入新课的环节,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设置得好,对学生的积极性的调动有很大的帮助。例如,在讲解“神经系统调节”这一框题时,我们可以利用NBA篮球赛的比赛视频,让学生观看运动员之间在信息传递时是如何接受和处理,并作出反应的。这种方式更易于学生接受,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4设疑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途径
  人们常说: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难,因为办法总比问题多。提出疑问的过程其实就是否定权威的过程,或者说明学生对书本的知识不理解,这也从另外一个侧面说明了学生对这方面的知识感兴趣,有欲望进一步了解。那么生物老师就需要成人之美,引导学生提问题。同时教师也可以抛砖引玉,对学生进行反问,但问的题目一般是有一定难度的,给学生一些挑战,使他们对这部分知识有信心和积极性。
  例如,教师通过熟透课本知识,提出了一个问题:动物园中的动物和植物是一个系统吗?全部动物是一个系统吗?从而引导学生带着这两个问题,阅读课本“生态系统结构”这一章节,【3】让学生自己动手,改变了以往被动的学习方式。同时,也可以针对教材重点,设置疑问,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小结
  言而总之,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中学生物教学已经发生了变化。实行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学科教学,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对与素质教育相对的应试教育仍然没有完全清除,对素质教育建设形成了一定的困难。我们应当认识到兴趣教学的地位和作用。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为学生学习能力和成绩的提高提供一个可靠的支持。
  参考文献
  [1]素平.生物兴趣教学之我见.教学方法[J],2011(8):240.
  [2]郝明春.中学生物教学中兴趣的培养.品牌(理论月刊)[J],2012(3):160.
  [3]常萍.素质教育下中学生物教学的新审视.中国校外教育[J],2012(4):96.
其他文献
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培养高素质人才是学校教育的目的,创新教育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已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重中之重。下面谈谈在化学课堂教学实施创新教育的方法;  第一,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要想创设一个好的教学的情境,为良好的教学打下基础,教师首先就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教学氛围,创造一个自然,和谐,平等的教学环境。在这个
期刊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师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逐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等。  一、指导学生自学培养能力  如何使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用自己掌握的钥匙打开智慧的大门,学会“自学”是一个重要方法。初中化学课本里不少章节,内容比较通俗易懂,由教师拟写自学提纲,学生进行自学
期刊
【摘要】化学教学既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初中化学教学在注重素质教育的同时,必须加强科学方法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向课堂要效率。课堂效率来源于两个方面:教师的有效教,和学生的有效学。  【关键词】化学教学实验教学课堂效率  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和基础阶段。但初中化学教学时间短,从开始接触到毕业升学考试共九个多月时间,要想全面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必须向课堂要效率
我们常听到有的老师感叹:“我不怕学生笨,就怕学生不想学。”我认为有些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如何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它们自觉地、主动地去探索知识,寻求正确结论,我做了一定的尝试。  一、利用故事,激发联想  中学生都爱听有趣的故事,在导入新课中,适当引入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故事、寓言、典故、谜语、趣闻、谚语等,可以帮助学生思考问
期刊
该实验在以往创伤性骨关节病研究基础上,建立了创伤性骨关节病模型,对创伤后颞下颌关节病变情况进行病理、超微结构、骨钙素的动态观察;探讨创伤后不同时期血清和滑液中骨钙
【摘要】在探究海波熔化的实验中经常出现温度计的读数尚未达到熔点时,海波已开始熔化,在海波熔化过程中,温度计读数仍继续上升等现象。这样的实验现象不明显,读数实时性差,导致实验结果存在较大误差.针对这些情况经大量实验总结了几种方案。通过实验仪器的改进和替代解决了海波熔化时受热不均匀和熔化时间太短的两大难题。  【关键词】海波熔化实验温度熔点改进替代  一、问题的提出  在新课标物理教材中,“海波熔化”
【摘要】所谓动态平衡问题,就是通过控制部分物理量,使物体的状态发生缓慢的变化,而在这个过程中物体又始终处于一系列的平衡状态。从宏观上看,物体是运动变化的,但从微观上理解是平衡的,即任一时刻物体均处于平衡状态。分析动态平衡问题常有两种精思妙法,即解析法与图解法。  【关键词】平衡条件解析法图解法平行四边形三角形辅助圆  在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是指力的作用点或作用线相交于同一点,使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